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55)
2023(17074)
2022(14985)
2021(14139)
2020(12146)
2019(28374)
2018(28379)
2017(55488)
2016(30160)
2015(34491)
2014(34686)
2013(34307)
2012(31727)
2011(28699)
2010(28675)
2009(26674)
2008(26545)
2007(23637)
2006(20601)
2005(18301)
作者
(88569)
(73758)
(73406)
(70041)
(47001)
(35410)
(33608)
(29019)
(27926)
(26451)
(25044)
(24720)
(23391)
(23387)
(23031)
(22641)
(22547)
(21928)
(21304)
(21223)
(18248)
(18221)
(17944)
(16758)
(16639)
(16421)
(16416)
(16404)
(14981)
(14606)
学科
(123010)
经济(122869)
管理(88452)
(84089)
(69201)
企业(69201)
方法(61178)
数学(53739)
数学方法(53081)
(33980)
(32941)
中国(32076)
(26954)
贸易(26944)
(26502)
业经(26262)
(26240)
(22807)
地方(22717)
(21470)
农业(21432)
财务(21384)
财务管理(21331)
理论(20405)
企业财务(20172)
(19418)
银行(19359)
(19060)
技术(18432)
(18412)
机构
大学(441732)
学院(438533)
(176989)
管理(174124)
经济(173192)
理学(150743)
理学院(149118)
管理学(146455)
管理学院(145668)
研究(142054)
中国(107525)
(93430)
科学(88420)
(83078)
(71994)
(70748)
财经(67131)
业大(66057)
中心(65777)
研究所(65429)
(63665)
(60840)
北京(59033)
(56378)
农业(55869)
师范(55808)
经济学(54000)
(51621)
(51110)
财经大学(50030)
基金
项目(295333)
科学(231036)
基金(214288)
研究(213399)
(186630)
国家(185151)
科学基金(158766)
社会(133169)
社会科(126240)
社会科学(126206)
(114719)
基金项目(113621)
自然(104695)
自然科(102258)
自然科学(102230)
自然科学基金(100391)
教育(98846)
(96642)
资助(90192)
编号(87904)
成果(71183)
(65661)
重点(65600)
(61656)
(60234)
课题(59401)
科研(57173)
创新(56291)
教育部(56195)
大学(55426)
期刊
(186125)
经济(186125)
研究(125793)
中国(76686)
学报(70311)
(63640)
(62720)
科学(62585)
管理(61162)
大学(52604)
学学(49355)
教育(43674)
农业(43178)
(38210)
金融(38210)
技术(38051)
财经(32438)
业经(30841)
经济研究(30375)
(27632)
问题(25201)
图书(24934)
理论(23434)
(22176)
(21740)
技术经济(21671)
统计(21490)
实践(21460)
(21460)
商业(20331)
共检索到6334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卜林  任硕  
选取2015—2021年的日度数据,基于VAR模型的动态溢出指数方法,从收益率和波动率两个层面可以考察我国不同种类商品期货间的联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收益率总溢出在样本期内呈“U”型走势,而波动率总溢出对极端风险事件的冲击更敏感。(2)化工和软商品分别为我国商品期货市场中重要的价格引导者和风险发送者,而谷物和贵金属均为价格与风险的净接收者。此外,10种商品期货的收益率溢出水平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波动率溢出对不同极端风险事件冲击的敏感度存在差异,化工的波动溢出对疫情冲击的敏感度较高,软商品的波动溢出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敏感度更高。(3)商品期货之间的收益率溢出和波动率溢出存在明显的结构差异。研究结论对政府政策制定以及投资者决策均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金英  翁欣  
在全球粮食价格剧烈波动的背景下,本文对2005-2016年中美玉米、小麦、大豆期货价格交易日的高频数据进行研究。本文采用多元T分布下多元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多变量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BEKK-MGARCH),分析中美粮食期货市场之间的价格关联和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美国市场在价格传导和波动溢出上对中国市场占主导作用,中国在国际市场上仍然缺乏定价权。近年来,中国一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期货产品已经对国际市场有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同时政府监管和贸易机制会影响期货市场间的波动传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金英  翁欣  
在全球粮食价格剧烈波动的背景下,本文对2005-2016年中美玉米、小麦、大豆期货价格交易日的高频数据进行研究。本文采用多元T分布下多元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多变量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BEKK-MGARCH),分析中美粮食期货市场之间的价格关联和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美国市场在价格传导和波动溢出上对中国市场占主导作用,中国在国际市场上仍然缺乏定价权。近年来,中国一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期货产品已经对国际市场有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同时政府监管和贸易机制会影响期货市场间的波动传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良贵  王立勇  
随着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壮大,国际影响力也在逐渐增强。但在影响力增加的同时,期货市场的风险也在增强。这为监管者的政策制定和执行增加了难度。本文通过构建收益指数、波动溢出指数和VAR模型来研究商品期货品种间的溢出效应,为监管者更好地制定相关监管法律,健全我国期货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依据,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振宇  
本文以大连商品交易所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期货作为中美农产品的代表,运用GARCH-M、EGARCH等模型分别对其日收盘价格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其价格波动的特征及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两国大豆期货收益率序列存在自相关性、异方差性和明显的集聚性;两国大豆期货的价格波动对收益率的影响均不明显;美国大豆期货价格波动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而中国大豆期货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性并不显著;两市场存在着明显的波动溢出效应,而且中国大豆期货价格的波动对美国大豆期货价格的波动溢出效应更为显著。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欣悦  
