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66)
2023(12074)
2022(10624)
2021(10019)
2020(8487)
2019(20031)
2018(19859)
2017(39959)
2016(21094)
2015(24113)
2014(24103)
2013(24126)
2012(22311)
2011(20196)
2010(20138)
2009(18541)
2008(18306)
2007(16076)
2006(14396)
2005(12811)
作者
(61197)
(50175)
(50079)
(47740)
(32196)
(24031)
(22902)
(19702)
(19150)
(18134)
(17271)
(16880)
(15927)
(15863)
(15606)
(15316)
(14949)
(14813)
(14529)
(14245)
(12424)
(12237)
(12186)
(11327)
(11324)
(11200)
(11108)
(11091)
(10082)
(9804)
学科
(87400)
经济(87299)
管理(60567)
(58501)
(47649)
企业(47649)
方法(44832)
数学(39882)
数学方法(39523)
中国(24490)
(23316)
(22517)
银行(22370)
(22347)
(22286)
(21355)
贸易(21342)
(21021)
(20721)
业经(18182)
(16716)
金融(16715)
(16311)
地方(16128)
农业(14676)
(13951)
财务(13892)
财务管理(13857)
技术(13388)
(13374)
机构
大学(308031)
学院(304123)
(126960)
管理(124885)
经济(124313)
理学(108046)
理学院(106957)
管理学(105399)
管理学院(104846)
研究(96786)
中国(79424)
(65296)
(61254)
科学(56910)
财经(49583)
(47185)
(45320)
(45122)
中心(44838)
(43242)
业大(42742)
研究所(42634)
北京(41601)
经济学(39392)
(38019)
师范(37722)
财经大学(37172)
经济学院(35992)
(35947)
农业(35752)
基金
项目(204038)
科学(160749)
研究(151298)
基金(149722)
(128359)
国家(127343)
科学基金(110230)
社会(96114)
社会科(91273)
社会科学(91251)
基金项目(79770)
(77615)
自然(70903)
教育(69232)
自然科(69209)
自然科学(69194)
自然科学基金(67969)
(65284)
资助(62945)
编号(62025)
成果(50111)
(46485)
重点(44541)
(42489)
(42046)
课题(41373)
教育部(40460)
人文(39740)
国家社会(39390)
创新(39163)
期刊
(133461)
经济(133461)
研究(96193)
中国(52098)
管理(44733)
学报(44020)
(43945)
(40603)
金融(40603)
科学(40507)
(39957)
大学(33864)
学学(31774)
教育(30037)
农业(26457)
技术(24816)
财经(24443)
经济研究(22100)
业经(21876)
(20573)
问题(18354)
理论(17757)
(16581)
实践(16325)
(16325)
图书(15827)
技术经济(15136)
商业(14760)
现代(13864)
国际(13694)
共检索到448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新路,郭妍,张立光  
This paper uses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ses input and output variables in the banking of China,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overhead rather than capital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put element for production growth of banking in China while the other important element is labor.Total income and amount of loan(rather than the amount of profit) are the most remarkable output variables.Then,the paper uses variabies which were filered in the canonical correlation to structure production function of the banking of our country.The result indicates,the production growth for banking in China depends mainly on the increasing of inputs(overhead and labor,especially the former),the effect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s very faint,the way of growth is extensive.Furthermore th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of state-run banks has the lowest efficiency,the elasticity of labor for income is negative,and the time lag of input and output for production is relatively obvious.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勇  王满仓  
通过随机前沿模型(SFA)和超越对数函数,本文建立了计算商业银行成本、利润效率的随机前沿模型。基于1994-2010年间我国14家商业银行相应数据的计算结果我们发现:1994-2010年间商业银行成本、利润效率经历了明显的改进趋势,且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的成本、利润效率要显著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无效率函数的分解结果中,资本充足率的提高和不良贷款率的降低将会对商业银行的成本、利润效率产生明显的积极影响,而外资持股比例的增加也会显著地提升商业银行的成本、利润效率。最后,本文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白保中  宋逢明  朱世武  
在现代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中,信用风险无疑是最主要的风险,而信用风险度量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本文针对我国金融数据少、有效数据时间段短的特点,基于Copula函数度量组合信用风险原理,通过建立资产组合中每个资产的收益率门槛值,来模拟资产收益率情景,并结合Copula函数影射出信用评级情景,得到各个假设状态下Copula函数度量的资产组合信用风险。实证结果证明,选用Copula函数度量银行资产组合信用风险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本文给出的一套理论与实际数据相结合的算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芦锋  刘维奇  杨威  
选取我国14家主要商业银行2005年-2009年的面板数据,估计了基于傅立叶变换的成本函数参数,并利用影子输入价格得到我国14家主要商业银行输入成本的配置参数之比。结合环境变量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影响,计算了我国14家主要商业银行2009年的技术效率,配置效率,综合效率及规模效率,进行比对分析,并为今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邹新月  邓亭  
从业务收益变化的角度,通过构建商业银行广义超越对数成本函数的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及范围经济的测度方程,对中国不同类型商业银行1997~2006年的范围经济进行实证和对比分析得出:从整体上看,中国商业银行呈现范围经济效应,但中国商业银行的范围经济还没有达到最佳的状态;范围经济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及投资业务的发展有关,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范围经济优于国有商业银行。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岚  刘孟飞  
