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91)
2023(12445)
2022(10992)
2021(10227)
2020(8671)
2019(20220)
2018(20158)
2017(40263)
2016(21391)
2015(24330)
2014(24226)
2013(24295)
2012(22430)
2011(20422)
2010(20315)
2009(18711)
2008(18345)
2007(15903)
2006(14030)
2005(12330)
作者
(62170)
(51398)
(51342)
(48702)
(32860)
(24613)
(23250)
(20273)
(19512)
(18405)
(17556)
(17193)
(16237)
(16125)
(15881)
(15654)
(15285)
(15231)
(14853)
(14645)
(12632)
(12593)
(12388)
(11685)
(11513)
(11385)
(11347)
(11247)
(10343)
(10101)
学科
(90601)
经济(90502)
管理(62779)
(60114)
(48761)
企业(48761)
方法(46446)
数学(41478)
数学方法(41154)
中国(24622)
(24311)
(23300)
(22321)
贸易(22312)
(21760)
业经(18555)
(16824)
(16791)
地方(16422)
农业(15295)
(14674)
银行(14632)
(14396)
财务(14337)
财务管理(14303)
(13974)
(13970)
金融(13969)
技术(13902)
(13721)
机构
大学(316191)
学院(312717)
(131908)
经济(129294)
管理(127445)
理学(111215)
理学院(110106)
管理学(108504)
管理学院(107949)
研究(100443)
中国(76014)
(66313)
(62518)
科学(59631)
财经(51002)
(49468)
(46502)
(46221)
中心(45153)
业大(44936)
研究所(44808)
(43082)
北京(42090)
经济学(41246)
(38939)
师范(38627)
财经大学(38318)
经济学院(37745)
农业(36387)
(36174)
基金
项目(212720)
科学(167680)
基金(156428)
研究(156214)
(135121)
国家(134064)
科学基金(115714)
社会(99951)
社会科(94977)
社会科学(94954)
基金项目(83278)
(81018)
自然(74638)
自然科(72902)
自然科学(72887)
自然科学基金(71602)
教育(71490)
(68155)
资助(65626)
编号(63317)
成果(50972)
(48531)
重点(46657)
(44371)
(43860)
课题(42428)
教育部(42146)
国家社会(41364)
人文(41221)
创新(40899)
期刊
(136656)
经济(136656)
研究(95550)
中国(50981)
学报(47130)
管理(45323)
(44643)
科学(42600)
(41116)
大学(35890)
学学(33793)
(30442)
金融(30442)
教育(29899)
农业(28758)
技术(25454)
财经(25037)
经济研究(23141)
业经(22252)
(21235)
问题(18947)
(17632)
理论(17151)
图书(15729)
实践(15620)
(15620)
技术经济(15603)
商业(14970)
(14217)
科技(14205)
共检索到447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良贵  王立勇  
随着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壮大,国际影响力也在逐渐增强。但在影响力增加的同时,期货市场的风险也在增强。这为监管者的政策制定和执行增加了难度。本文通过构建收益指数、波动溢出指数和VAR模型来研究商品期货品种间的溢出效应,为监管者更好地制定相关监管法律,健全我国期货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依据,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淳奕  
随着我国商品市场交易品种和规模的增大,其对传统金融市场的溢出效应愈发受到关注。本文通过实证检验,说明了商品期货交易活动能够溢出到其对应的股票上,并认为此效应很可能来自于投资者关注。文章说明,该溢出效应在短期内引起相关股票价格过度上涨,减弱了动量效应、增强了反转效应,并引起了波动率的增加,降低了短期价格的有效性。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卜林  任硕  
选取2015—2021年的日度数据,基于VAR模型的动态溢出指数方法,从收益率和波动率两个层面可以考察我国不同种类商品期货间的联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收益率总溢出在样本期内呈“U”型走势,而波动率总溢出对极端风险事件的冲击更敏感。(2)化工和软商品分别为我国商品期货市场中重要的价格引导者和风险发送者,而谷物和贵金属均为价格与风险的净接收者。此外,10种商品期货的收益率溢出水平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波动率溢出对不同极端风险事件冲击的敏感度存在差异,化工的波动溢出对疫情冲击的敏感度较高,软商品的波动溢出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敏感度更高。(3)商品期货之间的收益率溢出和波动率溢出存在明显的结构差异。研究结论对政府政策制定以及投资者决策均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严晓凤  朱航聪  
商品期货市场所具有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为企业提供了公开和连续的价格参考,规避了价格波动的风险,对企业优化自身资源配置和合理控制生产规模具有关键作用,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然而,近年来部分大宗商品出现了价格大幅波动等风险,不仅给自身种类造成了不良影响,而且给整个商品期货市场带来较大的风险溢出。为了进一步探究商品期货市场风险溢出关系,文章运用时变Copula模型和CoVa R模型对商品期货市场内农产品、金属、化工材料和能源这四大种类期货进行风险溢出效应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化工材料期货和金属期货对外风险溢出效应最强,能源期货接收到的风险溢出效应最强,农产品期货无论是对外风险溢出还是接收其他期货风险溢出效应都最弱。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莹莹   任硕   卜林  
本文选取2015—2022年的日度观测数据,采用AS-CAViaR模型和动态溢出指数方法考察了我国10种商品期货间的尾部风险溢出效应,并进一步探究影响其溢出水平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重大风险事件爆发期间,我国商品期货市场尾部系统关联水平明显提升,但不同商品的尾部溢出水平对风险事件的敏感度存在差异。在整个样本期内,化工、软商品和有色期货为系统中极端风险的净输出者,非金属建材和油脂油料则是主要的净接收者,且产业属性相似的商品期货间的尾部关联更为紧密。就驱动因素而言,宏观经济金融环境会对我国商品期货的尾部风险溢出产生显著影响,且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同样为重要的驱动因素,但我国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并不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晓雄  赵克文  魏宇  
