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34)
2023(15543)
2022(13214)
2021(12146)
2020(10426)
2019(23734)
2018(23351)
2017(45457)
2016(24982)
2015(27816)
2014(27815)
2013(27975)
2012(26625)
2011(24582)
2010(25135)
2009(23733)
2008(23530)
2007(21651)
2006(19590)
2005(17716)
作者
(78123)
(65859)
(65728)
(62521)
(41518)
(31574)
(29675)
(25671)
(24674)
(23480)
(22719)
(21834)
(21225)
(20783)
(20650)
(20243)
(19976)
(19222)
(19108)
(18824)
(16727)
(16677)
(16120)
(15091)
(15012)
(14751)
(14536)
(14504)
(13468)
(13225)
学科
(123204)
经济(123087)
(70053)
管理(65160)
(49046)
(47300)
企业(47300)
方法(46430)
数学(41288)
数学方法(40936)
农业(32328)
中国(31081)
地方(27530)
业经(26912)
(26154)
(26008)
(23765)
(21724)
贸易(21711)
(21035)
(19033)
银行(18952)
(18215)
(17738)
金融(17735)
环境(16743)
(16618)
(15820)
地方经济(15606)
(15168)
机构
学院(379291)
大学(378938)
(165821)
经济(162695)
管理(138408)
研究(137231)
理学(119142)
理学院(117680)
管理学(115678)
管理学院(114973)
中国(103993)
(87349)
科学(86094)
(79594)
(73927)
(73222)
农业(68366)
研究所(66580)
业大(64387)
中心(61711)
财经(58824)
(58031)
(53247)
经济学(51812)
北京(49967)
(49392)
师范(48781)
(47246)
经济学院(46728)
(45681)
基金
项目(246319)
科学(191323)
基金(178352)
研究(173809)
(158552)
国家(157195)
科学基金(131126)
社会(111976)
社会科(105769)
社会科学(105734)
(96635)
基金项目(94824)
自然(84511)
自然科(82517)
自然科学(82482)
(81406)
自然科学基金(81028)
教育(77725)
资助(72303)
编号(69360)
成果(56879)
重点(56240)
(55400)
(54610)
(50363)
课题(47621)
科研(47348)
创新(47341)
国家社会(46851)
计划(46351)
期刊
(193889)
经济(193889)
研究(112985)
(85507)
中国(71447)
学报(69226)
科学(60943)
农业(57147)
(54320)
大学(50959)
学学(48826)
管理(47339)
(39508)
金融(39508)
业经(34079)
教育(31033)
经济研究(30862)
财经(29878)
技术(29153)
(28694)
问题(26754)
(25820)
(20666)
技术经济(20145)
世界(19829)
(19819)
商业(18467)
业大(18325)
统计(18200)
理论(17548)
共检索到5741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楠  李锐  
采用2003~2009年我国东北东中西部10个省份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农户的消费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农户消费结构的优化程度依次为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但依然是生存型的消费结构,食品和居住是消费支出的重点,占整个消费支出的40%以上。农户的家庭人口规模阻碍消费结构的升级,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和农户家庭纯收入,增加非正规金融组织贷款能够促进消费结构的升级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段小燕  王静  彭伟  
运用单阶段随机前沿方法,对2001-2012年我国四大经济区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四大经济区在样本期内的能源效率呈逐步上升趋势,2001-2005上升水平较缓,自2006年起效率上升速度加快,表明"十一五"时期节能减耗政策效果明显;能源效率总体较低,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典型区域分布特征。对非效率因素的整体分析表明能源效率同能源投资、引进外资间为正相关,与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禀赋间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靳卫东  周光锋  
产业结构转化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我国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化正处于不同阶段,这反映了产业结构转化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作用。长期以来,较低的人力资本水平,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制约了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顺利升级,使我国产业之间的劳动力流动具有了独立的特征。不过,这种状况正在逐步减弱,产业结构转化对于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木西  张华新  
本文运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东北地区四大经济区典型省份的面板数据,考察了社会资本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通过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发现社会资本对区域增长差异有明显的影响,其中人均受教育年限、总抚养比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曹勇  曹轩祯  罗楚珺  秦以旭  
