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19)
2023(19026)
2022(16472)
2021(15323)
2020(13052)
2019(29904)
2018(29267)
2017(56160)
2016(30273)
2015(33848)
2014(33613)
2013(33179)
2012(30691)
2011(27912)
2010(27912)
2009(25998)
2008(25481)
2007(22110)
2006(19621)
2005(17387)
作者
(89398)
(74669)
(73893)
(70545)
(47308)
(35744)
(33586)
(29210)
(28190)
(26373)
(25146)
(25040)
(23707)
(23462)
(23077)
(22858)
(22118)
(22068)
(21402)
(21259)
(18465)
(18212)
(18065)
(16894)
(16856)
(16561)
(16294)
(16185)
(15070)
(14533)
学科
(136610)
经济(136472)
管理(88224)
(82752)
(67902)
企业(67902)
方法(60085)
数学(53142)
数学方法(52548)
中国(34624)
(33817)
(32367)
(27864)
业经(27311)
地方(26773)
(23822)
贸易(23811)
(23534)
(23079)
农业(21663)
(21357)
财务(21284)
财务管理(21242)
企业财务(20258)
(20146)
银行(20080)
(19971)
金融(19969)
环境(19301)
(19144)
机构
大学(441723)
学院(437816)
(184831)
经济(181176)
管理(171337)
研究(149210)
理学(148776)
理学院(147149)
管理学(144507)
管理学院(143729)
中国(112102)
(93000)
科学(91178)
(85260)
(74979)
(72578)
财经(68716)
研究所(68256)
中心(67536)
业大(66684)
(62529)
(61914)
北京(58688)
农业(57289)
经济学(56875)
(55031)
师范(54404)
(53860)
财经大学(51265)
经济学院(51223)
基金
项目(297945)
科学(233494)
基金(217908)
研究(212117)
(191708)
国家(190166)
科学基金(162650)
社会(135554)
社会科(128598)
社会科学(128561)
基金项目(115197)
(114409)
自然(107209)
自然科(104716)
自然科学(104687)
自然科学基金(102816)
(97319)
教育(97099)
资助(90674)
编号(84960)
成果(67848)
重点(66836)
(65839)
(63020)
(61318)
课题(57654)
科研(57537)
创新(57368)
教育部(56473)
国家社会(56392)
期刊
(199794)
经济(199794)
研究(130215)
中国(76839)
学报(73069)
科学(64788)
(64506)
(64142)
管理(62908)
大学(55013)
学学(52250)
农业(43746)
教育(40152)
(40077)
金融(40077)
技术(37209)
财经(34465)
经济研究(33661)
业经(30683)
(29523)
问题(26155)
技术经济(22379)
(22091)
(21994)
统计(21585)
理论(21583)
图书(20682)
科技(20449)
(20131)
商业(19888)
共检索到641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宏宇  
国债对投资需求的净效应是分析国债效应和制定国债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根据1985~2008年间我国宏观经济数据对国债的拉动效应和挤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表明,我国国债的拉动效应显著,而挤出效应不明显,使得国债的净效应显著为正。但是,由于民间投资需求对公共资本弹性的下降,国债对民间投资需求的拉动作用也逐步降低。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郭宏宇  吕风勇  
目前国内对国债效应的研究,集中于国债对投资的影响,较少论及国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然而,国债对消费的影响同样重要。居民可能将国债作为金融财富,也可能认为国债对应着未来的税收。国债对消费的影响,取决于国债在居民的预算约束中是作为财富还是作为预期的未来税收而存在。若居民更多地将国债作为一种金融财富而不是未来税收,则国债促进消费增长并带动经济增长;反之,则形成“李嘉图等价效应”所描述的金融挤出效应。通过对1985~2002年的数据进行回归,作者发现我国国债呈现出较强的财富效应。但是,这一财富效应却是与国债存量相关的。若公众的信心发生变化,消费需求将迅速下降。这就要求国债政策的淡出只能是渐进的,以避免对...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浪南  郑衡亮  
本文在分析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宏观经济变量对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本文首先采用因子模型分析了我国的利率期限结构,并提取了水平因子和斜率因子;然后使用逐步回归法和全局筛选法,分组对各类宏观经济变量进行分析,选取了一组对收益率曲线有显著影响的宏观经济变量;最后使用多变量误差修正模型,分别分析了宏观变量对收益率曲线两个因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平因子和斜率因子对收益率曲线变动的解释力度分别为78%和14%。经济增长预期、货币市场利率水平以及新增信贷对收益率曲线变动的水平因子具有显著解释力,而货币市场利率水平和美元指数波动对收益率曲线变动的斜率因子具有显著解释力。短期内,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孟彩云  王聪  
本文基于2000-2008年我国宏观季度经济数据,研究产出缺口误差下泰勒规则对我国制定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适用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确定性条件下,泰勒规则可较好刻画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可以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方向提供参照;产出缺口误差下,依据泰勒规则制定的目标利率,不仅不能起到抑制经济过热或刺激经济的作用,反而存在导致经济形势更加恶化的可能性。为降低产出缺口误差的负面影响,央行可采取保守性货币政策,在制定目标利率时,重点关注通货膨胀缺口。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董莉莎  朱映瑜  
