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16)
- 2023(9107)
- 2022(8198)
- 2021(7870)
- 2020(7210)
- 2019(17077)
- 2018(17322)
- 2017(35389)
- 2016(19128)
- 2015(22058)
- 2014(22592)
- 2013(22592)
- 2012(20991)
- 2011(19127)
- 2010(19606)
- 2009(18848)
- 2008(19034)
- 2007(17390)
- 2006(15257)
- 2005(13917)
- 学科
- 济(81099)
- 经济(81020)
- 业(54384)
- 管理(52763)
- 方法(43942)
- 企(42837)
- 企业(42837)
- 数学(39911)
- 数学方法(39313)
- 中国(23418)
- 银(23164)
- 银行(23019)
- 制(22599)
- 行(21550)
- 财(21094)
- 农(20902)
- 贸(17140)
- 贸易(17126)
- 融(16822)
- 金融(16820)
- 易(16549)
- 业经(14934)
- 学(14810)
- 度(13423)
- 制度(13404)
- 地方(13258)
- 务(13210)
- 财务(13170)
- 农业(13140)
- 财务管理(13129)
- 机构
- 大学(281932)
- 学院(280602)
- 济(117191)
- 经济(114570)
- 管理(110387)
- 理学(93833)
- 理学院(92843)
- 管理学(91025)
- 管理学院(90532)
- 研究(89398)
- 中国(78878)
- 京(59697)
- 财(58510)
- 科学(53513)
- 农(46231)
- 所(46124)
- 财经(46093)
- 中心(43043)
- 江(42597)
- 经(41593)
- 研究所(41449)
- 业大(39936)
- 北京(38433)
- 农业(36695)
- 经济学(36202)
- 州(34941)
- 财经大学(34204)
- 范(34095)
- 师范(33779)
- 经济学院(32884)
- 基金
- 项目(174627)
- 科学(136379)
- 基金(126663)
- 研究(126147)
- 家(109133)
- 国家(108263)
- 科学基金(92560)
- 社会(78766)
- 社会科(74617)
- 社会科学(74595)
- 省(67684)
- 基金项目(66552)
- 自然(60740)
- 教育(59630)
- 自然科(59348)
- 自然科学(59331)
- 自然科学基金(58273)
- 划(57297)
- 资助(55242)
- 编号(52620)
- 成果(43145)
- 部(39790)
- 重点(39049)
- 发(35958)
- 课题(35732)
- 创(35452)
- 教育部(34204)
- 科研(34005)
- 人文(33222)
- 创新(33175)
- 期刊
- 济(126973)
- 经济(126973)
- 研究(86543)
- 中国(52579)
- 财(44888)
- 融(42667)
- 金融(42667)
- 农(40876)
- 学报(40464)
- 管理(39039)
- 科学(37974)
- 大学(30578)
- 学学(28920)
- 教育(25825)
- 农业(25701)
- 技术(24798)
- 财经(23073)
- 业经(20903)
- 经济研究(20599)
- 经(19530)
- 问题(17196)
- 统计(17186)
- 理论(15889)
- 策(15223)
- 技术经济(15125)
- 贸(15024)
- 商业(14727)
- 实践(14446)
- 践(14446)
- 决策(14125)
共检索到4254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亚 刘瑞环
本文基于我国18家商业银行2005-2012年的数据,就我国商业银行规模与其风险承担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与其规模呈U型结构。把银行性质考虑进来之后发现,国有商业银行风险与其规模仍然呈显著的U型关系,其规模值已经到达U型的右侧,有可能会诱发"大而不倒"问题。而非国有商业银行的规模与其风险之间则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其规模目前还处于U型结构的左侧。
关键词:
风险承担 银行规模 U型结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宋清华 曲良波 陈雄兵
基于2000-2010年中国13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对中国商业银行规模、银行治理与风险承担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银行规模与风险承担呈U形关系;银行治理水平与风险承担呈负向关系;大型商业银行治理引起的风险承担比股份制商业银行高。因此,必须适当限制商业银行的规模扩张,加强商业银行的安全网建设,加大对大型、系统重要性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提高商业银行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的治理水平。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银行规模 银行治理 风险承担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喻微锋 周黛
以中国61家商业银行为样本,采用动态广义矩与面板门槛模型,实证研究互联网金融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互联网金融显著提高了商业银行的风险。但是在不同的银行规模下,互联网金融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对于大银行,互联网金融显著加剧银行风险;而对于小银行,互联网金融对银行风险没有影响。同时,互联网金融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存在以银行规模为特征的门槛效应,随着银行规模的逐渐增大,互联网金融对银行风险的影响表现为"没有影响-显著提高银行风险-没有影响"。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银行规模 风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谭政勋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表明,股份制银行比国有控股银行承担了更大的风险,但其风险呈下降趋势,并显著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随着银行规模的扩大而上升;国有控股银行风险承担呈倒U形,在2008年达到最大,与GDP增长率正相关,但其顺周期性随着规模扩大而减弱。银行风险承担与资产利润率正相关,而与资本充足水平负相关。从维护金融稳定的角度而言,中国货币政策的非中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并且会越来越明显。货币政策应纳入中国宏观审慎管理框架,股份制银行应在风险承担、规模扩张与效率提升之间寻找平衡点。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清 陈宏民
本文运用“规模经济度量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性以及技术进步对银行成本降低的作用进行了统计分析。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政 蔡昕雨
选取我国206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从事前和事后双视角探究全球金融周期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表明:(1)全球金融周期上行时,我国商业银行事前风险承担呈上升趋势,事后风险承担呈下降趋势。(2)全球金融周期上行通过提高银行期限错配程度提升银行事前风险承担、降低银行事后风险承担,还通过增加跨境资本流入降低银行事后风险承担。(3)全球金融周期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及非上市银行的风险承担影响更大。(4)全球金融周期对未来1至4年银行事后风险承担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表明银行事前风险承担能够及时反映全球金融周期冲击,具有前瞻性,银行事后风险承担会对全球金融周期冲击进行积累,具有持续性。据此,本文提出金融监管机构要围绕金融风险全过程强化持续监管,银行管理者要提升风险承担事前识别与事后评估准确性的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贾舒喆 陈熠 牛霞
