- 年份
- 2024(9569)
- 2023(13243)
- 2022(10738)
- 2021(10033)
- 2020(8423)
- 2019(18893)
- 2018(18922)
- 2017(36315)
- 2016(19989)
- 2015(22272)
- 2014(22423)
- 2013(22006)
- 2012(20206)
- 2011(18034)
- 2010(18704)
- 2009(18163)
- 2008(18608)
- 2007(16846)
- 2006(15413)
- 2005(14483)
- 学科
- 业(87366)
- 济(84652)
- 经济(84512)
- 企(80136)
- 企业(80136)
- 管理(77410)
- 方法(33897)
- 财(31916)
- 业经(30719)
- 农(28951)
- 制(26313)
- 数学(25231)
- 数学方法(24967)
- 中国(23662)
- 务(22023)
- 财务(21999)
- 财务管理(21963)
- 企业财务(20812)
- 农业(19906)
- 体(19124)
- 技术(18317)
- 策(16811)
- 体制(16542)
- 划(16417)
- 理论(16198)
- 银(16171)
- 银行(16151)
- 和(15906)
- 贸(15701)
- 贸易(15692)
- 机构
- 学院(295799)
- 大学(291329)
- 济(125969)
- 经济(123502)
- 管理(116316)
- 理学(98495)
- 理学院(97521)
- 管理学(96270)
- 研究(95874)
- 管理学院(95713)
- 中国(78070)
- 财(66911)
- 京(61581)
- 科学(53866)
- 财经(51070)
- 所(48000)
- 江(47200)
- 农(46343)
- 经(46136)
- 中心(43007)
- 研究所(42384)
- 北京(39171)
- 业大(38819)
- 经济学(38158)
- 财经大学(37476)
- 州(36716)
- 农业(36048)
- 范(35860)
- 师范(35539)
- 院(34711)
- 基金
- 项目(180830)
- 科学(144171)
- 研究(138503)
- 基金(131491)
- 家(112369)
- 国家(111326)
- 科学基金(96606)
- 社会(89264)
- 社会科(84524)
- 社会科学(84503)
- 省(71012)
- 基金项目(69146)
- 教育(63789)
- 自然(59690)
- 划(58584)
- 自然科(58264)
- 自然科学(58246)
- 自然科学基金(57288)
- 编号(56629)
- 资助(52582)
- 成果(47325)
- 部(41174)
- 创(40805)
- 重点(40673)
- 制(40200)
- 课题(39790)
- 发(39204)
- 业(38879)
- 创新(37316)
- 国家社会(36691)
- 期刊
- 济(152018)
- 经济(152018)
- 研究(94194)
- 中国(61072)
- 财(56064)
- 管理(49763)
- 农(44671)
- 科学(38645)
- 学报(38097)
- 融(33182)
- 金融(33182)
- 教育(32392)
- 大学(30761)
- 农业(29984)
- 学学(28992)
- 技术(27139)
- 业经(27009)
- 财经(26518)
- 经济研究(23373)
- 经(22894)
- 问题(20277)
- 业(17110)
- 贸(16621)
- 技术经济(16140)
- 现代(15228)
- 财会(14952)
- 商业(14813)
- 国际(14187)
- 世界(14069)
- 理论(13980)
共检索到4636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柳学信 王喆 张宇霖 牛志伟
国有企业竞争中立制度的构建是未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方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有企业一直坚持进行市场导向性改革,高度契合竞争中立宗旨与理念。本文系统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市场导向性改革脉络,总结目前国有企业竞争中立改革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我国竞争中立制度框架的体制基础和具体构成。最后,本文提出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扶持民营企业发展两方面来塑造中国国有企业竞争中立改革的制度框架,并根据九大制度安排构建了竞争中立制度改革的路径。现有研究多从法学和贸易视角质性分析竞争中立定义、原则内容和中国应对措施,尚未提出我国竞争中立改革的制度框架和实践路径,本文所建立的国有企业竞争中立制度框架与改革路径对建立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竞争中立 制度框架 改革路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柴振国
胡海涛副教授所著《国有企业改革法律治理机制研究——基于竞争中立的视角》一书,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结项成果,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22年1月正式出版。这是我国学术界将国际经贸领域竞争中立规则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践进行融合研究的一项重要文献。1.本书的主要内容。本书对OECD、欧盟以及澳大利亚、美国等不同的国际组织及有代表性的国家不同版本竞争中立规则进行了比较,立足于我国自身的特点,结合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汲取了国外竞争中立规则的有益经验,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法治化的进路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柴振国
胡海涛副教授所著《国有企业改革法律治理机制研究——基于竞争中立的视角》一书,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结项成果,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22年1月正式出版。这是我国学术界将国际经贸领域竞争中立规则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践进行融合研究的一项重要文献。1.本书的主要内容。本书对OECD、欧盟以及澳大利亚、美国等不同的国际组织及有代表性的国家不同版本竞争中立规则进行了比较,立足于我国自身的特点,结合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汲取了国外竞争中立规则的有益经验,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法治化的进路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唐剑 贾秀兰
文章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构建了分析框架,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制度变迁对企业竞争力演化的作用机理和实现路径。基于SPM(规模—方式—主体)的角度将中国国有企业制度变迁分为三个时期,按制度变迁的历程对国有工业企业竞争力水平进行了纵向综合评价,进而验证了文章的基本理论框架,指出经过长期的制度变迁,国有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在曲折中得到持续增强,当前在制度边际效率递减规律的约束下,国有企业的制度变迁已步入攻坚阶段,尤其国有垄断企业的改革以及国有资本运营和监督管理体制等方面都已进入到严重的制度瓶颈期,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探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制度变迁 企业竞争力 演化机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田华茂
