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54)
2023(7818)
2022(6959)
2021(6377)
2020(5845)
2019(13882)
2018(14008)
2017(29485)
2016(15681)
2015(18281)
2014(18612)
2013(18899)
2012(18076)
2011(16561)
2010(16678)
2009(16029)
2008(16208)
2007(14631)
2006(12708)
2005(11559)
作者
(46757)
(39273)
(38905)
(37423)
(24970)
(18692)
(18177)
(15318)
(14617)
(14011)
(13093)
(13035)
(12430)
(12268)
(12263)
(12146)
(12123)
(11436)
(11394)
(11355)
(9921)
(9708)
(9677)
(9072)
(8841)
(8770)
(8707)
(8698)
(7913)
(7731)
学科
(74571)
经济(74494)
管理(45720)
(45493)
方法(40730)
数学(37270)
数学方法(37060)
(35898)
企业(35898)
(19946)
中国(19202)
(18952)
(17327)
贸易(17320)
(16693)
(14967)
业经(13274)
(12901)
银行(12875)
(12427)
(12377)
财务(12361)
财务管理(12322)
(12251)
(12053)
金融(12051)
地方(11995)
农业(11793)
企业财务(11649)
(10189)
机构
大学(243948)
学院(241498)
(107561)
经济(105455)
管理(93728)
理学(80727)
理学院(79884)
管理学(78770)
管理学院(78331)
研究(78105)
中国(62694)
(52348)
(50200)
科学(44672)
财经(42173)
(39985)
(38231)
(38030)
中心(36429)
研究所(35791)
(34962)
经济学(34782)
业大(33471)
北京(32118)
经济学院(31916)
财经大学(31431)
农业(30267)
(29435)
师范(29174)
(28301)
基金
项目(150516)
科学(118359)
基金(110905)
研究(109947)
(95129)
国家(94375)
科学基金(80490)
社会(70983)
社会科(67460)
社会科学(67438)
基金项目(58683)
(57096)
教育(51624)
自然(51074)
自然科(49885)
自然科学(49869)
自然科学基金(49033)
(48497)
资助(47652)
编号(44787)
成果(36876)
(35761)
重点(33660)
(31748)
教育部(31113)
(30738)
课题(30215)
人文(30012)
科研(29308)
国家社会(29227)
期刊
(114944)
经济(114944)
研究(73907)
中国(40112)
(39735)
学报(34775)
(32965)
管理(32172)
科学(31754)
(28852)
金融(28852)
大学(26235)
学学(24801)
财经(21831)
农业(21629)
经济研究(20634)
业经(19411)
教育(19388)
技术(19214)
(18617)
问题(16377)
(16105)
商业(14469)
理论(13531)
统计(13149)
国际(13119)
技术经济(12919)
实践(12084)
(12084)
(11496)
共检索到3542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辉华  
从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理论关系入手,对二者进行了一系列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并得出结论:无论是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还是以GDP来衡量商品流通总规模,它们与货币流通量(M0、M1、M2)均有十分显著的相关性,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商品流通规模对货币流通规模的决定作用。但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或GDP增长率与货币流通量增长率并未呈现出十分显著的相关性,这说明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规模扩张是不同步的,货币流通的扩张速度往往快于商品流通的扩张速度。此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之间较高的相关性也证明了银行信用规模同样受制于商品流通规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辉华  何曙  
本文对我国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关系的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我国社会商品销售总额(X1)、GDP(X2)与货币供给量之间,X2与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Y4)之间都存在极为显著的相关性;X2与货币供给量之间的相关度要高于X 1与它的相关度;X1、X2对M0、M1的影响呈收缩效应,对M2呈放大效应,X2对Y4的影响也呈放大效应;M0、M1对X1、X2的影响呈放大效应,M2对X1、X2的影响呈收缩效应,Y4对X2的影响也呈收缩效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辉华  何曙  
本文从实证角度对美国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美国国内产品最终销售额或GDP与货币供应量之间均有极为显著的相关性;美国国内产品最终销售额与M0、M2间的相关度要高于GDP与M0、M2间的相关度;美国国内产品最终销售额、GDP的变动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系数小于0.7,呈收缩效应;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对美国国内产品最终销售额、GDP的影响系数大于1.4,呈放大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花兰  
