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38)
- 2023(12071)
- 2022(10697)
- 2021(10310)
- 2020(8815)
- 2019(20377)
- 2018(20333)
- 2017(40644)
- 2016(21843)
- 2015(24665)
- 2014(24698)
- 2013(24459)
- 2012(22520)
- 2011(20245)
- 2010(20319)
- 2009(18920)
- 2008(19088)
- 2007(16900)
- 2006(15121)
- 2005(13686)
- 学科
- 济(84853)
- 经济(84754)
- 管理(67479)
- 业(66660)
- 企(57725)
- 企业(57725)
- 方法(41356)
- 数学(36063)
- 数学方法(35719)
- 财(26805)
- 制(25334)
- 中国(24488)
- 银(23514)
- 银行(23367)
- 行(21886)
- 农(21158)
- 业经(20364)
- 务(18995)
- 财务(18934)
- 财务管理(18895)
- 企业财务(18053)
- 融(17370)
- 金融(17369)
- 学(15995)
- 贸(15611)
- 贸易(15598)
- 易(15086)
- 体(14380)
- 地方(14292)
- 理论(13863)
- 机构
- 大学(313138)
- 学院(309661)
- 管理(127466)
- 济(123162)
- 经济(120312)
- 理学(108936)
- 理学院(107833)
- 管理学(106192)
- 管理学院(105635)
- 研究(98325)
- 中国(83646)
- 京(67226)
- 财(64199)
- 科学(58122)
- 财经(50839)
- 所(48642)
- 经(46072)
- 中心(45770)
- 农(44901)
- 江(44406)
- 研究所(43608)
- 北京(43365)
- 业大(42769)
- 财经大学(38202)
- 范(37980)
- 师范(37672)
- 州(37406)
- 经济学(36474)
- 院(35322)
- 农业(35291)
- 基金
- 项目(202289)
- 科学(158737)
- 研究(150066)
- 基金(147581)
- 家(126637)
- 国家(125581)
- 科学基金(108481)
- 社会(93771)
- 社会科(88744)
- 社会科学(88719)
- 基金项目(78830)
- 省(77070)
- 自然(70740)
- 自然科(69038)
- 自然科学(69022)
- 教育(68402)
- 自然科学基金(67795)
- 划(65231)
- 编号(62363)
- 资助(61686)
- 成果(51223)
- 部(45489)
- 重点(44207)
- 创(41593)
- 课题(41453)
- 发(40979)
- 项目编号(39404)
- 教育部(39399)
- 创新(38754)
- 科研(38733)
- 期刊
- 济(135567)
- 经济(135567)
- 研究(99639)
- 中国(55370)
- 财(49952)
- 管理(47389)
- 学报(44890)
- 融(44131)
- 金融(44131)
- 科学(41978)
- 农(40206)
- 大学(34465)
- 学学(32493)
- 教育(30165)
- 农业(26746)
- 财经(25310)
- 技术(24859)
- 业经(22089)
- 经济研究(21243)
- 经(21199)
- 理论(18422)
- 问题(17880)
- 实践(16953)
- 践(16953)
- 图书(15179)
- 技术经济(14868)
- 现代(14690)
- 商业(14156)
- 财会(13922)
- 贸(13710)
共检索到4648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卫功琦
道德风险普遍存在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之中,严重影响银行的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本文回顾了道德风险治理的基本理论,探讨了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道德风险的主要表现、治理经验和监管新原则。文章认为,产权主体缺位、激励机制不当、政府隐性担保以及社会信用缺失是诱发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道德风险的主要因素。最后文章结合我国实际,从完善公司治理、实施激励相容监管、强化市场约束和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道德风险治理的建议,以提高防范和控制银行道德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阮刚铭 张子扬
深化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是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从商业银行的实践来看,腐败问题主要集中在贷款发放、贷款使用及不良贷款处置等环节,其本源都是道德风险引发的内控合规问题。商业银行道德风险防范的现状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纲领要求下,金融监管机构对银行业的处罚日趋严格。据不完全统计,仅2021年上半年,银保监会针对违法违规行为,共处罚机构1420家次,
关键词:
商业银行道德风险 信贷业务 信贷审批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卫功琦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经理人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道德风险问题突出。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道德风险现状进行简要考察,梳理了银行经理人道德风险的主要表现;构建一个简单的两期模型,分析了银行经理人信贷风险掩饰和推迟行为的动机和收益;以商业银行贷款质量迁徙和行长变动的相关数据,对商业银行道德风险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银行行长对本行的信贷风险有明显的掩饰与推迟行为,证实了商业银行道德风险的存在。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经理人 道德风险 贷款质量迁徙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海龙 肖平
伦理调节作为一种软力量,在现代商业银行运行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现代商业银行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诚信缺失、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低下以及社会责任感下降等多方面问题。要保证现代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就必须对其进行系统的伦理构建。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道德风险 金融企业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晓博 刘伟 辛飞飞
利用中国内地与香港在应对外部冲击时所表现出的较强的同步性,在一个自然实验的框架下,选取2002年至2013年中国内地和香港主要商业银行的数据作为样本,将2006年香港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作为外生变量,根据委托-代理理论,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分别从信贷行为、资产结构和自有资本3个方面实证检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对商业银行道德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存款保险制度并不会引发商业银行的过度信贷,甚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商业银行的过度信贷行为,且这种抑制作用对小银行更加明显;没有显著的证据表明存款保险制度会激励商业银行持有高风险资产组合;存款保险制度会促使商业银行减持资本缓冲。在当前的银行监管体制下,存款保险制...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军
