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57)
2023(17427)
2022(15366)
2021(14442)
2020(12420)
2019(29239)
2018(29064)
2017(56960)
2016(30971)
2015(35036)
2014(35324)
2013(35032)
2012(32400)
2011(29139)
2010(29081)
2009(27200)
2008(27058)
2007(24222)
2006(21049)
2005(18841)
作者
(91211)
(75653)
(75227)
(71869)
(48297)
(36467)
(34577)
(29599)
(28545)
(27122)
(25738)
(25385)
(24056)
(24000)
(23528)
(23472)
(23250)
(22465)
(21831)
(21746)
(18747)
(18658)
(18570)
(17212)
(17018)
(16940)
(16908)
(16852)
(15428)
(15018)
学科
(121889)
经济(121751)
管理(91659)
(89886)
(75479)
企业(75479)
方法(61115)
数学(53595)
数学方法(52936)
(36169)
(32171)
中国(32081)
(28869)
(26651)
(26338)
业经(26307)
银行(26191)
(24912)
财务(24826)
财务管理(24776)
(24644)
企业财务(23599)
(23257)
贸易(23245)
(22515)
地方(22416)
农业(21276)
(21190)
金融(21186)
理论(19978)
机构
大学(446508)
学院(444317)
(176483)
管理(175426)
经济(172562)
理学(151636)
理学院(149991)
管理学(147278)
管理学院(146486)
研究(144491)
中国(113813)
(94848)
科学(90516)
(84491)
(74962)
(73521)
财经(68038)
业大(67773)
中心(67239)
研究所(66889)
(64674)
(61739)
北京(59787)
农业(59435)
(56423)
师范(55829)
经济学(53441)
(53111)
(52098)
财经大学(50868)
基金
项目(298442)
科学(233310)
基金(216598)
研究(214065)
(189133)
国家(187598)
科学基金(160700)
社会(133107)
社会科(126116)
社会科学(126082)
(116599)
基金项目(115231)
自然(107096)
自然科(104578)
自然科学(104546)
自然科学基金(102672)
教育(99322)
(98314)
资助(90903)
编号(87587)
成果(70935)
重点(66711)
(66327)
(62210)
(61229)
课题(59544)
科研(58073)
创新(57195)
教育部(56546)
大学(55659)
期刊
(187511)
经济(187511)
研究(129453)
中国(79465)
学报(72751)
(66671)
(66548)
科学(65239)
管理(62856)
大学(54552)
学学(51631)
(48040)
金融(48040)
农业(44554)
教育(43725)
技术(37992)
财经(33451)
业经(31218)
经济研究(30257)
(28440)
问题(24947)
(23106)
理论(22420)
技术经济(21697)
图书(21319)
(21217)
统计(20686)
商业(20577)
实践(20469)
(20469)
共检索到6461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向前  贺卓异  
金融危机后,各国银行监管机构开始反思传统监管政策存在的问题,并一致认为应当对银行监管的理念和方式进行改革。加强逆周期监管理论的实践与探索是各国银行监管的主要发展趋势。作为银行传统监管手段的内部评级法同样具有顺周期性。缓解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法的顺周期性可以通过扩大违约率计算的时间区间、开展压力测试和引入杠杆率指标等途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晏艳阳  张贞贞  
由于银行信贷供给、资本品抵押品价格和企业未来经营现金流都具有与经济周期共同波动的特征,可以推测企业违约行为也具有顺周期特征。本文采用B-N分解法对我国GDP数据提取周期成分数据,并运用修正后的KMV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违约率的估计数据作计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违约率在2000年以前不存在顺周期效应,但在2000年以后存在显著的顺周期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文泓  罗猛  
始于2007年9月的国际金融危机引起了人们对资本监管顺周期效应更为广泛的关注。本文参照国外关于资本监管顺周期性的实证研究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和广义矩分析方法,对占我国银行业主体的16家商业银行在1998年~2008年的实际资本充足率与经济周期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具有一定的顺周期性。但由于本文实证研究所使用的银行近10年的数据还不能涵盖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而且我国经济仍处于转型阶段,市场化程度还不高,数据中的"杂音"较多,这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实证分析的结果。因此,本文实证分析的结论可能还需要通过其他方式做进一步验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庆寰  牛玮璐  
文章选取1999年~2012年宏观月度数据,实证研究我国商业银行杠杆率的顺周期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商业银行杠杆率具有顺周期性,商业银行根据宏观经济环境和自身发展战略主动调整杠杆率,以实现一定风险水平下的利益最大化。在经济上行周期,决定杠杆率的主要因素是同业拆借利率、债券回购利率等宏观因素;在经济下行周期,我国商业银行通过调整流动比率来降低杠杆率,达到监管要求。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丁世勋  
世界金融危机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顺周期性。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顺周期性主要源于借贷行为和金融管制。顺周期反馈机制通过不良贷款比率(PD)增长,风险加权资产的增长,银行资本因为来自有毒资产的损失而减弱等增加信贷风险,因此我国有必要建立逆周期的宏观审慎政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吴国平  
本文实证分析中国商业银行杠杆率与经济周期的关系。结果表明,2004~2013年,中国商业银行的杠杆率具有显著顺周期性,且金融危机时期顺周期性更强,其主要原因在于银行杠杆率的分子分母与经济周期之间的显著相关性,并且经济周期对杠杆率分母的正向影响大于分子;规模越大、流动性越高的银行,杠杆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好、存贷比越大的银行,杠杆率则越低。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钱皓  