随着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尤其是自2005年以来,网上交易已经成为新常态,第三方支付的应用也日益频繁和常态化。第三方支付和电子货币的应用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支付和结算方式,人们可以跨过银行直接进行支付和计算,这给人们的日常交易带来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挑战,影响着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速度和效率。文章针对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将经济增长率、现金比率以及第三方支付增长率作为解释变量,将货币流通速度作为被解释变量,通过对变量进行单整检验、协整检验、因果关系检验,最后得到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出第三方支付增长率与货币流通速度呈正方向变动的结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骞  
本文基于混合概率典型相关性分析方法,构建了一种概率密度分析模型,并基于该模型研究了会展产业规模扩大、主体多元化及空间聚集度提高等改变,对于企业商品流通效率提高、均衡度改善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文章针对当前我国会展产业和企业商品流通的发展特征,给出了有针对性的促进商品流通会展产业优化升级的举措。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璞  郑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影响了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运用计量经济模型验证了影响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的主要因素。因此,应通过深化完善金融制度,强化金融创新,实行利率市场化等措施来改变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趋势,并使其维持在合适的水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谢俊花  
货币流通速度是经济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费雪方程式,货币流通速度决定货币流量,从而决定收入;本文利用1978-2011年的年度数据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时间趋势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货币流通速度发展趋势在长期上呈"U"型状态,而且货币流通速度经过一段时间的下降后会逐步回升的结论。同时对我国狭义、广义的货币流通速度的阶段性波动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宋光辉  柴曼莹  
一、问题的提出在观察宏观市场运行状况时,不少人习惯于通过观察物价总水平的上涨、货币流通速度和商品流通速度的变动,来判断总供求矛盾的激化程度。例如,在中国零售市场方面,1984年至1989年的零售商品物价总指数由102.8上升到117.8,平均每年上升11.6%;货币流通速度由1.71次下降到1.16次,平均每年下降7.5%;商品流通速度由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敏  
本文立足于商品流通效率视角展开分析,发掘影响我国区域商品流通效率的内在原因,从理论层面来看,居民消费差距、市场基础设施和信息不对称是引发商品流通效率异质化的重要原因,2009年是我国商品流通效率的关键波动节点。进一步通过Durbin空间模型分析发现:东部地区的商品流通效率影响因素排序依次是市场、消费和信息,而中西部地区的商品流通效率影响因素排序依次是消费、市场和信息。解决我国商品流通效率的非均衡问题,需要针对不同地区的流通市场特征进行对应的政策激励和战略引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杨超  
本文利用我国30个省2001-2012年的面板数据,借助随机前沿模型分析我国商品流通技术效率的区域性差异以及对商品流通效率失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商品流通技术效率存在显著差异,这加剧了我国商品流通效率区域性失衡。文章指出,中西部地区应加强和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流通基础设施、流通通信设施以及流通信息化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市场化改革,吸引高素质人力资本流入以缩小与东部地区技术效率差异,提高商品流通效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彤玉  冯菲  
本文基于拓展的交易方程式提出总体货币流通速度的概念,总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各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以及各部门交易货币持有量占总交易货币量比重的变化。本文根据我国资金流量表的分部门结构,分析了企业、居民、政府三个主要经济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的特征,并对三部门交易货币持有量占总交易货币量比重的变化对总体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做了分析。总体货币流通速度的分部门考察为我们揭示狭义货币流通速度(GNP/M1)的变动规律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宋兆晗  
本文先是对现有的关于货币流通速度和经济波动的文献进行了综述,然后利用1985年-2003年的年度样本数据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时间趋势进行了估计,在假设该趋势为制度性因素决定的前提下,提取了货币流通速度对时间趋势的偏离,并以此作为货币供应松紧程度的度量。在此基础上,又检验了其同当期及未来经济波动之间的联系。表明货币流通速度每高于时间趋势0.01,则经济增长随后下降0.53个百分点。这表明从货币主义理论出发,不考虑货币传导机制的具体作用过程,货币冲击在短期内的确影响经济产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