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532)
- 2023(20753)
- 2022(17824)
- 2021(16356)
- 2020(14177)
- 2019(32627)
- 2018(32406)
- 2017(62458)
- 2016(34121)
- 2015(38592)
- 2014(38223)
- 2013(38061)
- 2012(35253)
- 2011(31742)
- 2010(32051)
- 2009(29959)
- 2008(30185)
- 2007(26974)
- 2006(23797)
- 2005(21354)
- 学科
- 济(141499)
- 经济(141335)
- 业(111898)
- 管理(107191)
- 企(96193)
- 企业(96193)
- 方法(66759)
- 数学(55793)
- 数学方法(55068)
- 农(41523)
- 财(41145)
- 业经(37073)
- 中国(36911)
- 学(29067)
- 制(28774)
- 农业(28237)
- 务(27764)
- 财务(27680)
- 财务管理(27624)
- 贸(27192)
- 贸易(27177)
- 地方(26590)
- 易(26353)
- 企业财务(26176)
- 理论(24618)
- 技术(23866)
- 和(23784)
- 银(22522)
- 银行(22457)
- 行(21394)
- 机构
- 大学(498923)
- 学院(498162)
- 济(199639)
- 管理(196441)
- 经济(195276)
- 理学(169044)
- 理学院(167158)
- 管理学(164139)
- 管理学院(163214)
- 研究(163016)
- 中国(124870)
- 京(106859)
- 科学(102156)
- 财(95403)
- 农(84768)
- 所(83054)
- 财经(76163)
- 研究所(75245)
- 江(75039)
- 业大(74905)
- 中心(74850)
- 经(69010)
- 北京(67387)
- 农业(66664)
- 范(64180)
- 师范(63552)
- 州(60403)
- 经济学(60199)
- 院(59001)
- 财经大学(56379)
- 基金
- 项目(331355)
- 科学(260226)
- 基金(240643)
- 研究(239426)
- 家(210148)
- 国家(208399)
- 科学基金(178974)
- 社会(150370)
- 社会科(142482)
- 社会科学(142445)
- 省(129343)
- 基金项目(127336)
- 自然(117899)
- 自然科(115215)
- 自然科学(115180)
- 自然科学基金(113119)
- 教育(110008)
- 划(108935)
- 资助(100030)
- 编号(97787)
- 成果(79391)
- 重点(74064)
- 部(72901)
- 发(69871)
- 创(69156)
- 课题(66677)
- 创新(64263)
- 科研(63839)
- 教育部(62222)
- 国家社会(61637)
- 期刊
- 济(220330)
- 经济(220330)
- 研究(144357)
- 中国(91011)
- 学报(79836)
- 农(76847)
- 财(75105)
- 管理(73839)
- 科学(72667)
- 大学(60177)
- 学学(56541)
- 农业(52491)
- 教育(49863)
- 融(44475)
- 金融(44475)
- 技术(44000)
- 财经(37463)
- 业经(37353)
- 经济研究(34446)
- 经(32104)
- 问题(29462)
- 业(29159)
- 图书(27739)
- 技术经济(25873)
- 统计(24674)
- 理论(23794)
- 版(23685)
- 贸(23372)
- 商业(23046)
- 现代(22893)
共检索到734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叶
基于20032014年中国27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工具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对我国商务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及外溢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我国商务服务业出现了集中分布趋势并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关联性;(2)我国商务服务业空间集聚存在明显的累计循环效应;(3)相较于其他城市,省会及直辖市更能吸引商务服务业企业的集聚;(4)制造业发展明显抑制了本地商务服务业的集聚,而其他服务业则表现出一定促进作用;(5)城市制度因素及社会发展水平有利于本地商务服务业的集聚。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推动我国商
关键词:
商务服务业 空间集聚 外溢效应 机理分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叶
基于2003~2014年中国27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工具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对我国商务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及外溢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我国商务服务业出现了集中分布趋势并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关联性;(2)我国商务服务业空间集聚存在明显的累计循环效应;(3)相较于其他城市,省会及直辖市更能吸引商务服务业企业的集聚;(4)制造业发展明显抑制了本地商务服务业的集聚,而其他服务业则表现出一定促进作用;(5)城市制度因素及社会发展水平有利于本地商务服务业的集聚。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推动我国商务服务业发展的几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
商务服务业 空间集聚 外溢效应 机理分析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军 从振楠
通过引入服务业集聚指标,拓展新经济地理学工资方程,并基于中国271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服务业多样化集聚、专业化集聚和制造业工资不平等程度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各城市制造业工资水平表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工资空间分布的极化效应越来越明显;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在整体上促进了制造业工资水平提高,而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对制造业工资的作用不显著;地区分异的回归结果显示,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在东部地区对制造业工资水平有正向作用,在中部地区未呈现出明显作用,在西部地区却抑制了制造业工资上涨;而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在各地区对制造业工资的作用始终不显著。研究结论对降低地区制造业工资不平等程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服务业集聚 制造业工资 多样化 专业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韩峰 柯善咨
本文综合传统比较优势和外部性因素,在新经济地理框架下建立了理论和计量模型,研究了我国284个地级市制造业集聚的影响机制及地区差异,结果表明,传统比较优势仍是影响制造业区位的重要因素;城市之间存在明显的要素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空间关联性,且已超过传统比较优势成为制造业集聚的主要来源;传统比较优势与空间外部性对制造业集聚的作用分别由西到东和由东到西依次递减。研究结论为进一步促进区域间产业转移和协调发展提出了重要启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勇辉 沈波澜 林森
