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50)
- 2023(14615)
- 2022(12854)
- 2021(12174)
- 2020(10469)
- 2019(24395)
- 2018(24380)
- 2017(48445)
- 2016(25999)
- 2015(29617)
- 2014(29648)
- 2013(29403)
- 2012(27170)
- 2011(24553)
- 2010(25005)
- 2009(23182)
- 2008(23020)
- 2007(20499)
- 2006(18231)
- 2005(16305)
- 学科
- 济(104406)
- 经济(104280)
- 管理(74330)
- 业(72989)
- 企(59436)
- 企业(59436)
- 方法(53897)
- 数学(47714)
- 数学方法(46993)
- 中国(29648)
- 财(26943)
- 农(26686)
- 银(25924)
- 银行(25777)
- 制(25768)
- 行(24284)
- 业经(21947)
- 学(21613)
- 融(20309)
- 金融(20307)
- 贸(20031)
- 贸易(20013)
- 易(19339)
- 地方(18862)
- 理论(18408)
- 农业(17564)
- 务(17349)
- 财务(17273)
- 财务管理(17230)
- 企业财务(16341)
- 机构
- 大学(378700)
- 学院(375618)
- 管理(150454)
- 济(149385)
- 经济(146070)
- 理学(129670)
- 理学院(128264)
- 管理学(125767)
- 管理学院(125089)
- 研究(121001)
- 中国(99582)
- 京(80853)
- 科学(74410)
- 财(72995)
- 所(60774)
- 农(59937)
- 财经(58655)
- 中心(56366)
- 研究所(55226)
- 江(55027)
- 业大(54829)
- 经(53237)
- 北京(51602)
- 范(48069)
- 师范(47629)
- 农业(47164)
- 经济学(45500)
- 州(45453)
- 财经大学(43907)
- 院(43351)
- 基金
- 项目(250936)
- 科学(197203)
- 基金(182913)
- 研究(182155)
- 家(158671)
- 国家(157395)
- 科学基金(135507)
- 社会(113701)
- 社会科(107776)
- 社会科学(107746)
- 省(96892)
- 基金项目(96599)
- 自然(89647)
- 自然科(87587)
- 自然科学(87566)
- 自然科学基金(85990)
- 教育(84980)
- 划(82325)
- 资助(77883)
- 编号(74711)
- 成果(60893)
- 部(56105)
- 重点(55822)
- 发(51898)
- 创(51682)
- 课题(51116)
- 科研(48354)
- 教育部(48347)
- 创新(48153)
- 大学(47156)
- 期刊
- 济(158620)
- 经济(158620)
- 研究(115103)
- 中国(67739)
- 学报(57951)
- 管理(54331)
- 科学(53414)
- 财(53252)
- 农(52954)
- 融(49250)
- 金融(49250)
- 大学(43993)
- 学学(41527)
- 教育(39807)
- 农业(35091)
- 技术(32349)
- 财经(28725)
- 业经(25660)
- 经济研究(25569)
- 经(24226)
- 问题(20953)
- 理论(20354)
- 统计(18895)
- 实践(18670)
- 践(18670)
- 技术经济(18545)
- 图书(18314)
- 业(17806)
- 商业(17261)
- 策(16968)
共检索到5542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志辉 李萌
本文以贷款不良率作为信用风险高低的衡量标准,采用主成份分析法和Fisher线性方法、Logit模型、BP神经网络技术构造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识别模型。实证和比较分析表明,盈利性指标对信用风险的影响最大,资本市场指标的解释力并不显著。相对于其他两类模型,Logit模型具有更强的信用风险识别和预测能力,但在应用时必须将其与定性分析以及其他定量模型相结合并保持模型的定期更新,以减少未来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关键词:
信用风险 识别模型 主成份分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祥东 王未卿
笔者以我国A股325家上市公司2011年和2012年的财务数据作为样本,利用贝叶斯判别法、Logistic回归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对信用风险进行识别,进而比较三类模型的准确性、预测能力和稳定性,发现三类模型对信用风险识别的准确率依次增高,但仍然都存在较大的概率将信用状况非健康公司识别为健康公司;贝叶斯判别法和Logistic回归模型识别出的重要财务指标能够有效解释公司的信用状况,而BP神经网络模型则缺乏对识别结果的解释能力。比较结果对商业银行选择和使用合适的信用风险识别技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欧阳秀子
本文以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对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比较分析,试图找出适合我国实际的信用风险模型,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通过研究,本文得出KMV模型在我国目前比较适用,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该模型运用于我国应该采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信用风险 KMV模型 实证分析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良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秀云 蒋园园 段珍珍
在介绍KMV模型、Credit MetriCs模型、Credit risK+模型和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这四种国际流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基于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对这四种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认为KMV模型最适合我国目前的国情。以2013年45家st公司和与之配对的45家非st公司以及2014年20家st公司和与之配对的20家非st公司为样本,对样本的违约距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KMV模型基本上能够识别上市公司的信用状况,但是也有一些企业的违约距离不符合实际情况,这也说明该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中的识别能力有限,究其原因可能与该模型所要求...
