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89)
- 2023(11181)
- 2022(9394)
- 2021(8533)
- 2020(6846)
- 2019(15685)
- 2018(15527)
- 2017(30331)
- 2016(16426)
- 2015(18395)
- 2014(18702)
- 2013(18722)
- 2012(18145)
- 2011(16920)
- 2010(17662)
- 2009(16792)
- 2008(16426)
- 2007(14948)
- 2006(14018)
- 2005(13293)
- 学科
- 济(91442)
- 经济(91367)
- 管理(46483)
- 业(42514)
- 企(31365)
- 企业(31365)
- 中国(28416)
- 方法(27065)
- 地方(25777)
- 数学(23840)
- 数学方法(23625)
- 农(23066)
- 业经(18251)
- 财(17619)
- 制(16984)
- 地方经济(15932)
- 银(15818)
- 银行(15807)
- 农业(15457)
- 行(15456)
- 贸(15267)
- 贸易(15252)
- 学(15208)
- 融(15000)
- 金融(15000)
- 易(14721)
- 发(13454)
- 环境(12938)
- 策(12719)
- 体(11202)
- 机构
- 学院(247733)
- 大学(245496)
- 济(117286)
- 经济(114837)
- 研究(92736)
- 管理(90365)
- 理学(75003)
- 理学院(74130)
- 中国(73243)
- 管理学(73198)
- 管理学院(72703)
- 财(55795)
- 京(53263)
- 科学(50445)
- 所(47028)
- 财经(42290)
- 研究所(41481)
- 中心(40926)
- 江(39954)
- 经(38070)
- 经济学(36963)
- 农(35743)
- 北京(35387)
- 范(34117)
- 师范(33881)
- 院(32992)
- 经济学院(32837)
- 州(31929)
- 财经大学(30808)
- 业大(29383)
- 基金
- 项目(143481)
- 科学(113142)
- 研究(112157)
- 基金(101660)
- 家(86007)
- 国家(85234)
- 社会(72437)
- 科学基金(72392)
- 社会科(68780)
- 社会科学(68767)
- 省(55886)
- 基金项目(51697)
- 教育(51135)
- 划(46593)
- 编号(46458)
- 资助(42953)
- 自然(41864)
- 自然科(40767)
- 自然科学(40757)
- 成果(40224)
- 自然科学基金(40006)
- 发(37536)
- 课题(33971)
- 重点(32544)
- 部(32540)
- 发展(31501)
- 展(30986)
- 国家社会(29578)
- 性(29109)
- 创(28818)
- 期刊
- 济(148494)
- 经济(148494)
- 研究(89553)
- 中国(56249)
- 财(40135)
- 管理(36795)
- 农(34455)
- 融(32498)
- 金融(32498)
- 教育(30925)
- 科学(29640)
- 学报(29071)
- 经济研究(25008)
- 业经(23528)
- 农业(23371)
- 大学(23171)
- 技术(23005)
- 财经(21949)
- 学学(21508)
- 问题(19528)
- 经(19074)
- 贸(16361)
- 国际(14823)
- 技术经济(14135)
- 世界(13463)
- 商业(13013)
- 统计(12470)
- 经济问题(12339)
- 理论(12304)
- 现代(12164)
共检索到414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肖金成 董红燕 李瑞鹏
我国国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绿色发展为理念,以产业布局为起点,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过程;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城乡统筹和陆海一体化,形成绿色低碳、空间优化的国土空间布局,其基本思路是更加注重高效、协调、可持续的优化配置国土资源,处理好集聚与分散、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经济格局;重点任务是优化产业布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拓展海洋发展空间、集约高效利用资源等,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我国国土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加强科技创新、健全体制机制、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畅通要素流通渠道及提升三大功能区能力。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周明 张晓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比较优势基础已发生巨变,传统的低端劳动力资源正在枯竭,高技术人才等新兴资源优势正在形成,这要求中国推动传统的"数量驱动型"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向"质量引领型"升级。高质量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内涵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发展的速度目标以"稳"为基;二是发展的质量目标向国际一流看齐;三是发展的重点领域由出口和利用外资向进口和对外投资拓展。为实现上述目标,中国需要从多角度联合施策,为高质量开放型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在开放型经济发展制度设计上,要坚守全球自由贸易秩序,积极推动新一轮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在载体建设上,要顺应全面开放新格局大势,稳步推进开放型经济载体建设升级;在微观企业转型升级上,要立足高质量发展环境营造,下大力气为企业转型升级降低成本。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开放型经济 经济转型升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海霞
经济从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是为了适应我国主要矛盾的转变,是新时期需要完成的时代任务。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从生产入手,以此为据,探索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应该把生产作为切入点,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角度进行研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是指产品高质量和劳动高质量,后者是指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及其互动关系的高质量。因此,从内涵意义上来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就可以确认为从直接生产过程的高质量发展到社会生产总过程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黄群慧 原磊 杨耀武 贺俊 杨虎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需要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需要统筹发展与安全。这种追求多元动态发展目标的内在统一逻辑,正是高质量发展与传统经济发展的本质区别,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挑战。现代化新征程上,中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以及经济改革发展过程中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等新挑战,需要完成一系列关键新任务。本文从高质量发展多元动态发展目标内在统一性要求出发,将这些新挑战新任务归结到供给、需求和治理三个层面。针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这些新挑战新任务,本文提出切实提高劳动报酬份额和居民收入占比、打造数字经济驱动人的全面发展的中国模式、消除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共享发展鸿沟、构建全社会终身学习和全面学习体系、提高宏观经济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确立产业安全政策的前置性地位等当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优先项和着力点。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剑波 史丹 邓洲
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准确把握其内涵特征和发展机制。现有研究相对缺乏系统性,还未全面阐述高质量发展概念,并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规范。本文认为,可以从系统平衡观、经济发展观、民生指向观三个视角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高质量发展既是发展观念的转变,也是增长模式的转型,更是对民生水平的关注。本文提出高质量发展的概念框架,认为高质量发展体现在宏观经济、产业、企业三个层面,受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文化环境、政策法律环境的约束,以要素质量、创新动力、质量技术基础为基础条件,目标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高质量发展一定是充分、均衡的发展,是包含发展方式、发展结果、民生共享等多个维度的增长和提升。推进高质量发展,应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继续保持经济发展总体规模优势;不断推动"三大变革",提升要素投入质量和转换创新动力,坚持走绿色均衡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实施高质量发展还要完善法律、文化、教育等关键因素,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经验,不断弘扬质量文化,促进质量立法,构建良好的质量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完善的国家质量技术基础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兆同 杨桂祥
