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33)
2023(13729)
2022(11970)
2021(11091)
2020(9849)
2019(23044)
2018(22905)
2017(44894)
2016(23969)
2015(27524)
2014(27633)
2013(27495)
2012(25801)
2011(23321)
2010(23294)
2009(21896)
2008(21667)
2007(19357)
2006(16732)
2005(15108)
作者
(70693)
(58938)
(58915)
(56066)
(37625)
(28571)
(27143)
(23137)
(22356)
(21087)
(19928)
(19849)
(18775)
(18691)
(18603)
(18487)
(17912)
(17508)
(17218)
(17151)
(14673)
(14559)
(14551)
(13558)
(13411)
(13262)
(13173)
(13079)
(12050)
(11674)
学科
(102426)
经济(102315)
管理(67122)
(66232)
方法(53269)
(52413)
企业(52413)
数学(47546)
数学方法(47039)
(30291)
(29948)
贸易(29936)
(29132)
(27419)
中国(26998)
(19620)
业经(19596)
(19529)
农业(18052)
地方(17599)
(17168)
财务(17120)
(17089)
金融(17085)
财务管理(17068)
(17062)
银行(17020)
(16230)
企业财务(16045)
(15785)
机构
大学(355336)
学院(351704)
(152283)
经济(149432)
管理(135436)
研究(117531)
理学(116665)
理学院(115476)
管理学(113541)
管理学院(112929)
中国(90503)
(74210)
(71754)
科学(69678)
(59498)
(59156)
财经(57299)
中心(54500)
研究所(53692)
业大(52069)
(52040)
(51713)
经济学(48153)
农业(47176)
北京(46737)
经济学院(44001)
(43150)
财经大学(42668)
师范(42619)
(42479)
基金
项目(231370)
科学(181393)
基金(169973)
研究(165882)
(148683)
国家(147528)
科学基金(125668)
社会(105649)
社会科(100416)
社会科学(100387)
基金项目(88774)
(88569)
自然(81967)
自然科(80085)
自然科学(80059)
自然科学基金(78650)
教育(77429)
(75541)
资助(72306)
编号(66346)
成果(54096)
(53063)
重点(52353)
(49024)
(47566)
教育部(45566)
科研(45562)
课题(45529)
创新(44648)
国家社会(44411)
期刊
(158383)
经济(158383)
研究(102865)
中国(61838)
学报(56137)
(55268)
(51655)
科学(49609)
管理(48320)
大学(42612)
学学(40109)
农业(35156)
(34549)
金融(34549)
教育(31320)
技术(30082)
财经(28392)
经济研究(27433)
(25395)
业经(25105)
(24315)
国际(22798)
问题(22618)
统计(19628)
(18932)
技术经济(17517)
理论(17495)
商业(17041)
(16840)
世界(16264)
共检索到520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毕玉江  
本文将我国进出口商品按照标准国际贸易分类分为九大类,在此基础上研究我国商品进出口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实际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变量使用平稳性检验与协整分析,我们发现,我国各类商品出口对世界需求水平的敏感性较高,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我国商品进口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对实际汇率变动的反应与理论预测并不完全一致,文中给出了合理解释。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毕玉江  
本文在标准国际贸易分类的基础上研究人民币汇率和国民收入与我国商品进出口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变量使用平稳性检验与协整分析,我们发现:我国各类商品出口受世界需求水平的影响较大,对实际汇率的弹性存在较大差异;商品进口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对实际汇率变动的反应与理论预测并不完全一致。文中给出了合理解释。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毕玉江  
本文按照标准国际贸易分类将我国进出口产品分为九大类,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实际经济变量与我国商品进出口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各类商品出口受世界需求水平的影响较大,对实际汇率的弹性存在较大差异。我国商品进口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对实际汇率变动的反应与理论预测并不完全一致,文中给出了合理解释。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方先明  裴平  熊鹏  
本文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①将中国贸易品分为10类,利用所建立的回归与误差修正模型,从反应程度与时滞两个方面,研究分类进出口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类贸易品进出口差额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的反应方向和程度不一致;当人民币升值时,总的进出口顺差会进一步加大。同时,不同类贸易品进出口差额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的响应存在不同程度的时滞。鉴于此,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应充分考虑分类进出口对实际汇率变动的敏感性,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做出相机抉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耀中  陈文娟  
本文首次整理了1985-2005年的机械行业标准,并利用协整分析技术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1985-2005年机械行业标准对中国机械行业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并基于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中国机械行业的国家标准与中国机械行业进出口贸易的因果关系,证明行业标准增量是进出口贸易增额的格兰杰原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晓丽  洪东悦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法中影响力系数的研究思想,提出了"能源消费影响力系数"的概念,运用1992年、1997年和2002年投入产出表中的数据,计算了各进出口部门净出口每增加一单位,通过投入产出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数量,得出了对我国能源消费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性的进出口部门,以及这些部门单位进出口额的变化对我国能源消费的影响程度。其中,在对能源强度的计算中,借鉴了投入产出混合价值模型(Input-output Model in Hybrid Units)的计算方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童精明  代艾玲  高劲松  彭刚  
