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00)
2023(10445)
2022(9154)
2021(8762)
2020(7638)
2019(17540)
2018(17507)
2017(34811)
2016(18674)
2015(21351)
2014(21283)
2013(21299)
2012(19938)
2011(17983)
2010(18314)
2009(17486)
2008(18043)
2007(16504)
2006(14456)
2005(13086)
作者
(53082)
(44092)
(43851)
(42074)
(27883)
(20979)
(20341)
(17022)
(16348)
(15760)
(14768)
(14621)
(14059)
(13878)
(13734)
(13708)
(13468)
(13037)
(12708)
(12596)
(11008)
(10772)
(10703)
(10020)
(9994)
(9958)
(9954)
(9796)
(8805)
(8797)
学科
(72722)
经济(72651)
管理(61428)
(60444)
(49793)
企业(49793)
方法(34848)
(31946)
数学(30655)
数学方法(30440)
(24014)
中国(23443)
(23322)
(22784)
银行(22639)
(21208)
技术(17979)
(17198)
贸易(17182)
(16637)
(16001)
财务(15984)
财务管理(15927)
(15904)
金融(15902)
业经(15852)
企业财务(15095)
(15011)
制度(15006)
地方(14122)
机构
大学(266442)
学院(266323)
(115160)
经济(112774)
管理(105231)
理学(89268)
理学院(88381)
管理学(87285)
管理学院(86756)
研究(85633)
中国(74386)
(64014)
(55516)
科学(49224)
财经(46675)
(43487)
(43017)
(41963)
(41844)
中心(41219)
研究所(38516)
业大(36101)
经济学(35733)
北京(35575)
财经大学(34203)
农业(34063)
(33521)
经济学院(32497)
(31666)
师范(31388)
基金
项目(163674)
科学(128726)
研究(122637)
基金(118042)
(100760)
国家(99917)
科学基金(85865)
社会(77992)
社会科(74048)
社会科学(74025)
(64992)
基金项目(62660)
教育(56490)
(53727)
自然(53605)
自然科(52379)
自然科学(52363)
自然科学基金(51458)
编号(50589)
资助(48270)
成果(41917)
(39310)
(37047)
重点(36425)
创新(35893)
(35085)
课题(34479)
教育部(32111)
国家社会(31804)
(31764)
期刊
(127831)
经济(127831)
研究(87219)
中国(54359)
(53755)
(39929)
金融(39929)
管理(39548)
(38659)
学报(36049)
科学(33772)
大学(27653)
学学(25957)
教育(25897)
农业(24364)
财经(23975)
技术(23016)
业经(21555)
经济研究(21548)
(20394)
问题(17359)
(15395)
技术经济(15121)
理论(14993)
商业(14365)
(13602)
实践(13538)
(13538)
科技(12895)
财会(12714)
共检索到417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谭艺群  
一、概述个人理财产品属于银行的综合理财服务,具体来讲,理财产品应该是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如今,个人理财产品的主要创新方向为投资组合的合理配置和产品组合的动态化,并拓展到更广领域的投资。根据2011年6月银行理财产品分析报告,2011年上半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从海  
我国银行理财市场的兴起与发展带有明显的金融创新本土化的特征,银行理财产品不仅已经成为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主流产品,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家庭的金融资产选择,而且深刻地改变着中国普通家庭的财富观念。本文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中国商业银行理财市场兴起与发展的理论基础以及理财产品的供给行为进行了分析,部分解释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供给行为符合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裴亚洲  
2004年9月,光大银行推出了中国第一款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一一阳光理财B计划,采用预期收益率形式,面向普通零售客户发行,标志着中国银行理财业务正式开启。银行理财产品相对于存款的高收益,使之受到了投资者的热捧。之后十二年间,以国家经济大发展,人民可支配收入大幅提高为背景,以银行利率市场化为契机,银行理财产品爆发性迅猛发展。截至2016年末,418家商业银行(不包括外资银行)年末存续共计53163款理财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吕乐千  
本文利用2004~2011年涉及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全部45258个理财产品数据,从总体趋势、发行银行"成分"结构趋势、各类银行理财产品数量趋势、理财产品投资币种趋势、理财产品投资品种趋势,以及合并分类趋势多视角,较为全面地、细致地实证考察和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趋势,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规律性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今后理财业务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永利  
法律性质是银行理财产品的一个核心问题,监管部门对其认定的模糊及自相矛盾已导致诸多不良后果,并正阻碍着银行理财业务的健康持续发展,清晰界定理财产品法律性质已迫在眉睫。要准确界定银行理财产品法律性质,就应该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从界定法律性质的需要出发,对银行理财产品进行分类,根据银行与客户在理财产品中的权利义务等特征,对各类银行理财产品的法律性质具体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淑颖  耿军会  
