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14)
- 2023(12656)
- 2022(10794)
- 2021(9783)
- 2020(8600)
- 2019(19782)
- 2018(19362)
- 2017(37862)
- 2016(20599)
- 2015(23104)
- 2014(23144)
- 2013(23014)
- 2012(21498)
- 2011(19567)
- 2010(19653)
- 2009(18704)
- 2008(18890)
- 2007(17311)
- 2006(15247)
- 2005(13820)
- 学科
- 济(83250)
- 经济(83160)
- 业(57510)
- 管理(56104)
- 企(44402)
- 企业(44402)
- 方法(41085)
- 数学(36778)
- 数学方法(36453)
- 中国(25159)
- 银(24043)
- 银行(23897)
- 制(23400)
- 农(22943)
- 财(22851)
- 行(22441)
- 贸(18680)
- 贸易(18669)
- 易(18066)
- 业经(17896)
- 融(17845)
- 金融(17843)
- 学(17369)
- 农业(15030)
- 务(14383)
- 财务(14351)
- 财务管理(14314)
- 地方(14278)
- 度(13613)
- 制度(13605)
- 机构
- 大学(306536)
- 学院(303794)
- 济(126213)
- 经济(123607)
- 管理(115459)
- 研究(102591)
- 理学(99029)
- 理学院(97912)
- 管理学(96259)
- 管理学院(95702)
- 中国(86104)
- 科学(64463)
- 京(64387)
- 财(61431)
- 农(60993)
- 所(53775)
- 业大(49764)
- 农业(49086)
- 研究所(49016)
- 财经(48949)
- 中心(48382)
- 江(45445)
- 经(44393)
- 北京(40592)
- 经济学(39457)
- 范(36734)
- 州(36583)
- 财经大学(36504)
- 师范(36204)
- 经济学院(36156)
- 基金
- 项目(199049)
- 科学(154670)
- 基金(144914)
- 研究(137831)
- 家(128899)
- 国家(127840)
- 科学基金(107599)
- 社会(87922)
- 社会科(83419)
- 社会科学(83389)
- 省(77700)
- 基金项目(77199)
- 自然(71491)
- 自然科(69840)
- 自然科学(69811)
- 自然科学基金(68598)
- 划(66411)
- 教育(63247)
- 资助(59767)
- 编号(54492)
- 重点(45258)
- 部(44087)
- 成果(43821)
- 发(42152)
- 创(41366)
- 科研(39359)
- 创新(38823)
- 计划(38654)
- 课题(37392)
- 教育部(37127)
共检索到4512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晶 李立新
收集我国16家上市银行的相关经营数据,利用非平衡面板模型来考察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影响因素,为商业银行经营中防范和控制风险提供一定的参考。为了综合测度商业银行的风险高低,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计算了综合风险指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擎 白雪 牛锋
本文基于CCA方法测度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体风险,利用POT-COPulA方法考察危机时期银行间违约相关性的变化,并对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贡献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当前深化金融改革时期,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体风险急剧攀升;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相比,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总体较高;各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贡献呈现明显的时变特征;杠杆率高、盈利能力强和业务复杂程度高的商业银行具有更高的系统性风险贡献。本研究为监管当局根据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制定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文娟
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作为流动性最大提供者,银行在稳定经济全局和增强公众信心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流动性风险的防范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内外部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流动性风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流动性 金融风险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展 滕超 叶蜀君
选择影响商业银行稳健运行的主要指标作为内生变量,引入代表金融科技行业发展的相关指标作为外部冲击变量,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系统风险进行测度,并运用SVAR模型,实证检验金融科技行业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系统风险的影响程度,得到如下结论:从短期看,金融科技行业发展可能通过影响商业银行部分运行指标从而显著增加我国商业银行系统风险程度;从长期看,金融科技行业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系统风险影响不大,原因是随着监管制度的完善以及监管科技的成熟应用,金融科技行业可以和商业银行实现共同发展、互惠互赢;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需要配套的监管制度进行有效管理,才可以实现金融科技行业创新发展与金融市场稳定的均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别慧军
一、信贷风险的管理 信贷风险指银行贷款中形成逾期、呆滞、呆帐贷款的可能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多,债权损失严重。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994年初,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为3160亿元人民币,占全部贷款的20.4%。至1995年底,全国银行系统的不良贷款上升为6000多亿元。1996年,随着国有企业亏损面的扩大和破产倒闭企业的增加,银行的不良债权总额已超过1万亿元。可以说,商业银行不良债权的逐渐增加,不仅危胁到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也对中国金融业的稳定运行产生了巨大危胁。因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高洁
