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21)
- 2023(11765)
- 2022(10098)
- 2021(9697)
- 2020(8597)
- 2019(19942)
- 2018(19964)
- 2017(39295)
- 2016(21139)
- 2015(23964)
- 2014(23845)
- 2013(23674)
- 2012(21970)
- 2011(19707)
- 2010(19706)
- 2009(18424)
- 2008(18311)
- 2007(16336)
- 2006(14158)
- 2005(12705)
- 学科
- 济(88319)
- 经济(88230)
- 管理(61967)
- 业(59688)
- 企(48251)
- 企业(48251)
- 方法(44880)
- 数学(40235)
- 数学方法(39765)
- 财(25101)
- 中国(24241)
- 农(23907)
- 业经(18042)
- 制(17659)
- 贸(17001)
- 贸易(16989)
- 易(16570)
- 学(16281)
- 务(15992)
- 财务(15949)
- 财务管理(15909)
- 农业(15696)
- 地方(15653)
- 企业财务(15121)
- 银(15068)
- 银行(15027)
- 行(14308)
- 融(13934)
- 金融(13931)
- 和(13172)
- 机构
- 大学(304552)
- 学院(302350)
- 济(127534)
- 经济(125007)
- 管理(120005)
- 理学(103523)
- 理学院(102433)
- 管理学(100702)
- 管理学院(100116)
- 研究(97029)
- 中国(75426)
- 京(63562)
- 财(60909)
- 科学(58331)
- 财经(48652)
- 所(48264)
- 农(48254)
- 中心(46373)
- 江(44300)
- 业大(44228)
- 经(44091)
- 研究所(43635)
- 北京(39880)
- 经济学(39838)
- 农业(38028)
- 范(37728)
- 师范(37339)
- 财经大学(36239)
- 经济学院(36204)
- 州(35150)
- 基金
- 项目(199694)
- 科学(157108)
- 基金(146146)
- 研究(145084)
- 家(126945)
- 国家(125937)
- 科学基金(108222)
- 社会(92385)
- 社会科(87676)
- 社会科学(87651)
- 基金项目(77459)
- 省(77450)
- 自然(70139)
- 自然科(68513)
- 自然科学(68492)
- 教育(67473)
- 自然科学基金(67263)
- 划(65350)
- 资助(60772)
- 编号(59545)
- 成果(48168)
- 部(45243)
- 重点(44830)
- 发(42322)
- 创(41444)
- 课题(39533)
- 科研(39122)
- 教育部(39059)
- 创新(38737)
- 国家社会(38584)
共检索到4407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新建 房俊峰 谢姝琳
文章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最新数据,选取我国四大板块26个省区的相关指标,对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回归分析,考察了四大板块之间及其内部的人力资本差异程度,为制定实施区域人力资本投资政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四大板块 人力资本 差异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占国 孙久文
本文在梳理产业集聚经济效应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并结合我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现实,得出结论与启示:将产业集聚政策纳入地区发展政策;促进传统产业集聚向中西部进行整体性转移;提高产业集聚的自主创新能力,避免陷入低水平技术陷阱等。
关键词:
产业集聚 经济效应 制造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昌忠泽 陈昶君 张杰
本文使用1996—2017年中国30个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考察了中国四大板块经济区的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差异性,研究发现:(1)从全国层面来看,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显著为正;(2)从区域层面来看,技术进步对东部和东北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适用于东部和东北部,但在全国范围内仍可以区别不同情况去贯彻实施;(3)中国四大板块经济区要素禀赋不同,产业结构升级路径具有相对特殊性。其中东、中、西部地区的资本投入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劳动力投入在东部地区表现为正向显著,东北部地区为负向显著,中、西部地区表现为不显著。本文最后结合中国四大板块经济区独特的要素禀赋状况,提出了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吉亚辉 罗朋伟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通过区域经济协调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通过产业协调解决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是新时期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两个重要途径。以全国四大板块制造业为研究对象,构建产业协调指数和区域经济协调指数,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二者之间的耦合度和协调度。研究发现,东部地区产业协调指数最高,中部地区最低,西部地区介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之间,从产业层次上来看,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与西部地区相似程度较高,优势并不明显,与东部地区差异程度也不大,因此从产业的分工协作角度考虑,东西部之间的直接合作更有利于地区间产业的协调发展,产业的有序转移可以"跨过"中部地区实现东西之间的直接"对话"。与产业协调指数呈不完全正相关的区域经济协调指数在全国四大板块表现各异,中部地区最大,而东部地区最小,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介于二者之间。但中国四大板块的产业协调与区域经济协调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均处于极高水准,说明在整个经济系统中,产业协调发展与经济协调发展和谐一致,实现经济协调发展要以产业协调发展为前提条件,反过来,产业协调发展又受到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二者相互和谐一致。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佳宁 罗重谱
经济工作安排是对经济发展战略的具体落实。31个省(区、市)经济决策表现为2014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的安排,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对其进行比较,可以为确立一地经济工作重点和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诸多有益启示:坚持贯彻落实中央相关会议精神与一地发展实际相结合;坚持以改革为统领,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坚持以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为抓手,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坚持以改善民生为旨归,使民众分享改革成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侯仁勇 王秀婷 陈红 朱汉雄
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东部、西部、东北、中部城乡统筹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利于整个国家城乡统筹的发展。城乡统筹主要涉及城乡经济统筹、城乡社会统筹、城乡生活统筹三个方面。文章设计了城乡统筹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东部、西部、东北、中部四大区域板块城乡统筹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找出四大区域板块的城乡统筹能力差距。
关键词:
城乡统筹 评价指标 主成分分析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孟延春 谷浩