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衍生工具,结构性理财产品一般可以分为外汇挂钩类、指数挂钩类、股票挂钩类和商品挂钩类四种形态。结构性理财产品具有收益高风险大、产品种类灵活多变、本金流动性较差、有较高的市场准入门槛等几个方面的特点。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发展速度较快,但存在问题不少,主要有: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外部环境不够健全;商业银行风险意识不足;结构性理财产品设计缺乏特色;结构性理财产品营销环节弱等几个方面。完善结构性理财产品业务,必须从完善外部环境、加强风险控制、推动营销模式创新等方面着手。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裴亚洲  
2004年9月,光大银行推出了中国第一款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一一阳光理财B计划,采用预期收益率形式,面向普通零售客户发行,标志着中国银行理财业务正式开启。银行理财产品相对于存款的高收益,使之受到了投资者的热捧。之后十二年间,以国家经济大发展,人民可支配收入大幅提高为背景,以银行利率市场化为契机,银行理财产品爆发性迅猛发展。截至2016年末,418家商业银行(不包括外资银行)年末存续共计53163款理财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永利  王婧  
随着我国银行理财业务快速增长,理财产品关联交易问题日益突出,对其实施监管很有必要。本文借鉴国内外针对基金、信托等资产管理产品关联交易的相关规定,指出对于理财产品关联交易,应通过建立理财产品投资者同意制度、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不当关联交易的投资者救济机制等监管措施,切实保护理财产品投资者和商业银行的合法权益,保障银行理财业务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李志强  赖劲宇  熊松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经过几年的发展,理财产品日益丰富,市场规模和客户基础快速增长。但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零利率、负利率甚至清盘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不仅给银行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冲击,投资者的基本利益也得不到保障。文章详述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监管法律法规的演变,并从进一步完善监管法规、加强投资者自身教育以及强化理财产品托管机制入手,从保护投资者利益角度,提出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风险防范问题的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云祥  
本文通过对不同类型理财产品的具体分析,提出了商业银行综合理财产品具有储蓄、信托和委托代理三类不同的性质,而不仅仅是银监会所定义的委托代理一种性质;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因理财性质不同所形成的商业银行对客户相互矛盾的理财行为、双方风险与收益的博弈关系以及产生的问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彭碧  孙英隽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在线理财产品受到大众的青睐,从而推动商业银行加速对理财产品进行创新。论文在分析我国当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构建博弈模型对理财产品创新中的微观主体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创新行为进行博弈分析,最后为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提出策略及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碧  孙英隽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以余额宝为主的在线理财产品受到大众的青睐,推动商业银行加速对理财产品的创新。本文在分析我国当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构建博弈模型对理财产品创新中的微观主体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创新行为进行博弈分析,从而为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提供策略及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焱  
经过十余年的迅速发展,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已成为重要的财富管理工具,在利率管制背景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创新的关系。理财规模的不断扩张及创新对货币政策工具及中介目标的影响日益显现,进而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本文以理财产品业务模式和投资投向为出发点,系统论证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推动理财市场健康发展,应不断完善政策工具,规范市场秩序,加速推进利率市场化,鼓励混业经营及创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郝悦  杜跃平  
在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品牌的内涵、特点、作用等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构建银行间品牌营销、银行与顾客投资选择的博弈分析模型。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了评价模型,经定量计算得到了银行理财产品品牌对顾客选择的影响程度。通过对银行理财产品品牌的现状与环境分析,认为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品牌营销存在若干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袁增霆  王伯英  蔡真  
银行理财产品是近六年来国内最活跃且充满争议的一类金融创新。本文在多年跟踪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供给和需求分析的思路总结和梳理了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动机、影响因素及案例,并对其中的重要量化关系做了进一步验证。这些内容详实地阐明了这类金融创新在我国利率市场化、银行业转型与金融产品结构完善等方面的历史性功能和作用。为进一步配合金融深化的必然过程,适时构建银行理财监管制度是必要而可行的,货币信贷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应当及时适应这类金融创新所引起的政策环境的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