基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指标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调整与风险承担的影响,检验银行业资本监管政策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资本充足率要求不能有效约束原有资本不足的银行增加资本、降低风险承担;但督促已经全面满足资本监管要求的银行继续持有充足资本,并降低风险承担。其他监管指标中,杠杆率与资本充足率要求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替代效应;拨备覆盖率要求可能反向激励银行增加风险承担;流动性监管方面,短期资产流动性比例是资本充足率要求的有效补充,可以抑制银行风险承担,而存贷比与银行风险承担变动无显著关系。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曼怡 胡玉敏
基于2006—2019年我国65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本文建立GMM模型,实证检验杠杆率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实证结果显示,较高的杠杆率更容易导致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提高;杠杆率监管新规实施之后,杠杆率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程度减弱;经济上行期杠杆率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高于经济下行期。本文为杠杆率监管的完善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杠杆率监管 商业银行风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旭霞 李双建
准确量化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是有效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障。基于2007-2022年中国377家商业银行微观数据,利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分析方法,本文实证测度了风险管控效应和利润追逐效应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风险管控效应和利润追逐效应的叠加作用最终导致银行实际风险承担高于前沿风险承担24.63%,即银行存在过度风险承担状况。通过细分样本分析发现,样本期间银行一直处于过度风险承担状态,且表现出较强的类型及规模异质性,即农村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小规模商业银行过度风险承担程度相对较高。本文研究还发现,银行竞争程度加剧会显著增加银行过度风险承担,支持“竞争-脆弱性”假说;金融创新能够削弱银行过度风险承担程度,验证了“金融创新促进论”假说。本文研究不仅有助于科学地评判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状况,且对于当前维护金融系统稳定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何维达 于一
基于2000~2008年10家中国上市银行数据,本文引入了Z指数衡量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并对外资银行进入、外资参股与上市银行Z指数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外资银行进入与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呈现U型的非线性关系,外资银行进入之初能够降低银行风险,当外资银行资产份额达到及超过1.94%的临界值后,导致风险增加;在现行参股比例约束下,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并没有显著提升银行治理水平,外资参股增加了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此外,高股权集中度会削弱治理机制作用,放大风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叶仕良
控制风险与提高效率是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面临的两大问题,本文采用随机前沿法(SFA)测算了2003~2013年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效率,并分析其动态变化及原因,然后研究了银行效率和风险承担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商业银行效率与风险承担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商业银行适度增加风险承担有助于提高银行效率;另一方面,产权制度和宏观环境对银行效率也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
SFA 银行效率 风险承担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飞 王楠
在比较借鉴企业规模测度方法的基础上,界定商业银行规模的含义,从理论上构建银行规模测度指标体系;运用我国上市商业银行2007—2011年的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方法,从实证角度进行了检验,并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规模进行了测度。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规模测度包括三个层次,即基本体量、广度规模、深度规模。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商业银行规模测度方法,可用于包括上市银行在内的所有商业银行规模测度,能为下一步加强银行监管和推进银行业改革发展提供依据与借鉴。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规模 测度 因子分析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郑兰祥
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对比关系。从经济的角度看,最终的产出或收益就是人们的满足(即效用),投入或成本就是为获取效用而需要的生产资料(包括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因此,效率在一般意义上指的就是现有生产资源与其提供的人类满足之间的对比关系,在投入或成本一定的情况下,产出或收益越大,或者产出或收益一定时,投入或成本越小,则说明该经济单位是"有效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敬学 别双枝
竞争是开放条件下银行必须面对的生存法则,对即将与外资银行展开全面竞争的中国银行业来说,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是要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而竞争优势本质上是效率优势,也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增加收益。本文运用随机前沿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1994~2002年的规模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引入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和Cobb-Douglas成本函数并对两者进行了假设检验,估计出了各大银行的规模效率;在此基础上指出,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长期存在的规模不经济,表面上源于规模大、人员机构多,实质则是隐藏于它们背后的国有产权制度安排和金融领域的长期垄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