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79)
2023(7084)
2022(6317)
2021(5952)
2020(5524)
2019(12944)
2018(13006)
2017(27018)
2016(14598)
2015(16851)
2014(17284)
2013(17482)
2012(16681)
2011(15184)
2010(15487)
2009(15034)
2008(15419)
2007(14365)
2006(12657)
2005(11760)
作者
(43881)
(36523)
(36125)
(34983)
(23172)
(17325)
(17025)
(14222)
(13746)
(13091)
(12345)
(12234)
(11655)
(11582)
(11447)
(11398)
(11206)
(10789)
(10587)
(10555)
(9144)
(9112)
(8900)
(8401)
(8353)
(8194)
(8194)
(8161)
(7345)
(7191)
学科
(61080)
经济(61016)
(41028)
管理(38538)
方法(32159)
(30850)
企业(30850)
数学(29099)
数学方法(28907)
(22639)
银行(22494)
(21083)
(20873)
中国(19625)
(17372)
(16698)
(15653)
金融(15651)
(14157)
贸易(14144)
(13639)
(13072)
制度(13067)
业务(11682)
业经(11361)
(11209)
保险(11115)
(10784)
(10755)
财务(10740)
机构
大学(218602)
学院(216408)
(93863)
经济(91784)
管理(83335)
研究(70616)
理学(69581)
理学院(68855)
管理学(67877)
管理学院(67461)
中国(66459)
(49076)
(46436)
科学(40728)
财经(38271)
(37868)
(36597)
中心(35150)
(34480)
(33768)
研究所(32674)
北京(30156)
业大(30138)
农业(30116)
经济学(29870)
财经大学(28407)
(28379)
(27652)
经济学院(27321)
银行(27152)
基金
项目(129506)
科学(100286)
研究(95008)
基金(93747)
(80148)
国家(79508)
科学基金(67074)
社会(59631)
社会科(56460)
社会科学(56440)
基金项目(49533)
(49456)
教育(43709)
自然(42593)
(42052)
自然科(41523)
自然科学(41507)
自然科学基金(40779)
资助(40378)
编号(39802)
成果(33267)
(30145)
重点(28845)
(27230)
课题(26624)
(26089)
教育部(25838)
科研(25282)
(25104)
人文(25003)
期刊
(102574)
经济(102574)
研究(71774)
(42441)
金融(42441)
中国(40001)
(37711)
(33401)
学报(30912)
管理(28289)
科学(28105)
大学(23156)
学学(21909)
农业(20156)
财经(19493)
技术(17207)
教育(16883)
经济研究(16704)
业经(16636)
(16448)
问题(14541)
理论(14019)
(13185)
实践(12817)
(12817)
商业(11666)
技术经济(11575)
统计(11477)
国际(11362)
(10606)
共检索到339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美秀  周月梅  
在商业银行信用活动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会产生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给商业银行带来潜在的损失,主要包括经营管理成本与交易成本增大、信贷效率和资金利用率降低,这些都制约着银行的进一步发展。信用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对称。本文基于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就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产生的微观机制,也即信息不对称下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文末提出了完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政策措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艾仁智  
2006年对中国银行业改革来说,是"启、承、转、兴"的关键之年,2007年则是国内商业银行财务实力得以继续提升的景气之年。持续的高经济增长、快速发展的金融市场和不断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树红  王善民  
本文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机制两方面讨论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因素,分析目前国际上主要的风险管理模型,研究我国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具体措施。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贵清  刘树林  
以商业银行贷款数据为基础,采用聚类分析、多元判别和Logistic回归方法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评级模型。实证检验表明这三种方法都能较准确地对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评级资料进行预测。对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不同样本的总体预测精度分别为83.4%、72.05%和68.14%。三种方法对五类不同样本的预测存在相同的趋势,即对正常类和损失类样本的预测准确率较高,对中间三类样本的预测准确率较低。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阎庆民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复杂性要求对信用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和管理。本文将JP Morgan信用风险计量法引入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研究,通过样本分析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VaR进行测算,进而对银行的信用风险状况和资本要求进行评估。通过分析,本文提出强化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程鹏  吴冲锋  陈江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佶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概述及现状(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涵义和特征所谓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从狭义上讲,一般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履行借款协议致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实际上是违约风险。从广义上说,信用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可测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银行在信贷经营与管理过程中,经营实际结果与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卫兵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传统的信用风险评价方法,就其在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中的运用现状进行了回顾,分析了这种方法在中国的商业银行信贷决策运用中的特点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改进的信贷风险决策评价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布慧敏  
信用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商业银行的信用评价工作直接关系着银行经营的成败。本文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基于AHP的分析框架建立商业银行的信用评分模型,以期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量化度量提供借鉴。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鑫  
信用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分析了信用风险量化管理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运用VaR计算方法来预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思路,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罗真  
本文在对国外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进行详细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其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适用性,以及我国运用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实施信用风险管理的现实选择,并提出相关的具体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能福  康翔  
以不良贷款率作为衡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主要指标,借鉴国内外的研究经验,采用LOGIT方法论构建我国宏观经济因素对银行信用风险影响的压力测试模型,并通过假设情景法进行宏观压力测试,定量评估了宏观经济变化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冲击。研究表明,压力测试可以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洁  谭军  
本文研究了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与信用风险管理绩效的内在联系,检验了我国银行的内部治理作用及其有效性。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与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绩效是显著负相关的,国有控股银行与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绩效是显著负相关的。而独立董事的比例、董事会会议次数、股权集中度、以及高管薪酬对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绩效的影响是不显著的。表明我国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并没有发挥其有效的作用。要进一步完善银行的治理机制,使其对控制银行信贷风险能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婷  付攀  
以12家商业银行为样本,选取劳动力、实物资本和存款作为投入指标,贷款和投资作为产出指标,并引入不良贷款率这个控制变量,运用随机前沿方法(SFA)对2005—2012年我国12家商业银行成本效率进行了测算。结论表明:在考虑信用风险因素下国有商业银行成本效率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成本效率,二者差距不断缩小,且国有银行成本效率提高速度快于股份制银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云  李秀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