本文使用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3-2016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测度模型,绘制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及城市技术创新的时空演化趋势图,检验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创新的空间关联性,采用空间杜宾面板计量模型实证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技术创新的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得到如下结果:①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多样化集聚程度以及技术创新水平均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与非均衡性,并且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②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对本地城市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并通过空间关联对其邻近城市创新也产生了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多样化集聚不利于本地城市技术创新发展,也对其邻近城市创新存在负向空间溢出。③从地理区位差异视角来看,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显著推动了内陆城市技术创新进步,而多样化集聚对其邻近城市创新产生了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从经济发展地区差异视角来看,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显著推动了经济发达城市创新发展,但多样化集聚对经济发达城市创新产生了明显抑制作用。上述研究对于城市依托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自身技术创新水平提升、推动城市群跨地域创新活动开展,进而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勇辉 沈波澜 胡舜 林森
采用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3—2016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测度模型,绘制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及城市技术创新的时空演化趋势图,检验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创新的空间关联性,采用空间杜宾面板计量模型实证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技术创新的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得到如下结果:(1)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多样化集聚程度以及技术创新水平均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与非均衡性,并且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2)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对本地城市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并通过空间关联对其邻近城市创新产生了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多样化集聚不利于本地城市技术创新发展,也对其邻近城市创新存在负向空间溢出。(3)从地理区位差异视角来看,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显著推动了内陆城市技术创新进步,而多样化集聚对其邻近城市创新产生了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从经济发展地区差异视角来看,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显著推动了经济发达城市创新发展,但多样化集聚对经济发达城市创新产生了明显抑制作用。文章对于城市依托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自身技术创新水平提升、推动城市群跨地域创新活动开展,进而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佳 陈浩
笔者在新经济地理的分析框架下研究城市规模和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及多样化发展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对283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显示,城市规模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呈倒U型,且制造业集聚从城市规模扩大中获得的边际效益随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水平提高而下降,但随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水平提高而上升。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多样化发展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效应取决于城市规模。在中小规模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发展将阻碍制造业集聚,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将促进制造业集聚。在超大城市,制造业集聚度随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水平提高而下降,但随生产型服务业多样化水平提高而提高。在城市人口大于100万小于800万的大城市和...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杜蓉 蔡荣
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核心作用对拉动国内需求、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基于2009-2018年中国198个地级市的年度数据,采用空间Durbin模型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居民消费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异明显,存在显著空间相关性和集聚特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明显,且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异质性特征:分行业类型来看,物流、信息软件、租赁商务以及科技等四个子行业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显著,而农村金融的促进作用微弱;分地理区位来看,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直接效应显著;分消费层次来看,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生存型和享受型消费的影响明显,对发展型消费的促进作用微弱。此外,人力资本水平、产业结构、城镇化率和政府干预等因素有利于提升农村居民消费,而城乡收入差距呈现负相关关系。因此,应加强战略产业培育与消费转型升级相匹配、促进人力资本提升与金融知识普及相结合以及注重政策动态调整与区域协调发展相适应。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谢荣辉 原毅军
本文以产业集聚的环境外部性为切入点,利用2003-2012年中国27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在区分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线性计量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进一步从产业集聚动态演化的视角考察了集聚发展阶段变迁对污染减排的差异化影响。线性模型的结果表明,基于环境保护的角度,多样化集聚的发展模式优于专业化集聚。面板门限回归模型的结果显示,专业化集聚对环境污染产生了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两者之间呈现一种"U"型关系;多样化集聚的面板门限模型具有3个门限值,表明技术创新、专业的环保产业、闭合的物质循环系统,以及"拥塞效应"、路径依赖和结构僵化等因素的交替作用,使多样化集聚与污染减排的关系更为复杂。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琢卓 韩峰 赵玉奇
