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97)
2023(16066)
2022(14120)
2021(13280)
2020(11346)
2019(26504)
2018(26406)
2017(52172)
2016(27794)
2015(31462)
2014(31436)
2013(30879)
2012(28347)
2011(25492)
2010(25644)
2009(23569)
2008(23080)
2007(20095)
2006(17674)
2005(15306)
作者
(79736)
(66257)
(65801)
(62649)
(42107)
(31729)
(30025)
(26176)
(25083)
(23669)
(22412)
(22021)
(20995)
(20870)
(20495)
(20164)
(19686)
(19656)
(18980)
(18947)
(16378)
(16234)
(16213)
(15102)
(14873)
(14669)
(14568)
(14494)
(13351)
(12914)
学科
(114959)
经济(114834)
管理(80988)
(77488)
(64393)
企业(64393)
方法(58676)
数学(51647)
数学方法(50875)
中国(29895)
(29800)
(29149)
(28728)
贸易(28714)
(27865)
业经(24291)
(22708)
地方(21575)
(21363)
理论(19490)
农业(19364)
(18675)
财务(18591)
财务管理(18549)
技术(17599)
企业财务(17483)
(17314)
银行(17270)
(17177)
环境(16629)
机构
大学(401843)
学院(401000)
(163713)
管理(160430)
经济(160376)
理学(140348)
理学院(138825)
管理学(136097)
管理学院(135376)
研究(127599)
中国(94540)
(84231)
科学(77914)
(74849)
(62729)
财经(61321)
(60323)
业大(58776)
中心(57462)
研究所(57132)
(56186)
(55744)
北京(52950)
(51168)
师范(50674)
经济学(49963)
农业(47446)
(46989)
(45820)
财经大学(45787)
基金
项目(274282)
科学(216324)
基金(200089)
研究(200005)
(173641)
国家(172251)
科学基金(148900)
社会(125704)
社会科(119268)
社会科学(119237)
(106367)
基金项目(105631)
自然(97857)
自然科(95643)
自然科学(95620)
自然科学基金(93905)
教育(93501)
(89530)
资助(84516)
编号(81824)
成果(65327)
(61270)
重点(61261)
(57717)
(56856)
课题(55806)
创新(53004)
教育部(52987)
科研(52795)
大学(51742)
期刊
(169578)
经济(169578)
研究(115112)
中国(66677)
学报(60801)
管理(58366)
科学(55901)
(55235)
(53147)
大学(46905)
学学(44385)
教育(42220)
农业(37016)
技术(36248)
(32397)
金融(32397)
财经(29596)
业经(28756)
经济研究(28698)
(25213)
问题(23489)
(22676)
统计(20338)
技术经济(19755)
商业(19548)
理论(19293)
(18758)
图书(18582)
(18352)
国际(18279)
共检索到5678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孔炯炯  
本文采用两个进出口相似性指数EIS及COS指数来衡量我国商品结构,分析基于SITC一位数和两位数分类商品的结构特点,结果显示我国与发达国家的进出口相似性普遍高于与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相似性,且商品分类越细化,相似性程度越低;同时,将EIS与COS指数分别引入引力模型考察我国商品结构与双边贸易流量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商品结构对双边贸易流量具有统计上显著为正的影响作用,成为仅次于出口国收入水平和人口规模的重要解释变量,而且对于我国而言,COS指数的解释能力比EIS指数更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鹏  
内地各省市(自治区)的GDP和人均GDP、香港人均GDP、绝对距离以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组织等解释变量,是影响双边贸易流量的主要因素;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互有不同,内地各省市(自治区)对香港的出口贸易潜力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内地与香港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加强经贸交流和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和竞争优势,实现两地经济的共同繁荣。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新飞  
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分析FDI和各省市区国际贸易的关系,对2007年我国30个省市区和26个国家或地区的双边贸易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市区FDI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从三大经济区域来看,东部FDI对国际贸易的弹性最大,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最小。基于资源禀赋差异的垂直贸易体制加剧了FDI投资于我国的趋势。各省市区的贸易模式取决于贸易双方的经济规模和地理距离。双边贸易流量的规模与各自的经济总量呈正比,双方的地理距离(运输成本)构成了两地之间贸易的阻力因素,地理位置成为阻碍中部和西部地区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鹏  
内地各省市(自治区)的GDP和人均GDP、香港人均GDP、绝对距离以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组织等解释变量,是影响双边贸易流量的主要因素,但影响程度各有不同。因此,内地与香港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加强经贸交流和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和竞争优势,实现两地经济的共同繁荣。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英  
后金融危机时期,中俄双方政治互信升级,两国建立了更为密切、全面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文章基于较长时间跨度(1989~2010年)中俄双边贸易相关数据构建贸易引力扩展模型,研究两国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以及发展潜力问题,并提出促进双边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机制,完善贸易制度安排;强调各领域的务实合作;积极构建中俄自由贸易区;加强双边经贸结构调整,培育新兴贸易形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孙金彦  
