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58)
- 2023(10574)
- 2022(9506)
- 2021(9059)
- 2020(7654)
- 2019(18125)
- 2018(18248)
- 2017(36337)
- 2016(19480)
- 2015(22076)
- 2014(22238)
- 2013(22147)
- 2012(20327)
- 2011(18439)
- 2010(18354)
- 2009(17041)
- 2008(16769)
- 2007(14740)
- 2006(13270)
- 2005(11929)
- 学科
- 济(77478)
- 经济(77393)
- 管理(56094)
- 业(54507)
- 企(45239)
- 企业(45239)
- 方法(38009)
- 数学(33156)
- 数学方法(32850)
- 中国(21783)
- 制(21723)
- 银(21672)
- 银行(21525)
- 农(20639)
- 行(20215)
- 财(19846)
- 业经(17237)
- 学(15333)
- 融(15147)
- 金融(15146)
- 贸(15006)
- 贸易(14993)
- 易(14475)
- 地方(14359)
- 农业(13343)
- 和(12756)
- 务(12634)
- 财务(12575)
- 财务管理(12553)
- 理论(12478)
- 机构
- 大学(281572)
- 学院(278732)
- 管理(114995)
- 济(112461)
- 经济(109940)
- 理学(99035)
- 理学院(98021)
- 管理学(96601)
- 管理学院(96108)
- 研究(89247)
- 中国(73486)
- 京(60315)
- 科学(53835)
- 财(53800)
- 所(44160)
- 财经(43406)
- 农(43205)
- 中心(41039)
- 业大(40334)
- 研究所(40054)
- 江(39874)
- 经(39344)
- 北京(38702)
- 范(35256)
- 师范(34980)
- 农业(34030)
- 州(33437)
- 经济学(33398)
- 财经大学(32475)
- 院(32091)
- 基金
- 项目(185589)
- 科学(145390)
- 研究(137653)
- 基金(134570)
- 家(115653)
- 国家(114693)
- 科学基金(98739)
- 社会(85662)
- 社会科(81211)
- 社会科学(81188)
- 基金项目(72483)
- 省(71624)
- 自然(64191)
- 自然科(62617)
- 自然科学(62603)
- 教育(62427)
- 自然科学基金(61488)
- 划(60216)
- 编号(57487)
- 资助(55810)
- 成果(46434)
- 部(41463)
- 重点(40548)
- 发(38858)
- 创(38459)
- 课题(38180)
- 创新(35809)
- 项目编号(35729)
- 教育部(35667)
- 科研(35395)
- 期刊
- 济(122941)
- 经济(122941)
- 研究(88100)
- 中国(47964)
- 管理(42035)
- 学报(40772)
- 农(38590)
- 科学(38453)
- 财(38407)
- 融(37533)
- 金融(37533)
- 大学(30934)
- 学学(29058)
- 教育(28098)
- 农业(25529)
- 技术(23052)
- 业经(21104)
- 财经(20929)
- 经济研究(19315)
- 经(17542)
- 问题(16765)
- 理论(16706)
- 实践(15523)
- 践(15523)
- 图书(14861)
- 技术经济(13889)
- 商业(13724)
- 现代(13321)
- 科技(13142)
- 贸(12938)
共检索到4121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谢臻 魏刚 丁佳
近年来,随着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商业银行加大海外直接投资力度,纷纷在境外开设机构或是进行并购,实现全球布局。展望未来,"走出去"、实现国际化必将是我国银行深化改革、谋求发展的重要战略。但另一方面,银行在海外设立机构成本很高,对我国银行来说,在前期高投入的情况下,如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娟
随着银行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对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的监管已引起我国金融监管当局的高度重视。其监管内容包括对银行海外分支机构设立的监管,业务经营监管,跨国经营外汇监管和海外机构组织形式的监管等方面。
关键词:
银行 海外机构 监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聪 谭政勋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法(SFA)测算了1990—2003年我国商业银行的X-利润效率、规模效率、范围效率及其动态变化,然后分析了宏观因素、产权制度与市场结构对效率水平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机制。实证检验发现,GDP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货币供应量(M2)的增长率对X-利润效率水平产生正影响;CPI和以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销售利润率衡量的企业整体效益状况对X-利润效率水平产生了负影响;所有宏观变量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的影响最大。在面临相同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X-利润效率水平存在结构性差别,且依次递增;两类商业银行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规模效率,国有商业银行在大多...
