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92)
2023(11216)
2022(9311)
2021(8748)
2020(7444)
2019(16896)
2018(16565)
2017(33986)
2016(18458)
2015(20632)
2014(20606)
2013(20528)
2012(19028)
2011(16772)
2010(17464)
2009(17112)
2008(17605)
2007(16127)
2006(14886)
2005(14166)
作者
(51787)
(42736)
(42690)
(40744)
(27504)
(20126)
(19414)
(16323)
(16050)
(15787)
(14417)
(14154)
(14092)
(13588)
(13430)
(12936)
(12797)
(12649)
(12393)
(12226)
(10760)
(10557)
(10525)
(9837)
(9667)
(9605)
(9524)
(9427)
(8494)
(8381)
学科
(92018)
(84802)
企业(84802)
(82943)
经济(82822)
管理(77744)
方法(35227)
(34868)
业经(29294)
(28263)
数学(26956)
数学方法(26665)
(26166)
财务(26138)
财务管理(26102)
企业财务(24881)
(23303)
中国(22175)
(19490)
农业(19239)
技术(17519)
(16955)
(15997)
(15375)
贸易(15364)
(14997)
(14936)
银行(14927)
(14875)
体制(14821)
机构
学院(274709)
大学(268279)
(122867)
经济(120516)
管理(113975)
理学(96241)
理学院(95441)
管理学(94479)
管理学院(93955)
研究(84399)
中国(72854)
(65659)
(55660)
财经(50178)
(45246)
科学(44183)
(43659)
(41842)
中心(38888)
(38579)
财经大学(36758)
经济学(36591)
研究所(36199)
北京(35919)
(34507)
商学(33081)
经济学院(33012)
商学院(32815)
业大(32760)
(30490)
基金
项目(160486)
科学(129332)
研究(124704)
基金(118189)
(98697)
国家(97738)
科学基金(86686)
社会(81897)
社会科(77750)
社会科学(77728)
(62597)
基金项目(61434)
教育(56571)
自然(53171)
自然科(51937)
自然科学(51926)
自然科学基金(51097)
编号(51092)
(50845)
资助(49190)
成果(42554)
(37179)
(36142)
(36048)
重点(35267)
课题(34912)
(34675)
(33718)
(33590)
国家社会(33138)
期刊
(148527)
经济(148527)
研究(89613)
(56134)
中国(51331)
管理(49465)
(37406)
(34576)
金融(34576)
科学(31715)
学报(29541)
业经(26820)
财经(26215)
农业(25053)
技术(24962)
大学(24566)
教育(23820)
经济研究(23398)
学学(23302)
(22579)
问题(19860)
(16928)
技术经济(16473)
财会(15988)
现代(14808)
国际(14610)
商业(14487)
(14483)
会计(14091)
经济管理(13806)
共检索到434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唐欲静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核心问题是国有企业改革。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关键是建立能有效制约经营者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作用在于能及时罢免不称职的经营者,并将优秀经营专家换上经营者岗位。我国有些国有企业在改制后,虽然在形式上建立起从股东大会、董事会到经理层的治理结构,但没有发挥作用,“内部人控制”现象仍十分严重。本来,公司治理结构作为一种机制,在达到某一临界点时,应自行启动。例如,当企业业绩下降到股东们无法忍受这一临界点时,他们会采取“用脚投票”方式,出售股票,抛弃该企业及其经营者;或是采取“用手投票”方式,通过董事会,罢免企业经营者。但是我国有些股份制企业尽管业...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谢新安  
本文在分析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所有者缺位、股权结构严重不合理、独立董事独立性不强、经营者选拔机制不健全等基础性缺陷的基础上,从确保所有者到位、推行股权多元化、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培育和发展经理人市场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模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凡  卢阳春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实现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合理和有效。限于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特定政治经济法律等内外部制度环境,国有企业改革虽已取得重大进展,但仍有不少企业仅仅从形式上做到了符合公司制改革要求,而实际上并未建立起激励和监督相结合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仍然存在着公司治理法规建设的滞后性、强试错性以及制度设计不足所导致的独立董事、监事会监督弱化;国企内部治理中的董事会行政色彩严重、监事会作用有限、经理层缺乏有效激励-约束机制;国有股权一股独大所导致的行政上的强控制与产权上的弱控制并存的现象等等问题。基于我国当前特定国情,做好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工作...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秦永法  
从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的过程来看,虽然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针对制衡机制、公司治理的认识、配套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继而给出了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治理需要坚持的原则。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石建新  
