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47)
2023(11024)
2022(9315)
2021(8665)
2020(7527)
2019(17324)
2018(16919)
2017(34242)
2016(18370)
2015(20830)
2014(21013)
2013(21134)
2012(20035)
2011(18096)
2010(18612)
2009(18093)
2008(17530)
2007(16124)
2006(14077)
2005(13163)
作者
(54978)
(45690)
(45532)
(43805)
(29207)
(21995)
(21138)
(17730)
(17216)
(16497)
(15458)
(15444)
(14612)
(14504)
(14469)
(14453)
(13862)
(13470)
(13294)
(13160)
(11357)
(11282)
(11160)
(10513)
(10338)
(10299)
(10271)
(10110)
(9352)
(9138)
学科
(77924)
经济(77841)
(53196)
管理(51221)
(42217)
企业(42217)
方法(37389)
数学(33747)
数学方法(33502)
(29327)
金融(29325)
中国(28330)
(28012)
银行(27986)
(26994)
(24372)
(21619)
(20636)
(16669)
贸易(16655)
(16234)
(16079)
财务(16049)
财务管理(16011)
业经(15838)
地方(15517)
(15460)
企业财务(15339)
农业(14045)
(12469)
机构
大学(274015)
学院(272644)
(119091)
经济(116557)
管理(101424)
研究(93229)
理学(86089)
理学院(85130)
管理学(83846)
管理学院(83324)
中国(79781)
(60240)
(57634)
科学(54148)
(48311)
财经(47581)
(46807)
中心(44999)
研究所(43291)
(43063)
(40744)
业大(38777)
经济学(38630)
农业(37056)
北京(36986)
财经大学(35523)
经济学院(35259)
(33276)
(33218)
师范(32857)
基金
项目(169880)
科学(132889)
基金(124193)
研究(123783)
(107799)
国家(106911)
科学基金(90391)
社会(78916)
社会科(74992)
社会科学(74967)
基金项目(65246)
(65128)
自然(57492)
教育(56659)
自然科(56101)
自然科学(56081)
(55324)
自然科学基金(55134)
资助(52265)
编号(50256)
成果(41878)
(39060)
重点(38666)
(36985)
(35289)
课题(34341)
(33894)
教育部(33543)
创新(33130)
科研(32965)
期刊
(129100)
经济(129100)
研究(84950)
中国(51775)
(47462)
(46381)
金融(46381)
学报(42305)
(42053)
科学(37870)
管理(35777)
大学(31773)
学学(30182)
农业(26962)
财经(25093)
教育(23162)
经济研究(21660)
(21422)
技术(21131)
业经(20340)
问题(17946)
(15938)
理论(15785)
实践(14138)
(14138)
技术经济(13860)
(13815)
国际(13724)
商业(13537)
统计(13284)
共检索到4172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召洪  
国债市场是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达国家其金融功能已超越财政功能。我国国债市场由于流动性水平较低,难以执行宏观金融调控功能。为此,应当合理规划我国国债市场,并以提高其流动性水平为目标,拓展我国国债的金融功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洪斌  
国债市场流动性的提高,不仅能有效降低中央财政的国债筹资成本和风险,而且能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提供广泛的回旋余地,进而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本文主要利用买卖报价差、换手率等指标来分析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问题,并针对明显不足的市场流动性状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爽  
我国国债市场要想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首先应是一个有效率有活力的市场。衡量国债市场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市场流动性。本文选取了若干衡量流动性的指标,首先通过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国债市场流动性的对比,分析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的现状;其次,就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不足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最后,结合国债市场流动性不足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六一  
国债市场完善的标志之一是国债的流动性,国债市场流动性的提高,不仅能有效降低中央财政的国债筹资成本和风险,而且有利于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管理和债券资产运作,既为中央银行开展公开市场操作提供广泛的回旋余地,又利于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本文主要对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国债市场存在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并对其制约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加强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的具体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翟珊珊  杨梅  
高流动性的国债二级市场是投资者进行资产管理、有效规避金融风险和确定金融产品价格的良好场所,对于提高国债管理效率和充分发挥国债二级市场的经济调控功能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国债市场有很大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将对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蒋泽云  
本文分析了目前交易所国债市场流动性的一般状况,并从各角度分析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交易所国债价格和流动性的关系,最后分析了提高国债市场流动性的措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郭泓  武康平  
流动性溢价一直以来都是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与研究的问题。本文选择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7年期、10年期和20年期国债,利用日内交易数据,以新券与旧券为分析对象,实证研究了新券与旧券的流动性溢价问题。发现旧券和新券在收益率上确实存在显著差异,旧券的收益率要高于新券的收益率。同时,本文又通过回归分析研究发现,旧券与新券的流动性差异对旧券与新券的收益率差异只有很小的解释能力,基本可以说明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溢价存在,但不是很显著。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焰  曹晋文  
本文从流动性的宽度和深度两个角度,对上海交易所和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流动性进行量化分析,分析中使用一阶序列自协方差模拟估计有效价差(宽度),用换手率和Amivest流动性比率估计深度及宽度。经研究发现:两个市场的流动性具有结构性特征,不能简单比较,得出孰高孰低的结论;在回购交易品种中,银行间市场的7天回购流动性最佳,其价格可以作为基准利率;债券市场存在新券和旧券之间的流动性替代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中国国债市场研究》课题组  
一、提高流通性 拓展国债增发空间 1998和1999两年,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鉴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刚刚开始,经济发展中还有许多不利因素,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权衡利弊,决定在今后几年内仍将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尽管由此增大了财政工作压力,但在启动经济的特殊时期,宁肯多承担一些压力,也要致力于保持发展速度在发展中求稳定。 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需要不断地把增加的国债发出去,这就涉及到增发国债还有着多大的空间。这不仅涉及到当年的和累计的国债余额占GDP比重的考察指标,还和国民对国债的认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健  虞利娟  
流动性是国债市场能够得以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文章在对流动性检验文献述评的基础上,使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银行间国债市场的流动性存在不足,当前期的交易指令流与当期的收益率、前期的收益率与当期交易指令流之间同时存在反向变化关系时,我国银行间国债市场面临前期市场上卖单增多,当期国债收益率升高,未来市场上卖单又进一步增多的恶性循环状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健  虞利娟  
流动性是国债市场能够得以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文章在对流动性检验文献述评的基础上,使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银行间国债市场的流动性存在不足,当前期的交易指令流与当期的收益率、前期的收益率与当期交易指令流之间同时存在反向变化关系时,我国银行间国债市场面临前期市场上卖单增多,当期国债收益率升高,未来市场上卖单又进一步增多的恶性循环状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安国俊  
流动性被称为证券市场效率的基础和金融市场的生命线。而国债市场流动性的提高可以促使债券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国债市场流动性被认为是债券市场效率高低和完善与否的标志,也是政府进行国债管理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毅  
我国国债市场的未来发展面临着维持政府财政收支平衡与促进金融市场发展之间的矛盾冲突。在扩张性财政政策淡出之后,对国债发行规模如何调整将影响着我国国债市场和整个金融体系的长远发展。由于国债市场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维持足够的国债规模是极为必要的。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通过将隐性国债逐步显性化,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既能够化解潜在的政府债务风险,又能够推动国债市场和整个金融体系的发展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