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92)
2023(18246)
2022(15666)
2021(14753)
2020(12425)
2019(27992)
2018(28042)
2017(53072)
2016(29403)
2015(33250)
2014(33797)
2013(33220)
2012(31295)
2011(28496)
2010(29235)
2009(26882)
2008(26360)
2007(23904)
2006(21613)
2005(19566)
作者
(88610)
(73243)
(72951)
(69426)
(46903)
(35064)
(33306)
(28730)
(28172)
(26754)
(25024)
(25000)
(23813)
(23475)
(23175)
(22554)
(21752)
(21608)
(21199)
(21156)
(18760)
(18437)
(17971)
(16832)
(16568)
(16530)
(16506)
(16407)
(15048)
(14835)
学科
(114979)
经济(114837)
管理(81330)
(76390)
(60850)
企业(60850)
方法(44436)
中国(38172)
数学(37754)
数学方法(37277)
(35225)
(29286)
地方(29197)
(27335)
业经(26661)
(26596)
(23539)
银行(23481)
农业(22972)
(22651)
(21876)
金融(21867)
(21709)
贸易(21689)
(20997)
理论(19742)
(18789)
环境(18294)
(18008)
技术(17864)
机构
大学(418823)
学院(418086)
(163519)
经济(159366)
管理(157129)
研究(151446)
理学(132649)
理学院(131026)
管理学(128745)
管理学院(127972)
中国(115317)
科学(93754)
(92872)
(80114)
(78969)
(74866)
研究所(71190)
中心(68381)
(66724)
业大(62811)
财经(61255)
北京(59951)
(58400)
农业(58369)
师范(57763)
(55440)
(55159)
(53583)
(48503)
技术(47581)
基金
项目(272121)
科学(210753)
研究(201647)
基金(191636)
(168108)
国家(166377)
科学基金(139820)
社会(122558)
社会科(115711)
社会科学(115681)
(108057)
基金项目(100430)
教育(93472)
(91266)
自然(90104)
自然科(87890)
自然科学(87858)
自然科学基金(86263)
编号(84306)
资助(79810)
成果(71769)
重点(61590)
(61167)
课题(60545)
(59509)
(55788)
创新(52022)
科研(51445)
项目编号(51170)
教育部(50135)
期刊
(195383)
经济(195383)
研究(132367)
中国(95690)
学报(69437)
(69425)
科学(61886)
管理(60563)
(59347)
教育(58594)
大学(51630)
学学(47888)
农业(47674)
(45386)
金融(45386)
技术(37432)
业经(32632)
经济研究(29840)
财经(29731)
(25418)
问题(25257)
图书(25163)
(24562)
理论(20489)
科技(19935)
(19776)
(19609)
技术经济(19178)
(19114)
论坛(19114)
共检索到660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任钟毓  王博宇  谢屹  阮向东  
随着野生动物疫病的传播和扩散日益严重,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重要性与日俱增。自2005年开始监测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以来,我国初步建成分工明确、层级清晰的全国野生动物疫病监测防控体系。为客观和系统地掌握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的建设和发展现状,文章利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的343个国家级监测站的数据和相关资料,描述统计分析了监测站的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工作条件、防控条件和能力,发现存在专业人员短缺、基础设备不健全、资金不足等问题,提出加强监测队伍能力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增强科学技术的使用等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任钟毓  王博宇  谢屹  阮向东  
截至2016年底,我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已开展逾10年,初步建成了全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为客观评价当前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的能力,文章基于调研获取的343个国家级(含28个标准站)和26个省级(其中3个为标准站)监测站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监测站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监测站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得出最高的为92.54分,最低的为14.97分,多数监测站的条件不佳和能力不强,尤其是监测防控能力不强。为加强监测防控体系建设,文章建议优先支持监测站建设落后地区的站点建设,加强监测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监测站监测防控设备,积极开展野生动物疾病调查研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任钟毓  王博宇  谢屹  阮向东  
