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98)
2023(6084)
2022(5325)
2021(5170)
2020(4885)
2019(11162)
2018(11346)
2017(22749)
2016(12496)
2015(14366)
2014(14464)
2013(14596)
2012(13569)
2011(12117)
2010(12632)
2009(12263)
2008(12483)
2007(11509)
2006(10480)
2005(9801)
作者
(35771)
(29404)
(29220)
(27970)
(18935)
(13839)
(13559)
(11445)
(11125)
(10766)
(9945)
(9832)
(9595)
(9247)
(9245)
(9081)
(8785)
(8601)
(8495)
(8466)
(7497)
(7306)
(7116)
(6754)
(6710)
(6672)
(6604)
(6603)
(5963)
(5681)
学科
(48612)
经济(48565)
管理(46507)
(41500)
(35501)
企业(35501)
方法(28749)
数学(25954)
数学方法(25602)
(18667)
中国(16487)
(14930)
银行(14921)
(14679)
(13998)
(13203)
财务(13165)
财务管理(13130)
企业财务(12483)
(11629)
金融(11629)
(11139)
保险(11048)
(9926)
(9452)
贸易(9441)
(9252)
(8903)
业经(8780)
(8595)
机构
大学(178649)
学院(176987)
(74834)
管理(73815)
经济(73081)
理学(60530)
理学院(59956)
管理学(58926)
管理学院(58554)
研究(52793)
中国(52426)
(43775)
(38154)
财经(32744)
(29616)
科学(29086)
(27405)
(26886)
中心(26508)
北京(25174)
财经大学(24564)
研究所(23396)
(23276)
经济学(23050)
(22706)
业大(21723)
经济学院(20895)
(19916)
商学(19738)
商学院(19555)
基金
项目(102489)
科学(80304)
基金(75452)
研究(74740)
(64136)
国家(63663)
科学基金(55117)
社会(47161)
社会科(44817)
社会科学(44804)
基金项目(38872)
(38688)
自然(36093)
教育(35306)
自然科(35231)
自然科学(35224)
自然科学基金(34602)
资助(34276)
(32823)
编号(30503)
成果(25423)
(23934)
重点(22358)
教育部(20970)
课题(20862)
(20374)
人文(20280)
科研(19963)
(19799)
项目编号(19533)
期刊
(83885)
经济(83885)
研究(58309)
中国(36413)
(35894)
(31815)
金融(31815)
管理(31281)
学报(22017)
科学(21239)
(19330)
大学(17335)
财经(16891)
技术(16342)
学学(16275)
(14247)
教育(14144)
经济研究(13352)
农业(12206)
业经(11958)
统计(11560)
理论(11238)
问题(10971)
会计(10333)
技术经济(10214)
实践(10188)
(10188)
(9951)
(9887)
财会(9641)
共检索到2873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柳谊生  
2014年3月5日,"11超日债"不能足额偿还应付债券利息,打破刚性兑付,成为我国首例违约的债券。之后,信用违约不断出现。截至2016年8月中旬,共有65只债券实质违约,涉及37家企业。其中2014年违约5只,2015年违约19只,2016年截至8月8日已经违约41只,呈逐年增加之势。违约债券余额约381亿元,其中2014年11.6亿元,2015年115.6亿元,2016年截至8月8日253.81亿元。信用违约基本上涉及所有的公司属性,既包括民营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柳谊生  
2014年3月5日,"11超日债"不能足额偿还应付债券利息,打破刚性兑付,成为我国首例违约的债券。之后,信用违约不断出现。截至2016年8月中旬,共有65只债券实质违约,涉及37家企业。其中2014年违约5只,2015年违约19只,2016年截至8月8日已经违约41只,呈逐年增加之势。违约债券余额约381亿元,其中2014年11.6亿元,2015年115.6亿元,2016年截至8月8日253.81亿元。信用违约基本上涉及所有的公司属性,既包括民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美喆  胡丕吉  
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与货币周期宽紧转换的宏观背景下,市场利率对债券市场信用风险的影响可能具有门槛效应。通过对货币周期转换阶段市场利率对债券市场信用风险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以2012年1月—2017年8月我国宏观数据为样本,建立门槛模型来捕捉市场利率对债券市场信用风险的非线性影响特征。实证结果表明,不同期限结构的市场利率变化对债券市场信用风险影响效果存在显著差异,长期利率整体上对信用风险具有正向影响,短期利率则视货币宽紧程度对信用风险有截然相反的影响效果。进而提出中央银行可根据货币周期所处不同阶段在公开市场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亚军  王树进  
文章利用中债指数数据研究了宏观因素对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不区分商业周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无风险利率、债券净供给、股市收益率以及股市波动率对信用利差的影响与基于结构模型的预期结果不完全一致;而在进一步区分商业周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与信用利差负相关,但未预期到的高通胀与信用利差正相关;结构模型关于无风险利率对企业债券信用利差负相关的影响只在扩张阶段时适用;债券净供给只对高等级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有影响;股市收益率和股市波动率对信用利差的影响具有正负两面性,具体因债券等级不同而异。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财政部关于加强专项债券管理和防范政府债务风险相关部署要求,四川省将专项债券管理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着力推进专项债券管理改革创新。从2018年起,立足全省实际,探索实行"储备库、备选库、执行库"三库联动及"制度、机制、平台"三管齐下的立体管理模式,实现了专项债券全生命周期管理,资金效益明显提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秀梅  
