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71)
2023(12583)
2022(11079)
2021(10620)
2020(8868)
2019(20811)
2018(20856)
2017(41476)
2016(22428)
2015(25474)
2014(25606)
2013(25368)
2012(23494)
2011(21390)
2010(21537)
2009(19924)
2008(19730)
2007(17700)
2006(15972)
2005(14481)
作者
(64727)
(53017)
(52833)
(50541)
(34065)
(25253)
(24289)
(20713)
(20226)
(19343)
(18074)
(17834)
(17057)
(16920)
(16451)
(16423)
(15894)
(15704)
(15326)
(15196)
(13357)
(13030)
(12904)
(12097)
(11973)
(11970)
(11922)
(11883)
(10666)
(10358)
学科
(87322)
经济(87221)
管理(65812)
(63919)
(53168)
企业(53168)
方法(39670)
数学(34184)
数学方法(33789)
中国(25739)
(24400)
(23510)
(23279)
(23061)
银行(22914)
(21577)
业经(19840)
(17834)
地方(17829)
贸易(17819)
(17258)
(17243)
(16805)
金融(16803)
农业(15865)
(15696)
理论(14606)
(14460)
(14238)
财务(14172)
机构
大学(320495)
学院(319544)
管理(129761)
(129643)
经济(126632)
理学(111078)
理学院(109887)
管理学(108319)
管理学院(107702)
研究(105851)
中国(85850)
(68890)
(63398)
科学(62567)
(52623)
财经(49931)
中心(48352)
(47751)
(47564)
研究所(47384)
(45193)
北京(44370)
业大(43905)
(41582)
师范(41289)
(39338)
(38358)
经济学(37846)
农业(37301)
财经大学(37044)
基金
项目(207836)
科学(162936)
研究(156775)
基金(149689)
(128073)
国家(126966)
科学基金(109139)
社会(96770)
社会科(91687)
社会科学(91664)
(80205)
基金项目(79373)
教育(71789)
自然(70187)
自然科(68451)
自然科学(68436)
(67502)
自然科学基金(67201)
编号(66005)
资助(62553)
成果(54806)
(46532)
重点(45716)
课题(44963)
(44398)
(42846)
项目编号(40962)
教育部(40143)
创新(39776)
人文(39515)
期刊
(145677)
经济(145677)
研究(102861)
中国(59294)
管理(48921)
(45950)
学报(44376)
(43168)
(42814)
金融(42814)
科学(42490)
教育(36532)
大学(34048)
学学(31820)
农业(28796)
技术(27043)
业经(24670)
财经(24066)
经济研究(22974)
(20302)
问题(19272)
理论(18212)
图书(17188)
实践(16807)
(16807)
(15854)
现代(15628)
技术经济(15618)
商业(15203)
科技(14614)
共检索到484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宁果  
净息差对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和盈利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我国银行业净息差在经历大幅下降后开始趋稳,目前仍然存在下行压力。不同类别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差异较大,农商行优势明显,但近年来优势在逐渐下降。竞争优势与经营策略的差异导致不同银行之间的净息差呈现出较大的分化。本文分别从资产端和负债端对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银行个体之间净息差的差异原因,并结合影响机制与经营策略,提出关于商业银行提升净息差的措施与建议:一是聚焦存贷款主业,优化贷款结构;二是强化风险管理与定价,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动态平衡;三是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实现资产端和负债端的双受益;四是加强市场利率走势研判,灵活开展同业和债投业务。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田维韦   林靖澄   王剑  
合理的净息差对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测算了存贷利率变化对银行净息差的影响,并分析了海外银行的低息差应对之策。研究发现:第一,不考虑存贷款结构变化,中国银行业的存贷利差收窄将导致2024—2025年净息差同比分别下降14.0基点(bps)和2.5 bps,考虑到新发放贷款利率降幅或存在低估,预计2024年净息差实际收窄约20.0 bps,2025年净息差收窄或能控制在10.0 bps内。第二,海外经验表明,存款利率高度市场化和低利率环境下实现高贷款收益率是美国银行业净息差维持高位的原因。第三,日本银行业通过综合化经营、开拓海外市场并调整业务结构提升非息收入,让房地产泡沫后的日本银行业扭亏为盈,净资产收益率(ROE)水平维持在5%。借鉴海外经验,我国银行业需提升综合化经营能力和风险定价能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范利民  唐菁菁  阮青松  
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我国外汇交易的主体,在国家外汇改革过程中承担着最大的外汇风险。本文就商业银行外汇套期保值的特点,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常见的一些操作策略进行了研究,对国有商业银行应采用外汇套期保值策略提出了以下两点建议。"!在运用远期外汇交易以及外汇期货交易的时候应采用积极主动的套期保值策略,特别应该避免采用不加分析的对其所有敞口头寸进行完全保值的策略。"#应该把银行的利率风险与外汇风险视为一个整体并进行同步套期保值。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成光  孙林岩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国际化发展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离岸业务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战略机遇。本文在离岸金融内涵和商业银行离岸业务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离岸业务经营的客户定位策略、产品组合创新策略和离岸业务与在岸业务协同策略,期望能够为我国商业银行离岸业务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黎梦瑶  廉永辉  