截至2016年底,我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已开展逾10年,初步建成了全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为客观评价当前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的能力,文章基于调研获取的343个国家级(含28个标准站)和26个省级(其中3个为标准站)监测站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监测站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监测站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得出最高的为92.54分,最低的为14.97分,多数监测站的条件不佳和能力不强,尤其是监测防控能力不强。为加强监测防控体系建设,文章建议优先支持监测站建设落后地区的站点建设,加强监测人才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文定  李安琪  张军国  谢将剑  鲍伟东  
【目的】利用红外自动感应相机对野生动物进行图像监测是对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的有效手段,为了解决野外复杂背景环境导致的野生动物监测图像自动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感兴趣区域(ROI)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野生动物物种自动识别方法。【方法】以红外自动感应相机在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拍摄的马鹿、斑羚、猞猁、狍和野猪这5种国家级陆生保护动物的图像为实验样本,采用基于回归算法的目标检测方法,对监测图像中野生动物区域进行检测并分割,生成ROI图像,减少复杂背景信息对物种识别的干扰;利用裁剪、仿射变换等方式对样本数据进行扩充;构建基于全局-局部的VGG16双通道网络模型对样本图像进行训练,最后接入分类器输出物种识别结果。同时,构建了基于VGG19的双通道网络模型对样本图像进行训练,并与本研究训练结果进行比较;另外,将样本图像分别输入本研究算法与VGG16、R-CNN、Fast R-CNN算法进行训练,对比不同算法下的识别效果。【结果】利用本研究模型对样本图像进行训练时,测试集的平均识别精度均值MAP达到0.912,相对于VGG19结构下的训练模型和VGG16、R-CNN、Fast R-CNN,得到了更高的MAP值。【结论】相比于其他算法,本研究提出的物种识别模型更适合于复杂背景下的野生动物监测图像的物种识别,可以得到更高的MAP值与更优的识别效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玉强  邢韶华  刘生强  罗爱东  崔国发  
野生动物通道是缓解由铁路、公路等引起的野生动物生境破碎化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介绍了野生动物通道的定义和适用目标,提出了野生动物通道的设计原则、依据,以及野生动物通道的位置、数量、形式、宽度、高度、地面基质和开口处环境的设置要求;以云南思小高速公路野生动物通道为例,分析了2005年9月至2008年5月间亚洲象对通道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亚洲象对通道的利用率仅为40%;"通道位置是否与活动路线重合"是亚洲象对通道选择的决定性因素。建议在通道建设完成后进行持续的野生动物利用情况监测,以评估通道的有效性,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设计,直到野生动物通道利用效果良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敏纯  彭倩  
行政管制作为政府公权力的介入社会治理的方式之一,以保护人民安全健康、保护环境和防止事故为目的,对存在公共风险的行为进行制约。我国野生动物立法虽确立了动物规范利用原则,但当前政府实行的行政管制措施加大了野生动物利用难度,"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再次成为争论焦点。交易作为利用的前置环节,在交易环节采取的合理行政管制措施将有效地规范野生动物利用与公共卫生安全。通过分析我国陆生野生动物交易行政管制现状,发现我国的行政管制存在陆生野生动物保护范围狭窄且封闭、部分行政管制措施不合理、行政管制措施缺乏卫生与安全意识等问题,结合国内外陆生野生动物交易行政管制实践提出扩大陆生野生动物保护范围、丰富管制方式、加强陆生野生动物交易风险与卫生管制措施等完善路径,以期完善我国陆生野生动物交易行政管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敏纯  彭倩  
行政管制作为政府公权力的介入社会治理的方式之一,以保护人民安全健康、保护环境和防止事故为目的,对存在公共风险的行为进行制约。我国野生动物立法虽确立了动物规范利用原则,但当前政府实行的行政管制措施加大了野生动物利用难度,"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再次成为争论焦点。交易作为利用的前置环节,在交易环节采取的合理行政管制措施将有效地规范野生动物利用与公共卫生安全。通过分析我国陆生野生动物交易行政管制现状,发现我国的行政管制存在陆生野生动物保护范围狭窄且封闭、部分行政管制措施不合理、行政管制措施缺乏卫生与安全意识等问题,结合国内外陆生野生动物交易行政管制实践提出扩大陆生野生动物保护范围、丰富管制方式、加强陆生野生动物交易风险与卫生管制措施等完善路径,以期完善我国陆生野生动物交易行政管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付饶  胡钰  王莉  
美国是畜牧业生产大国,完备高效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是重要保障。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行政机构管理体系和财政支持,美国建立了执行高效的兽医制度体系和外来动物应急反应管理机制,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在国家政府、地方政府、社会、养殖者等的共同协作下,形成了"可预防,可追溯,常监督,快反应"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学习和借鉴美国的有效经验,以期为中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供启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英华  苏化龙  马强  肖文发  
