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46)
- 2023(4577)
- 2022(3748)
- 2021(3589)
- 2020(3052)
- 2019(7255)
- 2018(7347)
- 2017(15088)
- 2016(8177)
- 2015(9564)
- 2014(9687)
- 2013(10037)
- 2012(9340)
- 2011(8391)
- 2010(8669)
- 2009(8583)
- 2008(9048)
- 2007(8560)
- 2006(8091)
- 2005(7718)
- 学科
- 管理(34110)
- 济(29575)
- 经济(29545)
- 业(27221)
- 企(24085)
- 企业(24085)
- 银(18285)
- 银行(18140)
- 行(16846)
- 制(16390)
- 方法(14256)
- 财(12141)
- 数学(12042)
- 数学方法(11986)
- 中国(11407)
- 度(10771)
- 制度(10769)
- 融(10242)
- 金融(10242)
- 业务(10165)
- 银行制(8782)
- 务(8132)
- 财务(8110)
- 财务管理(8086)
- 企业财务(7614)
- 农(7270)
- 划(7188)
- 业经(7055)
- 体(6944)
- 贸(6801)
- 机构
- 大学(119246)
- 学院(118489)
- 济(50272)
- 管理(48963)
- 经济(48905)
- 中国(39881)
- 理学(38446)
- 理学院(38078)
- 管理学(37776)
- 管理学院(37513)
- 研究(36058)
- 财(30651)
- 京(26480)
- 财经(22411)
- 银(22147)
- 银行(21265)
- 经(20139)
- 江(20057)
- 行(19791)
- 科学(18883)
- 中心(18485)
- 所(18263)
- 北京(17674)
- 州(16958)
- 农(16847)
- 财经大学(16666)
- 研究所(15769)
- 经济学(15244)
- 融(14490)
- 金融(14197)
- 基金
- 项目(61767)
- 科学(47291)
- 研究(47105)
- 基金(44004)
- 家(36622)
- 国家(36313)
- 科学基金(30951)
- 社会(29123)
- 社会科(27698)
- 社会科学(27686)
- 省(23388)
- 基金项目(23095)
- 教育(21265)
- 编号(19688)
- 划(19477)
- 资助(19073)
- 自然(18974)
- 自然科(18439)
- 自然科学(18434)
- 自然科学基金(18091)
- 成果(16791)
- 部(14114)
- 课题(13393)
- 重点(13248)
- 发(12791)
- 创(12640)
- 项目编号(12502)
- 性(12454)
- 教育部(12229)
- 人文(12099)
共检索到2087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许黎惠 徐晓然
银行社会责任报告显示了我国银行业在执行绿色信贷领域的政策法规方面取得了进展,且实际业务规模品种获得了增长。不过,官方和民间环保机构的评价报告显示,我国银行绿色信贷的执行水平仍比较低。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环保项目风险较高、客户尚未将环保建设放到应有的地位,加之银行对绿色信贷的认识不足造成了绿色信贷供求障碍,压制了绿色信贷业务的扩张。因此,要促进我国绿色信贷业务的发展,必须双管齐下,着力做好绿色信贷供求两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
绿色信贷 商业银行 供求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党春芳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康 李堪
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现状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陆续制定中长期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绿色金融开始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与此同时,各国银行业也纷纷开展绿色金融业务,以支持经济绿色复苏。当前,我国监管机构积极推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银行业也开启了绿色金融业务实践和探索,在绿色金融标准设计、绿色金融激励机制、环境信息披露与风险管理、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郑剑辉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绿色金融发展带来新的契机。然而,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面临产品结构单一、发展积极性不高、风险管理不足等问题。随着数字技术逐渐运用到绿色金融领域,以数字化转型驱动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产品、运营、风控等方面的变革,可提升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质效,加速“双碳”目标实现。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正积极探索数字技术与绿色金融的融合,通过数字化产品、运营、风控与基建推动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从国内实践及成效来看,加强数据管理、利用核心技术、构建数据中台、建立组织架构和布局开放银行将是商业银行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实施路径。同时,政府部门需加快建设与完善标准体系、数据市场、激励机制、基础设施等,推进商业银行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顺利进行。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所晓磊
我国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以及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战略。2015年12月,在中国的倡议推动下,G20成立了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开始研究如何推动全球绿色金融的发展,以动员更多的金融资源加快全球经济的绿色转型。2016年7月,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发表的公报强调了发展绿色金融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通过国际合作推动绿色债券投资"等七条发展绿色金融的可选措施。2016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郑冲
