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67)
- 2023(10216)
- 2022(8732)
- 2021(8257)
- 2020(7041)
- 2019(16281)
- 2018(16240)
- 2017(32173)
- 2016(17601)
- 2015(20374)
- 2014(20837)
- 2013(20730)
- 2012(19776)
- 2011(17970)
- 2010(18542)
- 2009(17697)
- 2008(18053)
- 2007(16913)
- 2006(15212)
- 2005(13766)
- 学科
- 济(74792)
- 经济(74708)
- 管理(48082)
- 业(47297)
- 企(36214)
- 企业(36214)
- 方法(31900)
- 数学(27912)
- 数学方法(27602)
- 农(25013)
- 中国(24269)
- 财(20055)
- 制(17584)
- 业经(16169)
- 农业(15941)
- 地方(15621)
- 贸(15603)
- 贸易(15593)
- 易(15173)
- 银(14568)
- 银行(14544)
- 学(14379)
- 行(13901)
- 融(12980)
- 金融(12977)
- 和(11914)
- 务(11038)
- 财务(10995)
- 财务管理(10956)
- 理论(10859)
- 机构
- 大学(262979)
- 学院(262503)
- 济(109379)
- 经济(106855)
- 管理(96549)
- 研究(90638)
- 理学(80702)
- 理学院(79781)
- 管理学(78464)
- 管理学院(77964)
- 中国(71441)
- 京(57009)
- 财(55132)
- 科学(53500)
- 所(46947)
- 农(44076)
- 中心(42532)
- 财经(42319)
- 江(42154)
- 研究所(41715)
- 经(38030)
- 北京(37160)
- 业大(36748)
- 范(35924)
- 师范(35625)
- 农业(34284)
- 州(33744)
- 经济学(33645)
- 院(32041)
- 财经大学(30956)
- 基金
- 项目(158600)
- 科学(122396)
- 研究(121728)
- 基金(110828)
- 家(95760)
- 国家(94527)
- 科学基金(78455)
- 社会(74699)
- 社会科(70441)
- 社会科学(70416)
- 省(62626)
- 基金项目(58005)
- 教育(56788)
- 划(52658)
- 编号(52567)
- 自然(47597)
- 自然科(46312)
- 自然科学(46296)
- 资助(45897)
- 成果(45601)
- 自然科学基金(45418)
- 课题(36974)
- 重点(36206)
- 部(35874)
- 发(35474)
- 创(32181)
- 性(32012)
- 项目编号(31373)
- 教育部(30630)
- 年(30208)
- 期刊
- 济(130606)
- 经济(130606)
- 研究(83793)
- 中国(54353)
- 财(42863)
- 农(41740)
- 学报(38566)
- 管理(34974)
- 科学(34880)
- 教育(33272)
- 大学(29337)
- 融(28911)
- 金融(28911)
- 农业(27636)
- 学学(26995)
- 技术(23552)
- 业经(22270)
- 财经(21349)
- 经济研究(20071)
- 问题(18631)
- 经(18419)
- 贸(15691)
- 图书(15060)
- 理论(13963)
- 业(13841)
- 技术经济(13288)
- 国际(13023)
- 商业(12629)
- 实践(12494)
- 践(12494)
共检索到414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劳赐铭
调研发现,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存在对国家资历框架的知晓度不高、对现有学历和职称的认同度偏低等问题。在分析思想观念障碍、利益冲突障碍和制度障碍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我国国家资历框架建设的路径:形成适合现实需求的目标,通过投入导向和结果导向保障质量,实现借鉴与自主相结合,构建协同治理制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福杰
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有效途径,资历框架的构建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然而我国目前资历框架存在路径不清晰等突出问题,尚未建立有效的国家资历框架。在剖析我国资历框架目前构建难点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构建资历框架在内容设计上应以学习成果为导向,构建统一的能力标准与资格级别划分,使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与转换逐步规范化;建立运行及保障机制以及围绕资历框架体系,实现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海东 杜怡萍
建立国家资历框架,是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家资历框架通过不同类别教育及培训体系内部成果的综合转换、学习成果的上下互通、不同资格的平等互认,为各级各类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提供共同参照,实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培训的业绩成果等值互认,为学习者搭建灵活弹性的终身学习阶梯,是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关键环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海东 王全珍
国家资历框架是世界发达国家构建终身教育制度、衔接教育系统与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的一种制度设计工具。我国"十三五"期间开始将国家资历框架建设纳入政府政策规划,相关学术研究开展踊跃。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对国家资历框架的概念和类型、意义和价值、主要内容和建设路径等问题进行了综述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国家资历框架建设的一些思路和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华 何少庆
国家资历框架和1+X证书制度是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体系的重大创新,两者相辅相成。国家资历框架是1+X证书制度的顶层设计,为1+X证书制度的实施提供框架标准,而1+X证书制度是国家资历框架的局部尝试,是构建国家资历框架的重要基础。在国家资历框架下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运行,应将设定目标、完善标准、健全机制作为核心要点来抓。同时,还需多措并举,探索1+X证书制度的实施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金炳雄
在欧洲教育一体化和终身学习的推动下,欧盟启动欧洲资历框架建设。欧洲资历框架以资历和培训经历互认以及欧洲学分转换系统为制度支持,意在为各国建立一个可供参考的统一的终身学习资历框架,从而推动跨国界、跨机构学习。欧洲资历框架建设过程中框架设计强调统一和畅通,组织实施中政府部门、院校和企业界的协商机制及经费与立法保障等诸多方面对我国国家资历框架的建设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凤翔 杨顺光