本文在分析内部评级顺周期模式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银行内部评级顺周期效应的表现,指出:我国银行采用内部评级法存在着顺周期效应,有必要实施压力测试来削弱这一影响;监管当局应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削弱内部评级的顺周期影响,以稳定金融体系;货币当局应注意观察实施内部评级法后银行行为的变化,监测信贷周期和经济周期的波动;要稳定金融体系,夯实资本基础是关键。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李楠  陈暮紫  
银行业顺周期问题是巴塞尔资本协议III中提出的宏观审慎两大监管问题之一,由于行业的特异性,顺周期问题在不同行业的表现显著不同。本文以穆迪公司的分行业违约概率数据为对象,基于线性和非线性因果检验,考察了违约概率的顺周期问题。结果表明,违约概率和工业增加值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线性因果关系,但双向非线性因果关系十分显著;违约概率和宏观景气指数之间仅存在前者到后者的非线性因果关系;9个重点行业的违约概率和工业增加值之间存在前者到后者或双向的非线性因果关系。违约概率引领经济指标体现了其顺周期性,一定程度上对宏观经济产生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尹波  
当前我国金融体系的信用评级,无论是商业银行内部评级还是外部评级等,都程度不同的采用了AAA、AA、A、B、C这样离散的信用评级方法,本文从理论上讨论了违约率(广义)的定义、意义、分类标准和测算的方法,巴塞尔新协议中标准法,内部评级初级法,内部评级高级法的异同及对我国信用评级(广义违约率)管理建设的启示,指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应采用内部评级高级法的框架,对于信用等级的评定应采用连续变量来代替传统的A、B、C等离散型的分类方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国华  潘英丽  
本文基于我国110家商业银行2000~200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与宏观经济周期的动态关系,结论表明:(1)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变动具有顺周期效应。(2)资本充足率的顺周期调整具有非对称性,一方面在经济上升时期资本充足率的增加显著小于经济下降时期资本充足率的降低幅度;另一方面,大银行资本充足率变动的顺周期效应更为剧烈,尤其是在经济衰退时期,大银行资本充足率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中小银行。(3)资本充足率顺周期调整的动因主要源自监管资本的亲周期性,而风险加权资产的亲周期特征并不显著。本文的研究为我国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顺周期特征提供了理论解释和经验依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敏锋  
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后,金融体系的顺周期问题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并成为巴塞尔协议Ⅲ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采用37家商业银行2004—2012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顺周期行为,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与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一样存在顺周期行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顺周期行为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总体上并没有改变其顺周期行为的性质;我国商业银行更加重视在经济下行期对资产充足率的调整,即其顺周期行为在经济上行期和下行期存在非对称效应。我国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应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徐岩岩  赵正龙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是否存在亲周期性特征,银行内部评级模型如何反映经济周期对违约风险的影响,这些问题一直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难点问题。本文通过BP滤波法剥离出交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周期性波动项与GDP产出缺口,研究表明二者之间存在同步的负相关性,即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具备亲周期性。对此,本文结合业界经验与内部评级实践,提出了在内部评级模型中反映亲周期特征的操作方法,一是在主标度中引入调整因子,二是直接在内部评级模型中引入宏观经济指标,期望对国内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建设和完善提供借鉴。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飞  李雅楠  刘文栋  
金融危机之后,学者与监管机构加大了对杠杆率相关研究的关注。本文使用我国1997-2011年161家微观银行数据实证研究杠杆率的顺周期性及杠杆率对银行资产负债表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银行的杠杆率具有顺周期性,且上市银行的顺周期性更加明显;杠杆率对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的扩张具有支撑作用,即杠杆率支撑了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从侧面验证了杠杆率的顺周期性。进一步对基本回归结果通过差分GMM和系统GMM进行稳健性分析,结果依然稳健。该结论的政策启示为:应关注杠杆率自身的顺周期性并没有缓解资本充足率的顺周期性;加大对杠杆率变动的监管;建立逆周期的相关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爱玲  韩文静  于瑶  
金融危机爆发后,商业银行顺周期经营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本文基于1978年至2010年的相关经济数据,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顺周期经营进行实证研究,揭示商业银行顺周期经营的深层次原因及对我国经济的不良影响,并结合金融危机后各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经验及最新的巴塞尔资本协议要求,提出弱化我国商业银行顺周期经营模式、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青云  
2007年金融危机促使巴塞尔委员会迅速启动了新一轮的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本次改革中,杠杆率监管作为集"逆周期"和"宏观审慎"于一身的新型监管工具,引起了学术界、监管部门和银行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我国14家商业银行面板数据,对商业银行杠杆与经济增长、资产负债率、资本充足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经验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2年间,我国商业银行杠杆具有顺周期变动效应。因此,笔者建议将杠杆率指标作为我国商业银行一个长效监管机制,不断坚持和改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