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62)
- 2023(12022)
- 2022(10263)
- 2021(9474)
- 2020(8254)
- 2019(19204)
- 2018(19110)
- 2017(38123)
- 2016(20197)
- 2015(23280)
- 2014(23490)
- 2013(23587)
- 2012(22142)
- 2011(20336)
- 2010(21203)
- 2009(20485)
- 2008(19548)
- 2007(17793)
- 2006(15935)
- 2005(14757)
- 学科
- 济(106734)
- 经济(106648)
- 管理(56023)
- 业(54607)
- 方法(44599)
- 企(43818)
- 企业(43818)
- 数学(40577)
- 数学方法(39995)
- 中国(31251)
- 融(28689)
- 金融(28687)
- 银(27475)
- 银行(27452)
- 行(26464)
- 财(24257)
- 地方(24052)
- 农(23885)
- 制(21216)
- 业经(19895)
- 学(18378)
- 贸(17603)
- 贸易(17586)
- 易(17064)
- 农业(15801)
- 务(15129)
- 财务(15082)
- 财务管理(15042)
- 企业财务(14286)
- 地方经济(14097)
- 机构
- 学院(304199)
- 大学(302946)
- 济(139270)
- 经济(136413)
- 管理(114614)
- 研究(103070)
- 理学(97404)
- 理学院(96369)
- 管理学(94649)
- 管理学院(94084)
- 中国(86521)
- 财(65409)
- 京(63267)
- 科学(59196)
- 所(52793)
- 财经(51568)
- 中心(48606)
- 研究所(47331)
- 经(46416)
- 农(46315)
- 江(45610)
- 经济学(44800)
- 北京(40834)
- 业大(40560)
- 经济学院(40311)
- 财经大学(38005)
- 州(37021)
- 范(36931)
- 师范(36601)
- 农业(36299)
- 基金
- 项目(186337)
- 科学(145689)
- 研究(137651)
- 基金(134485)
- 家(115196)
- 国家(114274)
- 科学基金(97571)
- 社会(87816)
- 社会科(83458)
- 社会科学(83434)
- 省(72984)
- 基金项目(69989)
- 教育(63371)
- 自然(60870)
- 划(60586)
- 自然科(59385)
- 自然科学(59369)
- 自然科学基金(58284)
- 资助(57806)
- 编号(56787)
- 成果(46774)
- 重点(42168)
- 部(41834)
- 发(41444)
- 课题(39055)
- 创(38360)
- 教育部(36229)
- 国家社会(36136)
- 创新(36028)
- 科研(35547)
- 期刊
- 济(157808)
- 经济(157808)
- 研究(95782)
- 中国(57224)
- 财(50454)
- 融(45250)
- 金融(45250)
- 管理(42183)
- 农(41908)
- 学报(41295)
- 科学(38828)
- 大学(31607)
- 学学(30024)
- 技术(27800)
- 农业(27062)
- 经济研究(27058)
- 财经(26691)
- 教育(26334)
- 业经(23745)
- 经(22957)
- 问题(20762)
- 统计(18962)
- 技术经济(17662)
- 贸(17103)
- 策(16469)
- 理论(16319)
- 商业(15399)
- 决策(15348)
- 国际(14994)
- 实践(14390)
共检索到468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时兴 姚明龙
本文认为,从金融经济角度考察,我国国家债务负担率及偿债率等指标都已过高,应通过增加财政收入、化解银行不良资产、完善市场基础、调整国债期限结构等途径增加国民经济和财政的应债能力。本文通过计量分析表明,近年来我国国债规模急剧扩大只能是短期内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应急措施,今后国债规模只能随着经济增长和市场基础完善而逐步扩大。
关键词:
国债规模 应债能力 金融经济 计量分析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侯青
本文从国债规模的理论分析出发,分析了国债对经济的影响,提出了适度国债规模应在经济周期的谷底达到,从国债的经济效应分析增发国债的有利条件,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债 国债规模 经济效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玉栋 吴哲方
近20年来,我国国债的发行规模呈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为了避免过高债务规模的产生及其蕴含的潜在风险,将国债发行规模控制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至关重要。本文试图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证明对当前国债规模的适度性作出判断,从而对未来我国国债管理提出相关政策建议。通过对历年国债各相关指标的理论分析,以及时间指数模型、ARMA模式、KMV模型的实证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当前的国债规模已经超出安全范围,并存在较大的偿债风险。为了扭转不良趋势,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势在必行。积极预防未来国债发行和偿还可能引发的风险,不仅可以促使国债市场健康有序运行,更能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玉华 刘贝贝
