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54)
2023(11187)
2022(9469)
2021(8582)
2020(7681)
2019(17597)
2018(17540)
2017(35077)
2016(19196)
2015(21749)
2014(21811)
2013(22046)
2012(20536)
2011(18503)
2010(18934)
2009(18333)
2008(18772)
2007(17315)
2006(15292)
2005(14200)
作者
(57331)
(47985)
(47588)
(45508)
(30521)
(22827)
(21894)
(18624)
(17765)
(17087)
(16099)
(15807)
(15550)
(15061)
(14928)
(14768)
(14473)
(14252)
(13967)
(13707)
(11980)
(11860)
(11777)
(10825)
(10809)
(10776)
(10768)
(10751)
(9637)
(9606)
学科
(91287)
经济(91170)
(87101)
(78902)
企业(78902)
管理(72916)
方法(43666)
数学(34997)
数学方法(34747)
(30067)
业经(29470)
(29154)
(22084)
财务(22064)
财务管理(22033)
中国(21607)
企业财务(20857)
(20481)
农业(20262)
技术(18391)
(16667)
贸易(16657)
(16451)
(16215)
(16012)
(15800)
(14940)
理论(14567)
(14246)
银行(14211)
机构
学院(294717)
大学(290541)
(129576)
经济(127181)
管理(119911)
理学(102303)
理学院(101361)
管理学(100155)
管理学院(99614)
研究(91940)
中国(74911)
(62798)
(60423)
科学(53567)
(51620)
财经(49714)
(47134)
(45472)
(44890)
中心(42600)
业大(42399)
研究所(42088)
农业(40908)
经济学(39640)
北京(38155)
财经大学(36504)
经济学院(36114)
(35762)
商学(33716)
商学院(33458)
基金
项目(182019)
科学(144413)
研究(134342)
基金(133260)
(114344)
国家(113321)
科学基金(98374)
社会(86953)
社会科(82497)
社会科学(82472)
(72138)
基金项目(70585)
自然(62661)
自然科(61203)
自然科学(61184)
教育(60890)
自然科学基金(60183)
(59189)
资助(54800)
编号(54428)
成果(43387)
(41383)
(40839)
(40750)
重点(40572)
(39454)
创新(37347)
课题(36389)
国家社会(35701)
教育部(35597)
期刊
(147047)
经济(147047)
研究(86333)
(52536)
中国(51967)
管理(48136)
(47775)
学报(40230)
科学(39241)
农业(32330)
大学(30726)
学学(29310)
(29263)
金融(29263)
技术(27284)
业经(26547)
财经(25640)
经济研究(22981)
教育(22363)
(22111)
问题(20302)
(19682)
技术经济(18579)
(16471)
商业(15666)
财会(15067)
统计(14998)
现代(14980)
理论(14337)
(14027)
共检索到4404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万迪昉  汪应洛  
竞争力一般被认为是相对于生产同样产品或提供相同服务的组织而言,一个组织保持其获利的市场占有率的能力。竞争力主要受组织以至国家在制造产品、提供服务并在国际市场上行销的生产率的影响,故生产率取决于资源利用,产品和服务等生产与销售的综合效率。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薛东阳  
本文基于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和学术界实证研究文献的梳理,分别从宏观层面经济周期以及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完善、中观层面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的调整和微观层面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国有企业本身的优势三个角度探究了2002-2009年国有企业效率提升的原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马荣  
本文实证研究的结果发现,中国现阶段分行业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显著地高于外资企业和行业平均,这与先前文献所得到的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结论完全相反,对固有观念提出了挑战并为国有企业的效率及改革成就提供了证明。通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对2003~2008年行业加总的国有企业实证核算了全要素生产率和分解,并与外资企业和行业平均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绝对优势,但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的贡献;国有企业的低效率主要体现在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较低。故而政策上应该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和激励,进一步提高技术效率。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利英  
现有文献对我国改革以来国有企业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及幅度的判断存在分歧,有人认为经济改革使国有企业的生产率得到持续增长,有人认为其生产率增长至多为零。本文运用对769家国有企业1980-1999年间的调查数据,用时间参数法对样本企业的生产率长期变动趋势进行测定,发现除个别年份外样本企业的生产率一直保持增长态势,但与80年代相比90年代生产率增长的速度有所下降。并且不同规模的企业生产率水平和增长速度不同,尽管大中型企业比小型企业生产率水平高,但小规模企业的生产率增长速度要快于大中型企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莫小鹏  
关于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比较研究,历来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以往研究大多侧重二者在效率方面的比较,并得出了不尽相同的结论。本文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投资的角度,通过实证研究考察了二者对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和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应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优势结合和互补,进而提升整个经济效率,保证经济增长稳中求进。此外,应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发挥其在增加社会就业中的作用。实际上,保证经济增长和增加社会就业正是本届政府重点关心的两大课题,因此,本文所做研究意在抛砖引玉,以为政府实现上述目标提供更多参考借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徐传谌  庄慧彬  
企业集团从根本上讲,是为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对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对市场资源占有、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的需要而产生的。企业集团是企业组织的高级和复杂形式,一般是以集团母公司为投资主体,以一个或若干个大型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道根  