与西方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绿色信贷过程中,既面临有利机遇,也需要应对更多挑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建设虽已渐成体系,但在政策、产品、风险管理前瞻性以及评估专业性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未来,我国商业银行应充分依托国内监管要求和借鉴国外最佳实践,从完善政策体系、加强环保风险调查评估、做好贷后监测检查、创新信贷产品、发展绿色金融业务等方面着手,全面、深入推进绿色信贷建设。
关键词:
绿色信贷 环保风险 信贷政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周亮 陈小芳
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发展面临总额偏小、相关政策和激励机制不完善、地方保护主义阻碍绿色信贷开展、商业银行经营目标与绿色信贷要求存在矛盾、企业环保信息获取难度大、绿色信贷产品品类不齐全等问题。要促使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应完善绿色信贷法律体系以明确各经济主体的环境责任、利用财政和税收手段对绿色信贷实施充分激励、创新绿色信贷支持循环经济的金融产品、细化评估标准并完善各部门间绿色信贷的信息沟通机制、调整银行内部的组织结构并重视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同时借助媒体和民众对银行绿色信贷的实施进行监督。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何德旭 张雪兰
绿色信贷是银行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举措。本文借鉴国际经验,阐述了绿色信贷的涵义、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的必要性以及绿色信贷与传统信贷的区别,并对当前我国银行业推行绿色信贷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绿色信贷 可持续发展 环境风险管理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党春芳
绿色信贷是银行业应对环境风险、提升国际竞争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有力金融杠杆。而商业银行在推行绿色信贷过程中障碍重重。因此,对于排除绿色信贷推行过程中的障碍和构建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机制等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绿色信贷 可持续发展 环境风险管理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徐晓华
本文通过重点分析2011年前三季度我国所设CDM项目的地区、行业现状与分布特点,以及农业发展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银行类金融机构开拓绿色信贷业务的优势与成效,揭示我国商业银行在"十二五"期间发展绿色信贷金融服务的方向与机遇。
关键词:
CDM项目 绿色信贷 多方合作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璐阳
为进一步推广低碳理念和创新低碳金融服务,我国商业银行对现有绿色信贷制度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初步形成了"低碳信贷"概念。低碳信贷,顾名思义,就是在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制度基础上融入低碳概念,将原有绿色信贷模式进一步专业化为两维低碳信贷体系(见图1):一维是低碳企业贷款。进一步加大低碳产业、低碳企业规模化信贷的投放力度,力求低碳经济信贷化,助推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全面开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左瑞娟 郭凯军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已在国际社会达成共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护好社会环境。"绿色信贷"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理念,是顺应可持续发展浪潮而产生的。本文运用SWOT矩阵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所面临的机遇和威胁及自身具备的优势和不足,指出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扭转型战略选择,并提出了实施该战略的一系列举措,为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绿色信贷 SWOT 战略选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周亮 陈小芳
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发展面临总额偏小、相关政策和激励机制不完善、地方保护主义阻碍绿色信贷开展、商业银行经营目标与绿色信贷要求存在矛盾、企业环保信息获取难度大、绿色信贷产品品类不齐全等问题。要促使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应完善绿色信贷法律体系以明确各经济主体的环境责任、利用财政和税收手段对绿色信贷实施充分激励、创新绿色信贷支持循环经济的金融产品、细化评估标准并完善各部门间绿色信贷的信息沟通机制、调整银行内部的组织结构并重视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同时借助媒体和民众对银行绿色信贷的实施进行监督。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恒 周中林 肖祎平
文章选取我国16家商业银行2010年的得分数据,建立了"绿色投入与产出"的指标体系,采用组合DEA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绿色管理效率水平,并提出了改进路径。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绿色管理效率水平整体偏低,绿色管理规模较小是主要原因;由于监管政策的偏重,造成我国商业银行在"退出两高贷款"、"环境信息披露"、"采取环境措施"方面做得较好,但在"环境政策制定"、"环境部门设置"、"加入环保准则"以及"对外倡导环境理念"四方面需要进一步扩大绿色管理规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