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57)
- 2023(7185)
- 2022(6541)
- 2021(6299)
- 2020(5782)
- 2019(13777)
- 2018(14218)
- 2017(29017)
- 2016(15788)
- 2015(18415)
- 2014(18754)
- 2013(18760)
- 2012(17575)
- 2011(16012)
- 2010(16582)
- 2009(15751)
- 2008(15814)
- 2007(14490)
- 2006(12603)
- 2005(11442)
- 学科
- 济(69176)
- 经济(69114)
- 管理(43596)
- 业(42955)
- 方法(37683)
- 数学(34564)
- 企(34013)
- 企业(34013)
- 数学方法(33998)
- 农(18567)
- 中国(18376)
- 财(17838)
- 贸(14154)
- 贸易(14147)
- 制(13889)
- 易(13793)
- 学(12750)
- 业经(12337)
- 银(12047)
- 银行(12024)
- 农业(11578)
- 行(11400)
- 地方(11188)
- 务(11025)
- 财务(10985)
- 财务管理(10951)
- 融(10515)
- 金融(10513)
- 企业财务(10315)
- 理论(10302)
- 机构
- 学院(236783)
- 大学(236702)
- 济(98786)
- 经济(96636)
- 管理(91743)
- 理学(78639)
- 理学院(77812)
- 管理学(76269)
- 管理学院(75836)
- 研究(75771)
- 中国(60017)
- 京(50069)
- 财(47572)
- 科学(46352)
- 所(39497)
- 农(38570)
- 财经(37627)
- 研究所(35550)
- 中心(35322)
- 江(35101)
- 业大(34480)
- 经(33867)
- 北京(32204)
- 农业(30679)
- 经济学(30430)
- 范(29514)
- 师范(29231)
- 州(28374)
- 财经大学(27744)
- 经济学院(27737)
- 基金
- 项目(147513)
- 科学(114553)
- 研究(107354)
- 基金(105613)
- 家(91130)
- 国家(90426)
- 科学基金(76667)
- 社会(65836)
- 社会科(62428)
- 社会科学(62408)
- 省(58116)
- 基金项目(55477)
- 教育(50995)
- 自然(49989)
- 划(48967)
- 自然科(48754)
- 自然科学(48740)
- 自然科学基金(47842)
- 资助(45991)
- 编号(45671)
- 成果(37533)
- 部(33439)
- 重点(33247)
- 发(31273)
- 课题(31014)
- 创(30047)
- 科研(28679)
- 教育部(28539)
- 创新(28157)
- 大学(27750)
- 期刊
- 济(106249)
- 经济(106249)
- 研究(68728)
- 中国(41864)
- 财(36772)
- 学报(34446)
- 农(34204)
- 管理(31941)
- 科学(31756)
- 大学(25801)
- 学学(24287)
- 融(23772)
- 金融(23772)
- 教育(23443)
- 农业(22776)
- 技术(22063)
- 财经(18636)
- 业经(18053)
- 经济研究(17837)
- 经(15888)
- 统计(15065)
- 问题(14978)
- 技术经济(13140)
- 策(13107)
- 理论(12763)
- 贸(12604)
- 商业(12472)
- 决策(12279)
- 业(12199)
- 实践(11547)
共检索到346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侯青
本文从国债规模的理论分析出发,分析了国债对经济的影响,提出了适度国债规模应在经济周期的谷底达到,从国债的经济效应分析增发国债的有利条件,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债 国债规模 经济效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玉栋 吴哲方
近20年来,我国国债的发行规模呈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为了避免过高债务规模的产生及其蕴含的潜在风险,将国债发行规模控制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至关重要。本文试图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证明对当前国债规模的适度性作出判断,从而对未来我国国债管理提出相关政策建议。通过对历年国债各相关指标的理论分析,以及时间指数模型、ARMA模式、KMV模型的实证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当前的国债规模已经超出安全范围,并存在较大的偿债风险。为了扭转不良趋势,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势在必行。积极预防未来国债发行和偿还可能引发的风险,不仅可以促使国债市场健康有序运行,更能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守东 赵振全
近几年,我国国债发行规模迅速扩张,到1996年实际发行规模达到2050亿元。较1995年发行规模的1570亿元上升了30.57%。国债是由中央财政赤字积累而来的,在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的深入发展,需要财政支出的比重越来越大。由于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在财政收入增长低于财政支出增长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邦驰
国债作为一种借贷关系的体现 ,举债规模适度 ,对于弥补财政赤字 ,合理配置社会资源 ,优化国民经济结构 ,引导宏观经济运行起着巨大作用。量度国债规模的国际公认指标 ,必须与各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在一起 ,才有可能做出科学地理性判断。当前我国政府举债尚未达到极限 ,国债扩容还有相当空间 ,积极财政政策尚需继续实施 ,以推动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关键词:
国债 理论限度 规模预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孙玉栋 李建清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促使我国国债规模急剧扩张,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国债规模的扩张,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国债职能拓展和完善的必然要求,有其内在的客观必然性,因而分析国债规模在监控一般指标的基础上,应着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财政收入手段的互换来控制和防范国债风险。
关键词:
国债规模 国债负担率 应债能力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迪
国债风险可归纳为数量风险、金融风险和使用风险。通过分析,建议从数量的确定、偿还期限的安排、运行的规范化、国债资金使用的监督等方面来防范我国的国债风险。
关键词:
显性国债 国债规模 国债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安军 杨艳芬
本文在对我国历年国债发行规模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Statistica软件,运用分段线性回归的方法,对影响国债规模的因素进行了选取,进而建立国债规模的分阶段线性模型。通过模型所展现的国债规模发行趋势,我们认为:以发行国债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近期内不应淡出,我国政府应当在适度控制国债增长速度的前提下保持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
国债规模 因素分析 积极财政政策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杨文奇 郑德权
在国债发行过程中,由于衡量标准不一致,对国债规模的判断出现了相互矛盾的现象。运用灰色关联度的方法,对影响国债规模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从影响国债规模主要指标判断,认为我国国债发行规模仍有一定的空间。
关键词:
国债规模 灰色关联 实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我国从80年代初恢复发行国债以来,国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但是,人们对国债规模的大小还存在不少糊涂认识。有的认为国债是以政权为依托的债务,只要国家政权存在,就不存在规模限制问题。实际上否定国债规模量的界限,既不现实,也不科学。我们认为,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时兴 姚明龙
本文认为,从金融经济角度考察,我国国家债务负担率及偿债率等指标都已过高,应通过增加财政收入、化解银行不良资产、完善市场基础、调整国债期限结构等途径增加国民经济和财政的应债能力。本文通过计量分析表明,近年来我国国债规模急剧扩大只能是短期内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应急措施,今后国债规模只能随着经济增长和市场基础完善而逐步扩大。
关键词:
国债规模 应债能力 金融经济 计量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宋涛 唐德善
文章对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进行了广义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981年 ̄1993年,国债还本付息和财政支出是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主要因素;1994年 ̄2003年,财政赤字和国债还本付息是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主要因素。为此,我国政府要改善财政收支状况,减少财政赤字来控制国债发行规模的快速增长。
关键词:
国债 发行规模 广义灰色关联分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玮 袁东
国债是指中央财政代表中央政府发行的国家公债,是公债的一种。迄今为止,我国已发行的国债有国库券、国家建设债券、重点建设债券、财政债券、特种国债和保值公债。本文试图对我国目前国债发行规模进行实证分析。一、对我国现行国债发行规模的认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