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1.124.68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14)
2023(7438)
2022(6181)
2021(6100)
2020(4918)
2019(11212)
2018(11345)
2017(21798)
2016(12093)
2015(14021)
2014(14416)
2013(14220)
2012(13027)
2011(11707)
2010(12078)
2009(11622)
2008(12094)
2007(11525)
2006(10614)
2005(10086)
作者
(34421)
(28040)
(27866)
(26897)
(17889)
(13178)
(12969)
(10715)
(10671)
(10527)
(9457)
(9424)
(9198)
(8998)
(8609)
(8530)
(8299)
(8222)
(8189)
(8141)
(7216)
(6931)
(6789)
(6710)
(6514)
(6414)
(6358)
(6256)
(5747)
(5419)
学科
管理(43059)
(41660)
经济(41618)
(38502)
(33130)
企业(33130)
(20144)
银行(19999)
(19536)
(18631)
方法(16905)
中国(16283)
(16092)
(13906)
数学(13510)
数学方法(13395)
(12110)
金融(12107)
(12078)
制度(12074)
业经(11654)
业务(10860)
(10842)
财务(10810)
财务管理(10770)
企业财务(10114)
银行制(9352)
(9345)
(9121)
农业(8924)
机构
学院(170492)
大学(167240)
(66264)
管理(65643)
经济(64327)
中国(52241)
理学(52026)
研究(51818)
理学院(51485)
管理学(50926)
管理学院(50553)
(39531)
(37120)
(30045)
财经(28897)
科学(28519)
中心(26266)
(26104)
(25864)
(25229)
(25106)
北京(24647)
银行(24225)
(23749)
(22620)
研究所(22378)
财经大学(21213)
(21075)
师范(20894)
业大(19625)
基金
项目(91009)
研究(74713)
科学(69671)
基金(61260)
(50505)
国家(49959)
社会(43632)
科学基金(42211)
社会科(41205)
社会科学(41192)
(36759)
教育(34741)
编号(34004)
基金项目(31696)
(30025)
成果(29406)
资助(25581)
自然(24260)
课题(23654)
自然科(23551)
自然科学(23544)
自然科学基金(23098)
项目编号(20919)
(20459)
(20411)
重点(19962)
(19961)
(19833)
(19722)
(18542)
期刊
(87721)
经济(87721)
研究(60009)
中国(42288)
(35172)
金融(35172)
(33666)
管理(29894)
教育(23782)
(22137)
科学(19360)
学报(19309)
技术(17020)
业经(15965)
大学(15605)
财经(14812)
学学(14145)
农业(12928)
(12625)
经济研究(12449)
问题(11389)
理论(10800)
图书(10190)
(9920)
论坛(9920)
实践(9885)
(9885)
(9770)
商业(9599)
财会(9522)
共检索到296515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正强  
商业银行科技支行是国家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丰富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破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探索形式。但目前我国现有的科技支行目前面临差异化监管制度供给不足、公司治理粗放和我国金融生态系统不成熟等现实治理困境,需要通过加强顶层制度设计与供给、利益补偿机制与风险缓释手段相结合、优化金融市场生态系统等路径来激发科技支行经营活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莹  
针对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水平和管理现状,对二级分行进行组织结构整合,重塑业务流程,提高业务运作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提升整体营销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是培植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郑玥  
2023年,美国硅谷银行破产事件对美国银行业和全球金融市场造成一定冲击。文章对该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细致剖析和深入总结,认为硅谷银行倒闭主要源于其资产与负债严重错配,进而致使利率风险敞口暴露在美联储频繁加息的过程中,引发挤兑风波,最终由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接管。作为全球高科技服务的典范,硅谷银行破产为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敲响了警钟。同时,也为我国银行业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管提供有益启示,即坚持稳健审慎的经营理念、加强对新兴风险的识别研究、构建快速响应的风险处置机制及强化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协调联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罡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全球经济前景不容乐观。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人们不得不对金融业的综合经营模式重新审视和对中国银行业尤其是投资银行业务发展方向的深度思考。一味追求快速的金融自由化发展会使风险暴露无遗,但亦不能因噎废食。国内商业银行从事投行业务要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应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稳健发展投资银行类业务,从而为整个银行业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战略转型,为进一步增强商业银行竞争实力、提高赢利水平和金融创新能力作出新的贡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秋虹  
资本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的核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是指以资本为对象和工具所进行的一系列计划、计量、配置、营运、监测、评价等控制活动,包括监管资本管理、经济资本管理、账面资本管理。监管资本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温晓帆  
存贷利差、存贷利率期限结构的变化会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现状况入手,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考察了利率政策变动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期望  张清霞  
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我国加入 WTO,金融业利率改革成为我国金融资本参与市场竞争的迫切需要。利率市场化将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产生重大影响 ,促使商业银行运用以规避利率风险为核心内容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开展商业化经营 ,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世经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若干问题之研究李世经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在组建国家政策性银行的同时,原有的专业银行将通过调整组合转变为商业银行,这无疑是金融领域的一场革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是一个...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季超  
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思考季超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已进入了重要的转折时期,即从起步、探索和积累经验阶段,开始转向积极、稳步、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管理工作的优劣已成为商业银行发展快漫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新时期国内外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为背景,对如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连庆  
关于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之探讨刘连庆(一)当今世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从商业银行组织机构设置角度看,有单一银行制和分支行制二种模式。1.单一银行制是指每一家商业银行一个机构,在国内基本上不设分支行的银行模式。其特点为:一个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艳  余新华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实行的分业经营模式是在特定的经济金融环境和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我们在肯定分业经营模式的同时,也应看到它的不利因素。随着中国加入WTO的临近,以及顺应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我国商业银行也应逐步实行混业化经营模式。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董逸陶  王妙平  
自2003年以来,中资商业银行开始了与境外机构投资者全方位的股权合作。在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中资银行通过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有利于提高资本充足率,改善资本结构,同时借鉴国际银行先进管理经验、技术和方法,优化公司治理机制,强化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机制,从而提升自身盈利能力和竞争力。但是,商业银行同时也要意识到引入战略投资者带来的潜在的经营风险,始终坚持"适当限制,有序进入"的原则。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晓勇  
从80年代兴起的全球金融自由化浪潮和与之相伴的巨大金融风险,随着银行应用技术的日益先进和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使银行业务迅速转向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并由此而引发了90年代世界银行业的调整和变革。我国的商业银行也不例外。随着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琰  许非  
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商业银行拥有更多的定价自主权,各银行开始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定价模式。但是,模型在实际利率确定过程中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利率浮动幅度并没有随着定价权限的扩大而出现明显提高。本文在分析了商业银行产品定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指出解决商业银行定价问题,不仅要着眼于引进和使用西方先进的定价技术和模型,更要从经营导向、客户结构、服务能力、管理机制等多个方面入手,改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以提高商业银行产品定价能力。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