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54)
- 2023(14160)
- 2022(12140)
- 2021(11078)
- 2020(9799)
- 2019(22400)
- 2018(22334)
- 2017(44226)
- 2016(23759)
- 2015(26772)
- 2014(26957)
- 2013(26652)
- 2012(24776)
- 2011(22403)
- 2010(22328)
- 2009(20963)
- 2008(20843)
- 2007(18539)
- 2006(15806)
- 2005(14124)
- 学科
- 济(105142)
- 经济(105031)
- 管理(69542)
- 业(67159)
- 企(54358)
- 企业(54358)
- 方法(54089)
- 数学(48729)
- 数学方法(48147)
- 财(28067)
- 农(26262)
- 中国(26161)
- 学(20355)
- 贸(20333)
- 贸易(20326)
- 地方(20251)
- 业经(19943)
- 易(19670)
- 制(19549)
- 务(18277)
- 财务(18224)
- 财务管理(18178)
- 企业财务(17286)
- 农业(17083)
- 银(16744)
- 银行(16712)
- 融(15942)
- 金融(15939)
- 行(15871)
- 和(15023)
- 机构
- 大学(350181)
- 学院(349673)
- 济(146436)
- 经济(143525)
- 管理(137059)
- 理学(119325)
- 理学院(118040)
- 管理学(115937)
- 管理学院(115293)
- 研究(111970)
- 中国(85502)
- 京(72434)
- 科学(68671)
- 财(68574)
- 农(56375)
- 所(56104)
- 财经(55856)
- 中心(52805)
- 业大(51641)
- 研究所(51021)
- 经(50683)
- 江(50495)
- 经济学(46167)
- 北京(45001)
- 农业(44827)
- 范(43731)
- 师范(43275)
- 经济学院(42097)
- 财经大学(41706)
- 院(40527)
- 基金
- 项目(235644)
- 科学(186872)
- 基金(173997)
- 研究(168506)
- 家(151704)
- 国家(150541)
- 科学基金(129928)
- 社会(108361)
- 社会科(102984)
- 社会科学(102952)
- 基金项目(91850)
- 省(91549)
- 自然(85382)
- 自然科(83434)
- 自然科学(83408)
- 自然科学基金(81945)
- 教育(78611)
- 划(77491)
- 资助(72837)
- 编号(67293)
- 成果(53673)
- 部(53406)
- 重点(53225)
- 发(50200)
- 创(48639)
- 科研(46171)
- 课题(45844)
- 教育部(45821)
- 创新(45640)
- 国家社会(45347)
共检索到494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杨超
本文利用我国30个省2001-2012年的面板数据,借助随机前沿模型分析我国商品流通技术效率的区域性差异以及对商品流通效率失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商品流通技术效率存在显著差异,这加剧了我国商品流通效率区域性失衡。文章指出,中西部地区应加强和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流通基础设施、流通通信设施以及流通信息化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市场化改革,吸引高素质人力资本流入以缩小与东部地区技术效率差异,提高商品流通效率。
关键词:
商品流通效率 技术效率 区域性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敏
本文立足于商品流通效率视角展开分析,发掘影响我国区域商品流通效率的内在原因,从理论层面来看,居民消费差距、市场基础设施和信息不对称是引发商品流通效率异质化的重要原因,2009年是我国商品流通效率的关键波动节点。进一步通过Durbin空间模型分析发现:东部地区的商品流通效率影响因素排序依次是市场、消费和信息,而中西部地区的商品流通效率影响因素排序依次是消费、市场和信息。解决我国商品流通效率的非均衡问题,需要针对不同地区的流通市场特征进行对应的政策激励和战略引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辉华
从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理论关系入手,对二者进行了一系列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并得出结论:无论是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还是以GDP来衡量商品流通总规模,它们与货币流通量(M0、M1、M2)均有十分显著的相关性,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商品流通规模对货币流通规模的决定作用。但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或GDP增长率与货币流通量增长率并未呈现出十分显著的相关性,这说明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规模扩张是不同步的,货币流通的扩张速度往往快于商品流通的扩张速度。此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之间较高的相关性也证明了银行信用规模同样受制于商品流通规模。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良 冯涛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我国30个省份1996~2007年间的出口贸易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产业结构、要素禀赋、贸易开放度对我国出口贸易技术效率的提高具有负效应,而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则具有正效应。产业结构不合理,要素禀赋中K/L比率较低,贸易开放度过高(即贸易依存度过高),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技术效率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而FDI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技术进步对生产要素的节约及优化都对我国出口贸易技术效率的提高产生了正向效应。对东、中、西部的区域出口贸易技术效率差异进行分析,发现三个地区的技术无效率函数中,西部的产业结构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负效应,东部和中部的产业结构...