从要素投入和公司治理结构这一微观视角出发,通过建立超对数劳动力需求随机边界模型,运用单阶段估计技术,评估中国商业银行的劳动力投入无效率,并对所有制、治理结构、市场结构以及其他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整体劳动无效率除了在研究初期有较大降幅以外并未随时间的推移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城市商业银行显示出最高的劳动效率,大型商业银行最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差距日渐缩小。资产规模与劳动效率负相关,市场开放和改制上市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外资参股则并无明显影响,意味着在金融自由化的大背景下,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方向主要在于进一步开放市场,减少对内资银行政策上的照顾和行政性干预,规范市...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祥东  刘澄  王洋洋  陆嘉骏  
整合风险的量化管理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本文选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作为整合风险的影响因素,针对小样本且不满足正态分布的情况,采用核密度估计来对各自边缘分布进行拟合。根据平方欧式距离选取出最优Copula函数,使用半参数法将不同边缘分布连接成二元联合分布,并选用条件风险价值CVaR作为衡量整合风险的指标。通过对建立的Copula-CVaR模型进行Monte Carlo模拟,遍历搜索不同权重的模拟结果,找出银行最优风险资产组合,进而对我国12家上市商业银行整合风险水平进行评估。实证结果表明,整合风险低于单一风险之和,潜在的信用风险要高于市场风险,并且国有银行的整合风险普遍大于其他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殷孟波  王松  
许多商业银行在"规模为王"的发展思路主导下争相做大规模,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体经营效率得到提升,未必实现规模经济。文章运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方法对我国15家城市商业银行2008年~2012年的规模经济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5家样本银行基本处于规模经济的边界;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体城市商业银行规模经济越来越显著;中小型城市存在规模经济的现象,而大型城市商业银行出现一定程度的规模不经济。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应加强内部协调、管理,降低监督成本,提高整体经营效率;同时,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应继续续在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茹  卢金勇  
本文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测度了2001-2008年15家商业银行在考虑不良贷款情况下的效率值,并分析了银行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民生银行的效率值排名第一,并连续6次处于生产前沿;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值高于国有商业银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抵御风险能力、资产规模、不良贷款率、产权结构等都对银行效率具有显著影响;GDP增长率、CPI增长率、货币供应量和资产配置情况对银行效率影响不显著。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键  窦育民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对数成本函数方法对我国十四家商业银行1994-2010年的成本非效率、规模经济及技术进步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样本期的平均成本非效率小于大型商业银行样本期的平均成本非效率;股份制商业银行样本期的平均规模经济指数略微小于大型商业银行样本期的平均规模经济指数,总体来说我国商业银行在追求规模经济方面差距不大。股份制商业银行样本期的平均技术进步效应明显好于大型商业银行样本期的平均技术进步效应。本文的结论是:我国商业银行通过扩大产出实现规模经济来降低成本的空间很小,今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主要途径:一是降低商业银行的成本非效率,二是提高商业银行的技术进步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窦育民  李富有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替代利润函数方法对我国十四家商业银行1994-2010年的利润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股份制商业银行样本期的平均利润效率高于大型商业银行样本期的平均利润效率。商业银行的产权性质、入世以及上市分别与商业银行的利润非效率呈负向关系。充分说明入世、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及银行上市提高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效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汪祖杰  
商业银行的生产函数可以由其资产-负债表加以解析。商业银行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及其成本函数的广泛适用性可较好地运用于银行产业的业务与经营管理。在商业银行的规模报酬和规模经济分析中,采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的各种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兵  朱宁  
本文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测度了2003~2009年中国11家上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约束下的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并对影响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宏观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优于大型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和不良贷款是银行无效率的主要来源;中国银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是增长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高于大型商业银行,主要体现在规模效率变化和技术规模变化;外资银行的进入和M_2的供给增长对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熊延忠  孙涛  
本文应用DEA方法得到的各商业银行的效率值作为因变量,构建Tobit回归模型,研究影响商业银行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了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效率水平和竞争力的相关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产权结构、创新程度、总资产收益率指标和银行效率显著正相关,总资产规模、成本收入比、股权集中度与银行效率显著负相关,其中总资产收益率对银行效率的影响最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朝华  
本文利用DEA方法,以14家商业银行2001-2003年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状况及适度规模区域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显示,样本期间最小规模经济边界点逐年上升。综合样本期间规模经济指数的分年度值和平均值,至少可以以8000-9500亿元作为我国商业银行的适度规模区域。样本期间,建行和中行各有1次实现适度规模运行的事实可能预示着我国商业银行的适度规模可以达到22500-32000亿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