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22)
- 2023(10433)
- 2022(8768)
- 2021(8070)
- 2020(6756)
- 2019(15517)
- 2018(15307)
- 2017(31125)
- 2016(16638)
- 2015(18883)
- 2014(18946)
- 2013(18687)
- 2012(17504)
- 2011(15527)
- 2010(15842)
- 2009(15334)
- 2008(15581)
- 2007(14460)
- 2006(13211)
- 2005(12268)
- 学科
- 济(68969)
- 经济(68855)
- 管理(57657)
- 业(52593)
- 企(44588)
- 企业(44588)
- 方法(30131)
- 数学(26756)
- 制(26701)
- 数学方法(26593)
- 财(26234)
- 银(22291)
- 银行(22145)
- 中国(22073)
- 行(20727)
- 农(18636)
- 务(16820)
- 财务(16788)
- 财务管理(16753)
- 业经(16007)
- 企业财务(16004)
- 融(15577)
- 金融(15575)
- 体(15327)
- 度(14050)
- 制度(14019)
- 体制(13205)
- 地方(13021)
- 贸(12474)
- 贸易(12457)
- 机构
- 大学(236810)
- 学院(235407)
- 济(105044)
- 经济(102898)
- 管理(91518)
- 理学(76795)
- 研究(76382)
- 理学院(76073)
- 管理学(75250)
- 管理学院(74805)
- 中国(68623)
- 财(58519)
- 京(49959)
- 财经(44347)
- 经(40151)
- 科学(39479)
- 江(37008)
- 所(36906)
- 中心(36285)
- 经济学(33640)
- 财经大学(33062)
- 农(32724)
- 北京(32088)
- 研究所(32057)
- 经济学院(30405)
- 州(29656)
- 业大(28216)
- 院(27852)
- 银(27516)
- 范(27179)
- 基金
- 项目(142427)
- 科学(113035)
- 研究(109433)
- 基金(104672)
- 家(88598)
- 国家(87915)
- 科学基金(76172)
- 社会(72629)
- 社会科(68947)
- 社会科学(68930)
- 基金项目(55012)
- 省(54091)
- 教育(50644)
- 自然(45694)
- 划(45083)
- 自然科(44545)
- 自然科学(44537)
- 编号(44121)
- 自然科学基金(43800)
- 资助(42615)
- 成果(37603)
- 部(33753)
- 制(33311)
- 重点(32180)
- 课题(30849)
- 国家社会(30379)
- 发(30147)
- 教育部(29953)
- 创(29813)
- 性(29343)
- 期刊
- 济(121726)
- 经济(121726)
- 研究(81597)
- 中国(51309)
- 财(48322)
- 融(40410)
- 金融(40410)
- 管理(37328)
- 农(30165)
- 学报(29355)
- 科学(28482)
- 大学(24266)
- 教育(23969)
- 财经(23466)
- 学学(22636)
- 经(19949)
- 经济研究(19934)
- 技术(19805)
- 业经(19203)
- 农业(18358)
- 问题(16431)
- 贸(13845)
- 理论(12979)
- 国际(12569)
- 会计(11836)
- 财会(11820)
- 实践(11456)
- 践(11456)
- 技术经济(11453)
- 商业(11281)
共检索到383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宋玮
加入WTO之后,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格局正在逐渐发生着变化,商业银行必将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外资银行的市场竞争。市场竞争的实质是现代银行制度的竞争,而现代银行制度的核心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其优劣直接决定了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姜国林 刘伟杰
近些年来,由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国际和国内金融领域风险不断显现和发生,尤其是一些商业银行由于内部突发事件而导致整个金融机构出现危机甚至破产倒闭的事件,给世界金融体系甚至经济体系带来了极大冲击。因此,商业银行应端正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贯彻执行。
关键词:
商业银行公司 内部控制 制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庆卫 刘宏宇
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推动了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的实践,顺应国际公司治理的发展趋势,发挥我国企业民主管理的特色,对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意义深刻;从有效的公司治理的角度,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现实状况和职工参与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公司治理 职工参与 商业银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谭政勋
采用自由分布法(DFA),利用似不相关回归估计测算了我国商业银行的X-成本效率状况,并分析了产权制度与市场竞争程度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我国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X-成本效率存在结构性差别,产权制度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关键原因,市场竞争程度对银行效率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且两者对银行效率的影响是一种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可供选择的政策建议包括: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完善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优化银行业市场结构,促进银行体系效率的提高;国有银行要适当收缩规模,正确配置资源;股份制银行要尽快充实资本金,扩大规模,增强竞争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清河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要从改造公司治理和组织架构,完善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完善监督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以及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建设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公司治理机制 制度安排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谢清河
公司治理机制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从比较分析中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准则差异出发,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构想。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公司治理机制 改革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柴学武 陈黄强
商业银行外部审计因受托责任的发生、发展而产生和发展。实践证明 ,商业银行外部审计 ,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的有效性 ,提高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效率。加入 WTO后 ,我国商业银行在面对强大的外部竞争者的同时 ,风险管理及监管水平低下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 ,我们认为在提高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管理水平、风险控制能力以及中央银行监管效率的同时 ,应从制度安排入手建立中国的商业银行外部审计制度。
关键词:
受托责任 信息不对称 外部审计 制度设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郑垣
构造我国商业银行制度的若干思考郑垣实现现有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的转化,是构建我国商业银行制度的核心问题,在是否建立多级法人制、实行股份公司制经营等问题上分歧还不小,现将本人思考介绍如下:1.国有商业银行实行一级法制分支行制,不搞乡级法人、层层控股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锦
文章指出了在我国金融市场没有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同时通过分析我国资金的流向认为我国的流动性过剩是结构性失衡,并分析了我国形成国有企业和四大商业银行双重预算软约束的原因,在双重预算软约束框架下进一步分析了商业银行只愿意发放贷款给国有企业才能使自身效用最大化,造成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流动性过剩 预算软约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洪林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及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商业银行如何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经验,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规范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是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重点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不足及改进措施。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息披露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宁静 邱文武
作为现代公司治理结构重要组成部分的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由于缺乏健康的“土壤”,并 没有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文章在分析了上述问题后,提出了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独立董事制度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独立董事制度 现状与问题 完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江其务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制度的思考江其务(一)经国务院批准,1994年初出台了新的金融体制改革方案。方案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提出了90年代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总体框架是要建立三个体系和达到两个真正的目的。即一是要建立一个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伯灿 朱鹰 屠煜林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瑾璐 张小霞
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存在“内部人控制”,使内控制度缺乏有效性和审慎性,给商业银行带来经营风险。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旧金融体制刚性的影响、商业银行自身委托、代理关系监督效率低和央行的监管不到位。为有效防范和化解银行风险,笔者从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设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文彬
一、德国实行由始至终的全能银行制度的原因德国的银行从成立起,由始至终地实行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制度。它们不像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全能银行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工业化进程中自然混业经营条件下的全能银行、20世纪30年代后严格分业经营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