关键词:
出口 贸易 技术效率 SFA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秀娟
文章基于技术效率改进的随机前沿分析,通过不同时序产业部类发展技术效率的随机前沿面决策单元分类效率,开展物流业技术效率增进的时空差异验证。结果证实:全国物流产业在产业规模逐年增长过程中,东部和西部的物流业发展未获得规模化的技术效率递增,我国局部区域的物流产业效率累计不平衡,劳动力投入对物流产业的效率改进作用相对不足。但东部区域对于有劳动力、资本以及其他相关要素的组合投入效率较高。
关键词:
物流业 效率 区域差异 随机前沿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秦阳
创新效率是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而区域创新环境直接影响了区域创新效率的高低。文章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为区域创新能力高低的表征变量,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定量测度了创新链接、创新意识、创新基础和创新熟练度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地区之间的区域创新环境存在显著差异,区域创新链接、创新意识、创新基础和创新熟练度对区域创新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辉华 何曙
本文对我国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关系的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我国社会商品销售总额(X1)、GDP(X2)与货币供给量之间,X2与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Y4)之间都存在极为显著的相关性;X2与货币供给量之间的相关度要高于X 1与它的相关度;X1、X2对M0、M1的影响呈收缩效应,对M2呈放大效应,X2对Y4的影响也呈放大效应;M0、M1对X1、X2的影响呈放大效应,M2对X1、X2的影响呈收缩效应,Y4对X2的影响也呈收缩效应。
关键词:
商品流通 货币流通 关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辉华 何曙
本文从实证角度对美国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美国国内产品最终销售额或GDP与货币供应量之间均有极为显著的相关性;美国国内产品最终销售额与M0、M2间的相关度要高于GDP与M0、M2间的相关度;美国国内产品最终销售额、GDP的变动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系数小于0.7,呈收缩效应;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对美国国内产品最终销售额、GDP的影响系数大于1.4,呈放大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耿宁 李秉龙
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了2003—2010年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肉羊生产的技术效率,并分析了肉羊生产四大优势产区和农牧区的肉羊生产技术效率的差别。研究结果显示:目前中国肉羊生产明显存在技术效率损失,其中良种化、规模化和人力资本对肉羊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不同区域的肉羊生产技术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牧区的技术效率水平高于农区,中东部农牧交错带优势区和中原优势区的技术效率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蒋锋
本文使用2001-2017年我国商贸流通业省级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商贸流通业效率区域性差异。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商贸流通技术效率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东、中、西三大区域商贸流通技术效率由东向西递减,具有显著区域性差异;商贸流通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中部流通效率提升最高,东部其次,西部最低。为提升商贸流通业运行效率,大力发展我国商贸流通业,建议应着重促进发展中西部地区流通业;注重区域商贸流通业协调发展;提高流通技术创新水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五七 聂鸣
本文选取1998~200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样本,使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省际工业碳排放效率,比较工业碳排放效率的区域差异并对其收敛性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全国和四大经济区域的工业碳排放效率呈不断增长趋势,但工业碳排放效率的平均水平偏低;东部工业碳排放效率显著高于中部、东北与西部,西部、中部、东北三大区域的工业碳排放效率差距较小;东部、西部工业碳排放效率存在俱乐部收敛特征,但全国、中部和东北的工业碳排放效率只存在条件收敛特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阳超 祝合良
流通现代化主要与流通总量和基础设施、流通组织化程度、流通效率、流通效益4个公共因子相关。目前,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流通现代化水平差异明显,发展不均衡,主要有物质、技术、制度三个方面的原因。实现流通现代化,要转变流通业发展方式,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促进流通业态多样化发展,加强流通人才培养,加快流通信息化和流通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引导流通企业"走出去",提升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流通业 现代化 评价指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杨超 祝合良
流通现代化主要与流通总量和基础设施、流通组织化程度、流通效率、流通效益4个公共因子相关。目前,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流通现代化水平差异明显,发展不均衡,主要有物质、技术、制度三个方面的原因。实现流通现代化,要转变流通业发展方式,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促进流通业态多样化发展,加强流通人才培养,加快流通信息化和流通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引导流通企业"走出去",提升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流通业 现代化 评价指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晏宗新
从一国商品流通系统运行的空间角度看,其效率取决于各区域内商品流通、区域间商品流通、国际间商品流通的状况和耦合程度。本文仅对区域间商品流通进行系统分析,先指出区域间商品流通的主要特征,然后结合我国的现实,就组织系统运行作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
区域间商品流通,比较优势,系统运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