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60)
2023(13101)
2022(11510)
2021(10662)
2020(8963)
2019(20592)
2018(20745)
2017(40666)
2016(21789)
2015(24628)
2014(24971)
2013(25010)
2012(23301)
2011(21438)
2010(21659)
2009(20152)
2008(19436)
2007(17163)
2006(15479)
2005(13911)
作者
(65512)
(54123)
(54067)
(51565)
(34446)
(25875)
(24635)
(21345)
(20521)
(19375)
(18375)
(18246)
(17282)
(17238)
(16709)
(16486)
(16141)
(15853)
(15537)
(15458)
(13627)
(13415)
(12986)
(12286)
(12272)
(12148)
(11914)
(11761)
(10966)
(10576)
学科
(109862)
经济(109764)
管理(62370)
(56178)
(44843)
企业(44843)
方法(43429)
数学(38144)
数学方法(37794)
中国(27120)
地方(26429)
(24889)
(22011)
业经(21229)
(20858)
(17696)
农业(16908)
(16789)
贸易(16777)
地方经济(16238)
(16170)
环境(15871)
(15440)
(14812)
银行(14778)
(14470)
金融(14467)
理论(14301)
(14223)
技术(12875)
机构
大学(327718)
学院(325783)
(139316)
经济(136398)
管理(127924)
研究(113091)
理学(110531)
理学院(109234)
管理学(107458)
管理学院(106863)
中国(83613)
(70286)
科学(69042)
(62265)
(57510)
研究所(52221)
财经(50220)
中心(49261)
(47809)
(46440)
业大(45580)
(45354)
北京(45169)
(43594)
师范(43260)
经济学(42657)
(40736)
(38225)
经济学院(38199)
农业(37298)
基金
项目(216398)
科学(169749)
研究(159397)
基金(156505)
(135823)
国家(134740)
科学基金(114912)
社会(100754)
社会科(95439)
社会科学(95413)
基金项目(83588)
(83153)
自然(73662)
教育(71849)
自然科(71819)
自然科学(71804)
自然科学基金(70491)
(70335)
编号(65325)
资助(64596)
成果(53194)
重点(48338)
(47955)
(47686)
课题(44631)
(43948)
国家社会(41104)
创新(41051)
教育部(40981)
科研(40830)
期刊
(160215)
经济(160215)
研究(102192)
中国(55995)
学报(48404)
管理(47833)
科学(46057)
(43745)
(43126)
大学(36244)
学学(34209)
教育(32115)
农业(30188)
(28448)
金融(28448)
技术(27820)
经济研究(26327)
财经(24920)
业经(24764)
(21272)
问题(21106)
技术经济(17508)
理论(16900)
图书(16334)
(15744)
商业(15504)
现代(15250)
实践(15199)
(15199)
资源(15084)
共检索到482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佛关  
本文通过构建测度区域经济实力的指标体系,利用世界品牌实验室推出的2010年中国品牌500强数据,以及中国品牌500强所属省区市的经济实力数据,对我国品牌的地区分布与区域经济实力的关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地区品牌的拥有数量和价值与区域经济实力互为因果关系。研究启示:地区的品牌建设能有力地促进其区域经济实力的提升,同时,区域经济实力的提升又能为地区品牌的建设提供经济消费支持和优良的企业载体。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罗剑  
本文在回顾品牌分布与区域经济实力相关性研究的基础上,根据2006-2012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的品牌数据对成渝经济区品牌的价值分布、行业分布进行分析,并对成渝经济区品牌分布与区域经济实力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认为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成渝经济区品牌整体发展水平有所提升。文章提出成渝经济区应以具有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作为重点发展对象,不断寻求品牌创新,使区域品牌具有高额附加值,形成区别于其它区域品牌的差异化竞争,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成渝经济区产业品牌集群等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夏骥  
品牌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也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中国大陆品牌的总体分布和各地区的首位品牌进行分析之后,探讨了十大城市群的品牌分布情况,并研究了品牌数量和品牌价值与城市(群)竞争力的相关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佛关  郭守亭  
本文利用Interbrand公司2001~2010年每年发布的"世界前100强品牌"数据,以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英国五个国家为代表,研究了各国拥有的品牌数量、品牌价值、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品牌价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表明,各国拥有的品牌数量、品牌价值、国内生产总值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性,一国拥有的品牌价值与该国国内生产总值可以相互促进。注重品牌建设,培育强势品牌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又能极大地促进品牌建设和其价值的提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雷佳敏  周孝华  
