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33)
- 2023(8880)
- 2022(7669)
- 2021(7013)
- 2020(5983)
- 2019(13902)
- 2018(13864)
- 2017(27963)
- 2016(14925)
- 2015(17226)
- 2014(17573)
- 2013(17328)
- 2012(16421)
- 2011(14980)
- 2010(15167)
- 2009(14192)
- 2008(14509)
- 2007(13215)
- 2006(11837)
- 2005(10935)
- 学科
- 济(67177)
- 经济(67099)
- 管理(43205)
- 业(41794)
- 方法(36128)
- 企(33840)
- 企业(33840)
- 数学(32054)
- 数学方法(31855)
- 银(21159)
- 银行(21014)
- 制(20201)
- 行(19669)
- 中国(19227)
- 财(18474)
- 农(16669)
- 融(14679)
- 金融(14678)
- 业经(13701)
- 贸(13396)
- 贸易(13385)
- 易(12845)
- 度(12056)
- 制度(12052)
- 理论(11620)
- 务(11478)
- 财务(11464)
- 财务管理(11423)
- 农业(10910)
- 企业财务(10886)
- 机构
- 大学(225472)
- 学院(223870)
- 济(97382)
- 经济(95378)
- 管理(86140)
- 理学(73356)
- 理学院(72634)
- 管理学(71644)
- 管理学院(71229)
- 研究(67940)
- 中国(60593)
- 财(50226)
- 京(46577)
- 财经(39978)
- 科学(37099)
- 经(36272)
- 江(34620)
- 农(33713)
- 所(33079)
- 中心(32883)
- 经济学(32173)
- 财经大学(29917)
- 北京(29547)
- 经济学院(29392)
- 研究所(29236)
- 业大(29188)
- 州(28257)
- 范(27699)
- 师范(27441)
- 农业(26763)
- 基金
- 项目(135824)
- 科学(107198)
- 研究(102481)
- 基金(99435)
- 家(84167)
- 国家(83430)
- 科学基金(72236)
- 社会(66727)
- 社会科(63470)
- 社会科学(63454)
- 省(52450)
- 基金项目(52369)
- 教育(49445)
- 自然(44253)
- 划(43429)
- 自然科(43210)
- 自然科学(43202)
- 自然科学基金(42509)
- 编号(42287)
- 资助(42092)
- 成果(35228)
- 部(31999)
- 重点(30173)
- 课题(28907)
- 教育部(28429)
- 发(28385)
- 创(28325)
- 国家社会(27769)
- 人文(27761)
- 大学(26933)
- 期刊
- 济(105909)
- 经济(105909)
- 研究(73332)
- 中国(41953)
- 财(38560)
- 融(37099)
- 金融(37099)
- 管理(31345)
- 学报(30590)
- 农(28944)
- 科学(27361)
- 教育(25244)
- 大学(24145)
- 学学(22391)
- 财经(21110)
- 技术(18912)
- 经(17994)
- 经济研究(17814)
- 农业(17681)
- 业经(17265)
- 问题(14667)
- 贸(13107)
- 理论(12996)
- 商业(12487)
- 实践(11698)
- 践(11698)
- 统计(11675)
- 技术经济(11417)
- 图书(11046)
- 国际(10568)
共检索到344077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妍
本文首先运用DEA方法测算了我国15家有代表性商业银行1993-2002年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技术效率值,然后采用Panel Data模型检验了银行效率的"产权决定论"和"超产权论",结果表明:产权形式是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决定性的因素,"超产权论"不适用于我国银行业。对两类银行分别作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对国有银行效率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是:资本充足率、市场份额、资源配置能力;而对股份制银行效率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是:市场份额、资源配置能力、资本充足率;费用率、员工增长率、网点增长率对两类银行及银行业总体的效率影响均不显著。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丽华
本文探讨了决定中国商业银行净利差的主要因素,并对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净利差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说明:从全国来看,年前净利差、违约风险、风险厌恶程度、银行规模和GDP增长率是影响银行净利差的主要因素。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净利差模式有所不同,突出表现在:违约风险和GDP增长率对国有商业银行不显著,但对股份制商业银行显著。银行规模、机会成本和管理质量对股份制商业银行不显著,但对国有商业银行显著。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净利差影响因素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何娜 李泽广
净利差是现阶段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其水平的高低可以反映出商业银行竞争程度与市场化程度的进展。本文在总结归纳出利差水平决定的"成本驱动效应"、"风险溢价效应"和"规模效应"之后,通过实证分析检验不同效应在中国商业银行的净利差水平中的决定作用。结论支持了后两种效应:风险溢价效应是影响净利差水平的最主要因素,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净利差水平的影响因素是不同的。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银行应提高对自身各种风险的计量能力,并逐步建立适度微调自身净利差水平的机制,使其成为应对环境变化和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国旺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居民人均收入提高带来的对新型金融产品的需求促使商业银行转型发展中间业务。文章选取2008—2019年16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考察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发现,宏观经济水平尤其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微观层面而言,银行自身资金资产和网点、员工规模对其中间业务发展具有正向影响,银行抗风险能力越强其中间业务发展情况越好。基于此,文章提出相关建议,大力发展国民经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继续推行利率市场化,加强风险监管力度;另外,银行需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和防控系统,不断提高其中间业务创新能力。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 抗风险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国旺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居民人均收入提高带来的对新型金融产品的需求促使商业银行转型发展中间业务。文章选取2008—2019年16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考察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发现,宏观经济水平尤其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微观层面而言,银行自身资金资产和网点、员工规模对其中间业务发展具有正向影响,银行抗风险能力越强其中间业务发展情况越好。基于此,文章提出相关建议,大力发展国民经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继续推行利率市场化,加强风险监管力度;另外,银行需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和防控系统,不断提高其中间业务创新能力。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 抗风险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建清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海外投资正在悄然兴起。文章考察我国商业银行海外投资的决定因素。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证实,商业银行海外投资经验、母国非金融企业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量、母国与东道国的双边贸易量、东道国的银行市场规模、地理距离是我国商业银行海外投资的决定因素,但银行规模对我国商业银行海外投资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海外投资 决定因素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熊延忠 孙涛