近年来,在中央政府有效政策调节下,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平稳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在经济发展背后却是需求市场畸形增长,即投资和对外贸易增长过快,国内消费增长相对滞后。并且在政府多次调高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之后,整个畸形增长的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何德旭
1981年,中国政府结束了长达20年的“无债时代”,重新启动国债市场,筹集资金,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十年来,中国国债市场从无到有,规模日益扩大,功能日渐增强,与宏观经济运行的关联也日趋紧密.随之而来的是也出现了一些始料未及的问题,如国债发行市场究竟保持多大的规模才适宜,如何看待并扭转国债流通市场严重滞后于国债发行市场的格局,怎样进一步发挥国债市场在经济建设、宏观调控中的独特作用,国债市场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模式,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我国国债市场从发育到成熟过程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限于篇幅,本文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吕冰洋 崔兴芳
本文在分析可能影响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各种经济变量的基础上,检验了国债发行与各经济变量的相关关系和因果联系,根据分析,影响国债发行规模最主要的因素是债务余额、GDP的波动,其次是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赤字水平。也就是说,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因素更多的是财政本身的收支状况和宏观经济形势,其余的因素,如GDP、社会资金的余缺、财政的投资规模,它们的影响相对较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守东 赵振全
近几年,我国国债发行规模迅速扩张,到1996年实际发行规模达到2050亿元。较1995年发行规模的1570亿元上升了30.57%。国债是由中央财政赤字积累而来的,在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的深入发展,需要财政支出的比重越来越大。由于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在财政收入增长低于财政支出增长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毅
我国国债市场的未来发展面临着维持政府财政收支平衡与促进金融市场发展之间的矛盾冲突。在扩张性财政政策淡出之后,对国债发行规模如何调整将影响着我国国债市场和整个金融体系的长远发展。由于国债市场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维持足够的国债规模是极为必要的。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通过将隐性国债逐步显性化,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既能够化解潜在的政府债务风险,又能够推动国债市场和整个金融体系的发展完善。
关键词:
国债规模 隐性国债 国债市场功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闫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肯定了国债在国民经济发展以及经济运行方面的地位和作用,并借用了大量的外债和恢复了内债发行。有关外债结构的问题我曾在另一篇文章中专门做过探讨这里我们只讨论内债结构问题,所以,本文所说的国债均指内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何志敏
1 998年以来 ,国债政策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同时 ,赤字与国债规模的迅速扩张也引起了经济界的高度关注和警惕。本文从国债规模和国债结构等方面对我国国债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 ,得出结论 :目前我国国债状况已存在一定的风险 ,但尚未发展到影响经济正常运行的地步 ,国债总体状况是健康的 ,但必须对国债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
关键词:
国债政策 国债风险 国债政策调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义群 周军民 赵旭
国债规模受制于GDP、收入、物价、储蓄、利率、货币量、财政状况等许多因素。在这些因素当中哪些是在扩大国债规模时应当首先考虑的因素呢?在一般的文献当中大多采用GDP来估算国债发行额。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根据1981年~1996年有关国民经济指标统计表中的有关数据建立国债发行额的回归计量模型来分析影响国债发行额的主要因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孙玉栋 李建清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促使我国国债规模急剧扩张,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国债规模的扩张,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国债职能拓展和完善的必然要求,有其内在的客观必然性,因而分析国债规模在监控一般指标的基础上,应着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财政收入手段的互换来控制和防范国债风险。
关键词:
国债规模 国债负担率 应债能力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迪
国债风险可归纳为数量风险、金融风险和使用风险。通过分析,建议从数量的确定、偿还期限的安排、运行的规范化、国债资金使用的监督等方面来防范我国的国债风险。
关键词:
显性国债 国债规模 国债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