本文在我国利率市场化逐步深化的背景下系统考察了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影响。在构造连续的利率市场化指数的基础上,对2007—2017年38家商业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实证结果表明:(1)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净息差具有倒U形影响;(2)利率市场化对净息差的倒U形影响显著存在于股份制、城市及农村商业银行组,但在国有银行组中不显著;(3)价格效应是利率市场化对净息差产生影响的主要机制。本文研究有助于明确利率市场化的经济后果,对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实现转型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金石  
<正>近年来,由于贷款利率持续下行、存款成本相对刚性,境内商业银行特别是大型银行净息差(NIM)不断收窄。尽管银行资产规模保持扩张,但利息净收入增长乏力,对利润增长造成较大拖累。2023年前三季度,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净息差分别为1.67%、1.62%、1.64%和1.75%,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4.72%、-3.21%、3.21%和-3.05%。放眼国际同业,欧洲、日本部分大型银行受到负利率政策、
关键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鄂永健  仇高擎  武雯  
近年来,受存贷款基准利率多次降低、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等周期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息差持续显著走低。2016年末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框架逐步转型、金融市场去杠杆力度加大和协调监管实质性深化,又给银行息差带来了新的考验。特别是在降杠杆、强监管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广义信贷及相关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受到更加严格地管控,进一步凸显了息差对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的重要性。本文拟对新形势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鄂永健  仇高擎  武雯  
近年来,受存贷款基准利率多次降低、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等周期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息差持续显著走低。2016年末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框架逐步转型、金融市场去杠杆力度加大和协调监管实质性深化,又给银行息差带来了新的考验。特别是在降杠杆、强监管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广义信贷及相关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受到更加严格地管控,进一步凸显了息差对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的重要性。本文拟对新形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晓玲  
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内外环境的变化,使得发展中间业务更具迫切性。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着明显的差距。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依据当前我国所具备的条件,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需在转变观念、破除制度瓶颈、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创新等方面加大力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景新  刘炜  
操作风险是金融机构最古老的风险之一,也是最具破坏力和最难预测的风险。操作风险管理在全球金融界兴起,受到广泛关注。自2005年以来,我国银行业大案要案频发,操作风险有失控趋势。在应对次贷危机的背景下,我国货币信贷快速增长,贷款激增为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恶化埋下隐忧,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操作风险日益突出。文章在界定操作风险定义和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系统介绍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和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监管操作风险的原则,提出了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三大策略。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程华  蔡昌达  
互联网金融、金融互联网的争议还未偃旗息鼓,金融科技(Fintech)早已腾空而起。在强势资本的支持下,全球超过2000家的金融科技公司正在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颠覆传统银行的业务模式,各个领域独角兽级别的公司不断涌现,Fintech已经成为未来十年银行业无可辩驳的发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闵继红  
商业银行国际业务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渠道,除了能够提供传统银行业务所能提供的许多服务外,还能提供一些传统银行服务渠道难以提供的创新产品和服务,它的发展对提升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针对目前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业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合策略的思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谢治春  
在品牌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品牌组合战略可以改变我国商业银行品牌体系混乱问题。品牌组合战略在定义品牌角色的基础上理顺品牌与品牌之间的关系,建立清晰的品牌组合结构。本文通过分析花旗集团、汇丰控股、瑞银集团的品牌组合战略实践,建议商业银行建立与营销战略一致的品牌组合战略,在重新审视市场、业务优势和品牌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定义好各个品牌的角色,改变品牌关系杂乱的状况。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程华  蔡昌达  
互联网金融、金融互联网的争议还未偃旗息鼓,金融科技(Fintech)早已腾空而起。在强势资本的支持下,全球超过2000家的金融科技公司正在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颠覆传统银行的业务模式,各个领域独角兽级别的公司不断涌现,Fintech已经成为未来十年银行业无可辩驳的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