随着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迅速扩大及年新增储备的急剧增加,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管理已成为国内外的热门课题。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现状,指出当前过多的美元储备造成了巨大价值损失和战略风险。在收集大量经济数据的基础上,以全新视角构建了基于区域经济实力的储备结构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价值评估,得出该模型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最后提出了基于当前我国外汇规模及年增量水平下的国家外储结构调整方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洪名勇  
从新经济增长理论的视角将经济增长、科技创新整合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技进步、科技知识生产、交换和运用(消费)情况。凡是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省区,大多都是经济实力较强的省区,多是东部省区;而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的省区,同时也是经济实力比较弱的省区,多属于西部省区。因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实施西部科技创新战略,提高西部科技创新能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顾立汉  王兴元  
以区域上榜品牌丰裕度、总价值、多样性三个变量来描述区域品牌分布的基本特征,以人均GDP代表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建立相应的回归模型,揭示品牌分布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实证结果表明:上榜品牌总价值和上榜品牌多样性与区域人均GDP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区域上榜品牌丰裕度与区域人均GDP呈现弱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纪全  张晓燕  刘全胜  
金融资源主要包括金融机构存款、贷款、保险费、证券市场筹资额、实际利用外资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金融资源得到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各地区金融资源严重不平衡等。本文以1990-2004年的相应数据,分析了我国金融资源的特点,并对金融资源、经济发展间的关系进行了格兰杰检验,以进一步明确它们间的相互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方燕  
结合世界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及我国自身发展实际,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使得我国经济总体发展无法取得大的突破。文章在介绍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包含人均指标、结构量指标和总量指标的一套区域经济实力评估指标体系。同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ELECTRE-III方法,借助于加权合计净优势值的大小进行排序,最终得到各方案的优劣顺序,应用实例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及评估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佛关  谢佩洪  
文章利用世界品牌实验室推出的2009年中国品牌500强数据,以及中国品牌500强所属省区市流通产业竞争力的数据,对我国品牌的地区分布与流通产业区域竞争力之间的关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区的品牌建设与流通产业区域竞争力之间可以相互促进——地区的品牌建设能有力地促进区域流通产业的发展和其竞争力的提升;同时,流通产业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又能为区域内品牌的建设及其价值的实现提供更好的动力与通道支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亮  施国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亮  
证券市场以其独有的融资功能,在我国股份制改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并以上市公司为依托,带动了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使经济环境存在地区间的差异,从宏观上影响到地区内上市公司的数量和经营业绩。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定性地分析了各地区经济环境评估指数和上市公司综合实力,并寻求两者之间的相关程度,验证了一个地区的经济环境与其上市公司的总体情况密切相关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韩兆洲  黎中彦  
区域综合经济实力是指区域拥有的经济规模实力、经济质量实力、经济创新能力、经济影响力和经济发展潜力,是区域在国(区域)内外经济社会占据地位和影响力的综合反映。模糊Borda法测试结果表明:我国GDP在5000亿元以上的七个特大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排序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天津、苏州和重庆。测试结果为区域科学定位,明确区域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增强区域的综合经济实力,促进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叶桂香  董广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源曙,龙世霖  
我国周边主要国家(地区)技术经济实力研究国家科委西南信息中心陈源曙龙世霖当前,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日益明显;各国的经济交往,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可能置于这种洪流之外。我国的经济在经过近20年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高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