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12)
2023(9974)
2022(8667)
2021(8163)
2020(7269)
2019(16984)
2018(16853)
2017(34338)
2016(18801)
2015(21387)
2014(21701)
2013(21855)
2012(20929)
2011(19034)
2010(19270)
2009(18445)
2008(18653)
2007(17212)
2006(15191)
2005(14230)
作者
(58981)
(48857)
(48854)
(46979)
(31292)
(23683)
(22507)
(19048)
(18509)
(17735)
(16773)
(16504)
(15889)
(15787)
(15663)
(15479)
(15007)
(14617)
(14431)
(14248)
(12405)
(12301)
(12283)
(11317)
(11203)
(11193)
(11038)
(10980)
(10158)
(9813)
学科
(77712)
经济(77627)
(50469)
管理(49652)
(40018)
企业(40018)
方法(38475)
数学(34329)
数学方法(34030)
(23878)
(23253)
银行(23107)
中国(22377)
(22329)
(21717)
(20660)
(17979)
(17038)
金融(17036)
(16703)
贸易(16690)
(16142)
业经(14906)
(13829)
财务(13808)
财务管理(13768)
(13476)
制度(13465)
地方(13464)
农业(13202)
机构
大学(282566)
学院(278365)
(116942)
经济(114402)
管理(102001)
研究(98911)
理学(86412)
理学院(85397)
管理学(83908)
中国(83476)
管理学院(83410)
科学(61457)
(61324)
(57843)
(56595)
(52997)
研究所(47968)
中心(46480)
财经(45577)
农业(45305)
业大(44007)
(43802)
(41279)
北京(39214)
经济学(37341)
(35228)
(34769)
(34689)
师范(34200)
财经大学(34079)
基金
项目(175968)
科学(136173)
基金(127950)
研究(122920)
(113882)
国家(112993)
科学基金(93724)
社会(76730)
社会科(72746)
社会科学(72719)
(67662)
基金项目(67210)
自然(62301)
自然科(60796)
自然科学(60769)
自然科学基金(59736)
(58520)
教育(56786)
资助(54814)
编号(48790)
成果(40866)
重点(40616)
(40078)
(37797)
(35725)
科研(34733)
课题(34237)
计划(33950)
创新(33617)
教育部(33586)
期刊
(127652)
经济(127652)
研究(87894)
中国(53757)
学报(50222)
(50119)
(45076)
金融(45076)
(44889)
科学(43623)
大学(36828)
管理(36533)
学学(34954)
农业(31282)
教育(24794)
财经(23680)
技术(21423)
经济研究(21351)
(20208)
业经(20185)
问题(17862)
(16583)
(15633)
理论(15618)
实践(14068)
(14068)
技术经济(14022)
(13803)
商业(13662)
国际(13593)
共检索到430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孙丽  张雨濛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势严峻,再次成为焦点话题,引起了政府、社会和银行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上市银行的利润几乎全部处于下降状态,2015年三个季度的拨备覆盖率不但逐季下降,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银行的拨备覆盖率甚至已经接近150%的监管红线,银行对不良贷款的承受能力正不断减弱。本文针对16家上市银行重点分析了不良贷款的行业、地区分布和贷款对象的结构特征,发现2015年不良贷款主要集中于华东及沿海一带,行业主要集中于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和采矿业等产能过剩的行业,公司不良贷款高于个人,而且随着不良资产规模的扩大,行业及地区的范围都会有所扩散,商业银行对不良...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儒昞  
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我国自2002年全面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该制度按照贷款的风险程度,将银行信贷资产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不良贷款主要指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提供的数据,到2006年6月末,我国商业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进铭  廖鹏  谢娟娟  
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和超效率DEA模型测度了我国1 1家上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约束下的效率,并与未考虑不良贷款的情况下得到的银行效率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型商业银行并没有因为资产规模大而带来更高的收益和绩效,其效率值落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动趋势。未考虑不良贷款时得到的银行效率值低于不良贷款约束下的银行效率,在银行效率的测度中考虑不良贷款是很有必要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宇芳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开始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对于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有利的促进作用,使得我国开始跻身世界经济发展强国的行列中去,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商业银行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行业,一直以来主要以贷款为主要经营内容,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不良贷款也随之出现。