本文认为,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的非优化结构,已成为国有企业难以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症结,以致影响了整个国有经济的进一步快速高效增长。文中从资本结构的两个重要方面——产权结构和资产负债结构着手,分析了国有产权比重过大、产权凝固化、债务资本比例过高、资本成本上升等问题。针对上述状况,在充分分析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本结构的优化对策。在“增资、改造、分流、破产”的指导思想下,更注重以资本结构为目标,从投资体制、金融体制、企业制度这“三大”制度切入,把优化资本结构作为一个系统研究,从而找出一条从根本上优化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途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坚  
自从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引入中国以来,由于其深刻描述了企业内部所有者和代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在我国企业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被广为应用。但因为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来源是前东欧和西方国家,我国企业在对照其进行改革实践时便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就试图从所有者缺位、激励机制扭曲和市场约束机制失效三方面对这些问题作一管窥并提出一些相应对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黎志成  张国宏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一直是改革的重点之一。随着国企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这一问题从形式上可以说已经得到解决。然而,2004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充分说明,公司治理结构在国企中还未真正确立,或者说是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国有公司治理低效的根源是产权问题,因此,只有在产权改革的基础上才能建立真正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齐芳  
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核心问题。为此,应从中国国情出发,既着眼于释放市场竞争力量,形成对企业投资者和经营管理者强有力的激励和约束;更要进一步解决政资不分、政企不分导致的国有企业出资人不到位问题,以及股权多元化改革不彻底、经营者收益与其所作出的贡献、承担的风险不对称等相关难点问题。在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过程中,为市场竞争力量的释放营造更合适的制度环境,从而形成对企业投资者和经营管理者强有力的激励和约束,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秦瑞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同其他各类企业一样,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改革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公司结构变化的趋势是:改革前国有企业作为政府机构的附属物,企业外受制于政府的控制,内受党委会、职代会、工会等组织监控,改革以来逐步呈现出企业外部政府和企业内部“老三会”监管力量削弱的趋势。就是说,目前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仍处于旧格局已破,新格局未立的转型之中,因此对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进行研究并提出完善的措施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侯碧波  
本文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基本特征和形成原因的深入剖析,指出了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在融资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产权构成、董事会构成、董事会外部化、经营者业绩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国退民进”实现产权多元化,改善董事会结构、报酬结构的设置以及如何建立科学的经营者业绩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吉发  朱相宇  
本文从公司董事会结构的独立性和双重性入手,指出我国国有企业拥有较之其他国家更符合理论要求的内部治理结构的制度设计。因此认为,国有企业在公司治理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或是由于外部机制欠缺造成,或是需要外部机制校正。进而提出将解决问题的重点转向外部治理机制。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孟雪莹  綦好东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为新一轮改革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提出要改善国有股"一股独大"现状,调整国企高管高薪高酬,严格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外部监督体系,但仍然面临着混合所有制改革结构设计、国资监管体系构建、规范公司治理机构以及信息披露制度构建难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需要在完善有效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构建合理薪酬激励机制、提高信息披露及加强企业内外部监管等方面进一步深入改革。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孟雪莹  綦好东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为新一轮改革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提出要改善国有股"一股独大"现状,调整国企高管高薪高酬,严格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外部监督体系,但仍然面临着混合所有制改革结构设计、国资监管体系构建、规范公司治理机构以及信息披露制度构建难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需要在完善有效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构建合理薪酬激励机制、提高信息披露及加强企业内外部监管等方面进一步深入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