文章运用GARCH模型和GARCH-M模型研究我国2007~2008年间新推出的商品期货(锌、菜籽油、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和黄金)的波动聚集性、持续性、非对称性以及风险溢价等特征。实证结果表明:四种新商品期货价格波动均表现出较强的聚集性和持续性特征。其中,聚乙烯期货的波动呈现出正向冲击比负向冲击对价格影响更大的非对称波动特征,菜籽油期货的风险与收益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其它期货品种则没有呈现上述明显定量特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颖  刘怀元  
在股指期货推出已进入"静默期"的背景下,我国商品期货市场也加快了合约创新的步伐。至今我国仍未推出权威的商品期货指数,本文在吸收国内外指数编制方法基础上,首次运用动态权数加权法、固定权数加权法和产量法编制三种指数并进行效率比较。实证检验结果表明,CFI对PPI的先行时间达3个月,CRB食品指数较我国CFI农产品指数先行一个月,CFI农产品指数先行我国农业生产资料指数约5个月,充分反映了期货对现货的价格预期,和期货相关理论相符。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军辉  
基于多维信息溢出视角,本文采用有向无环图和溢出指数方法,选取2006年6月2日至2015年12月25日的周度数据,从期货和现货两个层面实证分析国内外大宗商品市场间信息溢出效应及其动态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国内外大宗商品市场的收益率溢出指数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波动率溢出指数则呈现明显的突变特征;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对中国大宗商品市场影响较大,在信息溢出方面处于主导地位,我国大宗商品市场的国际影响力相对较小,但呈现逐步增强的趋势;此外,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金融属性强于我国,并且在2012年,我国大宗商品的去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锋  高展军  
运用二维非对称BEKK-GARCH模型,考察了上海金融期货与现货市场间收益率的非对称波动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样本期铝期货与现货收益率间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而铜期货与现货收益率波动溢出效应不显著;铜、铝期货、现货市场间都存在双向的波动非对称效应,都对来自对方市场的"消息"的冲击有显著的反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飞  许朵  
随着上证50ETF期权及上证50股指期货的陆续推出,上证50指数已成为我国首个现货、期货和期权交易市场相对完善的股指。本文应用中国市场的数据,通过使用偏t分布的GARCH-时变Copula-Co Va R模型对期货、期权与现货市场间的极端风险溢出效应进行定量测度。实证结果显示:期权、期货与现货市场中任何两个市场间都存在显著的双向风险溢出效应,且期权市场对其他两个市场关联影响最大,是最大的风险源头,体现了风险传递上的多层次性。进一步将总体样本进行细分,发现在最严限令松绑后,各市场间的风险溢出程度有所降低,说明适当放宽交易限制,可以使衍生品市场发挥对冲风险、价格发现、信息传递等作用,有利于稳定现货市场。最后,基于实证结论提出监管者要构建实时监控体系;投资者需充分了解期权、期货和现货之间的信息传递关系等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卓  康辰  刘利科  
本文使用1998-2013年中国商品期货市场所有交易品种的周度交易数据,考察了动量策略和反转策略的投资收益表现。实证结果表明,国内商品期货市场整体表现为反转效应,9周以上排序期的投资组合反转效应更为强烈;动量和反转策略投资组合收益驱动随时间而变化;即使考虑了交易费用,该交易策略仍然带来显著收益。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保林  阿布都瓦力·艾百  
本文以我国沪深300股指期现货为研究对象,采用2012年4月16日—2014年3月20日的1分钟高频交易数据,通过构建多元DCC-VARMA-GARCH模型检验了我国股指期现货市场之间的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股指期现货市场之间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且现货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大于期货市场,而均值溢出效应仅表现为期货市场向现货市场的单向传递。这说明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已具备基本的价格发现功能,发挥了稳定股票现货市场的作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章永哲  钱敏  
本文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以来的当月连续合约及同期的沪深300指数5分钟价格高频数据,建立GARCH、BEKK-MGARCH等模型,对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基本结论是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间存在显著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且无论是短期波动溢出效应强度还是波动溢出效应的持久性,现货市场都处于相对略微强势地位。在此实证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建立跨市场风险监控和防范机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岩  牟博佼  
商品的期货价格通常被认为是预示"未来"的现货价格,然而期货价格在实际中却表现得与"当前"的现货价格更为密切。本文以在我国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上市的典型期货品种为样本,运用计量模型分析期货价格与当前(短期的)现货价格、未来(长期的)现货价格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发展成熟的期货产品而言,期、现价格在基本上保持同步变动的基础上存在短期的相互领先关系,哪种价格处于领先位置取决于该价格是否能反映更加公允的商品市场价值;期、现价格之间的同步变动关系使得期货价格一般不具备对中、长期(一个月以上)现货价格的预示作用,否则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就无从发挥;但是,以煤炭系列为代表的某些期货产品的期货价格能够预示中长期的现货价格,这主要是由于缺少有效的套利行为而致使期货合约具有了远期合约的色彩造成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罗孝玲  董彦峰  饶红浩  
一、期货品种的上市条件 根据国外经验,期货品种上市一般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①大宗商品,有大量的现货交易。②价格频繁波动。③品质容易划分。④耐储存。但随着期货市场的发展,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充分发挥,有些期货品种推出仅仅是因为期货市场是一个高效率的市场,可以形成预期的、统一的、具有权威性的期货价格。在成熟的期货市场上,集中竞价形成的期货价格实质上是交易者对不同信息通过博弈形成趋同信息的度量,价格只不过是信息度量值之一,而整个期货交易并不涉及实物交割。例如CME推出的天气和降雪期货。即使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