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22)
2023(17338)
2022(14510)
2021(13387)
2020(11317)
2019(25976)
2018(25812)
2017(49664)
2016(27227)
2015(30855)
2014(31204)
2013(31151)
2012(29498)
2011(26787)
2010(27593)
2009(26071)
2008(26669)
2007(24443)
2006(21990)
2005(20516)
作者
(81900)
(68484)
(68273)
(64919)
(43963)
(32519)
(31188)
(26500)
(25778)
(24700)
(23470)
(22898)
(22222)
(22100)
(21534)
(21016)
(20419)
(20259)
(20088)
(19782)
(17439)
(17117)
(16759)
(15654)
(15498)
(15497)
(15491)
(15291)
(13819)
(13600)
学科
(123678)
经济(123505)
(98647)
管理(92269)
(85368)
企业(85368)
方法(50488)
数学(40230)
数学方法(39859)
(37961)
(37738)
中国(34656)
业经(34501)
(29234)
(28628)
贸易(28608)
(27695)
地方(27205)
农业(25530)
(25149)
财务(25104)
财务管理(25050)
企业财务(23694)
(21718)
技术(21545)
(21460)
银行(21417)
(20949)
(20591)
理论(20285)
机构
学院(410140)
大学(407799)
(175017)
经济(171401)
管理(155381)
研究(141306)
理学(131429)
理学院(129945)
管理学(127925)
管理学院(127154)
中国(110710)
(87695)
(86368)
科学(83253)
(73174)
(70942)
财经(66797)
(65825)
研究所(65189)
中心(63952)
(60219)
业大(57841)
北京(56172)
农业(55508)
经济学(53506)
(52748)
师范(52246)
(51927)
(50772)
财经大学(48863)
基金
项目(254297)
科学(199938)
研究(189022)
基金(183029)
(158193)
国家(156777)
科学基金(133874)
社会(120046)
社会科(113793)
社会科学(113760)
(100203)
基金项目(96152)
教育(86430)
自然(84352)
(83683)
自然科(82313)
自然科学(82286)
自然科学基金(80860)
编号(77130)
资助(75304)
成果(64192)
(58769)
重点(57661)
(57035)
(54622)
课题(54148)
创新(50546)
(49940)
国家社会(49312)
(48856)
期刊
(207386)
经济(207386)
研究(128124)
中国(86224)
(69941)
(66662)
管理(62084)
学报(59915)
科学(56861)
大学(45956)
农业(44961)
(43719)
金融(43719)
教育(43502)
学学(43225)
技术(36360)
业经(35425)
财经(33845)
经济研究(32512)
(29151)
问题(28330)
(25614)
(25573)
技术经济(22401)
国际(22277)
商业(20478)
世界(20366)
统计(19510)
现代(19393)
理论(19053)
共检索到6437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健  
商贸流通业是我国现代产业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实现商贸流通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本文根据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要求,构建了我国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估体系。选取我国30个省份2009-2021年的数据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做了实际评估分析。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实证发现人口密度、教育水平、固定资产水平、创新水平、经济开放水平和市场化水平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地理条件的障碍对其有显著抑制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汪蓉  
数字经济对促进经济内循环、赋能商贸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本研究基于2011-2021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与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进行测度,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针对数字经济与商贸流通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企业数字转型以及促进资源均衡分配和强化市场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数字经济背景下推动商贸流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以期进一步推动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茵  
新型城镇化和商贸流通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中国能否走上现代化高质量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评估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定政策依据。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和PVAR模型分析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和互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新型城镇化指数、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指数以及两者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通过变异模型分析发现,两者之间耦合协调度内部差异逐年趋于稳定。第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地区耦合协调度最高,中部地区耦合协调度与全国耦合协调度均值相吻合,西部地区耦合协调度最低。第三,互动实证结果表明,两者之间有互为格兰因果关系,且存在显著的互动关系。新型城镇化在短期内受到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较强,但是长期来看逐渐变弱;而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对新型城镇化推动作用逐渐变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豪  郑斌  
地方政府是推动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但地方政府竞争在有效推动经济发展“量绩”的同时是否有效推动企业“质效”提升呢?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境,本文通过构建地方政府竞争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分析框架,细致分析了地方政府竞争和基础设施投资对商贸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鲲  
为了考察强省会战略能否带动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首位度理论对各省区强省会战略进行测量,而后对各地区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并构建了调节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强省会战略、物流运行效率与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强省会战略能够显著推动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物流效率正向调节了强省会战略与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强省会战略存在门槛效应,当省会城市首位度高于门槛值时,强省会战略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加强。据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省会城市经济地位,出台产业政策推动商贸流通业集聚,升级区域物流体系强化省会城市对省内其他地区的经济溢出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远  
本文在分析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居民消费升级驱动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效率提升的逻辑机理,并进一步基于2000-2018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模型估计方法就居民消费升级驱动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效率提升进行了实证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树广  王东  陈胜利  
