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10)
2023(5112)
2022(4296)
2021(4083)
2020(3456)
2019(8194)
2018(8123)
2017(17518)
2016(9160)
2015(10284)
2014(10502)
2013(10609)
2012(10235)
2011(9418)
2010(9700)
2009(9455)
2008(9607)
2007(8880)
2006(8055)
2005(7828)
作者
(27526)
(22714)
(22504)
(21792)
(14410)
(10755)
(10437)
(8660)
(8604)
(8222)
(7641)
(7607)
(7271)
(7214)
(7182)
(7132)
(6757)
(6657)
(6617)
(6312)
(5980)
(5565)
(5375)
(5200)
(5111)
(5080)
(5071)
(4773)
(4677)
(4345)
学科
(45566)
经济(45521)
管理(26806)
(26210)
方法(22438)
(21693)
企业(21693)
数学(19739)
数学方法(19641)
中国(14106)
(13107)
(12047)
(10525)
银行(10517)
(10294)
(10102)
(9714)
金融(9714)
(9301)
贸易(9294)
(9040)
业经(8414)
(8165)
(7992)
(7907)
财务(7902)
财务管理(7882)
企业财务(7624)
体制(6962)
理论(6829)
机构
大学(149977)
学院(146872)
(69973)
经济(68672)
管理(56022)
研究(48562)
理学(47346)
理学院(46887)
管理学(46309)
管理学院(46026)
中国(41557)
(37407)
(31417)
财经(29463)
(26722)
科学(24947)
(24330)
经济学(23820)
财经大学(22182)
经济学院(21604)
中心(21514)
研究所(21261)
(20910)
北京(20751)
(18184)
(17295)
师范(17136)
(17109)
(16986)
(16968)
基金
项目(83594)
科学(66371)
基金(62995)
研究(62593)
(53462)
国家(53076)
科学基金(45427)
社会(41968)
社会科(39994)
社会科学(39982)
基金项目(32326)
(29777)
教育(29129)
资助(27589)
自然(27491)
自然科(26802)
自然科学(26793)
自然科学基金(26363)
(25650)
编号(24948)
成果(21467)
(20705)
重点(18574)
教育部(18360)
国家社会(17785)
(17469)
人文(17372)
课题(17006)
(16806)
(16686)
期刊
(78761)
经济(78761)
研究(51559)
(28060)
中国(24470)
管理(22075)
(21851)
金融(21851)
学报(18848)
科学(17814)
财经(16491)
(15586)
大学(14981)
(14172)
经济研究(14092)
学学(14049)
业经(11922)
问题(11391)
教育(11350)
技术(10836)
(10377)
农业(10005)
理论(9793)
商业(8684)
国际(8614)
实践(8589)
(8589)
统计(8140)
技术经济(7909)
现代(7059)
共检索到228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亚男  金成晓  
预期理论是解释国债利率期限结构进而预测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理论。基于国债发行频率会影响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假设,本文应用频段谱相回归方法对我国国债市场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理论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发现,预期理论在我国国债市场总体不成立,特别是在高频段和低频段,利率期限结构所包含的期限溢价信息较少。我国应通过更加透明的宏观经济政策及推进国债利率市场化来完善我国利率期限结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彪  杨宝臣  
本文在给出利率期限结构预期假说的定义及其推论的基础上,利用单位根和协整检验方法对上交所国债回购市场的利率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国债回购利率序列均为一阶单整,由各个国债回购利率所构成的利率系统仅由一个共同的随机趋势驱动,因此得出利率预期假说在我国国债回购市场是有效的结论。本文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各个国债回购利率的估计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国文  吴雍瑾  邓颖婷  
文章将供给冲击引入偏好习性模型中,并假设套利者是吸收冲击的唯一主体。对模型分析表明供给冲击通过改变均衡状态下套利者持有的投资组合对风险因子的敏感度,进而对国债利率期限结构产生影响。采用剩余期限加权的债务与GDP比率衡量供给冲击,对我国国债供给和利率期限结构两者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与理论模型的推导一致,供给冲击对1~30年期即期收益率能够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彪  杨宝臣  
本文通过选用上交所国债回购市场(http://www.sse.com.cn)1996年7月22日到2005年12月13日的2164个日度数据,包括R003、R007、R014、R028、R091和R182六种不同到期期限的利率,利用单位根和多变量协整方法来检验利率预期理论在我国国债回购市场上的有效性,并采用误差修正模型对不同到期期限利率之间的内在驱动关系进行了建模估计和相应的解释。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葛圣妮  
在国债市场上,利率期限结构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研究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对于我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其中基准利率的确定是关键的一步。随着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合理的国债利率期限结构,能为基准利率的确定提供参考。同时,我国正准备大力发展金融衍生产品,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所也即将在上海成立。只有准确估计利率期限结构,为衍生产品提供定价基础,获得合理的衍生品价格,才能促进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马赛  