豆类是我国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农产品,研究豆类期货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对于豆类风险管理和市场监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包含更多波动信息的极差序列,研究豆类期货的波动溢出效应,并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等外部冲击对豆类期货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豆期货和豆油期货呈现双向波动溢出效应,而且表现出“同涨同跌”现象;豆粕期货和豆油期货价格呈现“跷跷板”式的波动溢出效应;波动溢出效应对向上级差和向下级差序列呈现出非对称性;外部冲击会加剧豆类期货的波动。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建立科学、高效的期货市场信息共享机制;关注豆类期货的波动溢出规律,加强相关调控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加快豆类等农产品期货市场一体化进程,促进市场间流动性的良性互动等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少芬  赵昕东  
本文利用1999年1月4日至2014年5月1日,美国主要期货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的玉米、大豆、小麦、稻谷的期货收盘价代表国际四大主要粮食价格。运用四元BEKKGARCH(1,1)模型分析了国际市场四大主要品种粮食期货价格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存在国际大豆与国际玉米市场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国际小麦与大米市场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以及国际玉米向小麦市场的单向波动溢出效应,国际玉米市场对大米市场、大豆市场对大米市场的单向波动溢出效应。国际粮食期货市场间存在显著的传导效应,这对于粮食期货市场的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志英  
借助VECM、带误差修正项的双变量TGARCH模型以及DCC模型,对我国燃料油期货和现货市场间的价格发现和波动溢出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燃料油期货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和双向引导关系,期货在价格发现中起主导作用;期货市场不存在显著的杠杆效应,现货市场存在明显的负向非对称效应;两个市场间仅存在单向的波动溢出,表现为现货市场向期货市场正向溢出;误差修正项对两个市场的波动具有很好的解释能力,可以更加准确地刻画两个市场的波动性;DCC模型表明信息在两个市场间是流动的,两市的整合程度较高,但两市的相关系数还不是很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曙华   黄轲  
以中国商品期货市场流动性较好的45种关键商品日内5分钟高频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商品期货价格波动响应机制,识别关键商品节点的价格波动风险以及商品集群。研究发现,商品的行业聚类特征明显,与传统行业分组相匹配,焦煤所属的能源商品及其下游的黑色商品是核心商品类别,焦煤和玻璃在商品网络中发挥关键作用;网络拓扑结构对商品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存在显著影响,网络节点中心性和聚类系数较大的关键商品对商品期货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较大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曙华   黄轲  
以中国商品期货市场流动性较好的45种关键商品日内5分钟高频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商品期货价格波动响应机制,识别关键商品节点的价格波动风险以及商品集群。研究发现,商品的行业聚类特征明显,与传统行业分组相匹配,焦煤所属的能源商品及其下游的黑色商品是核心商品类别,焦煤和玻璃在商品网络中发挥关键作用;网络拓扑结构对商品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存在显著影响,网络节点中心性和聚类系数较大的关键商品对商品期货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较大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董莹  李素梅  
有效的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具有明显的价格预期作用,投资者凭借此能够规避现货市场价格风险,实现石油产品套期保值。为探究我国石油期货市场是否已达弱势有效,借助协整分析、双变量EGARCH模型、GarbadeSilber模型等计量方法 ,对我国石油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石油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存在协整、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及波动溢出效应,期货市场价格发现贡献度低于现货市场,期货价格参考性较低,难以发挥规避风险等作用,同时也无力争夺国际定价权。基于此,提出了构建有效的石油期货市场运行机制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董莹  李素梅  
有效的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具有明显的价格预期作用,投资者凭借此能够规避现货市场价格风险,实现石油产品套期保值。为探究我国石油期货市场是否已达弱势有效,借助协整分析、双变量EGARCH模型、GarbadeSilber模型等计量方法 ,对我国石油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石油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存在协整、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及波动溢出效应,期货市场价格发现贡献度低于现货市场,期货价格参考性较低,难以发挥规避风险等作用,同时也无力争夺国际定价权。基于此,提出了构建有效的石油期货市场运行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彬  李瑜  罗洎  
本文采用2010年8月至2011年1月间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交易5分钟数据,通过建立DCC-MGARCH模型考察我国股票指数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的动态相关性。并通过建立BEKK-MGARCH模型考察两市场波动率之间的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从短期来看,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波动与现货市场波动之间存在相互溢出效应,而且会在长期产生持久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华仁海  刘庆富  
本文借助于双参数AR-EGARCH(t)模型,利用日间数据对国内外期货市场铜、铝、大豆、豆粕、小麦期货价格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了经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关商品国内外期货价格以及波动性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相对于铝、豆粕和小麦市场,铜和大豆的国内外期货价格之间和波动性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对铜、铝、大豆、豆粕来说,国际期货市场对国内期货市场的影响力要大于国内期货市场对国际期货市场的影响力;但就小麦而言,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较弱,而国内市场的价格波动对国外市场的影响却较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显戈  周应恒  
文章采用多元GARCH(MGARCH)模型,研究中国、美国和日本大豆期货市场的相关性和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在样本研究期间,大连、芝加哥和东京大豆期货交易市场之间存在正相关,大连大豆期货市场与芝加哥大豆期货的相关性要小于东京谷物交易所大豆期货与芝加哥大豆期货的相关性;大连、芝加哥和东京大豆期货交易所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在三个市场中,大连大豆期货的新息冲击和自身波动溢出值最小,但在统计上不显著,可能与目前大连期货市场受管制和相对封闭等因素有关;三个大豆期货市场市场均不存在波动持续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