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85)
- 2023(9761)
- 2022(8139)
- 2021(7652)
- 2020(6498)
- 2019(14577)
- 2018(14172)
- 2017(28763)
- 2016(15347)
- 2015(16794)
- 2014(16614)
- 2013(16570)
- 2012(15495)
- 2011(14019)
- 2010(13866)
- 2009(13044)
- 2008(13118)
- 2007(11806)
- 2006(10471)
- 2005(9684)
- 学科
- 济(61637)
- 经济(61567)
- 业(44780)
- 管理(43184)
- 企(35134)
- 企业(35134)
- 方法(30071)
- 数学(27172)
- 数学方法(26999)
- 银(21648)
- 银行(21502)
- 制(21169)
- 行(20207)
- 中国(19403)
- 财(18681)
- 农(16747)
- 融(15159)
- 金融(15159)
- 贸(13996)
- 贸易(13984)
- 易(13541)
- 业经(13022)
- 学(12849)
- 务(11837)
- 财务(11824)
- 财务管理(11802)
- 度(11730)
- 制度(11720)
- 企业财务(11361)
- 农业(11068)
- 机构
- 大学(227911)
- 学院(225087)
- 济(97419)
- 经济(95623)
- 管理(85399)
- 研究(77157)
- 理学(74005)
- 理学院(73165)
- 管理学(72071)
- 管理学院(71660)
- 中国(65312)
- 财(47827)
- 京(47566)
- 科学(47297)
- 农(45595)
- 所(40092)
- 财经(38666)
- 农业(36720)
- 研究所(36663)
- 业大(36447)
- 经(35283)
- 中心(35210)
- 江(32460)
- 经济学(31776)
- 北京(29912)
- 财经大学(29285)
- 经济学院(29092)
- 院(27096)
- 州(26268)
- 范(26017)
- 基金
- 项目(150113)
- 科学(117939)
- 基金(112589)
- 研究(101640)
- 家(101114)
- 国家(100320)
- 科学基金(84499)
- 社会(67995)
- 社会科(64680)
- 社会科学(64663)
- 基金项目(59851)
- 省(56446)
- 自然(56262)
- 自然科(55000)
- 自然科学(54979)
- 自然科学基金(54081)
- 划(49051)
- 资助(46341)
- 教育(46129)
- 编号(37584)
- 部(34170)
- 重点(34073)
- 发(31446)
- 创(31410)
- 成果(29809)
- 科研(29667)
- 创新(29544)
- 国家社会(29196)
- 教育部(28983)
- 计划(28970)
共检索到331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曾智 何雅婷
近年来,资本缓存和流动性的管理引起了监管机构的重视,本文使用我国47家商业银行2006-2014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研究净稳定资金比例、存贷比和流动性资产比率这三个综合反映流动性结构指标对资本缓存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净稳定资金比例的改善能显著提高我国银行的资本缓存水平,而存贷比指标则会减少;(2)流动性资产比率对资本缓存没有显著的影响;(3)监管者可以通过管理风险水平的方式,提高资本缓存水平;(4)银行业务收益的多元化发展有助于提高银行的资本缓存水平。
关键词:
资本缓存 流动性结构 风险 收益多样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袁绍锋 王晓枫 王静
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是加强逆周期资本监管和流动性监管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2003-2013年我国23家商业银行数据发现,商业银行资本缓冲水平具有一定的顺周期性,大型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其资本缓冲水平。但是,股份制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的提高将降低其资本缓冲水平,从而使得整个金融体系流动性创造水平与资本缓冲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完善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流动性创造 资本缓冲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马天 王晓亮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能力的提升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不利于其流动性创造水平的提高。在二者共同作用下,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能力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而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对其流动性创造能力的抑制作用有所降低;此外,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不良贷款率对其流动性创造能力的提升有着较为明显的负向作用,但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的影响不明显。因此,我国应加大对贷款溢价较高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对不同性质的商业银行施行差异化监管策略;同时,商业银行要加快业务转型,减少对存款的依赖,实现从存贷业务向中间业务的盈利模式转变。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资本结构 流动性创造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曾智
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业务多元化的发展越显重要。本文使用我国28家商业银行2004-2014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利用具有保持估计参数一致性的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研究经济周期、收益多样性对资本缓存、风险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经济周期与资本缓存之间存在正的相关关系,说明我国银行业资本缓存存在顺周期性;(2)收益多样性对资本缓存和风险调整有显著的影响,业务单一的银行反而能具有较好的资本缓存能力,以及较小的风险行为,因为代理问题的存在使得差的业务消耗了其它更好业务的资源;(3)资本缓存与风险行为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监管者通过增强银行资本缓存水平的方式,能减少...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何青青 陈艺璇 曹前进
本文基于2006~2013年中国43家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中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对流动性创造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涵盖表外业务的测度指标时,国有控股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单位资产流动性创造分别为0.413、0.567和0.452。(2)中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流动性创造总体上呈显著负相关,并主要由城市商业银行推动,表现出"金融脆弱挤出效应";两者关系显著依赖于风险水平,且风险水平越高的银行抵消"金融脆弱挤出效应"的能力越强。因此,金融监管部门应针对银行的异质性实行差别资本监管,以充分发挥其流动性创造能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邹宗森
本文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流动性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银行资本结构对于流动性状况产生重要影响,银行杠杆率和资本充足率越高,其面临流动性风险就越小;此外,银行规模和盈利水平也对流动性状况产生重要影响。重视银行流动性管理,优化银行资本结构,强化银行资本监管,激励银行稳健经营,对于维护宏观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田素华
中国商业银行存款相对贷款的显著过剩会降低其经营利润,也预示着可能发生的金融违约风险。克服流动性过剩对中国商业银行不利影响的关键包括两个方面:(1)银行自身需要从流动性和企业产能“双重过剩”的现实出发,调整存量和增量贷款的构成及规模,提高贷款风险防范能力,并改进严重依赖以利息收入业务为主体的传统经营方式,通过兼并重组、金融创新和同业合作等途径,实现金融服务和客户对象的多元化,形成特色经营。(2)改进商业银行的宏观经营环境,全面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度开放商业银行经营范围,切实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自主地位。
关键词:
存款过剩 非利差收入 利率市场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林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周林在商业银行的各类风险监管中,流动性风险往往不被重视。笔者认为,不能因为短期内不会发生就不去对其进行管理,而且,在我国也不能排除其出现的可能性,所以要采取必要的策略和措施,从根本上防范流动性风险。一、流动性风险的表现及...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严太华 李迎梅
从经济、制度、技术和国际层面分析了我国出现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以及这种流动性过剩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应对不断深化的流动性过剩的措施:提高风险定价能力,拓展新的贷款业务、尝试与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开展混业经营以及加快金融创新,增强商业银行管理能力。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流动性过剩 金融创新 货币政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郭祥 李晨
传统商业银行流动性分析从资产和负债角度展开。在此基础上,论文结合目前市场运行情况,从制度缺陷、同业业务与互联网金融三个角度,展开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京华
随着经济货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越来越成为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现状及特征 ,并提出了关于构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的具体设想。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流动性风险 防范 监管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武汉市城市金融学会课题组 葛力伟 王汉金 曾浩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主要存在商业银行存差持续扩大、超额准备金居高不下、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和商业银行信贷反弹过快等四大表现。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且其会对我国的经济金融造成一些危害,为此,本文从商业银行角度出发,对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金运用边际收益;以利率为主要变量,实施收益精细化经营;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积极发展零售和批发业务;加快创新,增强商业银行管理能力;探索“走出去”战略的金融支持体系,加快商业银行发展以及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红光 刘平 黄培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