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54)
2023(12239)
2022(10864)
2021(10318)
2020(8860)
2019(20590)
2018(20516)
2017(41283)
2016(21809)
2015(24779)
2014(24756)
2013(24837)
2012(22911)
2011(20742)
2010(20686)
2009(19259)
2008(19065)
2007(16936)
2006(14993)
2005(13379)
作者
(63413)
(52015)
(52015)
(49399)
(33344)
(24888)
(23798)
(20496)
(19902)
(18724)
(17973)
(17487)
(16448)
(16382)
(16301)
(15905)
(15573)
(15414)
(15031)
(14893)
(12818)
(12766)
(12675)
(11771)
(11734)
(11646)
(11580)
(11530)
(10436)
(10143)
学科
(88262)
经济(88154)
管理(64764)
(63959)
(51526)
企业(51526)
方法(45691)
数学(40467)
数学方法(40139)
中国(25807)
(24251)
(24083)
银行(23936)
(23417)
(22641)
(22466)
业经(18646)
(18304)
金融(18301)
(17625)
贸易(17612)
(17007)
(16611)
地方(15795)
(15754)
财务(15693)
财务管理(15656)
企业财务(14894)
农业(14892)
理论(14070)
机构
大学(318693)
学院(314594)
管理(130675)
(129324)
经济(126536)
理学(112725)
理学院(111599)
管理学(109938)
管理学院(109370)
研究(98694)
中国(83431)
(67403)
(64084)
科学(58204)
财经(51719)
(48052)
(47024)
(46478)
中心(46369)
(44791)
业大(44233)
研究所(43389)
北京(43178)
经济学(39455)
财经大学(38835)
(38617)
师范(38304)
(37315)
农业(36574)
经济学院(35955)
基金
项目(210013)
科学(165667)
研究(154929)
基金(154610)
(132480)
国家(131402)
科学基金(114176)
社会(98398)
社会科(93293)
社会科学(93272)
基金项目(82573)
(79748)
自然(74294)
自然科(72540)
自然科学(72524)
自然科学基金(71259)
教育(70922)
(67331)
资助(65042)
编号(63716)
成果(51399)
(47671)
重点(45640)
(43214)
(42997)
课题(42209)
教育部(41538)
人文(40914)
科研(40339)
创新(40231)
期刊
(136544)
经济(136544)
研究(99736)
中国(54273)
管理(46823)
(46468)
学报(45206)
(44206)
金融(44206)
科学(42114)
(40817)
大学(34878)
学学(32911)
教育(29573)
农业(26861)
财经(25555)
技术(25321)
业经(22392)
经济研究(22134)
(21441)
理论(18503)
问题(18247)
实践(17036)
(17036)
技术经济(15502)
图书(15329)
商业(15255)
(14769)
现代(14427)
科技(13901)
共检索到4626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志芳  
为补偿风险资产的预期损失,商业银行要计提风险拨备,这一行为与资本监管、财务绩效、信贷周期等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商业银行风险拨备行为的有效性取决于它们之间相关关系的性质。通过选用2005~2010年我国7家样本银行的相关数据,建立风险拨备率与相关变量之间的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拨备行为与资本充足率、资产收益率、资产规模、不良贷款率等变量的相关性较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拨备计提的自觉性较差,风险拨备不能充分反映资产的预期损失,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性。风险拨备行为的有效性不足。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温信祥  王刚  郭晓赟  
本文首先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会计理论角度研究分析了建立风险拨备制度的理论基础。其次回顾总结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拨备制度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并结合国内五家上市银行2004年年报,简要分析了目前国内商业银行风险拨备管理情况和制度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构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拨备体系的构想,结合上市银行计提减值准备的实际情况,对贷款、投资和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计提相关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在实施全面风险拨备管理过程中应该注意转变观念、规范操作、加强审计和监管力度、加大配套环境和制度建设等问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别慧军  
一、信贷风险的管理 信贷风险指银行贷款中形成逾期、呆滞、呆帐贷款的可能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多,债权损失严重。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994年初,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为3160亿元人民币,占全部贷款的20.4%。至1995年底,全国银行系统的不良贷款上升为6000多亿元。1996年,随着国有企业亏损面的扩大和破产倒闭企业的增加,银行的不良债权总额已超过1万亿元。可以说,商业银行不良债权的逐渐增加,不仅危胁到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也对中国金融业的稳定运行产生了巨大危胁。因
[期刊] 征信  [作者] 谢太峰  肖薇  
以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采用2008—2017年的年度数据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公司治理机制及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第一大股东的风险偏好与其他股东相比存在显著差异,国有持股会增加银行的风险行为;加大董事会规模,有利于集思广益,降低风险,独立董事有利于约束银行的风险行为;高管的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均与风险行为成正相关关系,合理设置激励措施有利于控制商业银行的风险行为。因此,要进一步优化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逐渐放松政府对银行的控制,实现政企分离,强化银行的市场约束。同时完善董事会制度,建立有效的高管激励机制,确保商业银行经营的平稳运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曲宏  王明明  杨志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尹志超  吴雨  林富美  
