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14)
- 2023(14487)
- 2022(12581)
- 2021(12107)
- 2020(10014)
- 2019(23297)
- 2018(23327)
- 2017(45300)
- 2016(24728)
- 2015(28205)
- 2014(28606)
- 2013(28668)
- 2012(26791)
- 2011(24158)
- 2010(24596)
- 2009(22813)
- 2008(22865)
- 2007(20372)
- 2006(18516)
- 2005(17070)
- 学科
- 济(102026)
- 经济(101907)
- 管理(73259)
- 业(69169)
- 企(56226)
- 企业(56226)
- 方法(41460)
- 数学(35423)
- 财(35303)
- 数学方法(35024)
- 中国(33513)
- 农(28784)
- 制(27592)
- 地方(26417)
- 银(26291)
- 银行(26144)
- 行(24643)
- 业经(23385)
- 学(20539)
- 融(20253)
- 金融(20252)
- 贸(19140)
- 贸易(19121)
- 农业(18877)
- 务(18552)
- 财务(18477)
- 易(18416)
- 财务管理(18415)
- 企业财务(17452)
- 度(16612)
- 机构
- 大学(353553)
- 学院(352531)
- 济(141899)
- 经济(138547)
- 管理(137360)
- 研究(121117)
- 理学(115973)
- 理学院(114659)
- 管理学(112902)
- 管理学院(112256)
- 中国(99360)
- 京(77780)
- 财(75898)
- 科学(73119)
- 所(62354)
- 财经(56045)
- 农(55864)
- 中心(55391)
- 研究所(55325)
- 江(54783)
- 北京(50796)
- 经(50524)
- 业大(48779)
- 范(47426)
- 师范(47040)
- 州(45193)
- 院(43454)
- 农业(43243)
- 经济学(41932)
- 财经大学(41217)
- 基金
- 项目(222792)
- 科学(173544)
- 研究(167325)
- 基金(158655)
- 家(136282)
- 国家(135054)
- 科学基金(115177)
- 社会(103100)
- 社会科(97618)
- 社会科学(97590)
- 省(87175)
- 基金项目(84295)
- 教育(76322)
- 自然(73251)
- 划(73086)
- 自然科(71444)
- 自然科学(71427)
- 编号(70277)
- 自然科学基金(70102)
- 资助(66324)
- 成果(59108)
- 发(50530)
- 重点(49449)
- 部(49169)
- 课题(48628)
- 创(45689)
- 项目编号(43343)
- 创新(42564)
- 教育部(42192)
- 科研(42040)
- 期刊
- 济(168167)
- 经济(168167)
- 研究(118235)
- 中国(74672)
- 财(60609)
- 管理(52309)
- 农(51815)
- 学报(51419)
- 科学(47776)
- 融(47516)
- 金融(47516)
- 教育(42074)
- 大学(39091)
- 学学(36350)
- 农业(34465)
- 技术(30007)
- 业经(28260)
- 财经(27808)
- 经济研究(26233)
- 经(23524)
- 问题(22480)
- 图书(19837)
- 理论(19689)
- 实践(17989)
- 践(17989)
- 贸(17600)
- 技术经济(17161)
- 业(16934)
- 商业(16656)
- 现代(16560)
共检索到5614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永利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快速发展,推动了业务结构转型,提升了综合竞争力。然而,银行理财业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投资者认知偏差、运营管理不规范和监管不足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加强投资者教育、建立健全监管文件体系、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以及主动服务宏观调控政策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理财业务 主要问题 对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金香 马葵
商业银行通过推出不同的理财产品和服务在帮助客户增加收入的同时也扩宽了银行本身的盈利渠道。但是,我国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毕竟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高素质专业化的理财人员、产品同质化严重以及商业银行运行系统存在问题等。文章通过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探讨,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全面状况,指出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商业银行自身情况提出了商业银行发展理财业务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理财业务 商业银行 理财产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罗志华 黄飚
理财业务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传统存贷汇业务之外的一项重要业务,银行理财产品也成为我国居民和企业的重要投资渠道之一。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概念界定与发展现状着手,分析了商业银行代客理财业务的法律性质,就其信托本质和存款本质及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定位和规范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理财业务 代客理财 法律性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彩林
与西方商业银行发展得如火如荼的个人理财业务相比,我国商业银行这项业务的发展明显落后,且差距很大。面对当今我国商业银行传统业务风险日趋增大,存贷款利差日趋缩小、外资银行步步进逼的新形势,当务之急是要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滞后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福荣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有了长足发展。近年来,我国GDP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中国家庭的收入和拥有的金融资产也在不断增加。据瑞信私人银行发布的《全球财富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家庭财富总值达16.5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的54.6万亿美元及日本的21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三大财富来源地;该报告预测,到2015年,中国的家庭财富总值将增至35万亿美元,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国家。可以预见,未来十年,不仅是中国经济结构大转型的时代,而且也是理财市场大发展的时代,通货膨胀、养老保障、财富管理等词汇也将越来越频繁地进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利娜 王艾
2007年至2008年第一季度,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高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如代理基金销售更是取得了异常出色的业绩。然而,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演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吕乐千
