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74)
2023(7163)
2022(5899)
2021(5713)
2020(4728)
2019(10590)
2018(10839)
2017(20780)
2016(11500)
2015(13234)
2014(13449)
2013(13594)
2012(12874)
2011(11906)
2010(12493)
2009(12153)
2008(12076)
2007(11449)
2006(10678)
2005(9844)
作者
(34009)
(28791)
(28403)
(27149)
(17575)
(13615)
(12778)
(10964)
(10701)
(10385)
(9620)
(9460)
(9045)
(8980)
(8753)
(8675)
(8385)
(8383)
(8015)
(8006)
(7434)
(7204)
(7018)
(6729)
(6701)
(6617)
(6614)
(6276)
(5898)
(5697)
学科
(50855)
经济(50802)
(49165)
(36733)
农业(32537)
管理(26227)
中国(18473)
业经(17435)
方法(15469)
(15064)
企业(15064)
(14323)
数学(13754)
数学方法(13627)
地方(12552)
农业经济(12389)
(11533)
(10679)
银行(10673)
(10331)
(9994)
(9556)
农村(9537)
发展(9509)
(9495)
(9297)
(9228)
贸易(9216)
(9059)
(8700)
机构
学院(171489)
大学(166770)
(71978)
经济(70251)
管理(63904)
研究(58383)
理学(53247)
理学院(52765)
管理学(51966)
管理学院(51678)
中国(49935)
(47976)
(36452)
农业(36073)
(34485)
科学(33277)
业大(30787)
中心(29452)
(29332)
(29230)
研究所(25636)
财经(25555)
(23414)
(23352)
北京(23350)
师范(23165)
(22927)
农业大学(22037)
(21295)
经济管理(20531)
基金
项目(101316)
研究(81275)
科学(78252)
基金(70176)
(59568)
国家(58864)
社会(50534)
科学基金(49267)
社会科(47248)
社会科学(47239)
(41597)
基金项目(37214)
编号(36961)
教育(36124)
(33237)
成果(31036)
(28326)
自然(28298)
资助(27856)
自然科(27489)
自然科学(27483)
自然科学基金(26968)
课题(25062)
(23849)
(22944)
重点(22224)
(21287)
(20770)
(20481)
(20293)
期刊
(95127)
经济(95127)
(55017)
研究(54482)
中国(43473)
农业(37201)
学报(24928)
(24217)
金融(24217)
(23498)
科学(23461)
业经(22683)
教育(21806)
大学(20647)
管理(20384)
学学(19025)
技术(16492)
(16142)
农业经济(14965)
农村(14673)
(14673)
问题(14567)
财经(12117)
经济研究(11653)
图书(10860)
(10793)
经济问题(10638)
(10379)
世界(9682)
农村经济(9539)
共检索到284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蒙少东  
在分析我国农村发展的基本状况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讨论了和谐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并结合国情,从以农民和农村基层组织为和谐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加大中央财政对农村转移支付和地方各级财政扶持农村发展的力度和制度创新等方面,比较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和谐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措施和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智颖  
新农村建设与乡镇企业集群是一种互动的、相互促进的关系:乡镇企业集群是新农村建设的坚强后盾,新农村建设拓宽了乡镇企业集群的发展空间。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两者和谐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敏昌  王宏宝  
三峡库区新农村建设不仅关系到库区的繁荣稳定与和谐发展,更关系到三峡大坝的维护与安全,关系到长江中下游人民的福祉。库区新农村建设目前已取得一定的成就,亦存在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发展基础薄弱、地质灾害频发等制约性因素。加快库区新农村建设,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既需要坚持发扬库区人民"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和艰苦创业的拼傅精神"等构成的移民精神,更需要国家政策的倾斜与全社会的关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臧武芳  金丽  
中国的"三农"问题是长期积累的老问题,也是当前中国最为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归纳了目前社会主义农村建设不和谐现象及其成因分析,提出了和谐社会下新农村建设的思路。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建分  
土地是农业的命脉。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然要占用大量土地,引发对建设用地尤其是对耕地的大量需求。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合理的集约和节约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武汉市新农村建设用地的研究,分析我国新农村建设用地存在的问题,并对农村建设用地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运国  陈和平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建立了一批示范样板,探索了一些建设模式,创建了一些工作机制,村庄的变化越来越大,增收的渠道越来越宽,和谐的氛围越来越浓,但在具体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遇到了一些实际困难,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寻求解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申端锋  
新农村建设业已成为一种主流话语,有必要对新农村建设的各种主张进行冷静的讨论。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方向,有两种主导性的意见,一种观点认为建设新农村就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另一种观点认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文化建设,是重建农民生活方式。新农村建设并不单单是要促进村庄成员的福利和权利,更是要增强村落社区的社区权力,增强村庄的自主发展能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德忠  
我国新农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机械化程度过低严重制约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天生弱质的地位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增收效应过弱;政府项目调控的非科学性导致新农村建设资金严重浪费;新村聚居点缺乏科学规划,未能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公共服务成为新农村建设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因此,科学规划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功的前置条件;合理安排新村建设示范点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公共服务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硬核;新农村综合体是新农村建设的新型载体。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建伟  
从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再从今天的科技文明至生态文明,一切都在发生着不可逆转的变化。让农业产业现代化与生态农耕文化建设相结合,良性互动,需要对城乡生态一体化的布局进行综合的协调与改进。发现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参考建议和发展策略,合理挖掘乡村独有的特色资源,通过城乡整体的统筹、规划和管理有效解决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还需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综合提高农村生产活力和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并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相融合的理想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本亮  
建设和谐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建设和谐农村要在实现科学发展、重视文化建设、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下功夫。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韦燕飞  
通过系统分析法,据土地伦理利用观及其它相关理论,就新农村建设中土地利用和谐的制约因素的分析,建立新农村建设土地利用和谐模式的运行机制。所构建的运行机制从生态环境、产业结构、土地制度、资金运营、生活方式、消费理念这几个方面进行展开论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俞雅乖  高建慧  
生态新农村是城市化进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实生态文明的有效载体,生态新农村的特征在于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作为上海世博会唯一乡村案例馆的宁波滕头村,其成功实践展示了建设生态新农村的创新举措。生态新农村是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以改善农民生活为落脚点,形成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良性循环,目的在于建设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安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从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柯用米  
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发展和繁荣新农村经济,更特别需要强而有力的农村金融服务。提高农村金融活力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和作用中如何,笔者就此作一些浅层思考。新农村建设需要有活力的农村金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立彬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面临诸多复杂的问题,很多问题与韩国当年面对的问题非常相似,韩国新村运动实行的很多方法在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可以借鉴,本文在介绍韩国新村运动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总结了韩国新村运动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们的国情,具体分析了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借鉴意义,提出了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若干对策与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新前  
我国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诸多困难与问题,其产生的基本原因在于西部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水平较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太弱。因此,应继续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坚持量力而行的逐步推进原则、加大中央支持的力度、吸引外部资本参与、提高"职业农民"素质等,以推进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