文章在使用贸易结合度指数和引力模型的基础上,运用1994-2013年中国与澳大利亚双边货物贸易数据,分析了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贸易现状、贸易互补性和贸易潜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贸易规模、贸易互补性和贸易潜力都在不断扩大。但是从贸易平衡的角度来看,中国一直处于逆差国的地位,且逆差额越来越大,尤其表现在初级产品方面。从贸易结合度指数来看,中国对澳大利亚的贸易结合度总体呈上升趋势,表明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贸易依存度是逐渐增强的。从贸易潜力分析的结果来看,两国之间的贸易潜力还没完全发挥出来,双边贸易关系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洪涛  
本文充分考虑影响广西与东盟贸易实际因素,在传统贸易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引入6个解释变量,构建了能反映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流量的扩展型贸易引力模型,对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量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在对扩展型贸易模型实证检验的基础上,对广西与东盟各国的贸易潜力进行了测算,指出了促进未来广西与东盟贸易量发展的方向。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龚新蜀  张瑞华  
本文基于2001~2012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引力模型,测算了新疆与欧亚经济共同体双边贸易流量与贸易潜力。研究结果表明,贸易伙伴国的GDP、有共同边界、加入上合组织和世贸组织等因素对新疆与欧亚经济共同体双边贸易流量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贸易距离和人口规模等因素对双边贸易流量具有负面效应;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双边贸易属于潜力再造型,与欧亚经济共同体和塔吉克斯坦的双边贸易属于潜力开拓型,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双边贸易属于潜力巨大型。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郑宝银  林发勤  
利用中国与其他42个国家和地区的双边贸易数据,在经典截面引力模型、理论截面引力模型的分析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学中非参数的配对估计方法探讨FTAs对促进中国双边贸易的作用。研究发现在中国2003年开始签订FTAs后,从2003年到2008年,FTAs显著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双边贸易。因此,在当前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国应该更加积极地开展双边自由贸易谈判,以保持我国的出口平稳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田东文  王方明  
引力模型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双边贸易流量的计量研究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几乎所有的国外研究都将中国视为“前中央计划经济国家”而将其排除在样本的考虑之外。本文通过基本变量的设定构造了一个贸易引力模型,应用实际贸易数据验证了其对包含中国数据在内的样本的适用性,评价了其对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真实贸易状况的解释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黄庆波  韩晓琳  
贸易引力模型作为分析双边贸易量的重要工具已在国际贸易中得到广泛应用。亚洲十国(地区)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文章通过引力模型分析亚洲十国(地区)与中国的双边贸易流量,并计算出贸易潜力,提出发展中国与亚洲主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根蓓  
本文选取1995~2010年的流量面板数据,以引力模型为实证基础,采用随机效应FGLS估计了东道国的区位优势以及双边贸易—文化—政治关联度等因素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的影响力。我们得出了如下的结论:第一,度量东道国区位优势的相对市场规模和自然资源禀赋同其所接受的中国投资的规模成正比并且均有较高的统计显著性。第二,与东道国的双边贸易—文化—政治关联度强烈地影响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即两国的贸易依存度越大、文化距离越小以及政治关系越好,则中国对该国的投资越多。第三,关于东道国汇率政策、货币政策与投资政策的理论假说6至假说9均没有得到经验数据的有力支撑。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磊  
文章借鉴Schumacher提出的引力模型,利用1992~2010年的中韩贸易数据估计了两国贸易中可能存在的本地市场效应。结果表明,在SITC一位数10大类产品中有6类存在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在SITC二位数35类制造业产品中有15类存在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本地市场效应已经成为中国对韩出口中最重要的比较优势源泉之一。中国政府应该调整贸易政策,对外要继续加强市场竞争力,对内要深度挖掘国内市场,充分发挥本地市场效应的作用,保持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稳定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宋雅楠  郭根龙  
近年来,自然人流动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各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新动向。通过扩展基本引力模型研究自然人流动对中国双边贸易的实证影响,发现存在正效应,但影响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其影响有限的原因为国内严格管制流入和专业人员流出能力有限两方面,因此,要加强我国自然人流动自由化的发展并增强对专业服务人才的培养,才能促进我国自然人流动和服务贸易的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吴天博  田刚  
文章采用2001~2016年的木质林产品贸易数据,以"一带一盟"建设为研究背景,分析了中俄木质林产品双边贸易的现状、影响因素及贸易潜力。近年来中俄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速度较快,双边贸易总额呈波动上涨趋势,通过分析中俄木质林产品产业内贸易情况,得出中俄木质林产品互补性较强。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国家经济规模、人口、森林资源禀赋差异、资源禀赋差异等是影响中俄木质林产品双边贸易的重要因素。中俄木质林产品双边贸易潜力系数随着时间的变化逐年降低,证明双边贸易潜力提升明显。文章建议我国应充分利用"一带一盟"建设的推动作用,扩大与俄罗斯木质林产品贸易的规模和互补性,继续挖掘双边贸易潜力,实现互利共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