以引入市场机制为基本特征的经济体制改革,已使我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伴随市场机制的生成、发展,国民经济流程发生重大转换,经济增长持续加快,资源整体利用效率提高。然而,同经济发展阶段转换,即进入结构优化、效率提高为中心的发展轨迹的需要相比,目前的市场机制格局、状态远不适应。本文主要从我国国有企业组织制度结构角度,分析我国市场机制既定格局、状态的成因,并提出矫正企业组织制度结构以构建现代发达市场机制的思路。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霞  杨静  陈亮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国有企业不能仅仅追求利润这一简单目标,而更要注重实现其他各项目标,从而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大众。衡量国有企业的效率,不能只根据某些财务指标进行分析,还必须看到国有企业的多重目标。以工业总产值、资产总额等作为评判指标,衡量国有企业的经济实力;以劳动生产率和销售利润率作为评判指标,衡量国有企业的生产赢利能力;以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的变异系数和潜在增长速度作为评判指标,衡量国有企业增长的稳定性和发展潜力;以创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和研发经费投入作为评判指标,衡量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入选《财富》世界500强和世界品牌500强的数量作为评判指标,衡量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以...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叶刘刚  黄静波  
现有文献未充分考虑国有企业改革对企业间效率和企业加总生产率变化的影响。为深入分析政策对市场结构变化和企业间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提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典型事实,然后使用OP方法估计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考察制造业和国企部门的加总生产率水平及其变化情况,最后采用GR和DOPD分解方法对国企加总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进行分解。研究发现:(1)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期间,制造业加总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快,年均增长10.6%;(2)虽然国企的加总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低于民营和外资企业,但加总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贤环  王瑶  
与已有文献集中探讨我国限薪政策是否实现降低薪酬差距的政策效应不同,文章将研究视角集中于限薪政策出台后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文章通过选取2007-2017年我国沪深上市企业的样本数据,采用DID法实证检验了2009年"限薪令"、2012年"八项规定"以及2014年"限薪令"对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2009年、2012年、2014年三次限薪政策都显著抑制了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同时,研究还发现三次限薪政策对于规模异质性和成长异质性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作用存在差异。文章丰富了我国国有企业限薪政策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为我国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的设计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参考,有助于政府部门重新审视限薪政策的宏观调控效果。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春瑜  
利用PSM匹配样本并结合DID方法 ,本文检验了2018年5月份推出的国有企业工资总额决定机制改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研究了这一影响的作用机制和调节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工资决定机制改革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改革通过提升劳动效率进而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劳动效率在改革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过程中起到了中介作用,而经济效益和收入公平的中介作用并不存在。研究还发现:在政策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过程中,企业劳动密集型程度和所处行业竞争度两个因素起到了调节作用。本文首次用数据检验了工资决定机制改革的政策影响,为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深化依据。本文提出用全要素生产率指标更全面地衡量工资制度改革效果,并说明了作用机制和调节因素,丰富了收入分配和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理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邢天才  王文钢  张梦  
本文基于1992-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对金融波动如何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金融波动加剧会通过企业内部投资决策、企业间资源配置以及"干中学"三条机制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抑制效应;国有企业资金较为充裕,即使存在小幅度的金融波动对其影响也不是很大;非国有企业资金相对紧缺,资金可获得性无保证,小幅度的金融波动就可能导致其破产。因此为有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有必要平抑金融波动,保证企业对于融资难易程度有一个稳定的预期。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孔翔  RoRbeRte.MaRks  万广华  
我国经济改革的成功引起了全世界经济学家的注意。自从80年代后期以来,大量的有关研究我国工业改革和生产率增长的文献出现在各种英文书刊上。就方法论而言,许多研究采用传统的生产函数法。这种方法本身假定所有的企业在技术上都是充分有效的,这种方法在我国生产率变...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覃家琦  齐寅峰  李莉  
国内学者经常在理论上和实证上探讨宏观经济的投资效率问题,但投资效率对于微观企业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则并不明确。通过追溯公司财务学的Fisher-MM传统,本文认为公司财务学所理解的企业投资行为其实等价于经济学中的生产行为,从而微观企业的投资效率等价于生产效率或生产率。据此,本文将投资效率划分为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前者通过全要素生产率来度量,后者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来度量。基于随机边界生产函数,投资的动态效率可以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率、技术进步变化率、规模效应变化率和资本配置效率变化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萍萍  陈波  
运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形式的随机前沿模型,采用2001—2016年我国上市军工企业的面板数据,测算了其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样本企业的技术效率均值为0.331;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均值为0.066。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解结果显示:军工企业技术效率的不断改进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规模效率不断恶化是制约我国军工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各分解项对不同细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存在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