三峡库区曾经是我国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地区之一 ,三峡工程的修建对库区珍稀濒危陆生脊椎动物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三峡库区共有陆生脊椎动物 5 2 3种 ,国家级保护动物有 1 0目 1 9科 64种 ,其中Ⅰ级保护物种 8种 ,Ⅱ级保护物种 5 5种 ,中国特有种 9目 1 8科 47种 ,既是特有种又是珍稀濒危动物的物种有 4目5科 8种。本文在综述三峡库区珍稀濒危陆生脊椎动物多样性特点 ,即区系复杂与组成多样性、成分特有及分布不均匀性的基础上 ,分析了库区陆生脊椎动物致危原因和目前所采取的一系列保护措施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浦华  王济民  
重大动物疫病具有致病性强、治愈性难、流行性大、易感性烈、人畜共患性强等特点,如控制不及时极易给畜牧业生产及消费者健康带来严重损害。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发达国家为减缓重大动物疫病对本国畜牧业的冲击而采取的财政补偿政策、补偿模式及相应的财政援助政策,并提出了对中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扬  
动物疫病追溯是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动物疫病防控的能力和效率的重要手段。美国为进一步促进畜牧业发展,扩大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出口贸易,实现动物移动路径的快速追踪,保护养殖者经济利益,对现有的动物疫病追溯体系进行了战略调整。充分利用各州畜牧业生产优势、技术特长和管理特点,形成由州地方政府牵头,生产者、加工者和经营者积极参与的可持续发展的动物疫病追溯体系。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广琳  刘俊昌  陈文汇  储汪林  游斌  
从政府现行统计方法及相关组织或学者的研究成果出发,对我国野生动物贸易统计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对报表法、市场统计法和实地调查法等数据收集方法、对使用统计表与统计图等的统计整理方法以及对比较分析、相对分析和时间序列化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在国内野生动物贸易统计中的应用现状的研究,对比分析了各种统计方法的优缺点以及不足之处,指出了当前我国野生动物贸易统计的重点在于对贸易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上,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和预测缺少深入的研究与应用。并提出对于野生动物贸易统计方法的研究不仅要重视贸易信息的获得与整理,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研究并探讨出一套适合野生动物贸易特点的分析方法与预测方法,从而能在更深的层面上...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黄硕琳  王四维  
受人类活动影响,长江流域水生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部分物种已极度濒危。通过文献收集法,梳理长江流域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物种现状,发现多个物种的自然种群数量已极低,部分物种已极度濒危,亟待进行保护。分析造成长江流域水生野生动物濒危的主要原因,并展望相应的保护对策:①加强对整个生态系统的保护和重视,提倡综合流域保护模式;②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尽早颁布《长江保护法》;③以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为辅;④呼吁拆除部分水利设施,建立专项补偿;⑤加强相关执法监督;⑥加强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科研投入;⑦鼓励公众参与,加强公民保护意识,促进长江流域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发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永成  孙贺廷  刘枫  
近年来,人兽共患病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野生动物作为许多人兽共患病原体的“储存宿主”,其作用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介绍几种古老的和近年来新出现的重大人兽共患病的流行和危害情况,阐述野生动物在其发生和流行中的作用,探讨人兽共患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洁滢  崔国发  刘润泽  曲宏  黄三祥  吴记贵  范雅倩  
利用红外相机对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线路周边野生动物分布规律进行调查。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20个位点布设红外相机,拍摄到有效照片1 558张,共鉴定出物种35种,其中兽类12种、鸟类23种。兽类中拍摄率最高的前4种分别为岩松鼠、猪獾、狗獾、豹猫,鸟类中拍摄率最高的前4种分别为雉鸡、红嘴蓝鹊、斑鸫、紫啸鸫。拍摄到危险野生动物野猪9次,且多在傍晚和夜间,基本不会对白天活动的游客安全构成威胁,但对露营的游客构成潜在危险。红外相机在不同海拔区间以及不同月份的拍摄率不同,低海拔拍摄率高于中海拔和高海拔拍摄率;9月份拍摄率最高,达到53.64%,12月份最低,为3.71%。另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