人工智能加速了新一轮产业革命进程,其是否会引发制造业回流,进而对世界贸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成为当前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中国和32个OECD国家2005-2018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固定面板模型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对进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稳健性分析中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发现作用效果存在明显时滞性。进一步,以外商直接投资和科技创新水平作为门槛变量,借助面板门槛模型发现,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以及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人工智能对进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也会进一步扩大,但不同门槛区间影响效果存在差异。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华  卢孔标  
本文回顾了进出口对我国国内物价波动的影响机制,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进出口与国内物价波动的关系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进口价格主要改变生产厂商的生产要素价格,最终表现为国内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变化。但是由于我国原材料价格与工业品出厂价格以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间的传导并不通畅,进口价格的影响被大大削弱。进出口对国内"总供给—总需求"的影响最显著,是影响物价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密切关注。贸易收支顺差是我国外汇储备积累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加的原因之一,但是在货币供应量变动与居民消费者物价指数变化不一致的情况下,贸易收支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也较有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冬林  金晓彤  刘金叶  
本文从西方传统消费理论不能充分解释我国经济转型期居民消费行为的现实出发 ,阐释了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内涵 ,运用1978~2000年的年度数据 ,采用可变参数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程度进行了检验 ,论证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在经济转型期所表现出来的过度敏感性特征 ,指出为使我国拉动需求的政策更加有效 ,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矫正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 ,以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白思达  储敏伟  
跨国企业通过转让定价的方式来进行利润转移和国际避税,在发达国家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近年来,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但伴随而来的企业国际避税问题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文章借鉴Bernard等(2006)的模型,考虑到我国反避税制度的具体规定,将出口量和税率差一并纳入价格差的决定方程,对其加以拓展,从而在理论上说明中国对外投资企业通过转让定价方式开展国际避税的存在性、异质性和反避税效果,并利用2000-2006年中国海关出口数据,运用三重差分法加以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我国对外投资企业的出口贸易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白思达  储敏伟  
跨国企业通过转让定价的方式来进行利润转移和国际避税,在发达国家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近年来,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但伴随而来的企业国际避税问题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文章借鉴Bernard等(2006)的模型,考虑到我国反避税制度的具体规定,将出口量和税率差一并纳入价格差的决定方程,对其加以拓展,从而在理论上说明中国对外投资企业通过转让定价方式开展国际避税的存在性、异质性和反避税效果,并利用2000-2006年中国海关出口数据,运用三重差分法加以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我国对外投资企业的出口贸易中存在通过转让定价避税的行为,且出口目的国与我国的税率差越大,转让价格偏离公平交易的价格幅度也就越大。(2)企业的避税程度因企业所有制性质和行业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内资企业相对于外资企业避税更加严重,资本密集型行业相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更为严重。(3)税收协定作为针对转让定价的反避税制度,所起到的作用还相当有限。文章从避税动机的角度为我们理解当前我国企业的"走出去"行为提供了一种思路,也为我国当前反避税制度的建设提供了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中昭  
商品价格是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内在因素,而议价能力则是商品综合竞争力的外在表现。构建双边异质随机前沿的贸易商品合约价格模型,旨在探讨国家层面的国际贸易商品价格议价能力的实质。研究结论表明:国际贸易商品价格的议价能力具有不对称性,出口国的议价能力比进口国更具强势,更容易获取由商品议价所带来的利益。议价能力呈现出两大特征:一是出口国所获取的商品议价剩余逐年提高,相反地进口国所获取商品议价剩余逐年递减;二是经济相对落后的东盟小国,出口和进口商品价格的议价能力差异不大,经济发展越好的国家,其出口商品议价能力就越强并获取的利益更多。只有少数国家能获取贸易商品议价部分的较高剩余,大多数国家仅获取议价部分的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中国商品进出口贸易方式有十余种,近几年各种贸易方式贸易值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要属来料加工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以及边境小额贸易方式。无论从它们的贸易值增长速度还是从其占贸易总值的比重上升情况分析,都呈现出明显变化。补偿贸易和易货贸易两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骆祚炎  
实证分析表明,居民消费存在过度敏感性,消费由当期收入决定的消费者所占比例不低于68%。收入和就业的不确定性、支出增长的预期、微弱的资产财富效应和流动性约束是导致过度敏感性的主要原因。较保守的消费习惯和利率效应的弱化也对消费的过度敏感性产生影响。为减缓过度敏感性对消费的负面影响,应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全消费信贷等社会信用制度,抑制住房和医疗等消费价格的过快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富华  李国平  
本文运用E-G两步法,分析我国自1951年至2003年期间对外贸易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通过格兰杰检验发现,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之间还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本文在协整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分别从长期和短期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