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应该从质量与效益、规模与结构、效率与效果、创新与可持续等方面进行界定与评价。基于这一内涵框架,目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思路还存在一些偏差,需要通过实施农机购置精准补贴,推动农机装备的研发、示范与推广,提升农机装备质量;着力农机化服务形式与内容的创新,推动农机化服务的供给侧改革,提高服务效率;实施精准培训,提升农机服务主体的素质和能力;围绕农机化高质量发展目标,对农机化服务内涵和环节进行完善。
关键词:
农机化 高质量发展 农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姜长云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为服务业发展能够有效适应、创造和引领市场需求,凸显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应形成一批顺应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企业和企业家,营造有利于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营商环境,培育契合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产业生态,创新完善包容审慎的服务业监管框架和政策体系。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孙继德 郑冕 傅家雯
在新时代,研究和推进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对建筑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尝试建立建筑业发展质量的理论框架,探讨建筑业发展质量的内涵及其评价维度,进而提出一系列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新时代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新时代 建筑业 高质量发展 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黎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集体经济现代化转型,是促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论文在阐述与分析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主要类型的基础上,回顾与总结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历程与改革成效,阐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举措。同时,论文结合目前学界关于经济发展质量内涵的界定,从现实困境与需求出发,提出从治理、经济和社会三个维度理解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研究表明,面向未来,可从治理、经济和社会三个维度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童有好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一些地方主要靠减税让利、拼资源、拼政策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但随着民营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要素红利"逐渐让位于"创新红利","政策红利"逐渐让位于"制度红利",发展环境的重要价值更加凸显。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利于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民营经济的活力,而优化环境是一项常抓常新的系统工程,需要平稳有序推进。当前,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还存在营商环境总体评价较低、政策环境难以保障政策有效落实、法制环境仍存在不平等现象、融资环境难以满足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科技创新环境缺乏活力、人文社会环境对民营经济存在偏见、市场环境不公平、社会服务环境尚不成熟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营经济发展。破解民营经济当前遇到的困难,就必须优化民营经济营商环境、提供优质公正的政策环境、形成公正透明的法制环境、创造优良有序的融资环境、建设健康宽容的科技创新环境、形成开放包容的人文社会环境、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创建优良便捷的社会服务环境。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洪涛 陶思佳 卢思涵 马涛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在成员国跨境电子商务、区域贸易合作、数据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均做出了规定,有助于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加速产业链、价值链升级,促进国际贸易紧密协作,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文章以“机制分析—风险研判—对策建议”的思路展开研究:首先,从数字产业双循环、数字经济空间协同、数字关税保障三个维度分析了RCEP促进数字产业发展的内在机制,探寻了RCEP协议条款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间的契合性;其次,从协定数字规则设定立意、缔约方国内知识产权立法背景、协定数字监管与协调效能、外部环境四个层面解读了数字规则,剖析了RECP为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挑战;最后,提出了借助RCEP实现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代冬芳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后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扩大进口带来的知识溢出有利于技术创新,有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福利,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中国的中间品、资本品、消费品以及能源产品等与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的进口贸易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应采取提高中间品进口的针对性、扩大核心零部件进口,推进进口便利化、优化消费品进口结构,适当扩大服务业产品进口、提升经济增长的高质量内涵,加大环境保护类产品进口、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等措施,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春丽 王蕴 易信 张铭慎
(一)投入和产出同步,推动质量变革。1.着力培育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大力发展素质型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基础教育创新发展、均衡发展,高等教育普惠化、普遍化、普及化发展,职业教育多元化、高质化发展,全方位提升人力资本质量;培养和凝聚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持续积累更多高水平高质量的技术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艺卓 尹文渊 林志刚
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农业贸易的高质量发展对调节国内农产品供需、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界定农业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入手,分析我国农业贸易发展现状,研判与高质量发展水平所存在的差距。入世以来,虽然我国农业贸易规模快速扩大,但仍处于“大而不强”的状态,存在贸易供应链不稳、贸易结构欠合理、贸易新动能不强、贸易效益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新发展阶段,基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及实现乡村振兴的现实要求,我国应做好促进农业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优化农业贸易结构,培育农业贸易发展的新动能和新优势,并提升农业贸易对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带动效应。
关键词:
农业贸易 高质量发展 竞争优势 供应链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雯 兰明昊 孙伟 刘伟 刘崇刚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谋划部署的重大国家战略。本文首先解析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态势,提出了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四更”内涵,即更高战略定位的一体化、更高效率和水平的一体化、更加协调的一体化与更优空间形态的一体化。重点回顾总结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年多以来开展的主要行动和工作成效,按照高质量发展就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基本逻辑,构建了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理念的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评估了2018—2020年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状态。对照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要求,针对目前存在问题,从空间部署和重点领域等方面提出相关路径建议,以期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更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