商业银行开展综合化经营顺应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可以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金融需求,提高整体竞争能力。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采取新设、兼并收购、组建控股集团等方式,积极推进综合化经营。综合化经营使商业银行面临更为复杂和多样化的风险,因此,应采取措施积极应对综合化经营过程中的风险,例如实行谨慎的综合化经营方式,建立有效的"防火墙"制度等。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综合化经营 风险管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闫真宇 殷书炉
本文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GMM,探究了我国商业银行2003-2013年间多元化经营对银行风险的作用机理与影响效应。总体来看,非利息收入增长具有一定程度的风险分散化效应。具体而言,由于中间业务收入具有较高的波动性和明显的亲周期性,只有当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分散化所带来的边际收益才逐渐得以显现,因而多元化经营与银行风险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阈值效应。因此,在当前乃至未来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商业银行应该根据市场定位、业务发展规模以及自身特点,寻求最优多元化经营程度,最大化提升银行绩效和分散银行风险。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少峰
国内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与国际一流银行相比有很大差距。一方面国内商业银行缺乏对风险的系统管理 ,体现在观念、组织结构和风险管理体系上 ;另一方面国内银行在风险管理技术上也明显落后 ,如VAR方法、信用风险模型和RAROC的使用。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趋势是量化管理和国际监管。国内商业银行只有参照国际监管标准 ,加紧建设内部评级体系 ,发展风险管理的量化技术 ,努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杜平
近年来,依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我国商业银行逐步确立和实施了全面风险管理战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导致全面风险管理无法充分发挥效能。本文运用企业文化和管理学的理论,通过分析风险管理文化的内涵和作用,提出了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三个层次,同时论述了如何正确执行风险管理文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卢轶乔
基于因子分析法以及商业银行年度报告中常用的经营指标作为风险因子来建立因子分析方程,并对商业银行风险进行评价,以及将评价结果与商业银行管理费用率进行回归后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商业银行风险评价得分越高,其风险水平就越低,其当年的管理费用率就越低,即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对其当年的经营成本有直接影响。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风险评价 因子分析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战文清 刘尧成
本文首先构建纳入数字金融约束的银行环形城市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数字金融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Python网络爬虫技术,构建了商业银行的数字金融运用程度指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商业银行运用数字金融显著降低了银行风险水平;(2)影响机制存在着异质性,体现为在非国有银行以及非上市银行中较为突出;(3)在数字金融对商业银行产生影响的过程中,金融创新的中介效应较为显著。
关键词:
数字金融 银行风险 金融创新 中介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汤凌霄 张艺霄
近年来,商业银行因操作风险导致大案要案频发现象逐渐引起业界重视。在巴塞尔委员会极力推动和银监会相关政策要求下,我国银行界纷纷致力于操作风险量化和研究。由于其影响因素十分广泛且各因素间相互作用,本文采用网络分析法,以国内颇具代表性的四家商业银行为评估对象,从人员、制度、过程与系统、外部等方面筛选指标并量化建模,系统研究导致操作风险的各影响因素相互关系及其权重。结论显示:三类银行操作风险大小依次是,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一级指标中依影响因素重要程度排序为人员因素>制度因素>过程与系统因素>外部因素;二级指标中按重要性依次递减为内部控制、人员素质、公司治理等因素。最后提出相应防范操作风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操作风险 网络分析法 影响因素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郑鸣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梁力军 李志祥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风险管理理论,研究中提出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能力"概念及其内涵构成,从安全管理理论中的"人因失误"和"组织错误"角度分析和研究了影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能力的各项重要因素。在"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状况调查问卷"中,对操作风险管理水平及管理能力产生影响的各项因素进行了相应题项设计,并向各类商业银行从业人员发放银行问卷,获取了我国商业银行当前操作风险管理的具体状况。通过研究得出,"银行员工层次"是商业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中所必须要重点关注的影响因素。研究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全面深入了解操作风险管理实际状况,提升自身操作风险管理水平及能力,有效防范和控制操作风险,具有重...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操作风险 影响因素 管理状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