通过对2000—2010年间城镇人口数据的梳理,以县和县级市为研究单元,研究了2000—2010年间县(市)行政区划调整对我国及对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四大板块区域城镇化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县(市)行政区划调整对提升2000—2010年城市化率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全国城镇化率增长的贡献度达52.82%;这种影响集中反映在直辖市、省会城市的撤县(市)设区和撤地(县)设市为主的两类行政区划调整上,同时以上两种行政区划的调整时间主要集中在2000—2004年间。特别地,东北地区哈尔滨的2次撤县(市)设区调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孟延春 谷浩
通过对2000—2010年间城镇人口数据的梳理,以县和县级市为研究单元,研究了2000—2010年间县(市)行政区划调整对我国及对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四大板块区域城镇化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县(市)行政区划调整对提升2000—2010年城市化率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全国城镇化率增长的贡献度达52.82%;这种影响集中反映在直辖市、省会城市的撤县(市)设区和撤地(县)设市为主的两类行政区划调整上,同时以上两种行政区划的调整时间主要集中在2000—2004年间。特别地,东北地区哈尔滨的2次撤县(市)设区调整极大地影响了东北地区的城镇化增长率;东部地区的3个直辖市与省会城市的撤县(市)设区调整对城市化增长率产生了重要影响;中部地区城镇化受行政区划调整的影响不大;西部地区快速增长的城镇化率受以上两类行政区划调整的影响很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唐勇 龚新蜀 卢豫
本文选取2000~2011年中国四大经济区的省际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探讨了利用FDI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生技术外溢正效应的条件及效果。分析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在FDI技术外溢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在人力资本配合下,FDI技术溢出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不同的经济区域又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已成功跨过FDI技术外溢的人力资本积累门槛,但中部地区还没达到这一临界值。最后,本文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将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建言献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伟麟 钟夏雨 冼健
在总结各类型企业生命周期的划分基础上,选取资产规模、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现金流等指标,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上市高新技术制造企业的生命周期进行了划分。并且,探究了企业生命周期与各层次资本市场之间的对应关系,验证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中的具体运用。研究发现,我国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与高新技术制造企业生命周期发展规律存在良好的对接关系。
关键词:
高新技术制造企业 企业生命周期 现金流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宋爽
我国四大区域不同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差异化诉求,选择恰当的环境规制工具可以有效实现淘汰落后产能和激发技术创新。采用2004—2014年省级工业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从成本效应、创新效应和集聚效应三方面对比分析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对污染产业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在四个地区的影响效果呈现显著差异;费用型规制、投资型规制和公众参与型规制在东部地区具有显著创新效应;费用型规制和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中部地区污染企业形成较大的成本压力;建设项目"三同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宋爽
我国四大区域不同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差异化诉求,选择恰当的环境规制工具可以有效实现淘汰落后产能和激发技术创新。采用2004—2014年省级工业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从成本效应、创新效应和集聚效应三方面对比分析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对污染产业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在四个地区的影响效果呈现显著差异;费用型规制、投资型规制和公众参与型规制在东部地区具有显著创新效应;费用型规制和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中部地区污染企业形成较大的成本压力;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和公众参与型规制在西部产业集聚地区能够有效抑制污染产业的流入;费用型规制、工业污染源治理和建设项目"三同时"投资能够有效抑制污染产业流入东北地区。因此,应因地制宜地选择恰当的环境规制工具组合以实现区域经济的绿色发展。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宋爽
我国四大区域不同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差异化诉求,选择恰当的环境规制工具可以有效实现淘汰落后产能和激发技术创新。采用2004—2014年省级工业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从成本效应、创新效应和集聚效应三方面对比分析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对污染产业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在四个地区的影响效果呈现显著差异;费用型规制、投资型规制和公众参与型规制在东部地区具有显著创新效应;费用型规制和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中部地区污染企业形成较大的成本压力;建设项目"三同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掀起一场建设农村公益事业的高潮,奏出一曲支农惠农的新乐章。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是这曲乐章的主旋律,林果特色产业建设项目、防汛抗旱建设项目、路桥设施建设项目、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四大板块"构成这曲乐章的快乐音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四大区域板块:增长差异、比较优势和“十四五”发展路径
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就业差异——基于我国四大经济区31个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收入流动性质量评价与样本匹配:源自我国四大区域板块
人力资本结构、技术进步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中国2002-2013年30个省区面板数据的分析
中国信贷资本配置效率的空间差异:基于四大区域及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基于培训视角的人力资本投资与企业绩效——中国非上市工业企业层面的截面数据分析
我国四大引文数据库比较分析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创新投入的关联性研究——基于三大板块的比较分析
新矿集团:打造四大产业板块的转型升级
营商环境省际差异与扩大进口——基于30个省级横截面数据的经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