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当下商业银行中不良贷款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产生不良贷款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宇芳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开始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对于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有利的促进作用,使得我国开始跻身世界经济发展强国的行列中去,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商业银行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行业,一直以来主要以贷款为主要经营内容,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不良贷款也随之出现。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当下商业银行中不良贷款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产生不良贷款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柴娅萍  王译  柴智纯  
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始建于1979年,自1999年开始通过建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和接管了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在近几年来,在我国经济增速变缓和金融改革提速的大环境下,我国银行业也在进行转型升级,但是不良贷款已成为银行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文章通过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信用风险指标统计分析,从实际情况入手,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规避因银行不良贷款而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造成的风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丹娜  
随着我国银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商业银行在资产质量、盈利能力、核心竞争力等方面都有了质的提高。但是,较高的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一直是困扰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如何降低我国不良贷款的产生已成为目前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崔庆军  王群伟  
减少不良贷款是降低银行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以生产理论为指导,将不良贷款视为银行经营活动中伴随利润等期望产出而来的一种不良的非期望产出,进而利用非参数的DEA方法构建了测度不良贷款降低潜力的定量化模型。以此为基础,对我国14家商业银行2007-2010年的实际情况展开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有所进步,并呈现出改善的优势,但53.5%~61.7%比例的降低仍是可能的;各银行可减少的不良贷款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波动性,兴业银行是潜力相对最小的银行,年均5.4%,农业银行、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艳君  
在金融市场加速开放的今天,高不良贷款率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业保持市场竞争力、开展国际化经营的重大障碍。本文着重分析了构筑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管理系统应注意的问题,探索性地提出了构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管理系统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青  刘静  
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银行业不良贷款上升的风险加大。要解决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问题,需要追问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的根本成因,以便真正从机制上控制商业银行新增不良贷款的形成和累积。本文通过问卷调研我国信贷从业人员在已贷款企业面临财务困境并申请进行二次贷款时的决策思考,获得影响其决策过程的因素及对决策的影响程度,发现内部领导支持、担保偏好、地方政府干预和责任等因素对不良贷款续扩的影响非常显著,而社会责任、客户关系、成长文化的影响相对较弱;并据此提出或可借鉴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文峰  施慧洪  
不良贷款责任认定和追究机制是将风险管理理念转变为具体可实施、可操作的方法,是增强员工风险意识、合规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提高风险管控能力的有效手段,但近年来商业银行的实际执行情况却不尽人意。因此,商业银行应加强不良贷款责任认定和追究机制建设,建立权威、独立的组织架构,完善制度体系,健全责任追究方式,做到罚责相当,切实发挥"后督防线"作用,达到"利剑高悬"的效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芳  丁文锋  
与金融领域的其他改革相比,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显得有些滞后,此间严峻的不良贷款问题明显成为其改革进程的巨大障碍。十几年来,各方为扫清这一障碍采取了诸多措施,但效果并不显著。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须做通盘考虑,既要有全方位的宏观视角,又要有行之有效的微观思路,综合分析解决这一问题的内外因素,才能有效克服此障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唐小果  
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提出运用利息率和贷款抵押的选择效应和诱导作用控制不良贷款的产生,强调只有建立完善的信贷管理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控制不良贷款的新增。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沈梅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制度根源是 :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安排 ,政府对信贷决策的干预以及导致企业骗贷和拖欠的社会信用制度的缺失。要根本上解决不良贷款的再生问题 ,就必须进行制度上的创新 ,从源头上防止新的不良贷款的产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