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97)
2023(7910)
2022(7097)
2021(6730)
2020(5924)
2019(13790)
2018(13890)
2017(28620)
2016(15718)
2015(17952)
2014(18242)
2013(18241)
2012(17562)
2011(16065)
2010(16425)
2009(15753)
2008(15970)
2007(14771)
2006(13066)
2005(11964)
作者
(46102)
(38568)
(38350)
(37004)
(24679)
(18270)
(17878)
(14935)
(14354)
(14033)
(12879)
(12692)
(12221)
(12220)
(12213)
(12128)
(12000)
(11336)
(11230)
(11195)
(9641)
(9638)
(9444)
(8873)
(8720)
(8692)
(8684)
(8524)
(7737)
(7723)
学科
(65734)
经济(65667)
管理(44960)
(44190)
(34128)
企业(34128)
方法(31212)
数学(28277)
数学方法(28000)
(20367)
(19920)
中国(19228)
(15203)
(14880)
贸易(14874)
(14515)
(13029)
银行(13007)
农业(12770)
业经(12483)
地方(12476)
(12401)
(12227)
(11705)
财务(11679)
财务管理(11644)
(11248)
金融(11246)
(11240)
企业财务(11026)
机构
学院(233800)
大学(233200)
(101522)
经济(99310)
管理(89049)
研究(79237)
理学(75413)
理学院(74611)
管理学(73496)
管理学院(73037)
中国(63068)
(51283)
(48964)
科学(46218)
(41161)
财经(39469)
(38736)
中心(36799)
研究所(36739)
(36262)
(35559)
业大(32302)
北京(31609)
经济学(31341)
农业(30645)
(29916)
师范(29670)
财经大学(28889)
(28870)
经济学院(28491)
基金
项目(141505)
科学(110327)
研究(106589)
基金(101221)
(86497)
国家(85760)
科学基金(72350)
社会(66073)
社会科(62630)
社会科学(62610)
(54979)
基金项目(52875)
教育(49462)
(46663)
自然(45353)
编号(45334)
自然科(44163)
自然科学(44147)
自然科学基金(43354)
资助(43268)
成果(38674)
(32746)
重点(31819)
(31230)
课题(31223)
(28608)
(28085)
教育部(28014)
人文(27283)
项目编号(27095)
期刊
(114271)
经济(114271)
研究(73632)
中国(42994)
(39273)
(35081)
学报(32221)
管理(30959)
科学(29905)
(28211)
金融(28211)
大学(24254)
教育(23575)
农业(23199)
学学(22731)
财经(19726)
技术(19515)
业经(19217)
经济研究(18929)
(16867)
问题(15983)
(14408)
理论(13016)
技术经济(12265)
国际(11983)
统计(11922)
商业(11907)
实践(11736)
(11736)
(11726)
共检索到356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傅道忠  
经过连续数年的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尽管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但其重要性已有所下降。相反,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客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迫切要求我们对作为积极财政政策重要组成部分的国债政策做出调整。我国国债政策的基本取向是:国债政策目标应从片面强调确保年度经济增长转移到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债政策的着力点应转移到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上来;严格控制国债发行规模,调整国债资金使用方向。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焦艳玲  
受当前经济状况的影响 ,我国国债存在着财政本身的债务重负和国民经济应债能力宽松的矛盾 ,这说明 ,我国国债规模管理存在着严重的风险性 ,控制不好就有可能导致债务危机 ,进而引发财政危机 ,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 ,发现、预见和防范债务危机 ,据以合理确定未来几年我国国债发行的政策取向 ,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何志敏  
1 998年以来 ,国债政策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同时 ,赤字与国债规模的迅速扩张也引起了经济界的高度关注和警惕。本文从国债规模和国债结构等方面对我国国债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 ,得出结论 :目前我国国债状况已存在一定的风险 ,但尚未发展到影响经济正常运行的地步 ,国债总体状况是健康的 ,但必须对国债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包健  岑飒  
国债是市场经济国家实施宏观调控不可或缺的政策工具,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以增债和扩支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逐步稳健后,作为其主力军的国债政策也应适时调整。应该逐步减少建设国债的发行,调整建设国债的投资方向;调整国债发行结构和持有者结构,创新品种;并且要加快财政支出体制改革,逐步减少财政赤字;同时还要注意国债政策与其它政策的配合使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贾康  徐晓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董化杰  
建国以来,我国发行国债从时间上看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建国之初的五十年代,从1950年至1958年我国先后发行了六期国债(当时称公债);第二个时期是从1981年至今。国债的发行,对于筹集国家建设资金,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了很好的作用。利率作为一种独特的经济杠杆,对于国债的顺利发行起着能动的调节作用。我国的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周军民  杨义群  
一、对中国国债债务风险衡量指标背离现象的简析 1950年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第一期,1亿元,合计2.6亿元,5年期,利率5%)首开新中国国债发行先河,到1981年我国政府再次恢复发行国债48.66亿元以来,国债发债规模逐年扩大,特别是1994年停止货币融资途径进行财政透支,使国债发行规模又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军民  方菁  杨义群  
保持财政份额的一定比例 ,对于扩大发债规模 ,降低债务风险是十分必要的。刚性的分配格局短时间内难以提高财政份额。在税制结构和税收征管等因素造成宏观税赋真实水平相对较高的现实条件下 ,增加税收降低债务风险途径与扩张性政策相佐 ,因此 ,发债成为政府首选 ,这势必加剧国债规模与财政份额之间的矛盾。解决矛盾的主要办法是优化税制结构 ,提高财政支出绩效。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曾军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positive public financial policy should not fade out gradually,but should continue to be implemented on the contrary.He also raises some suggestions concerning issuing government bonds in the near future.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安军  杨艳芬  
本文在对我国历年国债发行规模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Statistica软件,运用分段线性回归的方法,对影响国债规模的因素进行了选取,进而建立国债规模的分阶段线性模型。通过模型所展现的国债规模发行趋势,我们认为:以发行国债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近期内不应淡出,我国政府应当在适度控制国债增长速度的前提下保持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倪志良  
从1998年到2000年三年间我国发行36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共安排国债项目6620个大规模的国债投资对有效需求产生了一定的拉动效应但是由于财政政策本身不会改变货币供给规模所以从货币供给决定总需求这一基本角度考虑单纯财政政策的长期拉动效应有限必需配合使用货币政策在当前尤其有必要加强公开市场操作今后我国国债资金投向应该注意把握以下两点凡是政府能设计出有效的﹃补偿机制﹄使投资者的所收足以补偿其所投市场配置能保证有效供给的领域国债资金尽量少介入凡是市场配置不能保证有效供给而对经济发展又至关重要的领域国债资金可重点介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马一民  
1998年以来,为了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运行造成的不利影响,我国政府果断地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大规模地发行国债,扩大财政开支,拉动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随着国债发行规模的扩大,国债余额急剧累积,有些人开始担心:我国国债规模是否偏大?国债政策是否会产生挤出效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国权  杨义群  
本文分析了税收平滑在我国的适用情况 ,通过我国国债和税收政策的演变和背景 ,我们认为税收平滑在我国一直没有存在的可能性 ,因此 ,当期不能简单地将国债增发和减税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两个互为补充手段。我国税收征收空间分析应侧重税收经济效应自身 ,财政税收政策的调整可平稳过渡为国债税收平滑路径的建立做准备。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姚飞  
债券市场是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债券市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市场规模和流动性水平大为提高,债券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章从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债券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并就促进债市发展、提高市场流动性提出了若干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