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88)
2023(15437)
2022(13409)
2021(12537)
2020(10749)
2019(24556)
2018(24501)
2017(47454)
2016(25800)
2015(28886)
2014(28749)
2013(28521)
2012(26401)
2011(24090)
2010(24078)
2009(22081)
2008(21890)
2007(19239)
2006(17077)
2005(15044)
作者
(79663)
(66128)
(66113)
(62485)
(41992)
(31808)
(29855)
(26007)
(25070)
(23530)
(22450)
(22434)
(21318)
(20833)
(20407)
(20349)
(20124)
(19686)
(19081)
(19044)
(16715)
(16394)
(16106)
(14989)
(14887)
(14753)
(14618)
(14605)
(13355)
(13103)
学科
(101148)
经济(101037)
管理(70465)
(68042)
(55095)
企业(55095)
方法(48044)
数学(41401)
数学方法(40947)
(28042)
中国(27379)
(27278)
贸易(27265)
(26393)
(25252)
(25000)
业经(22592)
(19866)
地方(19483)
农业(18074)
理论(16699)
(16298)
银行(16216)
(15986)
技术(15819)
环境(15697)
(15508)
(15421)
财务(15355)
财务管理(15327)
机构
大学(382966)
学院(379118)
(149056)
经济(145934)
管理(144988)
研究(130693)
理学(126408)
理学院(124886)
管理学(122517)
管理学院(121851)
中国(94664)
科学(85375)
(81884)
(70299)
(67977)
(67522)
研究所(62692)
业大(62606)
中心(57321)
农业(56052)
财经(55127)
(54293)
北京(51477)
(50167)
(50102)
师范(49540)
(47297)
经济学(44875)
(44028)
财经大学(41125)
基金
项目(262062)
科学(203813)
基金(189676)
研究(183815)
(169171)
国家(167846)
科学基金(141192)
社会(114467)
社会科(108413)
社会科学(108383)
(101982)
基金项目(101492)
自然(94994)
自然科(92763)
自然科学(92732)
自然科学基金(91070)
(87529)
教育(84037)
资助(78300)
编号(73657)
重点(59723)
成果(59483)
(57321)
(55890)
(54132)
科研(51113)
课题(50920)
创新(50647)
计划(50264)
教育部(48041)
期刊
(158299)
经济(158299)
研究(109144)
学报(70795)
中国(64633)
(62526)
科学(61343)
大学(51657)
管理(50986)
学学(48982)
(47158)
农业(43195)
教育(37800)
(29804)
金融(29804)
技术(29054)
业经(27113)
经济研究(26870)
财经(26138)
(22277)
问题(22232)
(21832)
(20840)
图书(19733)
科技(19307)
(18961)
业大(18589)
商业(18549)
理论(18065)
技术经济(17647)
共检索到540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丛路扬  
本文综合运用空间效应分析和网络结构分析方法,研究我国商贸流通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论如下:我国商贸流通联系密切程度和联通水平整体有所提升,结构等级固化和低效率问题逐步改善;省际间商贸流通网络中心性呈现“核心-边缘”结构特征和“少核心、多边缘”空间格局;双边收入水平、产业结构差异、人口城市化水平、交通设施水平、贸易开放水平对商贸流通网络结构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同时地方保护主义、物流业发展水平、网络基础设施起显著抑制作用,而城市地理距离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邱志萍  刘举胜  何建佳  
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研究商贸流通网络问题兼具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基于2000—2020年各省(区、市)数据,采用改进的引力模型测算省际商贸流通产业的空间联系,并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实证研究商贸流通网络的结构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发现,样本期内,我国商贸流通网络的节点联系紧密度仍偏低,呈现出典型的“小世界性”特征和自我稳定的演化特征,并由大分散与小聚集并存的四个子群构成;各省(区、市)中心性水平和核心度存在明显差异,呈现自东部向东北及中西部递减的空间特征;双边收入规模、产业结构差异、人口城市化差异和交通设施联通显著强化了商贸流通联系,而地方保护主义、物流发展差异、网络应用差距和地理邻近关系弱化了商贸流通联系。我国应重视省际商贸流通的空间联系,完善省际商贸流通产业的协同合作机制,重点打造不同定位的现代化商贸流通中心;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加快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壁垒,加强地区间产业分工与合作,协调推进不同地区城市化进程;促进交通与数字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加强内贸与外贸协同化发展,加快实现流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沈洪科  王堰琦  
