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40)
- 2023(10726)
- 2022(9423)
- 2021(8890)
- 2020(7840)
- 2019(17976)
- 2018(18093)
- 2017(36019)
- 2016(19172)
- 2015(21735)
- 2014(21473)
- 2013(21489)
- 2012(20280)
- 2011(18228)
- 2010(18622)
- 2009(17808)
- 2008(18166)
- 2007(16861)
- 2006(14785)
- 2005(13541)
- 学科
- 济(74540)
- 经济(74460)
- 业(60846)
- 管理(58771)
- 企(49694)
- 企业(49694)
- 方法(35842)
- 数学(31546)
- 数学方法(31310)
- 银(25952)
- 银行(25807)
- 制(25240)
- 中国(24624)
- 行(24303)
- 财(22852)
- 农(20383)
- 融(18900)
- 金融(18898)
- 技术(18172)
- 业经(16498)
- 贸(16206)
- 贸易(16189)
- 易(15645)
- 度(14776)
- 制度(14771)
- 务(14099)
- 财务(14081)
- 财务管理(14032)
- 企业财务(13273)
- 地方(13225)
- 机构
- 大学(271517)
- 学院(270261)
- 济(115987)
- 经济(113439)
- 管理(107206)
- 理学(90023)
- 理学院(89106)
- 研究(88031)
- 管理学(87904)
- 管理学院(87363)
- 中国(79985)
- 财(60476)
- 京(57177)
- 科学(50076)
- 财经(46513)
- 所(44326)
- 中心(43444)
- 农(43280)
- 江(42911)
- 经(42000)
- 研究所(39358)
- 北京(36911)
- 业大(36365)
- 经济学(35760)
- 州(34780)
- 财经大学(34486)
- 农业(34186)
- 经济学院(32495)
- 范(31994)
- 师范(31702)
- 基金
- 项目(166580)
- 科学(131173)
- 研究(124462)
- 基金(120508)
- 家(103143)
- 国家(102262)
- 科学基金(87881)
- 社会(79132)
- 社会科(75012)
- 社会科学(74991)
- 省(65449)
- 基金项目(63949)
- 教育(57305)
- 自然(55425)
- 划(54782)
- 自然科(54164)
- 自然科学(54147)
- 自然科学基金(53235)
- 编号(51098)
- 资助(49328)
- 成果(42314)
- 创(39739)
- 部(37914)
- 重点(37147)
- 创新(36304)
- 发(35378)
- 课题(35062)
- 教育部(32819)
- 性(32249)
- 国家社会(32207)
- 期刊
- 济(128457)
- 经济(128457)
- 研究(89135)
- 中国(56600)
- 财(47959)
- 融(47112)
- 金融(47112)
- 管理(40832)
- 农(38386)
- 学报(36584)
- 科学(34750)
- 大学(28068)
- 学学(26364)
- 教育(26255)
- 农业(23794)
- 财经(23392)
- 技术(23387)
- 经济研究(21069)
- 业经(20963)
- 经(19866)
- 问题(16946)
- 理论(15981)
- 技术经济(15230)
- 贸(15141)
- 实践(14523)
- 践(14523)
- 商业(13930)
- 业(13504)
- 国际(13238)
- 科技(13209)
共检索到427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廖岷 郭晓夏
近年来,随着金融深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获得了快速发展,各类新型业务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商业银行以其规模、活跃度和参与度成为参与市场发展的核心力量。与此同时,部分异化的创新业务和模式完全超越监管边界并不断衍生发展,形成多方参与、结构复杂、业务多样、资金混用的局面,其潜在风险不容忽视。本文从低准入标准的授信、发起-分销、理财资金池、同业投资四个维度,比较了目前中国商业银行异化创新业务和美国过去十多年间的各类金融创新,发现虽然业务模式和形式各异,但本质相似、风险属性趋同,都存在降低授信准入标准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创新业务 风险分析 监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廖岷 郭晓夏
近年来,随着金融深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获得了快速发展,各类新型业务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商业银行以其规模、活跃度和参与度成为参与市场发展的核心力量。与此同时,部分异化的创新业务和模式完全超越监管边界并不断衍生发展,形成多方参与、结构复杂、业务多样、资金混用的局面,其潜在风险不容忽视。本文从低准入标准的授信、发起-分销、理财资金池、同业投资四个维度,比较了目前中国商业银行异化创新业务和美国过去十多年间的各类金融创新,发现虽然业务模式和形式各异,但本质相似、风险属性趋同,都存在降低授信准入标准、高复杂性、高杠杆率、低透明度、流动性错配等问题。从微观层面来看,这使单个机构面临的风险加大;从宏观层面看,则加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抬高了社会总体杠杆率,提升了实体经济的不确定性。针对这些不审慎的创新,金融监管当局采取了多种措施,但总体效果尚不明显,亟需系统性的监管安排和设计。只有从市场参与者、投资者,到监管当局都引起重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规范,才能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创新业务 风险分析 监管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巴曙松 尚航飞
净稳定融资比率是巴塞尔委员会于2010年推出的用于测量银行期限转换风险的监管指标。本文基于2012~2013年数据测算了我国41家商业银行的净稳定融资比率,进而从银行业整体和同业比较的角度探讨我国商业银行的期限转换风险,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净稳定融资比率 流动性监管 期限转换风险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石中心
一、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内涵与风险(一)什么是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是指金融企业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中国银监会2006年12月发布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第三条明确指出:"金融创新是指商业银行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引入新技术、采用新方法、开辟新市场、构建新组织,在战略决策、制度安排、机构设置、人员准备、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和金融产品等方面开展的各项新活动,最终体现为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造与更新"。可见,金融创新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四川银监局建行处课题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志远
