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21)
2023(9587)
2022(8287)
2021(7797)
2020(7129)
2019(16705)
2018(16626)
2017(34016)
2016(18463)
2015(21483)
2014(21708)
2013(22022)
2012(20735)
2011(18626)
2010(18950)
2009(18275)
2008(18947)
2007(17505)
2006(15417)
2005(14218)
作者
(54050)
(44942)
(44685)
(42937)
(28907)
(21277)
(20855)
(17484)
(16932)
(16266)
(15181)
(15160)
(14438)
(14192)
(14125)
(14022)
(13707)
(13240)
(13123)
(13071)
(11222)
(11207)
(10955)
(10250)
(10184)
(10171)
(10153)
(10040)
(9135)
(8792)
学科
(77669)
经济(77581)
管理(61268)
(58797)
(48129)
企业(48129)
方法(42536)
数学(37945)
数学方法(37722)
(25826)
(24123)
银行(23978)
(23754)
中国(22799)
(22468)
(19367)
(17713)
金融(17711)
(17284)
财务(17250)
财务管理(17199)
(16377)
贸易(16365)
企业财务(16312)
(15798)
业经(15204)
(14206)
制度(14200)
(12785)
农业(12267)
机构
大学(272705)
学院(269532)
(116052)
经济(113463)
管理(109382)
理学(90895)
理学院(89981)
管理学(88891)
管理学院(88339)
研究(84314)
中国(77966)
(62209)
(57499)
财经(47982)
科学(47443)
(43427)
(42683)
(42674)
(42450)
中心(42118)
研究所(37837)
北京(36937)
经济学(36597)
业大(35874)
财经大学(35781)
(34397)
农业(33955)
经济学院(33450)
(31217)
师范(30925)
基金
项目(162693)
科学(127375)
研究(119892)
基金(119248)
(101513)
国家(100685)
科学基金(86495)
社会(76247)
社会科(72392)
社会科学(72368)
基金项目(62775)
(61841)
教育(56004)
自然(55219)
自然科(53896)
自然科学(53879)
自然科学基金(52963)
(52235)
资助(51581)
编号(49398)
成果(40943)
(38215)
重点(36045)
(33377)
教育部(33290)
课题(33207)
(33188)
人文(32291)
科研(31766)
大学(31425)
期刊
(128326)
经济(128326)
研究(86500)
中国(52425)
(50767)
(46224)
金融(46224)
管理(41310)
学报(36762)
(36704)
科学(34323)
大学(28209)
学学(26496)
财经(25062)
技术(22797)
农业(22394)
教育(22016)
(21285)
经济研究(20361)
业经(19957)
问题(17402)
理论(16095)
(15511)
技术经济(14742)
实践(14550)
(14550)
统计(14171)
商业(14088)
(13848)
国际(13365)
共检索到4233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百吉  
采用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中的利率敏感性缺口、缺口率、利率敏感性比率和利率敏感性比率偏离度四个指标,对我国14家上市银行2006年和2007年的利率风险管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利用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对利率风险进行了较有效的管理,但1年以上资产、负债的匹配上失衡现象严重,利率敏感性缺口的调整滞后于利率变化趋势;我国传统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落后于新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镇南  崔华  
随着利率管制的放松 ,利率风险日益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风险。文章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对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状况进行了分析 ,并就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面临的障碍进行了探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春红  董晓亮  
借助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文章对我国14家上市银行在2007年至2010年期间的利率风险管理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整体上在应对利率变动风险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中小规模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能力总体上要优于大规模商业银行;但是,商业银行依然存在中长期利率敏感性资产和负债匹配严重失衡等问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镇南,崔华  
随着利率管制的放松,利率风险日益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风险。文章第一部分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对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状况进行了分析,文章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落后的原因,并就利率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及实施利率风险管理面临的障碍进行了探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徐秋洁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利率风险逐渐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然而,各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能力参差不齐,本文采用我国部分银行公布的近几年年报,运用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方法对比了六家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实证分析表明股份制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能力总体上高于国有银行。最后,依据我国的国情,提出了利率风险管理的相应策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谷秀娟  
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利率风险,从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所处的金融环境出发,我国商业银行应从利率风险管理的流程、利率预测,利率风险度量技术和利率风险控制工具等方面控制利率风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任建军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利率市场化后将产生许多风险 ,其中利率风险对商业银行影响最大。文章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同章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商业银行在获得产品定价权利的同时,其所面临的利率风险也将迅速上升,对银行的经营效益和资产质量都将产生重大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应根据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利率风险的特征,借鉴西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理论,并结合自身情况,强化利率风险管理,建立切实可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模型,防范与化解利率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左晓慧  查静  
在利率管制条件下,利率的变动平稳且易于预测,利率风险不是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利率管理是商业银行的附属职能。而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更多受市场规律的影响,遵循市场规律运行,利率的变动频繁且难以预测,利率风险随之上升为银行的主要风险。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将不得不面对利率波动的风险,其目前的利率风险管理水平会受到严峻的挑战。分析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利率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利率风险管理方法,以降低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程培罡  刘郁葱  
随着金融改革,尤其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行,利率的波动将愈加频繁,且变动幅度更大,利率风险也将随之显现,利率风险的管理开始受到金融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的广泛关注。一、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现状自1952年至70年代末,我国本币利率始终是管制利率。但管制利率并不等于利率的永恒不变,当政府调整利率政策时,依然存在利率风险的可能。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利率频繁调整,如上世纪末央行连续8次下调利率。2007年不到一年时间,央行已经连续5次上调利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毕鹏  
利率风险是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之一。本文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利率风险的四大分类,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桥  
利率风险是利率的不利变动给银行财务状况带来的风险。利率的变动通过影响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和其他一些利率敏感性收益和经营费用,最终影响到银行的收益。如果对利率敏感性缺口和持续期缺口模型进行分析,可以探讨出规避利率风险的相关思路。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鲍静海  李浩然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逐渐加快,这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利率风险。本文将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先进经验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现状相结合,提出了利率风险集中化管理模式,在有效防范和化解利率风险的同时,实现银行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莉  杜学文  
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必将面临日益严重的利率风险,如何选择利率风险管理方法是摆在银行面前的迫切问题。介绍了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机理及在我国目前状况下选择该模型的理由,由于我国银行资产负债不匹配、收入结构相对单一以及主要考虑收益分析法等特性,决定了现阶段大部分商业银行采用利率敏感性缺口的方法。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将越来越多地运用利率衍生工具、持续期等分析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