关键词:
随机前沿法 商业银行 效率结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忻 马永红 王国峰 郑晓齐
本文对常用的带有非阿基米德无穷小的C2R模型进行修正,得到超效率模型,试图解决在商业银行效率评价中同时有效的决策单元的评价和比较,从而对研究样本的效率值进行充分排名。本文所建立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既满足了DEA评价模型中对银行样本数量至少是评价指标数量2倍的限制,又综合考虑了银行盈利能力及风险控制能力,并在指标选取时注意了相对指标和绝对指标之间的搭配,因此本次研究所选取的指标体系从理论上可以多方位、多角度对银行效率进行评价与分析。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效率评价 超效率模型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红军
本文利用不同时期进入中国的各国银行的面板数据,分期讨论影响跨国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不同阶段影响跨国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因素不一致,但"跟随客户"动机是跨国银行进入中国的主要动因,中国经济高速成长产生的市场机会也对跨国银行的进入起到了积极的影响。1985~1996年样本期内,跨国银行进入动因区位优势假说得到了实证的支持;同时,不同阶段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政策及中国市场的风险因素也影响到跨国银行的进入速度。第二阶段的数据检验表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对跨国银行进入中国市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跨国银行 海外经营 跟随客户 区位优势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谢臻 魏刚 李钢
近年来,随着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各家商业银行开始积极参与跨国经营,实现全球布局。展望未来,"走出去"、实现国际化必将是我国银行深化改革、谋求发展的重要战略。但同时,银行海外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于研 孙磊
商业银行收益结构转型是我国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经营的重要一环。文章应用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构建超越对数产出距离函数,对我国12家代表性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效率指数进行分析,以此阐明收益结构转型与商业银行效率和生产效率指数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新形势下处理好支持经济发展、推动金融创新与提高银行竞争力和自身效率之间关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银行收益结构 技术效率 生产效率指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葛正灿
近年来,随着海外金融监管与反洗钱形势的变化,以及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银行业加速"走出去",银行业海外经营出现的风险事件逐渐增多。本文对我国银行业海外经营业务结构特征和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关风险防控的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境外经营 风险防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葛正灿
近年来,随着海外金融监管与反洗钱形势的变化,以及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银行业加速"走出去",银行业海外经营出现的风险事件逐渐增多。本文对我国银行业海外经营业务结构特征和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关风险防控的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境外经营 风险防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谭中明
加入WTO之后,中外银行业之间的竞争将集中表现为效率的竞争。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十家商业银行及两家外资银行的效率状况进行了定量考察,探讨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效率低下的原因,提出了提高我国银行业效率的途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曾俭华
本文采用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TFP)对2004~2009年13家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了测评,并就国际化经营对上述银行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际化经营对于中国商业银行效率提高有积极影响,同时中国商业银行在国际化进程初期应以服务原有客户为基点,分享其贸易结算、投资收益;在缺乏客户基础的地区新设海外分支机构、发放贷款等纯资产业务扩张上保持谨慎;通过发展非利息收入转变海外收入增长方式,实现海外业务稳步扩张和良性循环。
关键词:
银行经营国际化 银行效率 DEA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沭林
在推动金融创新和改革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资源配置能力与使用效率等问题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首先采用DEA方法测算了金融危机后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在2008-2014年的经营效率水平,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技术、纯技术和规模效率方面普遍高于国有商业银行,但各种效率的波动幅度要小于国有商业银行。其次,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对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国有商业银行受金融危机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要大于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规模、非利息收入占比、存贷比等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最后,据此提出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对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邢芙伟
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是其竞争发展的关键,如何提高银行效率已经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效率值作了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结果发现我国银行间效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全方位多角度的寻找了一些可能对效率变化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并进一步采用Tobit模型对其进行回归分析,最后针对分析结果给出简要的结论和措施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邓子梁 原晓惠
本文对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营的外资银行效率水平进行估算,并实证分析制度距离对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商业银行容易受到国家宏观制度环境的深度影响,其国际化中面临的国别风险具有较强的复杂性。随着"一带一路"的持续推进,系统分析国别风险及其对银行海外经营效率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目前关于国别风险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研究中,国别风险的概念往往局限于海外信用风险等单一风险,且实证研究少。本文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的外资银行为研究样本,利用母国与东道国的制度距离来测量国别风险,并分析其对外资银行效率水平的影响。此外,本研究的创新点还在于把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营的所有外资银行按母国来源地划分为来自发达经济体和来自新兴经济体的外资银行,并对其进行对比。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制度距离 国别风险 效率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