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企业稳定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基础,公司治理评价则是企业所有者衡量和检验公司治理水平的准则。诸多研究成果已经表明,良好的公司治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投资者也愿意为良好的公司治理支付相对高的溢价。因此,公司治理水平的高低既是衡量资本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有振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按照"三会分设、三权分开、有效制约、协调发展"的原则,初步建立了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然而,现行治理结构仍然存在着缺陷:投资者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能得到真正的保护,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之间的关系还没有真正理顺,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为此,必须优化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即必须引入"金股",构建多元化股权,激发投资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经营的关注与监督;必须理顺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等各方关系,确保分权制衡的有效性;必须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实现效率和制衡的平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费洁
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事关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因此商业银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持稳健发展既是金融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但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内部发生了大量的经济刑事案件,不但使商业银行资产损失严重,更是影响到了商业银行的持续稳定发展。商业银行内部员工发案率呈上升趋势,且涉案数额越来越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道德风险。道德风险已成为商业银行主要的风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曾国安 冯涛
本文认为银行所有权结构是影响银行道德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我国 ,银行所有权结构的缺陷是导致银行业不良资产居高的重要原因 ,因此改革银行产权结构对防范控制我国银行道德风险 ,稳定银行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比分析不同银行所有权结构下银行道德风险的激励约束机制 ,提出我国银行产权改革的几点建议以防范银行道德风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汪啸林 姚国
探寻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理人员道德风险问题的根源,很大程度上是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完全仿效英美公司治理模式,发挥对经理人员的监控机制的条件还不具备。构建对国有商业银行经理层的监控机制,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现有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在内部监控方面,不应仅仅满足于构建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三会"构成的公司治理基本框架,而应结合我国国情建立更为全面有效的对经理人员的内部监控体系。在外部监控方面,除尽量发挥证券市场的外部治理功能外,更应强调发挥存款人对存款银行的选择机制以及加强政府有关监管机构对国有商业银行经理层的监管。
关键词:
国有银行 公司治理 道德风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俞栋
在金融业中,与其他风险相比,道德风险最难控制。从披露的典型案例看,当前国有商业银行道德风险呈“长期交易、权力寻租、上下皆为、内外勾结、损失惊人”五大特征,其成因除了产权制度缺陷、治理结构失衡、激励机制扭曲、约束体系软弱、考核制度异化之外,由银行改制转型引起的文化缺失、心理恐慌、财务重组等则进一步加剧了道德风险。为此,必须遵循“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由下而上、由形入神、由内向外、由近至远”六大原则,从完善治理机制、创新激励手段、培育治理文化、注重外部治理和重构股权结构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抑制国有商业银行道德风险的有效方法与路径。
关键词:
道德风险 国有商业银行 治理防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江峰
民营资本参股商业银行对于完善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提高银行体系的整体运行效率和竞争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财政控股和关联方交易问题也进一步滋生了道德风险。本文对民营资本参股商业银行过程中滋生的道德风险的内因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道德风险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
民营资本 商业银行 道德风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 万辉 周良坤 徐越
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完成,中国银行业将完全实现对外开放。合规风险逐渐成为除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之外的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风险。有效控制合规风险的长期措施应该是进行商业银行合规文化的建设。本文从建设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合规文化的现实要求出发,结合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经营实践,通过对合规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及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合规文化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对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合规文化建设的设想,主要包括:健全合规制度及组织体系、强调“有效互动”的合规文化、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流程再造应突出合规文化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