笔者从马歇尔、雅各布斯外部性及新经济地理的综合视角,通过建立面板VAR模型研究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多样化和集聚规模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与多样化对经济增长具有单向因果关系;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均促进了城市经济增长,而专业化却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效应。由于城市生产性服务业整体规模偏小,其对经济增长的规模效应尚不显著。鼓励生产性服务业多样性发展,避免同一部门的过度集聚,扩大重点生产性服务部门的运营规模可能是较为理想的政策安排。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明康 刘彦平
基于2010~2016年我国28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与空间面板计量模型,从全国与三大区域角度深入探究城镇化对旅游经济的直接推动作用与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1)Moran’I检验证实地级市旅游经济与城镇化均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如果忽略城镇化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就容易高估城镇化对本区域旅游经济的影响作用;(2)我国总体与东部地区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具有显著的直接推动作用与空间外溢效应;西部地区城镇化对本区域旅游经济正向影响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却不足;而中部地区城镇化对旅游经济的直接促进作用与外溢效应均不明显;(3)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对外开放水平及政府扶持水平均是推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且对外开放水平与政府扶持水平存在显著的正向外溢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婷 赵伟
基于已有调研观察及案例分析文献,文章按照空间经济学规范范式理出了两个关于KIS集聚影响制造业创新的重要实证命题,并根据命题特性提出了相应的实证模型,进而引入2005-2007年间中国283个城市KIS产业及工业企业数据,在考虑空间互动的基础上,对相关命题予以检验。研究显示:KIS空间集聚能够显著地改善中国本土制造企业的创新效率,以两类代表性KIS产业数据为例的回归分析表明,KIS产业集聚不仅对所在地区本土制造企业的创新产出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通过空间关联性,KIS集聚还能产生跨区域创新效应。进一步基于企业分组比对的检验揭示,KIS集聚-创新效应因企业的规模以及企业所在行业技术水平不同而异。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为东 陈丽珍 陈健
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重点分析生产服务业的集聚效应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影响。结论显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发展对现阶段城市化进程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与多样性则均对城市化进程具有不利影响;对部分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城市而言,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的作用相对减弱,而竞争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增强。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集聚效应 城市化 面板分析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万平 吕政 刘丽萍
基于2003—2016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从空间依赖性和异质性角度,分别应用SDM模型和GTWR模型,实证分析FDI、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研究发现:就全国而言,FDI和交通基础条件对制造业集聚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其影响在地区间有明显差异,FDI对西部地区制造业集聚的影响较弱;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存在典型的空间非线性递减效应,同时,交通基础设施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影响略低于东中部地区。因此,进一步改善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外资配套能力建设,仍然是今后相当长时期促进中国西部地区产业集聚、破解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举措。
[期刊] 改革
[作者]
詹新宇 王蓉蓉
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以满足辖区居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财税体制改革给地方政府带来的财政压力,会对其公共服务供给行为产生影响。在测度中国229个地级市公共服务质量与财政压力的基础上,构建系统GMM模型,实证分析地方财政压力对公共服务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地方财政压力对公共服务质量产生了非线性影响,当地方政府承压超过一定限度时,财政压力将显著降低辖区公共服务质量;实证结果因地区、城市规模不同而呈现异质性;不同种类公共服务间的质量差异,源于财政压力环境下地方政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的行为。为此,应将财政压力控制在适度范围内,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努力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质量相对均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产业集聚、空间溢出效应与地区工资差距——基于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
财政分权、产业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基于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部地区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分析
交通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分层集聚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我国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空间效应视角下经济集聚与制造业升级——基于283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金融业集聚是否促进了京津冀科技创新?——基于京津区级及河北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城市扩张、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基于26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环境规制能否推动产业区域转移?——基于中国26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科技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基于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分析
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共同集聚与污染排放——基于285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