国有资本在中国资本中举足轻重,国有经济对中国经济影响重大。启动供给侧改革,提高国有资本的效率、搞活国有企业,对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关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要求,进而推动中国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盛毅 陈东
目前,围绕竞争中立原则的研究,已基本形成了规制政府管理和国有企业参与竞争的规则体系,其观点已分别进入各种国际合作协议和相关法规中。尽管竞争中立原则还存在分岐,尤其是对隐性补贴的内涵认识不一,但各国和许多学者普遍认可OECD提出的"竞争中立"八个方面的政策目标。中国要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应将这一原则作为营商环境改善的依据之一,除参照通行的竞争中立原则推进国企分类改革、制定规制的内容、构建实施的机制外,还应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争取将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国有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特殊需求纳入相关国际规则之中。
关键词:
竞争中立原则 规制 国有企业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沈铭辉
近年来,伴随着TPP谈判和OECD的相关研究,以"竞争中立"原则为核心内容的国有企业条款越来越受到关注。TPP的国有企业条款旨在消除国有企业补贴、消除对国有企业海外投资所给予的特惠融资措施、保护外国私营企业经济活动、撤销政府采购的优惠偏好等,但是美国要求该条款仅约束中央级国有企业,表明美国推动的TPP国有企业条款不仅"制度非中性",而且带有强烈的歧视性。可以预见,在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中,中国将与美国就该问题进行博弈。
关键词:
竞争中立 国有企业 制度非中性 国际造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汤婧
近年来,美欧等发达国家在各种国际组织、贸易谈判等场合积极推动的"竞争中立"规则成为当前国际贸易和投资领域的重要议题,这使得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面临巨大的外部压力,尤其是国有企业成为这一规则下的焦点。"竞争中立"规则直接关系到中国国有企业下一步的改革走向,关系到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对外投资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更是中国参与全球区域经济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湘丽
行政干预在劳动人事分配领域给国有企业带来了体制劣势与优势。行政干预阻碍劳动投入调整和结构优化,但减员可以得到补贴和政策优惠;行政化的干部制度造成高管缺乏企业家精神且能上不能下,但带来了"人脉优势",容易得到政府扶持;行政规制使工资调整不能恰当实施和发挥激励作用,但被保护的优越地位为高工资福利提供了充足财源。因此,应从摆正政府与国有企业间关系、厘清国有企业经营活动与界定社会责任、平等对待各类企业和构建国有企业经营活动透明化机制等入手采取对策。
关键词:
竞争中性 三项制度 国有企业改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其家 樊富强
国有企业因其特殊的所有权关系,在市场中往往享有各种竞争优势。为此,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通过竞争中立规则,限制政府赋予国有企业的竞争优势,确保公私企业公平竞争。刚刚达成的TPP协议,更是将竞争中立规则提升为国际贸易及投资新准则,强调政府在经济中的中立地位。这些立法和国际规则,对我国国有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造成很大阻碍。为了适应新的国际竞争环境,我国应借鉴国际竞争中立规则和TPP国有企业条款,确定竞争性(或商业化)国有企业的范围,使之遵守同私有企业一样的市场竞争规则,政府应确保其在经济监管中保持中立,提升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苏小方
本文在试图突破现代西方产权经济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企业产权制度模型,推导出了企业产权制度的侵权性质,并以此为逻辑框架,对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路径上的两个代表性的“节点”,即“放权让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最成功的地方在于相对满足了企业私人产权的要求,最大的失误在于忽视了职工私人产权。如果职工私人产权不能随企业私人产权的扩大而扩大,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晶 孟德芳
本文基于国有企业"二重性"理论,将国有企业高管依据不同的选用方式划分为"行政高管"和"市场高管"两类,并主张对组织任命、上级委派或调任等行政任命方式选拔的高管参照实行与公务员工资制度,而对竞争上岗、公开招聘等非行政任命方式选拔的高管则实行市场化薪酬制度。
关键词:
国企高管 薪酬制度 国有企业“二重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粟国敏 张晓文
产权创新在国有企业制度创新过程中是最重要的,企业内部的产权结构决定内部治理结构的功能。产权结构的合理化,是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发挥作用——即分工决策和相互制约的前提,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制度基础。本文深入讨论了企业产权制度与竞争力的关系,论述了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形式——产权结构多元化是具有竞争力的产权制度,分析了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的实现形式与途径,提出了实现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文德 王毅敏 宣慧玉
国有企业改革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本质原因在于“资产国有制与经济市场化之间的矛盾冲突”,主观和简单的认为“国有制与市场经济兼容”无助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在分析马克思“重建料个人所有制”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要用发展的眼光把握“国有制”的本质,在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作为“全民所有制”表现形式之一的“国有制”,可以转化为“个人所有制”表现形式。据此,国有企业可以从竞争领域全面退出,全面建立社会主义的“全民个人所有制”。文章最后提出国有企业改革要有观念和制度的重大转变和创新:其一,保持国有企业在竞争领域的“零规模增长”;其二,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制度方向是“国有资产”和“全民职工身份”的双向对等无偿置换;其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