国家资历框架建设是新时代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的基础工程,国家在表述上使用"国家资历框架"而非"国家资格框架",体现了以"人"为本而非以"证"为本的中国人才观。建立国家资历框架引导人才的形成、发展和有序流动,是各个国家和地区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的普遍、必然选择,由此方能在高分化程度的现代社会实现社会整合并兼顾个人发展。中国建设国家资历框架,可以参考和借鉴国际实践经验,但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的理论基石。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为价值引领,将国家资历框架建设成为依托"互联网+终身发展"融合平台的个性化素质评估与定制化发展指南系统,实现线上互联网平台与线下终身发展相关组织的交互融通,为国民提供终身发展的个人素质定位导航、教育培训方案定制、职业匹配与发展规划等服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岳蓉 桑宁霞
为理清我国国家资历框架研究现状,运用BICOMB2.02、SPSS26.0和CiteSpace5.7.R2对CNKI数据库1999—2021年1324篇国家资历框架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可得:研究成果数量呈总体增长趋势。研究主体以包括普通高校、开放大学、职业院校在内的学校和独立设置的研究所为主,该领域还未形成核心作者群。研究者主要从终身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分银行角度研究国家资历框架并介绍国内外经验与启示。研究历程可分为国外国家资历框架经验介绍期(1999—2009年)、国家资历框架相对关系研究期(2010—2015年)、国家资历框架理论体系构建期(2016—2018年)和国家资历框架实践与理论反思期(2019年至今)。研究方法以质性研究和思辨研究为主。文章载体主要是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为首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类期刊。该领域未来应扩展研究主体,转变研究逻辑,充实研究内容,丰富研究方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雪萍 李默妍
为提高证书等级划分的科学性、实现与欧洲资历框架的完全对接、培养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人才,法国在2019年建立了新的国家资历框架。法国国家资历框架涵盖各级各类证书,与先前经验认证制度紧密相关,由法国能力署统一管理,其基本架构包括证书的涵盖范围、证书的等级划分与衔接、对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成果的认证以及对证书的管理。法国国家资历框架具有彰显证书整合功能、以学习成果为导向、吸收多元利益相关者参与等特征。法国构建国家资历框架的经验对我国构建国家资历框架不乏借鉴意义。
关键词:
法国 国家资历框架 证书 终身学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建忠
在欧盟推进开发"欧洲资格框架"的进程中,德国分三个阶段逐步开发国家资格框架,构建了以学习结果为导向的、试图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八级结构总体国家资格框架,以增加德国资格的透明度和可比性,增强资格间的渗透性。嵌入德国元素和以四维目标构建等级标准,多方参与、平等协商、凝聚共识是德国开发和实施国家资格框架的重要特点。德国国家资格框架仍是一个发展中的资格框架,纳入到资格框架中的职业资格还不能充分体现其教育价值和劳动力市场价值,资格框架功能需要完善,在今后5年中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关键词:
德国 资格框架 特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明慧 曾绍玮
终身学习时代,我国国家资历框架建设已经提上日程。文章通过对香港资历框架、广东终身学习资历框架、上海学分银行和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等区域典型实践的分析,总结了我国资历框架构建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而对我国国家资历框架构建的核心要素进行了分析,提炼出国家资历框架构建的要点。最后从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多元主体参与、建立终身学习平台、完善学分积累与认定标准等方面提出终身学习时代实施国家资历框架的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伟远
建立国家资历框架,通过实现各类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和转换,促进各类教育以及教育和劳动力市场的有效互通和衔接。国家资历框架包括资历框架、学习成果认证、学分银行以及相应的标准。学习成果认证是实施资历框架的关键,学分银行是实施资历框架的管理制度。构建国家资历框架的系统模式应遵循目的性、整体性、协调性以及动态性四原则;发展国家资历框架应总结我国资历框架的研究和国际前沿的实践尝试;成立跨部门领导小组;整合地方资历框架,出台国家资历框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保障各类学习成果互认的对等性;建立公开的监管机制,成立政府认可的第三方权威认证机构;健全国家学分银行,逐步实现学分银行一站式和个性化精准服务;配合国家发展,倡议共建"一带一路资历互认框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莉花 余小娟
当前我国教育系统与劳动市场体系中存在多元资格体系分立、教育领域内部无统一基准、人力资源供需失调等问题,而构建综合性资历框架及标准体系是问题解决的途径之一。针对这一主题,目前国内研究层面呈现从比较研究逐步深化并转向应然性及本土化研究的发展,国内实践层面呈现从领域或地方的积极探索转向综合统一的资历框架开发的需求。国外资历框架构建已经进入较为成熟阶段,并且在理论基础搭建、核心内容与结构构成、具体教育领域运用等方面形成了一些可供借鉴的规律。国家资历框架的建立具有符合教育改革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协调发展的时代意义,结合中外发展背景与经验,未来我国综合性资历框架开发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构建学习成果导向的资格标准体系及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资格标准。未来我国国家资历框架的进一步发展还需在政策、理论与实践领域协同并进,守正出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扬 王晓杰
教育与培训资历的跨境认可是国际职业教育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对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促进技术技能人才跨境流动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为增强各国教育与培训资历的透明度,促进职业教育成果在世界范围内的比较和互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发与应用了全球资历等级。我国可借鉴全球资历等级实践经验,立足中国国情,构建与全球资历等级对接的国家资历框架与质量保证机制,加快推进学习成果跨境认可,提高职业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欧阳忠明 王饶若愚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资历框构建逐渐席卷全球,许多国家将其视作衔接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促进终身学习理念普及的重要工具。在我国,国家资历框架构建的政策不断推进并在实践领域开始实施和探索,其研究成果也逐渐增多。基于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对国家资历框架构建的价值取向、模式、核心制度、运行机制和实践等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研究取向提出了思考,要厘清国家资历框架为谁服务,探索评价国家资历框架构建效果的方法路径,以及如何借鉴异域实践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