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94)
- 2023(11890)
- 2022(10571)
- 2021(10221)
- 2020(8782)
- 2019(20591)
- 2018(20710)
- 2017(40793)
- 2016(22081)
- 2015(25339)
- 2014(25475)
- 2013(25456)
- 2012(23307)
- 2011(20924)
- 2010(21189)
- 2009(19857)
- 2008(19925)
- 2007(17994)
- 2006(16180)
- 2005(14634)
- 学科
- 济(82766)
- 经济(82668)
- 管理(71372)
- 业(66410)
- 企(56126)
- 企业(56126)
- 方法(42020)
- 数学(35874)
- 数学方法(35414)
- 财(25406)
- 中国(24770)
- 银(24370)
- 银行(24223)
- 制(24209)
- 行(22742)
- 农(20642)
- 业经(18504)
- 融(17588)
- 金融(17587)
- 学(17274)
- 务(17223)
- 财务(17149)
- 财务管理(17104)
- 企业财务(16199)
- 贸(16124)
- 贸易(16108)
- 易(15556)
- 理论(15369)
- 地方(14639)
- 和(14567)
- 机构
- 大学(315647)
- 学院(312201)
- 管理(130057)
- 济(121819)
- 经济(118725)
- 理学(109481)
- 理学院(108315)
- 管理学(106587)
- 管理学院(105982)
- 研究(98119)
- 中国(86341)
- 京(68867)
- 财(63511)
- 科学(59631)
- 财经(49383)
- 所(49138)
- 江(47145)
- 中心(47066)
- 农(46694)
- 经(44631)
- 北京(44527)
- 研究所(44141)
- 业大(43835)
- 州(39377)
- 范(38582)
- 师范(38276)
- 财经大学(36859)
- 农业(36606)
- 经济学(35515)
- 院(35366)
- 基金
- 项目(201175)
- 科学(156894)
- 研究(148202)
- 基金(145532)
- 家(124936)
- 国家(123905)
- 科学基金(106810)
- 社会(91008)
- 社会科(86182)
- 社会科学(86155)
- 基金项目(77411)
- 省(77223)
- 自然(70457)
- 自然科(68742)
- 自然科学(68728)
- 教育(67841)
- 自然科学基金(67477)
- 划(65226)
- 资助(62001)
- 编号(61979)
- 成果(50769)
- 部(44713)
- 重点(43680)
- 课题(41632)
- 创(40962)
- 发(40846)
- 项目编号(38934)
- 科研(38586)
- 教育部(38454)
- 创新(38172)
- 期刊
- 济(136777)
- 经济(136777)
- 研究(99803)
- 中国(60259)
- 管理(50696)
- 财(49134)
- 融(45964)
- 金融(45964)
- 学报(45246)
- 科学(42403)
- 农(40685)
- 大学(34542)
- 学学(32314)
- 教育(31733)
- 技术(27110)
- 农业(26728)
- 财经(24095)
- 业经(21843)
- 经济研究(20613)
- 经(20245)
- 理论(18792)
- 图书(17616)
- 问题(17575)
- 实践(17446)
- 践(17446)
- 技术经济(15938)
- 现代(15233)
- 业(14828)
- 商业(14398)
- 统计(14025)
共检索到481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罗真
本文在对国外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进行详细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其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适用性,以及我国运用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实施信用风险管理的现实选择,并提出相关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 管理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布慧敏
信用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商业银行的信用评价工作直接关系着银行经营的成败。本文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基于AHP的分析框架建立商业银行的信用评分模型,以期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量化度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
信用度量 评估模型 层次分析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佶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概述及现状(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涵义和特征所谓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从狭义上讲,一般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履行借款协议致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实际上是违约风险。从广义上说,信用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可测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银行在信贷经营与管理过程中,经营实际结果与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云 李秀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树红 王善民
本文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机制两方面讨论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因素,分析目前国际上主要的风险管理模型,研究我国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资产VaR 违约概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程鹏 吴冲锋 陈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卫兵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传统的信用风险评价方法,就其在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中的运用现状进行了回顾,分析了这种方法在中国的商业银行信贷决策运用中的特点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改进的信贷风险决策评价模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鑫
信用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分析了信用风险量化管理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运用VaR计算方法来预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思路,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量化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能福 康翔
以不良贷款率作为衡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主要指标,借鉴国内外的研究经验,采用LOGIT方法论构建我国宏观经济因素对银行信用风险影响的压力测试模型,并通过假设情景法进行宏观压力测试,定量评估了宏观经济变化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冲击。研究表明,压力测试可以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谭春枝 陈超惠
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一种用于管理信用风险的新技术信用衍生工具成为金融界关注的对象。它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信用风险管理的静态特征,使之表现出动态管理的发展趋势;它使信贷机构只需改变其贷款头寸的风险收益特性就能将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剥离并转移出去,从而使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从消极、被动的风险回避,变为积极、主动的组合风险管理。我国商业银行在已有的信用风险管理措施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应利用该项新技术转移分散信用风险,从而改变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高的现状,达到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目的。
关键词:
信用衍生工具 信用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美秀 周月梅
在商业银行信用活动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会产生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给商业银行带来潜在的损失,主要包括经营管理成本与交易成本增大、信贷效率和资金利用率降低,这些都制约着银行的进一步发展。信用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对称。本文基于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就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产生的微观机制,也即信息不对称下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文末提出了完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信用风险 信息不对称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祥东 王未卿
笔者以我国A股325家上市公司2011年和2012年的财务数据作为样本,利用贝叶斯判别法、Logistic回归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对信用风险进行识别,进而比较三类模型的准确性、预测能力和稳定性,发现三类模型对信用风险识别的准确率依次增高,但仍然都存在较大的概率将信用状况非健康公司识别为健康公司;贝叶斯判别法和Logistic回归模型识别出的重要财务指标能够有效解释公司的信用状况,而BP神经网络模型则缺乏对识别结果的解释能力。比较结果对商业银行选择和使用合适的信用风险识别技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军
本文重点对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理论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阐述了该理论的应用条件以及在当前我国部分商业银行已取得内部评级法阶段性研究成果但相关资本管理制度尚不健全的条件下如何从单个客户入手实现风险—收益平衡的管理模式,并论述了这一管理模式将给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带来的深刻变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南汉馨
近20年来,风险计量领域最主要的进展就是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模型体系,目前正式对外公布、有影响力的信用风险量化模型主要有四个,特点各异,且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小明
文章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评级研究中涉及的各种信用测度模型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与总结,对现有各种评级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等做了必要的比较研究。文章认为目前我国信用风险评级测度方法研究存在模型研究与指标体系研究相脱节的现象,指出信用风险评级研究应该综合考虑风险分析、模型研究、指标体系研究,并给出了建立信用风险评级模型的基本设想。
关键词:
内部评级法 违约概率 信用风险测度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