确立对商业银行外汇业务的有效监管是人民币自由兑换和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前提,也是当前遏制涉外金融犯罪的紧迫要求。对银行外汇业务的监管以往不是没有,现在也不是没有加强和改进,但问题的关键是要摆脱传统外管体制的束缚,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真正有效的银行业务监管体系。本文首先分析我国银行外汇业务的变化、产生的问题和现行体制的缺陷,提出改革的建议,然后阐述现代银行监管的有效方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五星 胡荣尚
本文描述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收费监管现状,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对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监管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 收费监管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朱明星
本文选取我国沪深交易所上市商业银行2007—2011年间的数据,研究商业银行创新能力与风险监管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银行创新能力与不良贷款率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与资本充足率和存贷比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而且流动性比率对创新能力的影响不显著。这反映出提升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走创新驱动型的发展道路,是实现我国银行业发展模式成功转型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创新能力 风险监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岷峰 张玉洁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金融机构国别风险成为世界各国监管当局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国别风险的不可抗性、复杂性、危害性等角度分析了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国别风险监管的必要性。鉴于我国商业银行国别风险监管体系不健全、法律基础薄弱、信息系统滞后,必须从树立国别风险理念、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建立监管体系、创建国际合作机制等方面入手,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国别风险监管体制。
关键词:
金融监管 商业银行 国别风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谭诤
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监管在1995年巴林银行事件后开始引起高度重视,至今已有十余年。本文系统整理了国际银行业和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日趋完善、与国际银行业逐步接轨的发展轨迹。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商业银行与监管要求之差距所在以及未来努力的方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雁
相对于资产负债业务而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较低,但收益与风险始终是相伴随的,中间业务在给商业银行带来可观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在开发中间业务时,必须坚持业务拓展与风险防范并重的原则,加强对中间业务的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建立完善中间业务的风险管理系统。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会计财务处浦发银行内江分行营业部联合课题组 李慧
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快速发展,在为商业银行带来利润的同时,也给我国的金融体系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风险。本文回顾并总结了国外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经验,分析了我国表外业务发展的现状、动因与风险,并从实际情况出发探究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风险管理。建议通过完善法规、改进监管、完善信息披露以及提高银行自身风险管控能力等途径,规范我国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防控并化解表外业务风险,促进金融"脱虚就实"、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江鸿
关联交易是上市商业银行实施合法、合规管理的重要领域。在关联交易具体管理制度方面,我国对商业银行授信和非授信关联交易的管理都有需要改进之处。从国内关联交易监管制度的架构看,目前多套制度并行的格局,造成了监管资源重置、金融机构合规成本高等弊端,并且各监管规则之间也不尽协调。长远来讲,我国商业银行关联交易规则应当在监管程度上采取有所区别的精细化管理,在禁止类、限制类的规则之外,增加有关豁免监管的规定,以妥善处理监管制度的成本和效益的平衡。
关键词:
关联交易 合同效力 内部交易 监管豁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蒋雨亭 史彦泽
本文通过对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指出金融监管制度的功能不应仅局限于约束功能,还应该具有激励功能。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短板,而形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与我国过于强调约束功能的金融监管制度则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由于监管过度、制度冲突和监管组织框架等问题导致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不足。应通过加强行业自律、优化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和改组监管组织框架,构建一个更加具有激励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监管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