文章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中国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应用熵权TOPSIS法测度2008—2019年中国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运用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技术和Dagum基尼系数揭示其时间特征、空间特征及区域差异。研究发现:中国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且在空间上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格局;在时间上,各区域内部的差异性不断增强,极化发展趋势较为明显;在空间上,区位分布呈东北—西南走势,分布重心的迁移方向为西南方向;在区域差异上,全国总体差异呈现扩大趋势,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产生的最主要来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双  
商贸流通业关系我国国计民生,涵盖领域多、分布范围广,在改善民生、促进就业、稳定经济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立足新发展阶段,我国提出构建国民经济双循环的发展格局,基于商贸流通业的独特地位,必须要加快推动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因此,商贸流通业对金融的需求比以往更加迫切。如何积极探索金融赋能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途径,拓宽金融服务的范围和领域,构建适应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成为现代金融业与商贸流通业共同面对的重要任务。本文从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金融赋能现代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围绕持续营建有利于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环境、积极开发适应金融特色产品、发展普惠金融助力小微企业持发展、创新发展互联网融资服务模式、完善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融资风险防范机制等方面,提出金融赋能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方法途径和具体措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雷飞  黄明秀  刘进  
本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探究商贸流通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全国和三大经济带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居民收入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对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水平提升具有正向影响;全国和东中部经济带人口规模扩大、市场化水平提升能够促进商贸流通产业发展,西部经济带人口规模、市场化水平对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作用并不明显;技术水平与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之间为正相关关系,但只有东部经济带显著。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关策略以期能够推动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国力  房娟  
针对山东省提出的新旧动能转换政策,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运用熵值法、全局莫兰指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山东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及驱动因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政府、企业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投资以及人民推动的消费水平;其发展速率呈“n”形趋势,2015—2019年为发展的“瓶颈期”;山东省各地级市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依存关系,整体上表现出东北部高、西北部和南部低的特征,空间格局演变处于停滞状态,表现出以济南和青岛为核心的“双核模式”;投资、消费、出口、科技的驱动效果较好。今后,山东省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改善经济结构体系,优化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增强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推动绿色发展及社会经济发展全面向绿色转型;扩大高水平开放,推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志刚  
作为高渗透率、高覆盖率的重要行业,商贸流通业实为助力于国家经济建设的核心产业,而要想实现产业实践发展动力的不断增强,必须要依赖于流通理论的繁荣作为基本支撑。尽管我国商贸流通理论发展历史悠久,理论体系也在众多流派的共同关注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整体而言,相对完整的商贸流通理论体系时至今日依然未能形成,导致流通理论在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中应用的作用缺失,流通理论亟需进一步深化,以充分发挥出该理论体系对商贸流通业实践发展的应有贡献。本文即以此为出发点,对流通理论研究成果略作梳理与比较,并分析流通理论在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中的应用实践及问题,寻找可行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邓兴平   王金鑫  
商贸流通业作为经济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产业大数据成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产业大数据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尚未得到充分阐释,尤其是忽视了多重要素的中介效应。因此,本文将通过实证方式阐明产业大数据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并特别关注多重要素的中介效应,旨在为商贸流通业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小艺  
随着我国商贸流通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经营管理方式逐渐从粗放式走向现代化、高效率,企业对成本利润的控制需求产生了新的变化。本文从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出发,引申出对商贸流通企业价值评判的研究,借助本量利分析模型来研究控制商贸流通企业经营活动的有效方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左仁酉  
本文从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商贸流通业金融服务面临的问题,围绕健全完善金融科技服务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持续推出适应商贸流产业发展的特色金融产品、以金融科技创新促进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建立金融数字化智能化服务体系、健全金融科技服务商贸流通业风险防控机制等方面,提出了金融科技推动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建事  于尚坤  胡瑞  王成新  
【目的】工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科技创新是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探究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及科技创新对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强度和驱动机制,对于实现科技创新引领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测度2004—2018年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其分解项,揭示其时空演变特征,采用Tobit面板回归模型,探究科技创新对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驱动机制。【结果】(1)在时间上,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效率整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在空间上,大致呈现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级递减的阶梯状地理分异格局;(2)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影响较小;(3)科技创新对工业高质量发展效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正向驱动效应,但对不同地区的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对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东北地区科技创新水平和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不显著。【结论】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建议从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缩小科技创新区域差距等方面推动工业发展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