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73)
2023(3656)
2022(3182)
2021(3166)
2020(2732)
2019(6399)
2018(6270)
2017(14209)
2016(7482)
2015(8778)
2014(8797)
2013(8800)
2012(8313)
2011(7443)
2010(7645)
2009(7592)
2008(7950)
2007(7350)
2006(6930)
2005(6639)
作者
(20768)
(16970)
(16603)
(16197)
(10773)
(7941)
(7836)
(6436)
(6339)
(6185)
(5605)
(5600)
(5539)
(5295)
(5285)
(5163)
(5031)
(4979)
(4912)
(4722)
(4334)
(4298)
(3959)
(3939)
(3888)
(3803)
(3760)
(3744)
(3385)
(3291)
学科
(29307)
经济(29263)
(26951)
管理(26599)
(23882)
企业(23882)
(17238)
(17165)
银行(17093)
(15789)
方法(15560)
(14143)
数学(13990)
数学方法(13961)
(10763)
财务(10761)
财务管理(10737)
中国(10437)
企业财务(10366)
(9829)
制度(9828)
业务(9731)
(9545)
金融(9545)
(8432)
银行制(8358)
体制(7587)
(7252)
(6540)
贸易(6528)
机构
大学(111054)
学院(109625)
(48997)
经济(47955)
管理(44277)
理学(36854)
理学院(36571)
管理学(36353)
管理学院(36141)
中国(35989)
研究(32483)
(30093)
(23394)
财经(23298)
(21085)
(20752)
银行(19863)
(18462)
财经大学(17641)
(16232)
中心(15950)
(15679)
北京(15573)
经济学(15515)
(15175)
金融(14871)
科学(14799)
经济学院(14152)
(13963)
商学(13672)
基金
项目(58288)
科学(45882)
研究(45488)
基金(43598)
(35741)
国家(35471)
科学基金(30726)
社会(30085)
社会科(28594)
社会科学(28585)
基金项目(22998)
教育(20946)
(20493)
编号(19044)
资助(18611)
自然(18201)
自然科(17702)
自然科学(17697)
(17545)
自然科学基金(17399)
成果(16744)
(14725)
教育部(13265)
(13129)
人文(12944)
重点(12614)
项目编号(12527)
(12421)
国家社会(12243)
社科(12221)
期刊
(55986)
经济(55986)
研究(41092)
(30143)
金融(30143)
(24696)
中国(18874)
管理(17635)
财经(12528)
(11891)
学报(11495)
科学(11405)
(10445)
大学(9676)
经济研究(9504)
业经(9203)
学学(9189)
理论(8130)
问题(8017)
(7874)
国际(7647)
实践(7346)
(7346)
教育(7275)
技术(7168)
商业(6610)
财会(6561)
会计(6419)
农业(6108)
现代(5662)
共检索到1816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鹏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于银行业乃至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健运行至为关键。我国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完善,"形似"基本具备;但在治理结构的有效性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神似"尚有差距。在分析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指出改革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不能只是技术层面的修修补补,要着重解决几个关键难题和深层次问题,真正实现现代商业银行制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庆卫  刘宏宇  
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推动了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的实践,顺应国际公司治理的发展趋势,发挥我国企业民主管理的特色,对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意义深刻;从有效的公司治理的角度,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现实状况和职工参与的相应对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许黎惠  王仁祥  
本文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资本市场公司治理功能的机理,指出资本市场的融资机制、价格机制和并购机制对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作用,同时我国资本市场的弱有效性会限制资本市场公司治理功能的发挥,而商业银行改革也为资本发展提供契机,所以我国应渐进式地推进商业银行进入资本市场,推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迎新  杨素珍  
公司治理起因于产权的分离,治理的功能是权、责、利的分配,治理模式有效率的前提是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对称分布。“股东至上主义”逻辑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公司治理的思想源流,分别导致了两种不同的治理模式:股东单边治理模式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比较分析这两种模式,我国商业银行应当选择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清河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要从改造公司治理和组织架构,完善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完善监督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以及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建设等方面进行。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凤琳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促进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 ,在金融国际化步伐加快的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因此 ,要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 ,在借鉴国际上先进的公司治理理论和原则的同时 ,还应当充分结合我国的国情。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阶层、监事会相互制衡的机制 ;完善商业银行的激励约束机制 ;加强信息披露 ,提高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透明度。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谢清河  
公司治理机制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从比较分析中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准则差异出发,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构想。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懿  罗希  
本文从实证角度提出我国商业银行与一般性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别。从治理目标来说,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不仅要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还要考虑所有投资人的利益;从内部治理机制看,我国商业银行的股权治理单一,独立董事流于形式;从外部治理看,债权产品匮乏,金融市场欠发达。商业银行可从引入战略投资者;重视商业银行独立董事的作用;大力发展金融债券市场,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加快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丰富商业银行的债权人结构,同时加强与企业除资金借贷以外的多种服务联系等方面入手建立起一套符合商业银行特征的公司治理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洁  谭军  
本文研究了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与信用风险管理绩效的内在联系,检验了我国银行的内部治理作用及其有效性。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与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绩效是显著负相关的,国有控股银行与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绩效是显著负相关的。而独立董事的比例、董事会会议次数、股权集中度、以及高管薪酬对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绩效的影响是不显著的。表明我国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并没有发挥其有效的作用。要进一步完善银行的治理机制,使其对控制银行信贷风险能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吕江林  黄光  
本文运用熵值法得出银行总体风险控制水平和综合效益两个综合性指标体系,结合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政府背景特征,得出国有控股能力、监事会规模和具有政府背景的高管人数与银行总体风险控制水平和银行综合效益负相关,而董事会规模、具有政府背景的董事和监事比例以及高管人员薪酬则与之不相关等结论。针对这些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建议:优化所有权结构,加大引入非国有投资者;落实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的选聘制度,确保其履职尽责;强化对高管人员的培养,充分发挥其潜在价值;建立全面的高管激励制度,突出风险管控的重要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宗义  刘亦文  
本文对我国银行在上市公司发挥公司治理作用的机制和途径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银行债权对上市公司的治理力度很弱。银行贷款无论期限长短,治理总体效应都为负,体现为对公司绩效的影响都是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治理机制的途径上,无论是短期贷款还是长期贷款,与公司管理成本费用率之间都是正相关关系,长期贷款与自由现金流量之间显著负相关;这说明银行的长期债权能发挥一定的监督作用,但由于长期贷款占比少,银行债权不能有效约束经理人。公司规模与公司绩效、自由现金流和管理成本费用率之间有显著的合理相关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宋玮  
加入WTO之后,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格局正在逐渐发生着变化,商业银行必将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外资银行的市场竞争。市场竞争的实质是现代银行制度的竞争,而现代银行制度的核心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其优劣直接决定了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罗猛  罗平  
公司治理水平与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和绩效水平息息相关。当前,我国银行业自身的公司治理面临严重挑战,而2004年新资本协议的推出对银行业的公司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借鉴这些要求以及各国商业银行在实施这一协议的成熟做法,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完善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总结和梳理了新资本协议中公司治理的要求以及各国相应做法的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对国有大银行)公司治理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尤其是对董事会和高管层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将有助于新资本协议的推行,并促进银行的风险控制和绩效提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文俊  
借鉴国外公司治理模式,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及银行本身的特点,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应走共同治理并着重强调债权人利益的模式;同时提出公司治理和公司财务监控密不可分,商业银行应以公司治理为依托发展,多方监控主体并存,以内部监控为主的财务监控体系,全面实现公司治理的最终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