本文基于中国2000~2010年123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市场化进程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本文发现,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会增大商业银行风险。本文研究了市场化对商业银行风险构成因素的影响,发现市场化提高了银行资产收益率水平,降低了资产收益率的波动,但也使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降。在对资本充足率的进一步研究中,本文发现资本充足率降低的原因是市场化过程中银行风险资产增加。本文还发现金融业市场化会降低资本充足率,同样是由于风险资产的增加,但对银行风险没有显著影响。此外,本文还发现存贷比和手续费收入占比的提高都会使银行风险加大,作用途径是降低资本充足率和增大业绩波动。而市场化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余静文  吴滨阳  
数字金融是信息技术、数据协作与传统金融服务模式相结合的新一代金融服务业态。随着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在科技赋能下加速了数字化转型步伐。基于2012-2018年中国84家代表性商业银行的数据,采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作为数字金融的代理变量,研究数字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有助于收敛系统性金融风险。数字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对数字金融的反应更加敏感,大型股份制银行和国有行则更加审慎,数字金融对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收敛作用最大。数字金融缓解了长尾客户缺乏抵押和征信不足的痛点问题,提高了中小银行风险识别能力,降低了风险管理成本,使其信贷决策更加科学。最后提出关于商业银行进一步提升数字化风险管理能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世琴  
银行风险经理制的推行是现代商业银行进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风险经理制运作有一定的环境要求,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经理制的运作环境存在诸多问题,在此,从内外环境两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李桂莲  
本文认为,加强信息技术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是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实现风险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我国商业银行在信息化进程中十分重视风险管理信息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本文从信息技术推动银行风险功能深化的视角,紧密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风险管理水平的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俊  杨林  李菊  
当前中外金融市场的持续深化和竞争加剧,对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再造是顺应时代要求,实现自身持久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在探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银行风险管理要求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风险管理政策框架不够完善,风险管理流程的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指出我国中小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再造的关键环节,并提出了构建风险管理政策框架体系,实施业务流程再造等解决对策,旨在为中小商业银行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勇  
该文采用"商业银行环境风险管理压力"问卷,收集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数据,建立LISREL模型。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进行环境风险管理的压力,主要有三大类:"政府的规制压力"、"市场压力"和"公众与非政府组织的压力"。其中:"政府的规制压力"是主导压力,对商业银行环境风险管理的压力最大;"市场压力"居于第二位,而"公众与非政府组织的压力"最小,居于第三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春红  董晓亮  
借助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文章对我国14家上市银行在2007年至2010年期间的利率风险管理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整体上在应对利率变动风险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中小规模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能力总体上要优于大规模商业银行;但是,商业银行依然存在中长期利率敏感性资产和负债匹配严重失衡等问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宋巍  刘俊奇  
本文以上市的商业银行和代表影子银行体系的金融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Co Va R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外部影子银行和内部影子银行体系对商业银行风险溢出效应。结果表明:考虑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溢出后,商业银行的风险值将明显增大,而且各影子银行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风险溢出强度尤为显著,对股份制银行和地方银行的风险溢出强度较小。内部影子银行体系对商业银行风险存在正向的贡献性,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对商业银行风险存在负向的贡献性,不良贷款率却与商业银行破产风险成正相关,而且影响程度较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涛  蒋再文  
基于21家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商业银行2004~2009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分析了少数外资股权对银行风险行为的约束效果。结果显示:少数外资股权的引入,对约束银行风险行为发挥了积极作用;外资持股比例越高,风险约束效应越强。此外,银行所有权属性的不同,使得少数外资股权的风险约束效应在国有控股银行、股份制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郭桂霞  于丽洁  
本文以2013~2017年中国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检验了发行或有资本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发行或有资本能够显著降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从整体上来看,或有资本的发行规模对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没有显著影响,但将银行杠杆率的影响纳入考虑后发现,高杠杆银行增加或有资本发行规模时具有显著的风险抑制效应,而低杠杆银行则相反。因此,应对不同杠杆率的银行发行或有资本的规模进行分类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