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利用2002-2013年的世界投入产出数据构建中国-东盟自贸区商贸流通网络,并对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网络具有稳定的发展趋势、较好的通达性和行业异质性;运输业是该区域内重要的商贸流通行业,新加坡是该区域内重要的商贸流通国家;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历年中国商贸流通业在该区域的影响力"稳中有升",但行业的区域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梁丽君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逐渐由传统的投资驱动向消费拉动转变,商贸流通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为现代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作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品牌化不仅是商贸流通业走向国际化的重要衡量标准,同时也是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研究将着重对当前我国商贸流通业品牌建设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探究了商贸流通业品牌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商贸流通业品牌建设的模式,以期为我国商贸流通业品牌建设提供有效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梁丽君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逐渐由传统的投资驱动向消费拉动转变,商贸流通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为现代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作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品牌化不仅是商贸流通业走向国际化的重要衡量标准,同时也是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研究将着重对当前我国商贸流通业品牌建设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探究了商贸流通业品牌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商贸流通业品牌建设的模式,以期为我国商贸流通业品牌建设提供有效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传甲  王成军  
文章以2018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修正后的引力模型测算省际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关联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并系统分析省际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省际数字经济发展呈现错综复杂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具有显著的联通性、稳定性和等级性,形成了“核心-边缘”的分布格局;产业结构、人均GDP和互联网宽带接入户数的地区相似性以及地理空间邻近性有助于关联网络的形成。加强省际空间关联网络的关联关系,发挥省际关联区域的空间溢出效应,制定差异化的政策,将有利于省际数字经济跨区域协同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兆喆  
网络零售市场是商贸流通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产物,它的发展必然对商贸流通业产生一定影响。本文从我国网络零售市场发展现状入手,基于网络零售市场以及商贸流通业相关数据,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探究网络零售市场发展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商贸流通业产值与网络零售市场、网购人次之间均为正相关关系,其中网购人次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系数较大;网络零售市场规模扩大与商贸流通业产值提升之间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而网购人次的增长是商贸流通业产值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商贸流通业对网络零售市场的脉冲响应程度在前中期较弱,但是后期迅速增长,商贸流通业对网购人次的脉冲响应程度呈波动上升趋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丽君  
目前,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迅速,已经初步具备了纵深发展的条件,但是总体而言,我国商贸流通业的综合竞争力依然较为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就全国总体形势而言,我国整体以及三大地区的效率呈现着波浪式的发展,并且宏观上波动趋势较为一致。而在这其中,东部地区商贸流通业效率是最高的,而中西部地区效率较低,且两者趋势也较为接近。此外,对外开放程度和产业结构都可以正向提升商贸流通业的效率水平,而资本存量与政府财政支出的比重则对商贸流通效率有着负向影响,且在这一过程中,城市化的水平也对流通效率有着明显的提升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立娜  
借助现代数字技术持续优化商贸流通业态,有利于构建现代商贸流通产业体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本文通过建立商贸流通业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组合评价法对2013-2020年选取的我国30个省份的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借助Tobit模型对影响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因素加以探究。结果显示:研究期内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能够显著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而城乡收入差距对商贸流通业发展具有抑制作用。对此,文章提出发挥技术创新升级效应,助力商贸流通业提质增效,构建产业要素联动平台,推动区域流通业协调发展,发挥金融科技裂变效应,延长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半径,以期为提升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实现国民经济循环畅通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曾冰  邱志萍  
