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79)
- 2023(4689)
- 2022(4145)
- 2021(4047)
- 2020(3361)
- 2019(7740)
- 2018(7891)
- 2017(16964)
- 2016(9088)
- 2015(10390)
- 2014(10522)
- 2013(10587)
- 2012(10230)
- 2011(9485)
- 2010(9726)
- 2009(9450)
- 2008(9410)
- 2007(8622)
- 2006(7952)
- 2005(7478)
- 学科
- 济(36506)
- 经济(36468)
- 管理(27254)
- 业(25748)
- 企(19826)
- 企业(19826)
- 方法(16302)
- 数学(15188)
- 数学方法(15036)
- 中国(12848)
- 财(12524)
- 农(11630)
- 制(10418)
- 贸(10302)
- 贸易(10295)
- 易(10149)
- 银(9409)
- 银行(9407)
- 行(9029)
- 策(8659)
- 融(7685)
- 金融(7685)
- 税(7305)
- 税收(7003)
- 务(6957)
- 收(6957)
- 财务(6944)
- 业经(6937)
- 财务管理(6925)
- 农业(6744)
- 机构
- 学院(134952)
- 大学(133684)
- 济(62989)
- 经济(61619)
- 管理(51484)
- 研究(45586)
- 理学(42770)
- 理学院(42379)
- 管理学(41901)
- 管理学院(41631)
- 中国(39924)
- 财(34935)
- 京(27763)
- 财经(26164)
- 经(23631)
- 所(22953)
- 科学(22876)
- 中心(20999)
- 江(20631)
- 研究所(19868)
- 经济学(19740)
- 财经大学(19293)
- 北京(18654)
- 经济学院(17901)
- 州(16849)
- 农(16598)
- 范(16454)
- 师范(16363)
- 融(16232)
- 金融(15955)
- 基金
- 项目(74079)
- 研究(59366)
- 科学(58333)
- 基金(53473)
- 家(44124)
- 国家(43739)
- 社会(37474)
- 科学基金(37201)
- 社会科(35660)
- 社会科学(35653)
- 教育(27600)
- 省(27377)
- 基金项目(26805)
- 编号(25564)
- 资助(24100)
- 划(23556)
- 成果(22803)
- 自然(21745)
- 自然科(21133)
- 自然科学(21127)
- 自然科学基金(20764)
- 部(18073)
- 课题(17892)
- 性(16524)
- 发(16268)
- 重点(16209)
- 教育部(15932)
- 项目编号(15639)
- 人文(15541)
- 社科(15131)
共检索到219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邓晓兰 黄玉 黄显林
国债政策作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结合点,客观上存在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二者的协调配合主要体现在国债规模和结构与货币供应量以及国债基准利率与央行利率调控的协调两方面。本文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基于货币供应量的国债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问题。分析结论证明国债发行规模和结构明显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央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因而为提高宏观经济调控效率,必须调整国债政策使之与央行货币政策协调。
关键词:
国债政策 货币政策 协调配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武小惠
1998年以来,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和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作出了增加投入、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外市场和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等重大决策,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上...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志友 刘银凤 王家华
论国债政策与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刘志友刘银凤王家华近几年来,随着国债发行规模的逐年扩大,由1981年的40亿元增加到1997年的2486亿元,国债政策在调节社会资金供求方面的作用也日益增强,如何正确协调国债政策与财政、货币政策的关系已成为重要的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新华
国债政策的独立性及其与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李新华一、建立相对独立国债政策的意义1981年,我国正式恢复国债发行,至今已16个年头。由于国债资金的收支一直纳入财政收支体系,长期以来我国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国债政策,而是包含在财政政策之中,造成国债政策在宏观...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旭祥 汪圣明
自1979年中国政府决定重新启用国债以来,中国国债规模迅速扩大。特别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国债运用的力度进一步加大。2003年以后,随着财政政策由积极转向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成思 刘瑶琚 王芳
国债兼具财政和金融功能,对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意义重大。从政策角度看,国债和货币是反映宏观政策调控行为的核心变量,从流动性角度看,两者又是经济体中最具流动性的金融资产。本文创新性地将货币和国债同时引入资产流动性摩擦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中,以期基于更丰富的信息集来刻画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特征,用以分析流动性冲击下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机制。运用中国数据对模型系统进行校准和贝叶斯估计发现:在流动性冲击下,单独使用盯住资产流动性的货币政策会引发公共流动性供给总量收缩和流动性溢价攀升的问题,而盯住流动性溢价的税率政策不仅能够通过增大国债供应提高公共流动性供给总量,还通过缓解经济体对流动性的需求稳定了流动性溢价,因此能够配合货币政策更好地应对流动性冲击。本文研究有助于理解单一宏观政策在应对流动性冲击时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并为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提供了新的参考思路。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赵何敏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尤其是企业经营机制改革的强化和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力度的加大,我国失业问题日益严重并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再就业工程已成为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然而,由于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在短期内无法消除,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成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平
本文旨在研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理论依据和效果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新形势、新问题,寻找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合理模式。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协调配合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思群
多年来,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一直是通过对需求总量的控制来实现的。这种对需求总量的控制管理方式表现在货币政策方面,就是银行信贷计划随着整体经济计划的变化而变化。即沿着扩大信贷总量和投资规模→经济增长速度加快_社会总需求上升→有效供给不足→供求缺口加大、原材料和外汇及资金短缺、通货膨胀→经济发展失调→被迫收紧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姚飞
债券市场是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债券市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市场规模和流动性水平大为提高,债券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章从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债券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并就促进债市发展、提高市场流动性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债券市场 流动性 货币政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虹利 郭红玉 刘浩然
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中,国债收益率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关键变量。本文使用仿射期限结构模型拆解我国国债收益率,研究了美联储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国债收益率的跨国溢出效应及传导渠道。本文发现,美联储前瞻性指引主要通过信号渠道对债券市场的风险中性利率产生显著溢出效应,而常规货币政策的未预期冲击同时通过政策预期渠道和风险承担渠道传导,并且在汇率渠道的作用下,对国债收益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时间节点上,“8·11”汇改前以风险承担渠道为主,收益率的期限溢价部分受美联储未预期货币政策冲击的负向影响,汇改后资产平衡渠道和风险承担渠道产生了一定对冲作用,美联储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国债收益率及其组成部分影响均减弱。本文建议,我国应加强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稳步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完善跨境金融风险的识别、预警和响应机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熊鹏 王飞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债市场的规模、流动性与发展深度。我国国债市场规模较小使得央行的公开市场业务缺乏物质手段, 无法实现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的有力扩张;国债市场流动性较低使得央行无法实现公开市场业务的灵活、快速操作,以及对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的精确控制;国债持有者结构不合理阻碍了货币政策意图经由微观经济主体的有效传导。为改进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必须大力发展和完善我国国债市场,将其建设成具有适度规模、高流动性与一定发展深度的相对发达、成熟的国债市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唐博 张凌枫
采用AFNS模型对国债收益率曲线进行建模,实证研究了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传导效果和渠道以及对收益率曲线形态的即期影响。研究发现,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以及MLF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其作为短期、中期市场利率中枢的作用,而SLF利率的影响并不显著。传导渠道方面,货币政策工具从预期收益率渠道向国债收益率曲线传导的效果明显强于风险溢价渠道。同时,紧缩(宽松)类货币政策能够显著抬升(降低)整条收益率曲线,并导致利率期限结构变得更为平坦(陡峭),但对曲率因子影响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