以我国四大直辖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四直辖市1997-2009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四市的城市创新能力现状并引入Theil系数模型对四城市的创新能力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采用因子分析与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城市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北京和上海的城市创新能力明显强于天津和重庆;四直辖市的城市初始创新能力差异变动大致呈现Z字型曲线,而城市最终创新能力差异变动呈现三个波动阶段;城市经济规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城市创新投入对城市创新能力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在此研究结果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四市城市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德勇  田园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金融服务业也逐渐步入快速成长期,但是金融需求尚未得到满足,金融排斥现象普遍存在。文章从区域差异的视角出发,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与多元回归模型,研究了我国各区域金融排斥的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金融排斥差异显著,东部地区排斥程度最小,西部地区最为严重;在影响因素方面,金融排斥程度与文盲率和女性人数呈正比,与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居民消费水平以及金融机构数量呈反比,与政府支持、人口规模的因果关系并不显著。因此,建议政府在治理金融排斥时,注重因地制宜,发挥政策引导性作用,转变居民观念,结合各地区表现调整政策侧重点。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田娜  
中国约70%的A股上市公司集中在东部地区。过去三个10年中国新增注册A股上市公司数量呈增长态势,第三个10年较第二个10年增幅达78.38%,四大经济区域中东部地区增幅98.96%为最大,西部地区增幅57.32%排名第二位,中部地区为22.58%,增幅最小、增长压力较大。四大经济区域22个省份A股上市公司整体在静态结构和动态增长上呈现出由省会城市向非省会城市“扩散化”“均衡化”发展的特征,东部地区对总体态势的贡献起决定性作用,而西部地区以省会城市为中心的“集中化“”非均衡化”特征明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秦德智  邵慧敏  秦超  
我国的经济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尽管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显露出较大的地区性不平衡。文章采用动态偏离—份额模型(DSSM),以2005年为基期,分别对四大地区2006-2012年的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四大地区种植业产业结构相对较好,但渔业、牧业、林业产业结构相对较差;四大地区中,东、中部地区渔业产业结构最不合理,西部和东北部地区最不合理的是牧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四大地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总体思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马向晖  
本文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的方法,针对河南省农村人口所占比重大、市场潜力大的特点,对河南省内四大经济区的农村居民消费状况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统筹好河南省域经济区间的农村消费发展水平,必须针对现实情况,从收入、政策、企业、体制、价格等系列入手,为促进农民消费水平提高创造条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春法  
1997年金融危机后 ,韩国经济的复苏及其政策调整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认为 ,韩国政府的政策调整主要是针对传统的政治经济体制 ,目的是建立一个更加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规范的西方化的社会经济体制。为此 ,韩国政府的改革措施主要集中于四大领域 :金融、企业、公共以及劳工部门。从这一政策调整的效果看 ,应该说改革是比较成功的 ,为今后韩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稳定牢固的制度基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美秀  彭庆环  
文章通过对我国四大经济区域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数据的分析,指出:我国四大经济区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国城乡二元管理体制,也就是城乡分割管理体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四大经济区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分扩大的问题。而最根本的两项措施是:确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并加强国家政策和资金对农村的扶持。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燕  龚新蜀  
本文利用我国2000~2009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扩展型C-D函数对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程度与就业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是形成区域就业差异的长期原因。但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程度对区域就业量的短期影响在四大经济区中又是不稳定的。因此,准确把握不同区域特点,以就业优先为指导,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方向,才是实现就业问题解决的重要途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余川江  邓玲  
定量评价对精确指导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方向至关重要。文章构建了一个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基于中国四大经济区(包括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经济区)的权威统计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检验和修正理论假说,进而评价分析中国四大经济区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总体状况及各自特征,最终提出了中国四大经济区的区域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彦华  牛蕾  张克勇  张月婷  马洁  
文章以我国东、中、西、东北四大经济区域内农林类院校为研究主体,运用两阶段DEA及Malmquist指数模型对其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进行分析,以了解不同区域内农林类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在知识研发及知识转化阶段的不同表现。结果表明:我国四大经济区域中农林类院校知识转化阶段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远低于知识研发阶段,东部地区创新效率在两阶段中呈现较高值,西部地区较为薄弱,其中投入与产出规模比例协调度低、科研资源利用不足、高校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不平衡均是影响创新效率水平的重要因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秦青  马奔  辛妹玉  张翼  温亚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