研究长江经济带省际贸易网络结构,有利于揭示其内部经济联系规律,推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基于2000-2015年省际铁路货运交流数据,采用SNA方法刻画长江经济带省际贸易网络时空特征,借助贸易网络引力模型和QAP回归方法实证研究省际贸易网络演变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2000-2015年长江经济带省际贸易网络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逐步演化成"苏-浙-皖-赣"和"川-渝-滇-贵"两大贸易联系核心圈;(2)网络密度呈现先升后降的弱连结联系态势,圈层特征明显,子圈间联系较弱;(3)中心性水平呈现"下冷中上热"态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曾冰  邱志萍  
研究长江经济带省际贸易网络结构,有利于揭示其内部经济联系规律,推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基于2000-2015年省际铁路货运交流数据,采用SNA方法刻画长江经济带省际贸易网络时空特征,借助贸易网络引力模型和QAP回归方法实证研究省际贸易网络演变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2000-2015年长江经济带省际贸易网络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逐步演化成"苏-浙-皖-赣"和"川-渝-滇-贵"两大贸易联系核心圈;(2)网络密度呈现先升后降的弱连结联系态势,圈层特征明显,子圈间联系较弱;(3)中心性水平呈现"下冷中上热"态势,各贸易主体影响力日趋均衡,但点出入度非均衡趋势明显;(4)城镇化、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地方保护是长江经济带省际贸易网络演变的重要因子。建议:着力构建区域联动的新型城镇化格局、适时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立跨区域联合协调机制,以深化地区间经济联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浩  杨治辉  
文章基于2008—2016年的相关数据,在DEA交叉模型的框架下探究省份间生态治理的相互作用,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揭示我国各省份间生态治理的联动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生态治理网络存在着明显的联动性与溢出性,逐步实现从沿海地区向内地的扩展,形成"点到线再到面"的分布格局;我国东中部存在着较为显著的派系结构,而西部与东北部分派现象却不显著;省份间的邻近关系在被削弱,空间联系则在加强,而且省份间的经济水平、产业结构、省份绿化情况以及能源的消费是影响生态治理空间联动的重要原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陆华章  朱玉杰  
互联网根植于零售业,驱动了网络零售市场的发展,对线下实体零售市场产生了挤出效应。本文基于我国网络零售市场和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并基于东中西区域面板数据研究了网络零售市场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性。研究得到,近年来我国网络零售市场和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依然存在区域差异性比较突出、网络零售商品参差不齐、政府对网络零售市场的监管和政策扶持力度仍然不足等问题。网络零售市场发展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总体而言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不必担忧网络零售市场的发展对线下实体零售市场的"挤出效应"而导致对整个商贸流通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是,网络零售市场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最为强劲,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相对较弱。政府决策部门应该重视这种区域差异性,通过税收优惠、财政激励等手段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激发企业主动参与中西部地区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动能,补齐短板,缩小东中西商贸流通业发展差距。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侯红梅  
本文基于超效率SBM模型测度2015-2021年长江经济带流通业转型发展水平,运用社会网络分析、修正引力模型和QAP方法分析长江经济带流通业转型发展网络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流通业转型发展整体呈向好趋势,下游地区远高于长江经济带整体水平。长江经济带流通业转型发展省域间整体关联渠道较为顺畅,节点之间存在相互促进作用。重庆、四川、贵州在流通业转型发展网络结构中处于核心位置并起到“桥梁”作用。空间邻接程度、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水平均对流通业转型发展网络起到显著促进作用。最后,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欣  徐晓玉  韩珠林  
生产性服务是服务业和制造业的黏合剂,贯穿产业链的诸多环节。国家间通过生产性服务贸易相互联系,形成错综复杂的贸易网络。本文选取有代表性的47个国家,从国家间关系的角度分析2010-2017年全球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动态变化,发现全球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网络内的国家在地位上呈现出核心-边缘结构的特征。在利用QAP方式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时,发现地理距离因素对国家间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影响较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