本文利用2004~2011年涉及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全部45258个理财产品数据,从总体趋势、发行银行"成分"结构趋势、各类银行理财产品数量趋势、理财产品投资币种趋势、理财产品投资品种趋势,以及合并分类趋势多视角,较为全面地、细致地实证考察和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趋势,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规律性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今后理财业务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理财产品 发展趋势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未卿 崔龙
本文基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分析了国内银行监管政策和商业银行自身制约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主客观因素,并从深化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产品上的认识和业务创新两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个人理财业务 产品创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维波
个人理财业务作为我国商业银行的新兴业务,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与此同时,由于受到国内分业经营环境及其相关法规的限制,加上在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过程中、商业银行本身经营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都是制约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瓶颈,为此,必须在一些方面突破这些瓶颈,让国内的个人理财业务得到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个人理财 发展瓶颈 突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俊华
随着我国居民投资意识和理财观念不断增强,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多样化,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迅速发展。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应是服务理念传递的过程,是商业银行服务内容从传统维护式交互作用类服务向个人式交互作用类服务转型的关键环节,受到消费者价值、操作和技术系统、雇员及外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个人理财业务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其本质是以维护式服务为基础的消费者价值传递体系对个人式交互作用类服务的不适应。在此基础上,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监管提出了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洪亮
理财业务的高速发展,改变了整个银行业的市场竞争格局,改变了银行体系资金来源和运用结构,改变了商业银行传统经营定位,改变了商业银行与客户的相互关系,同时也产生了隐性刚性兑付风险、流动性风险、交叉传染风险、信息不透明风险等诸多风险,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要明确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中信托关系的法律地位,完善理财业务期限错配的管理机制,创新和完善理财业务风险管理工具,建立健全针对理财业务风险传导的防火墙机制,提高理财业务信息透明度,提升主动投资管理能力,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健康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洪亮
理财业务的高速发展,改变了整个银行业的市场竞争格局,改变了银行体系资金来源和运用结构,改变了商业银行传统经营定位,改变了商业银行与客户的相互关系,同时也产生了隐性刚性兑付风险、流动性风险、交叉传染风险、信息不透明风险等诸多风险,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要明确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中信托关系的法律地位,完善理财业务期限错配的管理机制,创新和完善理财业务风险管理工具,建立健全针对理财业务风险传导的防火墙机制,提高理财业务信息透明度,提升主动投资管理能力,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健康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敏
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还处于新兴阶段,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庞大并持续增长的个人金融资产,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改革大大激发了居民的理财需求。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有利于扩大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改善银行的资产、客户和收益结构,转变银行的经济增长方式,完善银行的金融服务功能,推动商业银行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个人理财业务 金融创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田明超 翟立宏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迫于金融市场的严峻形势,纷纷开始转变经营战略以谋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坚守自己的立足之地,而我国商业银行战略转型与发展的方向都较为一致地指向了中间业务和零售业务这两大领域。作为中间业务和零售业务的结合体,银行理财业务在这一背景下开展得如火如荼。理财业务的开展和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之间是否存在天然的联系?二者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本文以招商银行为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和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庄毓敏 姚德良
本文用银行间古诺博弈、斯威齐和柠檬市场三个模型,从国有商业银行通过将有较大定价自由的中间业务产品与没有定价权的存贷款产品做成打包产品,以获得事实上的产品定价权的方式实现其规模偏好,中间业务产品市场具有斯威齐模型特征,其他商业银行将会跟随国有商业银行的做法,以及我国商业银行与客户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客户降低消费意愿,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发展水平偏低的重要原因。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的成本收益数据及数据包络分析与参数估计得出的经验证据支持了本文的论述。
关键词:
中间业务 打包产品 规模偏好 信息不对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