与市场规模迅速扩容相比,我国债券市场对于信用风险管控能力的提升方面相对滞后,这直接导致了债券市场违约风险急剧上升。而违约所具有的连锁性、规模性和危害性,使得我们必须对信用风险管理给予高度重视。本文在对目前债券市场信用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从完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和营造信用风险管理环境两个维度来提升债券市场的信用风险管控能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韦茜  李立平  董哲  
近几年债券信用风险有从中小公司向大公司蔓延趋势。本文采用KMV模型,选取大公司作为样本,分为低债券信用风险组、高债券信用风险组16家公司来研究债券信用风险问题。研究的时间跨度为2013、2014两年,选取无风险利率、总资产及增长率、股权价值及变化率、0.5的违约点等为参数,应用Matlab软件计算得出违约距离。结论显示,无论是从组别分析,还是从单个公司分析KMV模型均有良好的风险预测功能。鉴于风险频发,政策上应提前预测债券信用风险,打破对公司债券"刚性兑付"的传统。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超  
在债券市场违约事件频发、信用风险逐步暴露的形势下,加强对债券市场信用风险传染的研究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在本研究中,信用风险传染模型利用违约强度过程和图聚类方法对发债企业之间的信用风险关系进行刻画。当债券市场中给定企业发生信用事件时,通过信用风险传染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定位需要重点关注的企业。实证结果表明,上述模型有能力识别和预警发债企业及行业的信用风险,同时揭示发债企业之间可能的信用风险传染路径。
[期刊] 征信  [作者] 陈志明  陈丹彤  
企业债券因高收益特性而成为广受欢迎的投资标的,然而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企业的经营不善可能导致债券违约。目前债券投资决策的诸多分析忽视了信用风险,少数考虑的只是将其简单视为外生变量。研究发现:在变化幅度相同的条件下,违约率对债券投资比例的影响远远大于收益率的影响,因此投资组合决策应该更多地考虑风险因素而非利润因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钱玮  
<正>对债券投资业务的全面理解、对信用风险的分析与评估以及对数据技术的应用三者有机融合,形成商业银行债券投资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数字化转型。重要意义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四早”要求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四早”要求,“对风险要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商业银行应全面加强前瞻性研判,及时识别风险、实时监测风险、迅速处置风险,防范信用风险不断积聚升级,
关键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大威  
2021年上半年,伴随经济缓步复苏,宽信用政策有所转向,稳杠杆、防风险政策立体发力,经济周期性特征有所显现,加之市场主体谨慎预期强化,使得分层态势愈发明显,信用债市场呈现违约率走高、净融资收缩态势。上半年信用债市场违约创历史新高信用债违约创历史新高根据Wind数据,2021年上半年信用债违约规模达1266.5亿元,违约率为0.31%,双创我国信用债违约史新高(2014年为首只信用债违约年,见图1)。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柳勇  王礼月  
在传统KMV模型基础上引入资产价格跳跃因子,基于Merton期权定价模型构建了LJDKMV模型,选取2012~2016年产能过剩行业的58家上市发债主体为研究对象,利用极大似然法估计跳跃风险,并计算出违约距离(DD)计量信用风险。研究发现,包含资产价格跳跃的LJD-KMV模型适用于我国的信用风险计量研究。进一步研究发现,产能过剩行业中,煤炭、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股价跳跃风险较大,西南、东北、华东、华北地区上市公司股价跳跃风险较大;钢铁行业和东北地区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最大;跳跃风险与信用风险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顾巧明  邱毅  
从化解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出发,本文运用改进的KMV模型研究了地方政债券发行和违约率之间的关系,运用2010—2012年的数据对深圳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进行模拟测度,得出了深圳政府债券规模发行的合理区间。并从完善商业资信评级制度、发展债券信息收集和处理机构以及创新担保信用等级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我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东坡  
文章基于中国债券市场背景,使用2008—2021年的非金融企业主体评级数据、2012—2021年的商业银行主体评级数据,实证考察了经济周期波动对评级机构信用评级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行为存在顺周期性,即在经济繁荣时期评级机构倾向于高估企业主体评级水平,在经济衰退时期评级机构倾向于低估企业主体评级水平。当信用评级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提高时,信用评级机构的顺周期评级行为更为明显。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郑葵方  
本轮债券收益率下行为疫情以来的第三轮利率下行周期。参考前两轮周期,DR007的周期极值一般领先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周至一个月左右。当前,经济基本面弱复苏趋势未改,加之资金面宽松,收益率仍有一定的向下动力。需密切关注资金利率DR007的极值变化,有助于更早和更准确地判断债券收益率的周期低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