本文应用DEA方法得到的各商业银行的效率值作为因变量,构建Tobit回归模型,研究影响商业银行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了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效率水平和竞争力的相关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产权结构、创新程度、总资产收益率指标和银行效率显著正相关,总资产规模、成本收入比、股权集中度与银行效率显著负相关,其中总资产收益率对银行效率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效率 影响因素 Tobit回归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郑录军 曹廷求
本文运用DEA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进行了估计,并利用计量方法对影响银行效率的若干因素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国有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在效率方面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集中型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机制是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重要因素;伴随着股权结构的集中,银行效率呈现出倒“U”型变化趋势。此外,规模的扩大也对银行效率提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效率 DEA 公司治理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赵旭
本文拓宽了传统意义上银行存贷利差的含义,考虑了中间业务影响的会计利差和反映市场势力的勒纳指数的边际利差,并对中国商业银行1998-2005年的利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银行利差基本处于一个适中的水平,且呈现下降态势。产出多元化导致银行收益增加,市场竞争导致的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缩小促进了金融创新,尤其是中间业务的发展,而来自创新业务的收益在某种程度可以弥补传统业务竞争激烈引致的利差下降。对影响银行利差的主要因素分析表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对银行利差影响不显著,国有银行机会成本与银行利差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中间业务发展对银行利差的影响不显著。宏观经济变量对银行利差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并不...
关键词:
银行利差 勒纳指数 中间业务 决定因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石晓军 喻珊
为了检验我国商业银行效率估计的一致性,提出了一种类Hosmer-Lemeshow-致性检验方法(得到基于Kappa的U检验的验证),对5篇主流期刊文献进行检验,认为它们的效率估计相对排序基本不一致。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是样本选择和投入产出结构的不同,而估计方法的影响有限。收集了1998~2004年14家主要银行的数据,采用同样的随机前沿方法估计出4种不同投入产出结构下银行的效率,结果表明效率估计对模型结构十分敏感。指出了这种现象的本质,并给出若干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蕙 韩克勇
文章使用动态面板数据对我国13家上市银行2000年至2010年间持有的资本缓冲水平与经济周期、资本收益率、资产风险水平和资产规模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市银行的资本缓冲水平与经济周期和银行规模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此外资本缓冲水平还受到资本调整成本、资本收益率和资产质量的显著影响。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为我国银行监管部门如何落实《巴塞尔协议Ⅲ》的资本缓冲要求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巴塞尔协议Ⅲ》 资本缓冲 周期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金清 张健 吴有红
本文首先建立了能反映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占比与净资产收益之间关系的净资产收益函数表达式,再将该表达式引入到人们所普遍采用的破产概率模型之中,构建中长期贷款占比影响银行破产概率的数理模型,借此提出可反映中长期贷款占比与商业银行稳定二者之间关系的理论假说;然后,以2001~2009年国内14家主要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对上述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中长期贷款占比与商业银行稳定水平之间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并且这一关系主要通过中长期贷款占比对商业银行VaR值的作用而实现。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严太华 刘焕鹏
通过建立城市商业银行设立异地分行决策行为模型,并使用中国53家城市商业银行2007~2011年面板数据,运用参数化回报函数,建立了城市商业银行设立异地分行的动态面板计量模型,考察了城市商业银行设立异地分行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资产规模和银行风险分别会促进城市商业银行异地分行的设置;资产流动性、银行资本和政府股权分别会促进和阻碍城市商业银行设立省外异地分行,但对省内分行的设立没有显著影响;而外国战略投资者会阻碍省内分行的设立但对省外分行的设置没有显著影响;城市商业银行异地分行的设立受到正的学习效应和负的溢出效应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汪莉霞
本文将我国商业银行分成国有股份制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四类,并选取我国具有代表性的28家银行为样本,以20082015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使用DEA-Malmquist模型计算其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样本期内各类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总体有所提升。收敛性检验结果显示,大型国有制商业银行存在绝对β收敛,加入科技劳动力、非利息收入和战略引资后,各类商业银行均存在条件β收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汪莉霞
本文将我国商业银行分成国有股份制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四类,并选取我国具有代表性的28家银行为样本,以2008~2015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使用DEA-Malmquist模型计算其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样本期内各类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总体有所提升。收敛性检验结果显示,大型国有制商业银行存在绝对β收敛,加入科技劳动力、非利息收入和战略引资后,各类商业银行均存在条件β收敛。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