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62)
- 2023(6186)
- 2022(5631)
- 2021(5299)
- 2020(4890)
- 2019(11807)
- 2018(11900)
- 2017(24629)
- 2016(13392)
- 2015(15657)
- 2014(16167)
- 2013(16435)
- 2012(15618)
- 2011(14140)
- 2010(14393)
- 2009(13964)
- 2008(14329)
- 2007(13285)
- 2006(11759)
- 2005(10827)
- 学科
- 济(56854)
- 经济(56802)
- 业(37515)
- 管理(37179)
- 企(29559)
- 企业(29559)
- 方法(29396)
- 数学(26496)
- 数学方法(26328)
- 银(19761)
- 银行(19616)
- 制(18948)
- 行(18246)
- 财(17070)
- 中国(16548)
- 农(15633)
- 贸(12923)
- 贸易(12914)
- 融(12873)
- 金融(12871)
- 易(12437)
- 度(11721)
- 制度(11716)
- 务(10957)
- 财务(10940)
- 财务管理(10910)
- 业经(10696)
- 学(10540)
- 企业财务(10343)
- 业务(10217)
- 机构
- 大学(203005)
- 学院(200880)
- 济(86669)
- 经济(84770)
- 管理(76410)
- 研究(65926)
- 理学(64312)
- 理学院(63638)
- 管理学(62754)
- 管理学院(62381)
- 中国(58825)
- 财(44025)
- 京(43340)
- 科学(38514)
- 农(35225)
- 财经(34630)
- 所(34459)
- 中心(31948)
- 经(31129)
- 江(31100)
- 研究所(30799)
- 业大(28550)
- 农业(28225)
- 北京(27890)
- 经济学(27453)
- 财经大学(25641)
- 州(25499)
- 经济学院(25102)
- 范(24517)
- 师范(24288)
- 基金
- 项目(120053)
- 科学(92687)
- 研究(88304)
- 基金(86222)
- 家(73838)
- 国家(73237)
- 科学基金(61430)
- 社会(54824)
- 社会科(51940)
- 社会科学(51921)
- 省(46436)
- 基金项目(45891)
- 教育(40927)
- 划(39253)
- 自然(38906)
- 自然科(37904)
- 自然科学(37890)
- 编号(37400)
- 自然科学基金(37209)
- 资助(36798)
- 成果(31453)
- 部(27876)
- 重点(27045)
- 发(25744)
- 课题(25076)
- 创(24290)
- 教育部(23752)
- 科研(23425)
- 性(23288)
- 人文(23062)
共检索到3105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谢文轩
商业银行内部欺诈是导致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频发的重要原因。笔者运用进化博弈理论,建立了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欺诈的进化博弈模型,通过对博弈模型的复制动态分析与稳定点分析,得出混合竞争策略与稳定进化策略产生的条件,并指出应通过完善银行内部权力制度和激励约束制度,促使"监督、不欺诈"这种高效稳定策略的出现。
关键词:
内部欺诈 进化博弈 复制动态 稳定点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文
本文建立银行内部检查者和内部欺诈者之间的博弈模型,对影响内部欺诈型操作风险的各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模型表明,内部欺诈行为越难被发现,欺诈行为就越猖獗,而检查者所付出的成本也越高;内部激励惩罚在一定条件下才有效,而外部惩罚能够有效减少欺诈行为。实证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模型得到的结论。最后,本文就防范此类操作风险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内部欺诈 操作风险 博弈论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高丽君 丰吉闯 李建平
内部欺诈事件类型是中国商业银行最严重的操作风险类型。但由于操作风险本质特征和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欺诈损失数据收集年度较短,数据匮乏,小样本数据容易导致参数结果不稳定。为了在小样本数据下进行更准确的度量,本文采用贝叶斯马尔科夫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在损失分布法框架下,假设损失频率服从泊松-伽马分布,而损失强度服从广义帕累托-混合伽马分布,分析后验分布的形式,获得中国商业银行不同业务线的内部欺诈损失频率和损失强度的后验分布估计,并进行蒙特卡罗模拟获得不同业务线内部欺诈的风险联合分布。结果表明,拟合结果很好,与传统极值分析法相比,基于利用贝叶斯的分析获得的后验分布可以作为未来的先验分布,有利于在较小样本下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詹原瑞 刘睿
作为巴赛尔新资本协议规定的七种操作风险损失类型之一,内部欺诈问题是我国银行业的一个重大风险来源。本文以部分国内银行的内部欺诈损失数据为样本,第一次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欺诈风险及其经济资本进行了估计。针对内部欺诈具有的低频率高损失的特征,作者借助极值理论中POT模型的重要性质对内部欺诈风险强度和频率进行了估计,并引入随机模拟抽样方法Bayesian MCMC对小样本条件下的POT模型参数进行估计。我们的研究表明,内部欺诈风险已经成为我国银行最主要的操作风险类型。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欧阳资生 黄颖