本文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对各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及利率期限结构对国债风险溢价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债利率期限结构曲线越陡峭,国债的风险溢价水平越高;通货膨胀因素对国债风险溢价水平的影响较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上证综合指数月度收益率与国债风险溢价水平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广义货币供应量与国债风险溢价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官方利率与国债风险溢价水平的关系较弱。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惠恩才  
因子模型是分析收益率曲线变动的模型,而收益率曲线变动通常可以用水平、斜率、曲度等三个因子来解释。本文对2002年1月到2005至7月上交所国债的收益率曲线变动的因子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水平因子可以解释月度收益率曲线变动的76%,斜率因子可以解释变动的19%。以不同期限利率的月变动额为因变量,以水平因子和斜率因子为自变量,构建预测模型,可以分析宏观经济变动对不同期限利率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帅昭文  沈根祥  张碧馨  
文章用隐因子模型和无套利简约宏观金融模型分别对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进行拟合和预测,发现将宏观因子加入利率期限模型后,国债收益率曲线的长端拟合和预测效果均有提升。经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后发现,CPI增长率主要通过影响短期收益率来影响收益率曲线,而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主要通过影响长期收益率来影响收益率曲线。此外,简约宏观金融模型可以形成对宏观经济的预测,尤其是对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预测较为准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帅昭文  沈根祥  张碧馨  
文章用隐因子模型和无套利简约宏观金融模型分别对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进行拟合和预测,发现将宏观因子加入利率期限模型后,国债收益率曲线的长端拟合和预测效果均有提升。经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后发现,CPI增长率主要通过影响短期收益率来影响收益率曲线,而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主要通过影响长期收益率来影响收益率曲线。此外,简约宏观金融模型可以形成对宏观经济的预测,尤其是对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预测较为准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永潇  田新民  
本文将外债变量引入生产函数模型,以中国1985—2012年经济变量数据为样本,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框架下研究了中国外债与国民经济总产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国民经济总产出与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外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外债融资可以有效促进短期经济增长,但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外债的还本付息不利于短期经济增长,但有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冉美丽  陈航  
产业结构转变的实质是对社会各种生产要素进行重新配置,最终对一国国民收入产生收入分配效应。同时,居民收入对产业结构演变趋势产生约束效应。本文使用我国1992年以来的宏观经济数据,采用VAR模型实证分析得出:产业结构对初次收入分配、最终分配的重构效应较大且为负向,分别在3年和5年内较显著,长期转为平稳正向冲击;其影响大于收入分配对产业结构的反作用力;市场机制下的初次分配对最终分配起决定性作用,对产业结构的反馈作用不容忽视。继续加大市场化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是发展的重要途径;合理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是二者良性互动的重要传导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少锋  
一、提出问题从系统论来看,证券市场是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它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但它必定会受到宏观经济大系统下其它子系统的冲击。生产、投资、货币、财政、外贸等系统都可能对证券市场产生外在冲击,从而影响证券市场的运行。宏观经济因素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既是根本的,也是全局性和长期性的。因此,从理论上讲,构筑证券市场长期趋势的基础正是宏观经济态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一、经济增长走势分析与预测我们对2008年宏观经济发展的基本判断是: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11%以上的高位增长,从季度和年度增长来看,经济正在达到或接近周期性繁荣的顶部区域(经济增长从年度上讲最高点可能是2007年,从季度上最高点可能是2008年上半年),2008年下半年或2009年很可能进入温和调整期。其有三大理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燕妮,胡维熊  
对上海经济增长中需求影响因素的分析已有一些研究成果。本文试图运用计量经济学理论中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研究上海市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个需求因素,对经济总量的拉动作用及影响程度,由此而确定其经济运行在不同时期的主要类型。本文结合相关经济理论,通过对实际统计数据所呈现的数理特征来进行分析,研究的结论更具客观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耿虹  
本文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国债将成为财政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工具。1994年我国国债的发行量有较大突破,达1000亿元。文章就国债的发行对我国经济及金融产生的影响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认为,今年国债的巨额发行,对经济与金融和将产生重大影响。但在现阶段,这些影响作用要得以产生还需要在国债的发行和流通市场的建设上按照国际惯例进行,解决已存在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