国债作为政府获取资金的重要手段,在国家财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短期国债又是中央银行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工具,可以影响到货币的供应,具有货币属性。由于国债兼具财政属性和货币属性,国债的期限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国债期限结构的重要性,并对我国国债期限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对比国外发达国债市场的相关经验后,探讨了我国国债市场期限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宏瑾  
本文通过协整分析方法,对我国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假说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各期限国债利率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从而支持了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假说。不同期限利率通过短期动态调整的误差修正机制,实现了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经验研究还发现,隔夜及1月期短端利率始终是其他各期限利率的Granger原因,反之则不成立。这为我国货币政策由数量调控向利率价格引导模式的转变,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根祥  
本文采用动态Nelson-Siegel模型拟合中国银行间市场国债收益率曲线,采用卡尔曼滤波方法估计模型参数,以此为基础对短期利率的预期值进行预测,并对利率期限结构进行直接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期限为1、3、5、7、10年的债券到期收益率不服从预期理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健  虞利娟  
流动性是国债市场能够得以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文章在对流动性检验文献述评的基础上,使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银行间国债市场的流动性存在不足,当前期的交易指令流与当期的收益率、前期的收益率与当期交易指令流之间同时存在反向变化关系时,我国银行间国债市场面临前期市场上卖单增多,当期国债收益率升高,未来市场上卖单又进一步增多的恶性循环状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于鑫  龚仰树  
我国的国债市场目前尚处于分割状态,本文从市场之间信息流动的角度出发,构建二元GARCH模型对我国两个国债交易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研究,发现银行间市场与交易所市场存在稳定的一阶矩长期关系及二阶矩的双向信息流动;并构造时变的条件相关系数对市场一体化程度进行分析,发现总体上两市场一体化程度较差,在检验期末的时段,相关系数开始呈现上升趋势。这一结果更多地归因于两市场跨市交易品种较少、投资者结构的差异以及现行的转托管制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健  虞利娟  
流动性是国债市场能够得以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文章在对流动性检验文献述评的基础上,使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银行间国债市场的流动性存在不足,当前期的交易指令流与当期的收益率、前期的收益率与当期交易指令流之间同时存在反向变化关系时,我国银行间国债市场面临前期市场上卖单增多,当期国债收益率升高,未来市场上卖单又进一步增多的恶性循环状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鑫  
周内效应是指一周内各交易日的证券收益率之间存在显著的不同,具有一定的周期波动的现象。周内效应的存在意味着在不考虑交易成本的情况下,给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宏瑾  
根据预期假说,本文对我国利率期限结构的远期利率预测作用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利率期限结构存在明显的时变溢价特征,这可以解释利率期限结构中的"预期之谜"。经期限溢价修正后,利率期限结构所隐含的远期利率包含了大量未来即期利率变化的信息,而且无法拒绝预期理论。这对中央银行观察金融市场对经济的预期和未来利率走势,判断实际货币政策态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为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实现通过利率价格工具调整开展间接调控的货币政策模式转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世武  陈健恒  
利率期限结构反映了利率与到期期限之间的关系。国外的研究者对影响利率期限结构的因素十分关注,并提出了许多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论。本文利用中国银行间债券回购数据对期限结构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从而否定了合理预期理论。投资者所要求的随时间变化的期限风险溢价才是影响期限结构的重要因素。本文应用GARCH-M模型对期限风险溢价进行了预测。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马俐丽  顾金宏  
本文对我国银行间国债市场流动性黑洞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理论分析表明,虽然市场参与主体范围不断扩大,但实际参与交易的市场交易成员仍具有较高的同质性。通过建立债券收益与交易量双变量自回归模型,利用银行间国债市场逐笔交易面板数据,对银行间国债市场流动性黑洞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债券收益率和交易变化量均呈正向自相关关系,交易量指令流的变化导致债券当期收益率的反向变化,滞后的收益率对当期交易产生负向影响,我国银行间国债市场部分债券存在流动性黑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