关键词:
KMV模型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适用性分析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牛学成
本文在分析指出国内对于转轨时期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识别和违约评估方法研究所存在的主要缺陷基础上,构建了适用于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并随机选取了能代表整体信贷资产特征的某商业银行1249个贷款样本资料,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证明本文所建立的模型在度量借款人信用风险方面具有稳定性和有效性。最后,本文对于我国商业银行使用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用风险 违约评估 风险管理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倩
选择深沪两市4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基础财务指标采用相关分析法和逻辑回归法进行筛选,构建信用风险预警模型。实证研究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为商业银行识别出有问题的企业,从而降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
关键词:
财务风险预警 逻辑回归模型 稳健性检验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汪办兴
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已发展到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IRB法为代表的模型化管理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所采用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贷款风险度方法仍主要以定性分析和经验判断为主,在风险与资本定量计量上存在许多不足。本文研究遵循“路径依赖”的改进路径思路,在细致考察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的贷款风险度方法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的基础上,将其与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寻找改进和构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的路径选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南汉馨
近20年来,风险计量领域最主要的进展就是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模型体系,目前正式对外公布、有影响力的信用风险量化模型主要有四个,特点各异,且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黄荣 何有世 王步祥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对信用风险的准确度量和有效管理,既是商业银行进行贷款甄别、定价的关键,也是监管部门进行风险性监管的基础。通过对西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的比较研究,分析其特点和优缺点,可为中国商业银行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风险度量模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苏为华 郭远爱
本文利用2004-2013年的季度数据,基于改进的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进行宏观压力测试,并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技术,模拟了不同压力冲击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路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压力冲击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都出现不同幅度的上升,尤其是在极端压力情形下,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将急剧上升。最终宏观压力测试风险评估的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整体较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惠晓峰 孙嘉鹏
论文使用信用矩阵对选自某商业银行的贷款的样本组合进行了风险测度。确定了模型的基本参数,建立起符合该银行实际情况的信用矩阵模型,得到了样本组合1年期市场价值的分布,并计算出分布的方差、标准差和7个不同置信度下的百分位水平值,以及所有单笔贷款的风险值,从而完成了样本组合风险的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对样本组合进行了总风险分析、边际风险分析和风险收益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样本组合给出了具体的信贷决策建议。最后,对信用风险模型的优势及其对改进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的现实意义做出了评价。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信用矩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春红 路正南
文章构建的普通Logistic识别模型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识别中稳定性不强,影响了其预测性能。在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信息进行有效压缩后,构建的主成分Logistic混合识别模型不仅精度高,而且稳定性好,为商业银行识别和评估信用风险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最后,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如何提高信用风险识别水平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贵清 刘树林
以商业银行贷款数据为基础,采用聚类分析、多元判别和Logistic回归方法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评级模型。实证检验表明这三种方法都能较准确地对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评级资料进行预测。对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不同样本的总体预测精度分别为83.4%、72.05%和68.14%。三种方法对五类不同样本的预测存在相同的趋势,即对正常类和损失类样本的预测准确率较高,对中间三类样本的预测准确率较低。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阎庆民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复杂性要求对信用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和管理。本文将JP Morgan信用风险计量法引入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研究,通过样本分析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VaR进行测算,进而对银行的信用风险状况和资本要求进行评估。通过分析,本文提出强化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用风险 VaR分析 信用等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