内部欺诈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重大风险来源。本文针对内部欺诈具有的低频率高损失的特点,采用不同分布分段刻画其损失统计分布规律,对于低于和高于门限值的样本点,采用Box-Cox变换和全Paretian分布模型进行分析,然后采用贝叶斯估计对全Paretian分布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接着在此基础上对建立了一个内部欺诈风险度量模型,然后使用所构建的风险度量模型对操作风险在险风险值、经济资本和最大可能损失进行了测算,最后提出了防范操作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富全
随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公布,内部评级法正在成为全球银行业开展风险管理的主流模式,我国内部评级体系尚处于初级阶段,各金融机构各具特色,差异较大,由于技术性和制度性因素的影响,内部评级体系的效能尚存在缺陷,不能有效地防范信贷风险,建立健全科学的内部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和制度措施,引入独立第三方的外部评级结果,作为商业银行内部评级必要和有益的补充。
关键词:
信用评级体系 内外部评级 新资本协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飞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内部人”案件频发,充分暴露了银行内部控制缺陷相当严重。本文试图通过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缺陷的表现形式,如组织结构设置、监督约束机制、业务流程安排、风险管理评估、内部审计作用、人员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来具体分析其中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雨 武剑 高明
信用评级过程中商业银行单靠数据清洗无法根本剔除蓄意欺诈性数据。这就要求商业银行设计专门的系统和模型,以便有效地识别和防范数据欺诈行为。分析财务数据欺诈的类型,选取判定数据欺诈的指标,设计数据反欺诈模型系统,整合相应的业务流程,为商业银行实施评级系统提供重要的数据保障。
关键词:
欺诈数据 财务报表欺诈 反欺诈系统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燕 康滨
银行业的欺诈是指银行的员工、客户或第三方,单独或与他人联合,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不正当的好处或利益,造成银行财务或其他方面损失的行为。国内商业银行应强化内部欺诈风险管理、加强外部欺诈风险防控、构建欺诈风险管理系统、实施欺诈风险监督检查等,借鉴国际银行业先进经验和做法,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沟通与交流,正确处理好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的关系,从而推动中国银行业的稳健经营与健康和谐发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原擒龙 夏霖
国际贸易和国际结算业务中经常发生欺诈风险。本文从对一则信用证开证行对于客户的开证申请进行前期审查,发现欺诈疑点的案例进行分析着手,探讨了商业银行如何防范信用证欺诈风险。商业银行自身防范欺诈风险应注意进行专业化审查,注意了解客户,加强与代理行的选择和信息交流,健全银行内部管控与培训制度,如万一欺诈业务发生应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商业银行还应协助客户防范欺诈风险,应协助客户慎重选择交易伙伴,妥善签订贸易合同,及时跟踪合同及信用证执行进程,并协助客户进行专业培训。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谢平 马比双
利用商业欺诈手段损害消费者权益已成为市场监管的难点,剖析经销商商业欺诈的手段,增强监管的针对性是减少商业欺诈的重要途径。分析零售商、消费者和监管部门之间的博弈过程,经销商商业欺诈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诚信经营的缺失,经销商之间为了求得市场占有率的平衡,而选择对消费者进行欺诈。由于消费者投诉成本过高,大多放弃投诉,加之监管成本过高,政府部门监管收益有限,监管职责难以到位,从而导致商业欺诈愈演愈烈。因此,必须强化政府职能部门职责的落实,加大对监管部门失职、渎职的惩罚,从而达到减少或杜绝商业欺诈的目的。
关键词:
商业欺诈 消费者 博弈分析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向前 贺卓异
金融危机后,各国银行监管机构开始反思传统监管政策存在的问题,并一致认为应当对银行监管的理念和方式进行改革。加强逆周期监管理论的实践与探索是各国银行监管的主要发展趋势。作为银行传统监管手段的内部评级法同样具有顺周期性。缓解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法的顺周期性可以通过扩大违约率计算的时间区间、开展压力测试和引入杠杆率指标等途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蒋湘伶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在绩效考核、产品定价、风险管理和资源配置等方面逐步发挥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建议从完善市场基准利率曲线、加强行业培训与指导、建立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的惩戒制度等方面加以完善。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周欢
近年来,票据市场发展迅速,但诈骗案件也时有发生,凸现出票据业务发展迅速与银行内控薄弱之间的矛盾。为了保证票据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银行应积极落实内控制度,尽力防止内外勾结;严把票据入口关;合理设置并严格监督票据流程。
关键词:
票据欺诈 银行内控 道德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